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7734发布日期:2024-01-16 11:2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

2、汇流排用于连接燃料电池堆芯的集流板跟dcdc变换器,汇流排一般包括正极汇流排及负极汇流排,请参阅中国专利202220372178.9,其揭示了一种汇流排密封总成结构,该专利中的汇流排由于长度较短,因此两者之间可以不设置定位固定结构,但是如果是长度较长的汇流排,两者之间不设置定位固定结构的话,随着电堆的长期工作将会导致汇流排产生位移,从而影响汇流排与堆芯的集流板及dcd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我们看到该专利中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部分交错叠加,交错叠加处的电气间隔仅仅靠汇流排外侧包覆的绝缘层来实现,随着使用年数的增加,一旦绝缘层老化脱落,将无法实现电气间隔,从而导致电堆短路甚至烧坏。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正极汇流排及负极汇流排可靠固定的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包括:堆芯、正极汇流排及负极汇流排,所述堆芯、正极汇流排及负极汇流排三者之间通过绝缘固定件定位,所述绝缘固定件包括第一绝缘固定件、第二绝缘固定件及第三绝缘固定件,所述堆芯的上方设有固定螺杆,所述第三绝缘固定件支撑于堆芯上,所述第三绝缘固定件设有与堆芯上方固定螺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两者中,其中一者设置于第三绝缘固定件与第二绝缘固定件之间,另一者设置于第二绝缘固定件与第一绝缘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固定件、第二绝缘固定件及第三绝缘固定件三者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螺栓及螺母。

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极汇流排包括与堆芯的正极集流板相连接的第一接触部、与dcdc变换器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及用于连接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负极汇流排包括与堆芯的负极集流板相连接的第三接触部、与dcdc变换器相连接的第四接触部及用于连接第三接触部与第四接触部的第二连接部。

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绝缘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正极汇流排的第一连接部与负极汇流排的第二连接部的交错叠加位置处。

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极汇流排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一连接部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极汇流排的第四接触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由刚性段及柔性段组成。

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部由刚性段及柔性段组成。

1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柔性段为编织铜带或叠层铜片。

11、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呈l型设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汇流排的技术基础上增设了定位固定结构,不仅可以使得汇流排定位牢靠,保障了汇流排与堆芯的集流板及dcd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强度,而且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的交错叠加处采用了第二绝缘固定件作为电气间隔,间隔更加牢靠持久。



技术特征:

1.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包括:堆芯、正极汇流排及负极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正极汇流排及负极汇流排三者之间通过绝缘固定件定位,所述绝缘固定件包括第一绝缘固定件、第二绝缘固定件及第三绝缘固定件,所述堆芯的上方设有固定螺杆,所述第三绝缘固定件支撑于堆芯上,所述第三绝缘固定件设有与堆芯上方固定螺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两者中,其中一者设置于第三绝缘固定件与第二绝缘固定件之间,另一者设置于第二绝缘固定件与第一绝缘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固定件、第二绝缘固定件及第三绝缘固定件三者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及螺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排包括与堆芯的正极集流板相连接的第一接触部、与dcdc变换器相连接的第二接触部及用于连接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负极汇流排包括与堆芯的负极集流板相连接的第三接触部、与dcdc变换器相连接的第四接触部及用于连接第三接触部与第四接触部的第二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正极汇流排的第一连接部与负极汇流排的第二连接部的交错叠加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汇流排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一连接部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汇流排的第四接触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可拆卸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由刚性段及柔性段组成。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由刚性段及柔性段组成。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段为编织铜带或叠层铜片。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呈l型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汇流排定位固定结构,包括:堆芯、正极汇流排及负极汇流排,所述堆芯、正极汇流排及负极汇流排三者之间通过绝缘固定件定位,所述绝缘固定件包括第一绝缘固定件、第二绝缘固定件及第三绝缘固定件,所述堆芯的上方设有固定螺杆,所述第三绝缘固定件支撑于堆芯上,所述第三绝缘固定件设有与堆芯上方固定螺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两者中,其中一者设置于第三绝缘固定件与第二绝缘固定件之间,另一者设置于第二绝缘固定件与第一绝缘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固定件、第二绝缘固定件及第三绝缘固定件三者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从而可使汇流排定位牢靠。

技术研发人员:蒋宽,张瑾,杨加康,李检华,李硕德,苏长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中车氢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