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管路、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0276发布日期:2024-02-20 21:23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换热管路、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特别是涉及换热管路、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单体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等。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镉镍电池单体、氢镍电池单体、锂离子电池单体和二次碱性锌锰电池单体等。

2、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如何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管路、电池及用电装置,旨在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第一流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流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位于换热管路的同一端,第三流道将第二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

3、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路,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三端口位于换热管路的同一端,第三流道将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流道的第四端口连通,通过设置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位于换热管路的同一端,能够使得换热管路的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进行热传递达到平衡,降低换热管路的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的温度差,以实现换热管路更加均匀的传热降温,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还提高换热效果的一致性,将其应用于电池,能够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管路包括管体和分隔板,分隔板容纳于管体内并与管体限定出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分隔板位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

5、在这些可选地实施中,如此设置,能够增加在一定空间内的换热介质在管体内流通路径,提高管体内换热介质的传热效率,提高换热的效果。而且,分隔板能够对管体起到支撑的作用,以增加管体的整体结构强度。此外,分隔板位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使得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可进行热传递,从而进一步降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之间的温差,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的一致性。

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管体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形成于管体远离第一开口的一端;换热管路还包括盖板,盖板盖合于第一开口并与分隔板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三流道。

7、在这些可选地实施中,如此设置,能够简化换热管路的制造,并使得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具有相同的流通路径,使得换热管路整体的换热效果更加均匀。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管路连续折弯并形成多个第一平直段,各第一平直段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平直段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9、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管路连续折弯并形成多个第一平直段,多个第一平直段形成换热管路的主要换热区域,并且能够增加一定空间内的换热管路的密度,并提高了换热效率。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管路还包括第二平直段和第三平直段,沿换热管路的延伸方向,多个第一平直段设置于第二平直段和第三平直段之间;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位于第二平直段,第二端口、第四端口以及第三流道设置于第三平直段。

11、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合理规划换热管路内换热介质的流通路径,提高了换热介质的换热效率,以增强降温效果。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管路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段,沿换热管路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平直段通过一个连接段连接。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连接段为多个,多个连接段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位于第二连接段沿第一方向的一侧;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二连接段连接的两个第一平直段位于与第一连接段连接的两个第一平直段之间。

14、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换热管路各区域的换热效果的一致性。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管路还包括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一弯折段从第二平直段远离第一端口的边缘延伸,并朝向第一平直段方向弯折,且第一弯折段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弯折段连接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第二弯折段从第三平直段远离第二端口的边缘延伸,并朝向第一平直段方向弯折,且第二弯折段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弯折段连接第一平直段和第三平直段。

1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换热管路为扁平状。

17、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段为扁平状,能够增加与待换热的构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换热面积。

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和根据前述的换热管路,用于与电池单体换热。

19、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根据前述的电池,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20、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流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路,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管路、电池及用电装置,换热管路包括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第一流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二流道具有相对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位于换热管路的同一端,第三流道将第二端口与第四端口连通。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管路,第一流道的第一端口和第二流道的第三端口位于换热管路的同一端,第三流道将第一流道的第二端口与第二流道的第四端口连通,通过设置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位于换热管路的同一端,能够使得换热管路的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进行热传递达到平衡,降低换热管路的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的温度差,以实现换热管路更加均匀的传热降温,不仅提高了换热效率,还提高换热效果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潇,王志雄,肖宇,祖立成,宋肖滨,潘鑫,左雨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0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