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充电一体化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3491发布日期:2024-01-06 23:2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充电一体化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充电一体化电池。


背景技术:

1、现有太阳能电池只能提供当即使用的电,如果要储存光生电能,则需要太阳能电池、电化学电池和变压器的组合。然而,现有太阳能电池的光生电能供给220v生活用电仍未富余,应该将之用在使用效率最高的电压用途上,而不是以牺牲转化效率为代价来变压给电池充电。即使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当前的电池发展水平在夜晚完全承担供电任务也面临着安全、再度变压浪费的问题。要达到光生电能既能直接供电,又能将闲暇未用的产能高效储存,以供夜晚接替供电,以染料敏化电极型太阳能电池为基础研发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是比较接近的思路。

2、但是,现有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采用两块fto玻璃,将其他光电材料等放置在两块fto玻璃之间。因为玻璃比较光滑,也不好固定,不便于材料的置入和连接等,组装困难,难度大,组装成功率低,组装好的电池结构不稳定。而且,fto玻璃成本高,用此种方法,无光照面也放置fto玻璃是浪费的。此外,还要将两块fto玻璃相互压紧,保证电池的内部压力。现有是采用点压力的方式对其中一块fto玻璃局部施加压力来实现的,但是这种点压力的方式使fto玻璃局部受力,整体受力不均匀,影响电池内部压力,也容易弄坏fto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充电一体化电池,结构稳定、可靠,组装成功率高,成本低。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包括光电正极件、电解质层、负极层组和基座,所述光电正极件包括导电基底和光电正极层组,所述导电基底的底部设有导电面,所述光电正极层组涂覆于导电面上;

3、所述电解质层包括隔膜和电解液;所述基座设有导电基槽,所述导电基槽的底壁上设有导电槽,所述电解质层和负极层组均设于导电槽内;所述导电基底嵌于导电基槽内,且所述导电面和导电槽相对应设置,所述光电正极层组通过电解质层与负极层组连接。

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基座为导电材料。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光电正极层组包括导电层、光吸收层和正极层,所述导电基底、导电层、光吸收层和正极层依次连接。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负极层组包括导电垫层和负极层,所述正极层、电解质层、导电垫层和负极层依次连接。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电基底为fto导电玻璃;

8、所述导电层为二氧化钛浆料层;

9、所述光吸收层为n719染料层;

10、所述正极层为硫正极浆料层;

11、所述导电垫层为泡沫镍层;

12、所述负极层为锂片;

13、所述电解质层为隔膜层,所述隔膜层上设有电解液。

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电基槽内覆盖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上设有与导电槽相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电基底覆盖于绝缘件上。

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件表面涂覆有密封胶体。

1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导电条,所述导电条置于光电正极层组和绝缘件之间,并伸出导电基槽外。

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电基底的顶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覆盖于导电基底;

18、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导电面相对应设置。

1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套架和压紧件,所述套架套设于基座外,所述压紧件和套架活动连接,以使压紧件和压板抵触。

20、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光充电一体化电池采用基座替代现有的一块导电基底例如导电玻璃,节省成本。

22、2、基座上设有导电基槽,导电基底可放置在导电基槽内。导电基槽内还设有导电槽,负极层组设于导电槽内并与导电基底上的光电正级层组连接。导电基槽对导电基底起到限位的作用,导电槽对负极层组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地保证电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使组装简单、容易,组装成功率高。

23、3、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压板,压板覆盖于导电基底表面,压紧件挤压于压板表面,通过压板向导电基底施压,使导电基底均匀受力,以更好地保护导电基底,提高了组装的成功率。另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压力上限。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正极件、电解质层、负极层组和基座,所述光电正极件包括导电基底和光电正极层组,所述导电基底的底部设有导电面,所述光电正极层组涂覆于导电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导电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正极层组包括导电层、光吸收层和正极层,所述导电基底、导电层、光吸收层和正极层依次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层组包括导电垫层和负极层,所述正极层、电解质层、导电垫层和负极层依次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底为fto导电玻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槽内覆盖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上设有与导电槽相对应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导电基底覆盖于绝缘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表面涂覆有密封胶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条,所述导电条置于光电正极层组和绝缘件之间,并伸出导电基槽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底的顶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覆盖于导电基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组件,所述压紧组件包括套架和压紧件,所述套架套设于基座外,所述压紧件和套架活动连接,以使压紧件和压板抵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充电一体化电池,包括光电正极件、电解质层、负极层组和基座,所述光电正极件包括导电基底和光电正极层组,所述导电基底的底部设有导电面,所述光电正极层组涂覆于导电面上;所述基座设有导电基槽,所述导电基槽的底壁上设有导电槽,所述电解质层和负极层组均设于导电槽内;所述导电基底嵌于导电基槽内,且所述导电面和导电槽相对应设置,所述光电正极层组通过电解质层与负极层组连接。采用本技术,结构稳定、可靠,组装成功率高,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梁剑文,吴攀坤,赵昌泰,赵尚骞,王在发,方志强,吴健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