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电池模组、推进系统及可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6914发布日期:2024-03-18 18:42阅读:81005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电池模组、推进系统及可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电池模组、推进系统以及可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各种可移动设备(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船舶等)对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在可移动设备中,可以采用一个电池包进行供电,也可以将多个电池包连接起来,形成大容量的电池组来进行供电。在采用多个电池包供电的情况下,相关技术中,需要用户逐一按下多个电池包的开关,才能使得多个电池包上电。这种上电方式较为繁琐,上电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池包、电池模组、推进系统及可移动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电池包;

3、所述电池包包括:电芯、电池管理系统及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及至少一个输出端;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所述至少一个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芯;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与下一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包。

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进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模组;及推进器;其中,所述电池模组用于为所述推进器供电。

6、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可移动本体;及第三方面所述的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安装于所述可移动本体。

7、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池包,基于其包含的器件以及连接结构,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某个电池包的第一开关单元,使得该电池包中的电芯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线路导通,从而电池包中的电芯为电池管理系统供电。并且,电池包的第一输出端能够与下一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输入端连接,使得本电池包中的上电后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第一输出端控制与本机连接的下一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上电,也就是说,至少两个电池包在依次连接之后,仅需用户操作其中一个电池包的第一开关单元,即可以让该电池包以及与其连接的电池包依次上电,不仅使电池包的使用更加方便,同时也提升了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电池包上电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电池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双刀开关,所述双刀开关包括第一路开关和第二路开关,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端还包括第二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刀开关为双刀自恢复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还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芯;所述开关元件用于在本机的电池管理系统上电后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至少一个输出端还包括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元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本机的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上电后的预设时长内,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端向所述开关元件发送所述保持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本机的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到输入信号时,将本机设置为主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端还包括外接信号输入端,所述外接信号输入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信号输入端包括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三输入端用于与外接的蓄电池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信号输入端包括第四输入端,所述第四输入端用于与外接的充电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本机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所述外接信号输入端接收到输入信号时,将本机设置为主机。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双刀开关,所述双刀开关包括第一路开关和第二路开关,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端还包括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路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芯;所述第二路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路开关的与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的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1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上电之后,若检测到下电信号,断开本机的电芯和本机的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线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上电之后,若检测到所述下电信号,发送关机指令给所有从机,以使各个从机断开自身的电芯和自身的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线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距上电第一时长之后,若检测到下电信号,控制本机和所有从机下电。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检测到下电信号后,每隔第二时长向所有从机发送关机指令,在发送完预设次数的关机指令之后,断开本机的电芯和本机的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线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用于直接连接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第一输入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包括第一子输出端和第二子输出端,所述第一子输出端通过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子输出端通过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电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路开关,所述第一路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芯;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与所述下一个电池包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本机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在与其连接的下一个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上电之后,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断开。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与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第一输入端直接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一端通过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第一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第一开关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一电池包的电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路开关,所述第一路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芯;

24.根据权利要求16至2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对从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编址。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根据从机在所述电池模组中的连接次序,确定该从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地址。

26.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监测从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电池管理系统还用于在未接收到任意一个从机发送的反馈信号时,控制与该从机连接的上一个电池包中的第二开关单元闭合以激活该从机,并对该从机进行重编址。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重编址后的地址为该从机的原地址。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电压转换单元;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池包为电池模组中的首个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在任意一个输入端接收到电能时上电。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池包为电池模组中的非首个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中的电池管理系统在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到电能时上电。

32.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权利要求1至31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33.一种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电池模组用于为多个所述推进器供电;或者,多个所述电池模组用于为多个所述推进器供电。

35.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电池包(101)、电池模组(100)、推进系统(500)以及可移动设备(600)。电池包(101)包括:电芯(1011)、电池管理系统(1013)及第一开关单元(1012),电池管理系统(1013)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及至少一个输出端;至少一个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In1),至少一个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Out1);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一开关单元(1012)的一端,第一开关单元(1012)的另一端连接电芯(1011);第一输出端(Out1)用于与下一电池包(101)中的电池管理系统(1013)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陶师正,万小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