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倍率盖板及高倍率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42578发布日期:2024-03-18 18:1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倍率盖板及高倍率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高倍率盖板及高倍率电池。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消费电子、动力、储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新能源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军民品特殊领域或特定场景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倍率放电性能。

2、目前行业内制作的锂电池盖板大多为单个正负极柱的盖板,且大多数电池的正负极柱位于电池一侧,该种结构的电芯的极耳数量较少,且极耳宽度较小,极耳与盖板极柱的焊接面积小,过流能力不足,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大,限制了电芯倍率性能的发挥,无法满足电池大超高倍率充放电性能需求。

3、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如何提供一种倍率性能更优的盖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电芯倍率性能较低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倍率盖板及高倍率电池。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倍率盖板,包括上顶盖片,所述上顶盖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极柱,所述第一极柱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铆柱,所述第一极柱在上顶盖片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极柱之间的间隔为20-50mm,所述上顶盖片在两个第一极柱中间位置设置有备用孔,所述上顶盖片与第一极柱之间通过上塑胶连接,所述上塑胶为pps导电高分子材料,所述上塑胶的电阻值为10ω-10000ω。

3、进一步地,所述备用孔为注液孔。

4、进一步地,所述上顶盖片为矩形片,所述上顶盖片及第一极柱都使用铝材料制作。

5、一种使用上述高倍率盖板的高倍率电池,包括壳体,所述上顶盖片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上顶盖片及壳体的连接处之间使用激光焊接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下顶盖片,所述下顶盖片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极柱,所述第一极柱及第二极柱之间通过裸电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电解液。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极柱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铆柱,所述第二极柱与第一极柱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下顶盖片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防爆阀。

7、进一步地,所述裸电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极柱及第二极柱连接的极耳。

8、进一步地,所述裸电芯的外侧设置有绝缘mylar膜包裹。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极柱使用铜或铜铝复合材质制成。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不改变原电芯的整体结构类型与电芯生产工艺,通过改变极片模切的极耳形式及增加电芯的极耳数量,增大极耳总体宽度,创新性地设计两侧双极柱的盖板结构形式,增加极耳与盖板极柱焊接面积,提升盖板及电芯的过流能力,从而降低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满足电池高倍率放电的性能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倍率盖板,包括上顶盖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盖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极柱,所述第一极柱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铆柱,所述第一极柱在上顶盖片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极柱之间的间隔为20-50mm,所述上顶盖片在两个第一极柱中间位置设置有备用孔,所述上顶盖片与第一极柱之间通过上塑胶连接,所述上塑胶为pps导电高分子材料,所述上塑胶的电阻值为10ω-10000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倍率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孔为注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倍率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盖片为矩形片,所述上顶盖片及第一极柱都使用铝材料制作。

4.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盖板的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上顶盖片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上顶盖片及壳体的连接处之间使用激光焊接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下顶盖片,所述下顶盖片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极柱,所述第一极柱及第二极柱之间通过裸电芯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填充有电解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柱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铆柱,所述第二极柱与第一极柱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下顶盖片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防爆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电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极柱及第二极柱连接的极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电芯的外侧设置有绝缘mylar膜包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倍率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柱使用铜或铜铝复合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倍率盖板及高倍率电池,包括上顶盖片,所述上顶盖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极柱,所述第一极柱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铆柱,所述第一极柱在上顶盖片上设置有两个,使用两个极柱及两个极耳增大极耳总体宽度,创新性地设计两侧双极柱的盖板结构形式,增加极耳与盖板极柱焊接面积,提升盖板及电芯的过流能力,从而降低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过程中发热量,满足电池高倍率放电的性能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雷利亮,余琦,邓亚凯,李亚玲,刘吉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储变电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