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2651发布日期:2024-04-08 14:03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具体涉及一种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高性能二次电池作为最高效与最便捷的能量储存与转换器件,对建立清洁的能源体系和实现规模化储能至关重要。钠离子电池以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成本低廉等优势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有益补充,是应用于大规模储能领域的理想器件之一。

2、钠超离子导体的磷酸盐正极材料,具有三维离子通道,因而得到广泛的研究。其中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由于钒离子能够提供又稳又平的电压平台,使得磷酸钒钠展示出了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但由于钒资源相对昂贵,极大地限制了磷酸钒钠的工业化应用。因此常引入其他活性元素来降低钒含量,从而可降低成本。

3、例如专利cn 113929069 b,采用锰元素,其中mn的含量大于1摩尔,由于未激活锰的活性,该专利还需要引入钛元素作为骨架元素,但是高价元素钛限制了钠元素的含量,使其钠含量<3.65。专利申请cn 115332529 a选择mo掺杂解决钛锰基材料的互占位问题,然而mo元素价格较高,且mo和ti作为高价元素会限制钠元素的含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本发明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na(7-2x-y-nz)vxmnymn+zk2-x-y-z(po4)3/c,

4、其中,mn+包括li+、mg2+、ca2+、sr2+、zn2+、co2+、ni2+、cu2+、al3+、cr3+、fe3+、y3+、la3+、ga3+、zr4+、sn4+、nb5+或w6+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0.5≤x≤1;0.5<y≤1;n≥1;

6、0≤z≤0.1,且0<2-x-y-z≤0.2,3.7<7-2x-y-nz≤4.5。

7、优选地,所述mn+为al3+或zn2+,n≥1,0.98≤x≤1;0.92≤y≤0.98;0≤z≤0.03;且0.02≤2-x-y-z≤0.08,4.02<7-2x-y-nz≤4.08。

8、优选地,c为碳层。

9、优选地,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由包括钠源、钒源、锰源、钾源和磷源的原料制得,所述钠源、钒源、锰源、钾源和磷源的摩尔比为(4~4.4):(0.95~1.1):(0.9~1):(0.01~0.1):3。

10、更优选地,所述钠源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乙酸钠、硝酸钠、氢氧化钠、草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钠和焦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11、所述钒源选自五氧化二钒、四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氧化钒、偏钒酸铵钠、偏钒酸铵、乙酰丙酮氧钒和乙酰丙酮钒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12、所述锰源选自乙酸锰、硝酸锰、乙酰丙酮锰、草酸锰、碳酸锰、一氧化锰、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四氧化三锰、亚锰酸酐、锰酸酐和高锰酐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13、所述钾源选自碳酸氢钾、碳酸钾、乙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草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磷酸钾和焦磷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14、所述磷源选自磷酸、磷酸二氢铵钠、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钠、磷酸氢二铵、磷酸铵和磷酸铵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磷酸二氢铵。

15、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钠源为碳酸钠;和/或,

16、所述钒源为偏钒酸铵;和/或,

17、所述锰源为碳酸锰;和/或,

18、所述钾源为乙酸钾;和/或,

19、所述磷源为磷酸二氢铵。

20、优选地,所述原料还包括含m元素的化合物,所述含m元素的化合物选自含m元素的酸、碱、钠盐、铵盐或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21、所述m元素选自li、mg、ca、sr、zn、co、ni、cu、al、cr、fe、y、la、ga、zr、sn、nb或w中的一种或几种。

22、本发明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方法,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7-2x-y-nz)vxmnymn+zk2-x-y-z(po4)3,

23、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步骤1、将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所用的原料置于溶液中混合,然后经研磨、干燥,得到前驱体;

25、步骤2、将前驱体进行烧结,然后粉碎,即得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

26、优选的,步骤1中,将钠源、钒源、锰源、钾源和磷源置于溶液中混合,然后经研磨、干燥,得到前驱体;

27、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溶液为含有碳源的溶液,所述碳源选自柠檬酸钠、柠檬酸、油酸钠、油酸、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葡萄糖、抗坏血酸、蔗糖、盐酸多巴胺、淀粉、氧化石墨烯、还原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科琴黑中的一种或几种。

28、优选地,研磨至d50小于1μm。

29、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烧结在氮气或还原气氛中进行,烧结温度为550~850℃,烧结时间为3~24h;

30、烧结后粉碎至粒径d50为1~10μm。

31、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32、(1)本发明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通过掺杂k元素,k作为一价元素,会显著增加钠元素的含量,从而避免钠和其他金属元素(例如锰元素)占位混乱,有效提高了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同时,钾、钠元素价格低廉便于商业应用。

33、(2)本发明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还可微量的掺杂li、mg、ca、sr、zn、co、ni、cu、al、cr、fe、y、la、ga、zr、sn、nb或w等元素,也有利于提高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

34、(3)本发明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仅需简单的混合、研磨、烧结即可,对设备的要求低,制备成本较低,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为:na(7-2x-y-nz)vxmnymn+zk2-x-y-z (po4)3/c;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K掺杂的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Na<subgt;(7‑2x‑y‑nz)</subgt;V<subgt;x</subgt;Mn<subgt;y</subgt;M<supgt;n+</supgt;<subgt;z</subgt;K<subgt;2‑x‑y‑z</subgt;(PO<subgt;4</subgt;)<subgt;3</subgt;/C;其中,M<supgt;n+</supgt;包括Li<supgt;+</supgt;、Mg<supgt;2+</supgt;、Ca<supgt;2+</supgt;、Sr<supgt;2+</supgt;、Zn<supgt;2+</supgt;、Co<supgt;2+</supgt;、Ni<supgt;2+</supgt;、Cu<supgt;2+</supgt;、Al<supgt;3+</supgt;、Cr<supgt;3+</supgt;、Fe<supgt;3+</supgt;、Y<supgt;3+</supgt;、La<supgt;3+</supgt;、Ga<supgt;3+</supgt;、Zr<supgt;4+</supgt;、Sn<supgt;4+</supgt;、Nb<supgt;5+</supgt;或W<supgt;6+</supgt;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C为碳层;所述0.5≤x≤1;所述0.5<y≤1;所述n≥1;所述0≤z≤0.1,且0<2‑x‑y‑z≤0.2,3.7<7‑2x‑y‑nz≤4.5。本发明所述聚阴离子正极材料通过掺杂一价K元素,从而避免了钠和其他金属元素占位混乱,有效提高了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此外,该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备成本低,工业放大的可行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周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钠思科(溧阳)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