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及组装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84421发布日期:2024-05-13 12:4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及组装方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型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及组装方式。


背景技术:

1、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等提供动力的蓄电池。通常,动力电池的封装种类有圆柱形、方形以及软包,其中动力型圆柱电池较一般方形电池具有模组装配方便、散热管理效果显著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动力型圆柱电池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采用率。

2、46钢壳大圆柱全极耳系列电池目前占据现有的主流市场,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均带有负极集流盘设计,电池制作过程需要先将负极集流盘与卷芯焊接,再将负极集流盘与钢壳焊接,从而形成最后的电池。组装工序多,而且零部件多,每一道工序都会有优率损失,整体电池制作的优率不高,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及组装方式,解决了现有的圆柱电池由于负极集流盘的存在,而导致的电池组装效率低、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以及成本高的缺陷。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包括:

3、钢壳,所述钢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

4、负极接触件,所述负极接触件一体连接在钢壳的第一开口端;

5、全极耳卷芯,所述全极耳卷芯从钢壳的第二开口端插入,且与负极接触件相焊接;

6、正极集流盘,所述正极集流盘焊接在全极耳卷芯远离负极接触件的一侧;

7、正极盖板,所述正极盖板与正极集流盘和钢壳的第二开口端相焊接。

8、优化地,所述负极接触件包括一体连接在钢壳第一开口端的接触板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接触板内侧的内接触凸起和外接触凸起,所述全极耳卷芯与内接触凸起和外接触凸起相焊接。

9、优化地,所述负极接触件还包括设置在内接触凸起和外接触凸起之间的避让槽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接触板内侧的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位于避让槽内,所述承载台的厚度小于避让槽的深度。

10、优化地,所述负极接触件还包括开设在接触板外侧的外凹槽和内凹槽、开设在所述内凹槽底部的锥槽、贯穿所述接触板和内接触凸起的密封孔以及开设在所述接触板外侧且与密封孔相连通的焊接孔,所述外凹槽与外接触凸起相背设置,所述内凹槽与承载台相背设置。

11、优化地,所述正极盖板包括盖板本体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一侧的焊板,所述盖板本体与钢壳的第二开口端相焊接,所述焊板与正极集流盘相焊接。

12、优化地,所述正极盖板还包括一体连接在盖板本体一侧且直径减缩的第一阶梯板、第二阶梯板和第三阶梯板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三阶梯板上的散热槽和环槽,所述焊板设置在环槽内。

13、优化地,所述正极盖板还包括周向间隔设置在散热槽内的联板,所述联板一体连接在散热槽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

14、优化地,所述正极盖板还包括一体连接在盖板本体另一侧的第一凸起、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起远离盖板本体一侧的第二凸起、开设在所述第二凸起内的注液孔以及周向开设在环槽内且与注液孔相连通的流液槽。

15、优化地,它还包括扣设在所述密封孔内的密封塞以及焊接在所述焊接孔内的密封片。

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全极耳圆柱电池的组装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17、s1、焊接全极耳卷芯与正极集流盘;

18、s2、将步骤s1中的全极耳卷芯从钢壳的第二开口端插入;

19、s3、焊接全极耳卷芯与负极接触件;

20、s4、焊接正极盖板与钢壳的第二开口端;

21、s5、焊接正极盖板与正极集流盘;

22、s6、向钢壳内注液并密封。

2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4、本发明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将钢壳的底部做成凹凸式的负极接触件结构,集成负极集流盘功能,通过钢壳与全极耳卷芯的直接焊接实现连接,可以减少整体电池的组装工序,提高整体电池组装优率,降低电池结构bom成本,提升内部空间,使得电池容量更高,提高了圆柱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件(5)包括一体连接在钢壳(1)第一开口端的接触板(51)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接触板(51)内侧的内接触凸起(52)和外接触凸起(53),所述全极耳卷芯(2)与内接触凸起(52)和外接触凸起(53)相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件(5)还包括设置在内接触凸起(52)和外接触凸起(53)之间的避让槽(56)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接触板(51)内侧的承载台(57),所述承载台(57)位于避让槽(56)内,所述承载台(57)的厚度小于避让槽(56)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触件(5)还包括开设在接触板(51)外侧的外凹槽(58)和内凹槽(59)、开设在所述内凹槽(59)底部的锥槽(510)、贯穿所述接触板(51)和内接触凸起(52)的密封孔(54)以及开设在所述接触板(51)外侧且与密封孔(54)相连通的焊接孔(55),所述外凹槽(58)与外接触凸起(53)相背设置,所述内凹槽(59)与承载台(57)相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盖板(4)包括盖板本体(41)以及一体连接在所述盖板本体(41)一侧的焊板(48),所述盖板本体(41)与钢壳(1)的第二开口端相焊接,所述焊板(48)与正极集流盘(3)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盖板(4)还包括一体连接在盖板本体(41)一侧且直径减缩的第一阶梯板(42)、第二阶梯板(43)和第三阶梯板(44)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三阶梯板(44)上的散热槽(45)和环槽(47),所述焊板(48)设置在环槽(4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盖板(4)还包括周向间隔设置在散热槽(45)内的联板(46),所述联板(46)一体连接在散热槽(45)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盖板(4)还包括一体连接在盖板本体(41)另一侧的第一凸起(49)、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起(49)远离盖板本体(41)一侧的第二凸起(410)、开设在所述第二凸起(410)内的注液孔(411)以及周向开设在环槽(47)内且与注液孔(411)相连通的流液槽(41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扣设在所述密封孔(54)内的密封塞(6)以及焊接在所述焊接孔(55)内的密封片(7)。

10.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的组装方式,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及组装方式,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包括钢壳,所述钢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负极接触件,所述负极接触件一体连接在钢壳的第一开口端;全极耳卷芯,所述全极耳卷芯从钢壳的第二开口端插入,且与负极接触件相焊接;正极集流盘,所述正极集流盘焊接在全极耳卷芯远离负极接触件的一侧;正极盖板,所述正极盖板与正极集流盘和钢壳的第二开口端相焊接。本发明新型全极耳圆柱电池将钢壳的底部做成凹凸式的负极接触件结构,集成负极集流盘功能,通过钢壳与全极耳卷芯的直接焊接实现连接,可以减少整体电池组装工序,提高整体电池组装优率,降低电池结构BOM成本,提升内部空间,使得电池容量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廖霞霞,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翼(泰兴)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