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式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74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式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额定电压为3.8-12.7千伏系列阀式避雷器,主要适用于3-10千伏的变流系统中。
现有技术的阀门避雷器主要有导线夹头、瓷套、弹簧、放电电极、云母片、瓷管、阀门、阀片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当避雷器在系统中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云母片及放电电极构成的间隙隔离避雷器的阀门和带电高压导线。当出现过电压,并达到某一电压值时,放电间隙立即放电,同时工频续流亦将随着流入大地。当过电压消失后,放电间隙保证在第一个半波过零时将电弧熄灭切断续流,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该阀式避雷器在改进之前实际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由于放电电极上的凸起筋为一半园形,加之套在放电电极外面的瓷管外形呈园柱状,致使工频放电电压分散性较大,尤其是在湿状态下工频放电电压下降辐度较大,可达20%,给电器设备正常运行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减少杂散电容,使工频放电稳定,尤其是能缩小在湿状态下工频放电电压下降幅度的阀式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见

图1)1、将放电电极上的半圆形凸起筋改为梯形凸起筋,使放电电极4与云母片5的接触面积增大,以增大电容量,减少杂散电容。
2、将放电电极的直径由φ54mm减少到φ51mm,以减少优质铜材的消耗量。
3、将外形呈圆柱状的瓷管改为外形带有半圆形凸缘的瓷管6,以减少外部干扰,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随着放电电极本身电容量的增大和杂散电容的减小,使工频电压的特性大为改善,工频放电电压趋于稳定。
2、放电电极的直径的减少,可使优质铜材的消耗量减少11%,云母片的消耗量减少8%,使生产成本降低。
3、瓷管外形的改进使其抗外部干扰的能力增强,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提高,是3-10千伏交流系统中使用理想的阀式避雷器。
权利要求一种由导线夹头(1),瓷套(2),弹簧(3),阀片(7)等组成的阀式避雷器,其特征在于该阀式避雷器的放电电极(4)上的凸起筋是梯形的,与其配合的云母片(5)的直径为φ51mm及套在放电电极(4)外面的瓷管是外形带有半圆形凸缘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式避雷器,主要适用于3-10千伏的交流系统中。由于在该避雷器中采用了一种直径为Φ51mm,凸起筋为梯形的放电电极级4和外形带有半圆形凸缘的瓷管6,使本实用新型具有工频电压的特性大为改善,工频放电电压趋于稳定,可减少优质铜材消耗量11%,云母片消耗量8%,抗外部干扰能力强,运行可靠性高等特点,是3-10千伏交流系统中使用理想的阀式避雷器。
文档编号H01T4/00GK2083350SQ9121130
公开日1991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5日
发明者周登科, 崔征 申请人:淄博电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