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8402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防护线夹,尤其是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
目前电力系统所用变压器防护线夹其结构如

图1、图2所示,变压器防护线夹是由变压器螺栓接头、下连接板、上连接板、高压线连接板等组成。变压器的输入、输出螺栓和变压器接头连接,变压器螺栓接头与下连接板为铜质整体,上连接板与高压线板制在同一板面上形成整体,高压线板为铝质材料,上连接板为铜质材料,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用螺栓、螺母连接,高压线用卡板、螺栓、螺母将其固定在高压线板上,并以此结构完成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中的铜铝过渡过程。这样的连接方式结构复杂,同时该连接方式经长期的风吹雨淋,两板之间易形成氧化层,连接用的螺栓、螺母也有松动现象,这样使得两连接板之间易形成不良导体,产生发热现象甚至能将变压器烧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使用这种防护线夹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的变压器防护线夹的发热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是由变压器接头、上卡板、下卡板等组成,在变压器接头内置有铜质衬套螺孔,其螺纹和变压器输入、输出螺栓的螺纹相匹配,变压器接头与下卡板为铝质铸件整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变压器接头内置有铜质衬套螺孔,变压器接头与下卡板为铝质铸件整体,铜质衬套螺孔和变压器输入、输出螺栓连接,高压线用上卡板、螺栓、螺母和下卡板连接,这样就完成了高压线和变压器之间的连接,省去了现在的下连接板和上连接板用螺栓、螺母连接的过程,这样就不存在因风吹雨淋引起螺栓、螺母松动,使得连接板之间形成不良导体而产生的发热现象,而且结构也简单,很好地完成铜铝过渡过程,是变压器和高压线连接用的最理想、最安全的连接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防护线夹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4是变压器接头与下卡板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卡板结构剖视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是由变压器接头9、上卡板5、下卡板8等组成。变压器接头9与下卡板8为铝质整体,在变压器接头9内置有铜质衬套螺孔10,其螺纹和变压器的输入、输出螺纹相匹配,并以此完成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中的铜铝过渡过程,在变压器接头的上面置有腊片槽11。如图4所示与圆柱形变压器接头9过渡相连的另一端为下卡板8,下卡板8呈正方形在其上面置有“十”字交叉的横向凹槽6,纵向凹槽7。如图5所示,上卡板5为铝质铸件呈正方形,大小与下卡板8尺寸相同,在上卡板5的下面置有凹槽12,根据实际需要当高压线置于下卡板8上的横向凹槽6内时,上卡板5的放置使得凹槽12和横向凹槽6吻合,当高压线置于纵向凹槽7内时,上卡板5平转90°,使得凹槽12和纵向凹槽7相吻合。上卡板5和下卡板8上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螺栓孔,并用螺栓1、螺母2、弹簧垫片3、平垫片4将高压线夹在上卡板5和下卡板8之间固紧。铜质衬套螺孔10和变压器输入、输出螺栓相连,在腊片槽内11置有腊片,其作用是如果铜质衬套螺孔10和变压器输入、输出螺栓连接之间有发热现象时,腊片会溶化而吸热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是由变压器接头(9)、上卡板(5)、下卡板(8)组成,其特征是在变压器接头(9)内置有铜质衬套螺孔(10),其螺纹和变压器输入、输出螺栓相配,变压器接头(9)与下卡板(8)为铝质铸件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其特征是下卡板(8)呈正方形在其上面置有“十”字交叉的横向凹槽(6)和纵向凹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其特征是上卡板(5)呈正方形大小和下卡板(8)尺寸一样并在其下面置有凹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其特征是在变压器接头(9)上面置有腊片槽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铜铝防护线夹,它是由变压器接头(9)、上卡板(5)、下卡板(8)等组成,在变压器接头(9)内置有铜质衬套螺孔(10),与变压器的输入、输出螺栓相配,变压器接头(9)与下卡板(8)为铝质铸件整体。采用本实用新型来完成变压器和高压线的连接,解决了因风吹雨淋引起螺母松动接头产生发热的问题,而且结构也简单,很好地完成了铜铝过渡过程,是变压器与高压线连接用的最理想,最安全的连接方式。
文档编号H01R4/58GK2207636SQ94245238
公开日1995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5日
发明者李程斌 申请人:李程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