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851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特别是容易组装和调整,性能稳定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日本专利公报持开平5-298997号公开了一种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它是用一个从衔铁突出而形成的金属部分,和另一个设在衔铁上的树脂部分形成与永久磁铁接触而旋转的衔铁的支点部,树脂部分和金属部分的高度基本上处在同一平面上。
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由于衔铁的支点部与永久磁铁接触,支点部中的金属部分和永久磁铁构成磁路的一部分,同时,支点部中的金属部分和支点部中的树脂部分与永久磁铁接触,构成衔铁的支点部,所以,与支点部全部均由金属部分构成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相比,可以将磁路的损耗抑制到最小限度,同时,可以缓和支点部的磨损,使磁路的磁阻变化小,从而可以改善继电器动作随时间的变化,使动作稳定。
另外,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5-298997号公开了另一种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它是把具有衔铁和多组可动触点的触点簧片一体化的触点簧片组件的绞链弹簧片固定在外壳的固定片上,触点簧片组件以与永久磁铁接触的衔铁的支点部为支点进行旋转。
另一种由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223017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是把线圈组件收容在构成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外壳的本体组件内,利用焊接等方法把永久磁铁固定在线圈组件的铁芯形成的相对的磁极之间,设在衔铁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的支点与永久磁铁相接触,衔铁组件在线圈组件形成的电磁铁作用下进行旋转运动。
这种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在本体组件上,设置着与线圈组件的线圈端子接触地形成电气导通的线圈端子接合片,在衔铁组件上设有固定触点,它是和跟衔铁一起用簧片支持体成一体地形成的触点簧片的可动触点电气导通的。
另外,构成衔铁组件的衔铁和前端具有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簧片被配置在同一平面上,触点簧片成平面地形成,所以,衔铁组件的组装作业容易,同时,还具有不增加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高度便可构成继电器的优点。
另外,减低线圈组件的高度和使永久磁铁的厚度变薄之后,可以使继电器小型化。
一种由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5-325764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在衔铁组件的成形部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在2个地方设有夹具挤压用凹沟,而且在底座侧壁的上部设有与该夹具挤压用凹沟对应的夹具插入用凹部,将衔铁组件组装到继电器内时,通过夹具插入用凹部将夹具从外部插入,挤压到与夹具挤压用凹沟接触上,将4个地方同时固定,以此设定衔铁组件的位置。
另外,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5-325764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在触点簧片组件的可动触点簧片上成一体地形成支持片,利用焊接方法固定到设在形成继电器的外壳的本体组件上的公用端子的一端上。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5-325764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如

图12所示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触点簧片组件的结构图所示的那样,在构成触点簧片组件100的可动触点簧片101上,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成一体地形成向宽度方向突出的前端部形成略呈“C”形的支持片102,并将支持片102焊接固定到从本体组件的凹部露出的公用端子的一端上。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61-218027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如图13所示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本体组件结构图所示的那样,在本体组件110的侧壁中与衔铁的前端面对着的侧壁上形成切口部111,从各切口部111的底面各设有一对突出的线圈端子接合片112。
但是,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5-298997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由于形成衔铁的支点部的金属部分和树脂部分以基本上相同的高度与永久磁铁接触地形成触点簧片组件的旋转运动的支点,因而,具有树脂部分的磨损比衔铁的支点部仅由金属部分构成的少的优点,但是当继电器的动作频率高、或者长时期地动作次数多时,由于支点部的树脂部分磨损,支点部的金属部分也磨损,从而使磁路的磁阻发生变化,有使吸动电压和释放电压发生变化的问题。
另外,由于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只用触点簧片组件的绞链弹簧片和外壳的固定片进行固定,所以,当由掉落或冲击使衔铁在长度方向受强力作用时,会有使触点簧片组件超过弹性形变范围地发生变形,使吸动和释放特性发生大幅度变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小型化,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4-223017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将线圈组件的高度降低,使永久磁铁的厚度减薄,而且把衔铁组件的触点簧片和衔铁组件的支点基本上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因而配置在比可动触点簧片还低的位置上的可动触点就成为配置在比支点还低的位置上,从而使设在与可动触点对应的本体组件上的固定触点与设在本体组件上的线圈端子接合片之间的距离也缩短。
另一方面,由于将驱动线圈组件的电源接到线圈端子接合片上时,在固定触点上出现用可动触点进行电气连接转换所需要的电路的电位,所以,线圈端子接合片与固定触点间的绝缘耐压便取决于线圈端子接合片与固定触点间的距离(在空间为直线距离,有绝缘性屏蔽物时为沿面距离)。
如上所述,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由于随着小型化使设在本体组件上的固定触点与线圈端子接合片之间的距离缩短,因而有使固定触点与线圈端子接合片之间的绝缘耐压降低,从而影响继电器动作,当接到线圈组件上的电源中出现浪涌电压时,浪涌电压就会通过固定触点混入电路内而将电路破坏的问题。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5-325764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为了设定衔铁组件的位置,在底座侧壁的上部设有插入位置设定用的夹具的夹具插入用凹部,但是,不限于衔铁组件的位置设定,当为了在继电器组装之后调整可动触点位置等目的而从底座之外插入调整用夹具时,由于将调整用夹具插入到夹具插入用凹部内时,不能观察内部,因而有不容易调整的问题。
另外,随着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小型化,夹具插入用凹部也变小,因而有难于进行调整作业的问题。
在使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进一步小型化时,随着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间隔变窄,触点周围的绝缘距离缩短,触点间耐压减小,有使触点跟踪的调整变得极困难的问题。
另外,由于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利用焊接方法将与可动接触簧片101同一平面上形成的支持片102固定到从本体组件的凹部露出的公用端子的一端上,所以,由焊接状态的影响不能平坦地固定支持片102,影响可动触点簧片101的簧片负载,使簧片负载曲线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引起继电器的吸动和释放电压偏差很大,因而有必须多次进行十分麻烦的调整的问题。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61-218027号公开的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由于在本体组件110上形成的固定触点113和线圈端子接合片112相邻地设置,因而有很难提高固定触点113与线圈端子114之间的绝缘耐压的问题。
另外,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由于不能将用于确认在确认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间的触点压力时作为参考的OT(Over travel超程)的间隙规插入到衔铁与极化电磁铁组件之间,因而很难确认OT。
本发明是由具有可动触点的触点簧片组件、构成电磁铁的电磁铁组件、构成继电器外壳的本体组件和罩盖构成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由于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衔铁上设有顶部平坦两侧倾斜的衔铁凸部,并设有与衔铁凸部的平坦部相隔指定的间隙、并与永久磁铁接触的旋转支点部,以防止衔铁凸部和矩形永久磁铁随着衔铁的旋转而产生机械磨损,并使衔铁凸部的倾斜面与矩形永久磁铁面接触地形成磁路,因而,能提供一种磁阻的变化小,使磁阻减小并且使吸动电压和释放电压稳定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另外,由于本发明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触点簧片上形成触点簧片倾斜部,将设在触点簧片前端的可动触点配置在比旋转支点部还高的位置上,而且将本体组件的固定触点配置在与可动触点相对地接触的位置上,这样,不改变衔铁的配置便可将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配置在高的位置,从而使固定触点与线圈电极之间的相对距离增长,因而能提供一种小型的高绝缘耐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又由于本发明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触点簧片中央部形成与触点簧片的旋转方向成直角方向弯曲的固定部,并固定到设在本体组件的侧壁上的公用端子上,因而能提供一种吸动和释放特性偏差很小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另外,由于本发明在本体组件的侧壁上形成切口部,将连接到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线圈端子的电源固定端子设在切口部的底面上,通过由切口部形成的台阶来配置固定触点,以使固定触点与电源固定端子之间的相对距离增长, 因而能提供一种小型的高绝缘耐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由于本发明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衔铁的前端部对着的本体组件的侧壁上形成切口部,将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线圈端子配置在比衔铁的前端部与磁极的接触面还低的位置上,因而能将用于测量超程的间隙规插入到衔铁与极化电磁铁组件之间,从而能提供一种能容易地确认继电器组装工序的作业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另外,由于本发明将本体组件的侧壁部的上面形成比固定触点还低,因而能将触点簧片组件的可动触点与本体组件的固定触点间的绝缘耐压设定得高,同时,可以从本体组件的外侧看到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因而能提供一种能插入调整夹具容易地进行触点跟踪调整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由于本发明将制动块与罩盖成一体地形成,并以指定的间隔与衔铁的两端相对,以吸收冲击力,将触点簧片组件的变形抑制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因而能保证继电器稳定的动作,能提供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可靠性高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容易组装,小型化高绝缘耐压,而且使吸动电压和释放电压稳定、抗冲击能力强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另外,本发明是一种在组装工序中容易进行超程的确认和触点跟踪的调整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因此,本发明能解决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存在的由旋转支点部的磨损引起磁阻变化,从而使吸动电压和释放电压发生变化的问题、由掉落及冲击使触点簧片组件超出弹性形变范围地变形,从而使吸动和释放特性发生大幅度变化的问题、由本体组件的固定端子与电源固定端子之间的距离缩短引起绝缘耐压降低的问题、实现小型化时很难进行触点跟踪的调整的问题、由不能平坦地固定支持片引起簧片负载曲线变化很大而必须多次进行麻烦的调整的问题和很难进行OT(over travel超程)的确认的问题,从而能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组装、小型并且可靠性和稳定性极佳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图1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触点簧片组件的结构图。
图2和图3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继电器的触点簧片组件和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组装图,图5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触点簧片的斜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本体组件的部分结构图,图7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部分结构图,
图8和图9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本体组件的结构图,图10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罩盖结构图,图11是用图10的罩盖覆盖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剖面图,图12是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触点簧片组件的结构图,图13是现有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本体组件的结构图。
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1由触点簧片组件2、极化电磁铁组件3、本体组件4和罩盖5构成。
图1~图4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触点簧片组件的结构图,图2和图3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触点簧片组件和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图4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组装图。
在图1中,触点簧片组件2由设有衔铁凸部7的衔铁6和具有4组触点簧片8A、旋转支点部9A及触点簧片支持部9的可动触点组件8构成,衔铁6和可动触点组件8成一体地形成。
衔铁6用平板状的磁性体金属形成,长度方向两端的端部6A和端部6B分别与极化电磁铁组件3的略呈“”字形的铁芯12B形成的磁极12a和磁极12b相接触。
另外,衔铁6在长度方向的中心,在触点簧片组件2的转轴方向的中央部设有用和衔铁6-样的磁性体金属形成的衔铁凸部7。
衔铁凸部7具有相对于转轴X对称的顶部平坦的平坦部7A和两侧倾斜的倾斜部7B,如图2所示,倾斜部7B具有在未励磁状态或励磁状态下与矩形永久磁铁10接触的面加宽的倾斜面,从而使磁路的磁阻变得很小。
旋转支点部9A是用耐磨损性的树脂成形品形成,在转轴X上具有与矩形永久磁铁10相接触的顶点,配置在衔铁凸部7的两侧,构成作旋转运动的触点簧片组件2的支点。
另外,旋转支点部9A的顶点形成比衔铁凸部7的平坦部7A高出距离d,以指定间隔d的间隙与矩形永久磁铁10接触,可以防止触点簧片组件2与矩形永久磁铁10接触着旋转时发生的衔铁6的磨损,从而可以防止由于衔铁6的磨损而引起的磁阻变化。
触点簧片支持部9使用和旋转支点部9A成一体成形的树脂形成将具有由银、钯等良导体构成的触点8B的2组触点簧片8A支持并固定到其前端。
可动触点组件8在衔铁6的长度方向两端,形成由分别沿长度方向配置的2组触点簧片8A、设在触点簧片8A的前端的可动触点8B和1个固定部8C构成的2个回路的触点。
配置在衔铁6的一侧的2组触点簧片8A分别用一块导电性金属材料形成,具有导电性,同时,对用触点簧片支持部9固定的部分进行弯曲加工,设置具有倾斜面的触点簧片倾斜部8a,将触点簧片8A和可动触点8B配置到比旋转支点部9A的上面还高的位置上,使从可动触点8B到旋转支点部9A的上面的距离为h1。
这样,由于设有触点簧片倾斜部8a,所以,可以不提高衔铁6的高度而将可动触点8B的位置设定得比现有的可动触点高出距离h1。
如图1所示,分别配置在衔铁6的长度方向两侧的2组触点簧片8A调整触点簧片8A的倾斜度,同时与利用激光焊接方法焊接到图4所示的本体组件4的固定片14上的电气连接的固定部8C形成一体,从而具有导电性。
另一方面,通过将分别配置在图4所示的本体组件4的4个角的2个固定端子13A和15A形成能与可动触点8B的位置(高度)对应地接触的高度,可以将它们与电源固定端子(+)16C和电源固定端子(-)16D之间的距离设定为h2,所以,在将极化电磁铁组件3组装到本体组件4内的状态下,可使线圈组件12的线圈电极(+)12C和线圈电极(-)12d与固定端子13A和15A之间的距离为(h2-h0),从而可以设定成比现有的本体组件4增长距离h1。
在图2中,旋转支点部9A与矩形永久磁铁10接触地进行旋转,在未励磁或励磁状态下,由于衔铁6的倾斜部7B的面与矩形永久磁铁10的表面接触,所以,接触面的磁阻很小,能保持稳定的值。
另外,极化电磁铁组件3由将线圈12A绕在略呈“”字形的铁芯12B上的线圈组件12、插入并固定到线圈组件12的磁极12a,12b之间并在与铁芯12B之间形成旁通磁回路的平板状轭铁11和装配到设在平板状轭铁11上的凹部11A内的矩形永久磁铁10构成。
平板状轭铁11表示为单稳态型极化电磁铁的情况下,具有相对于平板状轭铁11的中心(与转轴X一致)非对称地形成的凹部11A和为了增大在凹部11A的相反一侧的磁阻、将平板状轭铁11的一部分切掉而形成的磁阻调整部11B,以形成在未励磁状态下、衔铁6总是与磁极12a一侧相接触的稳定状态。
另外,通过相对于平板状轭铁11的中心对称地形成凹部11A和不设磁阻调整部11B,还可以构成形成双稳态的锁存型极化电磁铁。
通过将平板状轭铁11压入到铁芯12B的相对的磁极12a,12b之间,在平板状轭铁11与铁芯12B之间形成旁通磁回路,将极性预先确定的电源接到线圈组件12上,就设定了与流过线圈12A的电流的方向相对应(右手母指定则)的磁极12a,12b的极性(N,S极),另一方面,产生与线圈12A的圈数和流过线圈12A的电流值的乘积(磁动势)成正比、与磁路的阻抗(磁阻)成反比的磁通。
矩形永久磁铁10做成能被装配到设在平板状轭铁11上的凹部11A内、与凹部11A的形状一致的形状,将与凹部11A的底面相接触的侧面磁化为S极,将反侧面侧磁化为N极。
在图4的组装图中,本体组件4构成能装配进极化电磁铁组件3的壳体,而且,具有用于将电源接到极化电磁铁组件3的线圈12A上的2组电源端子(+)16A及电源端子(-)16B、分别与触点簧片组件2的4个可动触点8A相接触、形成2个回路的断路触点的固定触点13A及形成2个回路的接通触点的固定触点15A、与固定触点13A导通的2个固定触点端子13B、与固定触点15A导通的2个固定触点端子15B和与触点簧片组件2的固定部8C导通的2个固定片14及公用端子14B。
触点簧片组件2的固定部8C是用激光焊接等方法固定到本体组件4侧面的固定片14上,触点簧片组件2的可动触点8B和本体组件4的公用触点端子14B通过固定部8C和固定片14处于电导通的状态。
通过将极化电磁铁组件3插入并固定到本体组件4内,将触点簧片组件2配置到极化电磁铁3组件的矩形永久磁铁10上,并利用激光焊接等方法将触点簧片组件2的固定部8C固定到本体组件4的固定片14上,便可实现单方向的组装,再罩上图10所示的罩盖5后,就构成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1。
如上所述,由于单方向组装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1,把矩形永久磁铁10偏向于磁极12a一侧地设置,构成单稳态型继电器,所以,在电源未接到极化电磁铁组件3的线圈12A上的未励磁的状态下,由矩形永久磁铁10的磁化作用,触点簧片组件2的衔铁6处于端部6A与磁极12a相接触的状态,由矩形永久磁铁10→衔铁凸部7的倾斜部7B→衔铁6的端部6A→磁极12a→平板状轭铁11→矩形永久磁铁10的环路形成产生磁通的磁路,使衔铁6的端部6A保持成与磁极12a接触的稳定的单稳定(单稳态)状态。
在单稳定状态下,配置在触点簧片组件2的衔铁6的端部6A一侧的可动触点8B与本体组件4的固定触点13A接触,结果,本体组件4的固定触点端子13B和公用触点端子14B形成电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在预先设定极性的电源被接到极化电磁铁组件3的线圈12A上的励激状态下,使极化电磁铁组件3形成电磁铁,图1所示的衔铁6以旋转支点部9A为支点地进行旋转,使衔铁6的端部6A离开磁极12a,衔铁6的端部6B与磁极12b接触,由铁芯12B→平板状轭铁11(磁阻调整部11B)→矩形永久磁铁10→衔铁凸部7的倾斜部7B→衔铁6的端部6B→磁极12b→铁芯12B的环路形成产生磁通的磁路,只要接着电源,衔铁6的端部6B,就保持与磁极12b接触的稳定状态。
在该状态下,配置在触点簧片组件2的衔铁6的端部6A一侧的可动触点8B与本体组件4的固定触点13A分离;配置在衔铁6的端部6B一侧的可动触点8B与本体组件4的固定触点15A相接触,结果,本体组件4的固定触点端子13B与公用触点端子14B成为电绝缘状态(断开状态)固定触点端子15B与公用触点端子14B形成电导通状态(接通状态)。
从该状态除掉与极化电磁铁组件3的线圈12A相接的电源时,使衔铁6反转,回到最初的未励磁状态,本体组件4的固定触点端子13B与公用触点端子14B恢复到形成电导通状态的稳定状态。
上述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1的说明是针对单稳态型的,但是,正如已说明过的那样,通过在极化电磁铁组件3的平板状轭铁11上只相对于中心(转轴X)对称地设置凹部11A,也可构成例如在未励磁状态下,本体组件4的固定触点端子13B与公用触点端子14B形成电导通状态在励磁状态下,固定触点端子15B与公用触点端子14B形成电导通状态,而且,即使从该状态变为未励磁状态也保持同样状态的锁存(双稳定)型继电器。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在衔铁上设有顶部平坦两侧倾斜的衔铁凸部和绝缘支点部,后者是由与衔铁凸部的平坦部相隔指定间隔的间隙并与永久磁铁接触的耐磨损性的树脂构成的,防止衔铁凸部与矩形永久磁铁伴随衔铁的旋转而产生的机械磨损,可使衔铁凸部的倾斜面与矩形永久磁铁面接触,所以,可以减少磁阻的变化,从而可以减小磁阻、能使吸动电压和释放电压的稳定。
另外,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触点簧片上形成触点簧片倾斜部,将设在触点簧片前端的可动触点配置在比旋转支点部高的位置,同时,将本体组件的固定触点配置到与可动触点相对地接触的位置上,通过不改变衔铁的配置而将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配置在高的位置,便可将固定触点与电源固定端子之间的相对距离设定得较长,从而能用较小的形状得到高绝缘耐压性能。
图5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触点簧片的斜视图。
在图5中,触点簧片8A由导电性的板簧构成,在从大致中央向宽度方向伸出的端部处形成切口,成一体地形成在触点簧片8A的旋转方向向上弯曲的调整部8D和在与调整部8D成直角的方向向下弯曲的固定部8C。
另外,在触点簧片8A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前端开口的狭缝8E,并固定着可动触点8B。
将已装配上如上所述的触点簧片8A的触点簧片组件2组装到本体组件4内后,利用激光焊接方法将触点簧片8A的固定部8C固定到本体组件4的固定片14上。
由于使固定部8C的面与触点簧片8A的面成为直角地将触点簧片8A固定到本体组件4上,所以,可以减少固定片14与固定部8C的固定条件例如焊接状态等对触点簧片8A的簧片负载的影响。
这样,由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是利用激光焊接等方法将触点簧片的固定部固定到本体组件的固定片上的,因而,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固定条件对吸动和释放特性的影响,从而可以使吸动和释放电压的稳定。
图6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本体组件的部分结构图。
在图6中,在本体组件4的壳体4H的宽度方向的侧壁4C上,在衔铁6的端部6A相对的中央部形成凹状的切口部4D,在切口部4D的切口部底面4E上设有与图4所示的线圈电极12c,12d连接的电源固定端子16C,16D。
另外,在壳体4H的内侧四角形成凸棱4F,固定触点13A通过固定触点板4G设置在凸棱4F上。
这样,由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将电源固定端子配置到凹状的切口部的切口部底面上,将固定触点配置到设在壳体的内侧四角的凸棱上,所以,可以增大电源固定端子与固定触点间的沿面距离,从而可以提高电源固定端子与固定触点间的绝缘耐压。
图7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部分结构图。
图7表示将图4的极化电磁铁组件3装配到图6的本体组件4内的状态。
在衔铁6的端部6A相对的本体组件4的侧壁4C的中央部设置切口部4D,将电源固定端子16D(16C)配置到切口部4D的切口部底面4E上,将与电源固定端子16D(16C)接触的极化电磁铁组件3的线圈电极12d(12c)配置到比衔铁6的端部6A与磁极12a的接触面低的位置。
由于设有切口部4D,端部6A与磁极12a的接触面在侧壁4C一侧露出,所以,可以将间隙规18从切口部4D一侧插入到端部6A与磁极12a之间的间隙内(沿箭头方向)。
间隙规18使用例如(5100)mm厚度的,可以在驱动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1的状态下检验OT(Over Travel超程)量。
例如,将带显示器的OT用检验器设置到生产线上,便可在生产工序中判断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1的OT(Over Travel)量是否满足指定值。
这样,由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在本体组件的侧壁上设有切口部,用以将间隙规插入到衔铁的端部与磁极之间,所以,在生产工序中就可以判断OT(Over Travel)量。
图8和图9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本体组件的结构图。
图8和图9是表示已将极化电磁铁组件3插入并固定到本体组件4内,以及已将触点簧片组件2装配到极化电磁铁组件3上的状态。
在触点簧片组件2固定到本体组件4上的状态下,配置在触点簧片组件2的长度方向两端的4组触点簧片8A被作成能使设在前端的可动触点8B与设在本体组件4的四角的固定触点15A的转换地电气连接。
设在固定触点15A周围的侧壁部的上表面4A使本体组件4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形成比固定触点15A的底部低指定距离X,如图9所示,可以从本体组件4的外侧观察可动触点8B和固定触点15A。
由于可动触点8B与固定触点15A之间只形成空间,触点间的绝缘耐压由触点间的电位差和空间距离决定,所以,即使由触点间的火花引起触点微粒向周围飞散,也不会影响触点间的绝缘耐压。
另外,从本体组件4的外侧将触点调整夹具17如图8所示地从本体组件4的长度方向插入,可利用从宽度方向观察着地调整触点簧片8A的简单的作业,抑制由于触点簧片8A的偏差等引起的触点跟踪的变化,从而可得到适当的触点跟踪。
这样,由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将本体组件侧壁部的上表面形成在比固定触点的底部还低的位置上,因而能改善触点的绝缘耐压。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可以使用触点调整夹具调整触点跟踪,将吸动电压和释放电压特性设定成最佳状态,因而能确保继电器稳定地动作。
图10是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罩盖的结构图,图11是盖上了图10的罩盖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的剖面图。
在图10和图11中,罩盖5内部有沿深入方向的朝中心部相对着的1对制动块5A,分别以指定的间隙(距离do)与触点簧片组件2的衔铁6的两端相对。
制动块5A设定间隙do,是用来防止当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1受到沿A方向(衔铁6的长度方向)掉落或受冲击引起的巨大作用力时,衔铁6沿A方向偏移致使触点簧片组件2的可动触点组件8超过弹性形变范围地发生变形。
另外,相对的1对制动块5A是与罩盖5成一体地形成。
这样,由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通过在罩盖上设置制动块,防止由冲击引起簧片组件的变形,因而能将继电器的吸动和释放特性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将制动块与罩盖成一体地形成,并以指定的间隔与衔铁的两端相对,以吸收冲击力、将簧片组件的变形抑制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因而能保证继电器稳定地动作。
如以上对各实施例详细说明的那样,本发明是由具有可动触点的触点(簧)片组件、构成电磁铁的电磁铁组件、构成继电器的壳体的本体组件和罩盖构成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由于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衔铁上设有顶部呈平坦两侧呈倾斜的衔铁凸部和与衔铁凸部的平坦部相隔指定间隙地与永久磁铁接触的旋转支点部,防止了衔铁凸部与矩形永久磁铁伴随衔铁的旋转而发生的机械磨损,可以使衔铁凸部的倾斜面与矩形永久磁铁面接触并形成磁路,因而能提供一种使磁阻的变化小,使磁阻减小并且能使吸动电压和释放电压稳定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另外,本发明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触点簧片上形成触点簧片倾斜部,将设在触点簧片前端的可动触点配置在比旋转支点部还高的位置上,而且,将本体组件的固定触点配置在与可动触点相对地进行接触的位置上,因而不改变衔铁的配置便可将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配置在高的位置上,可以增长固定触点与线圈电极之间的相对距离,因而能提供小型化的高绝缘耐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由于本发明还通过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触点簧片的中央部形成与触点簧片的旋转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地弯曲的固定部,并固定到设在本体组件的侧壁上的公用端子上,因而能提供吸动和释放特性偏差小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另外,由于本发明在本体组件的侧壁上形成切口部,将连接到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线圈端子上的电源固定端子设置在切口部的底面上,通过由切口部形成的台阶配置固定触点,使固定触点与电源固定端子之间的相对距离增长,因而能提供小型化的高绝缘耐压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由于本发明在触点簧片组件的衔铁的前端部对着的本体组件的侧壁上设有切口部,并将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线圈端子配置在比衔铁的前端部与磁极的接触面还低的位置上,因而可将用于检测超程的间隙规插入到衔铁与极化电磁铁组件之间,从而能提供一种能容易地确认继电器组装工序作业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由于本发明将制动块与罩盖成一体地形成,并使其以指定的间隔与衔铁的两端相对,以此来吸收冲击力、将触点簧片组件的变形抑制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因而能保证继电器稳定的动作,能提供一种抗冲击能力强的可靠性高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可见,本发明能以简单的结构提供一种容易组装、小型并且可靠性和稳定性极佳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它具有极化电磁铁组件、触点簧片组件、本体组件和罩盖,极化电磁铁组件具有形成电磁铁的线圈组件和永久磁铁;触点簧片组件由与上述永久磁铁相接触并在上述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电磁铁作用下进行旋转后与上述磁极接触的衔铁和可动触点组件构成;本体组件是将上述极化电磁铁组件装在其内地构成壳体的;罩盖是用于覆盖并密封上述本体组件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衔铁的转轴方向的中央部以该转轴为对称轴地设有顶部平坦、两侧倾斜的衔铁凸部,而且在上述衔铁的转轴方向的两端设有与上述衔铁凸部的平坦部相隔指定间隙、与上述永久磁铁接触的旋转支点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支点部是用具有耐磨性的树脂构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触点簧片组件的触点簧片上形成触点簧片倾斜部,将设在该触点簧片的前端的可动触点配置在比上述触点簧片组件的旋转支点部还高的位置上,而且将上述本体组件的固定触点配置在与上述可动触点相对地进行接触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构成上述触点簧片组件的触点簧片的大致中央部形成与上述触点簧片的旋转方向成直角方向弯曲的固定部,并将上述固定部固定到设在上述本体组件的侧壁上的公用端子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本体组件的侧壁上形成切口部,将连接到上述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线圈端子的电源固定端子设置在上述切口部的底面上,而且通过由上述切口部形成的台阶设置上述本体组件的固定触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触点簧片组件的上述衔铁的前端部对着的上述本体组件的侧壁上形成切口部,将上述极化电磁铁组件的线圈端子设置在比上述衔铁的前端部与铁芯端部的接触面还低的位置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本体组件的侧壁部的上表面形成比固定触点还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罩盖上设置制动块,它是用来防止上述触点簧片组件发生变形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动块与上述罩盖成一体地形成,并以指定的间隔与上述衔铁的两端相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结构简单、容易组装、小型并且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的旋转支点式极化继电器。它具有极化电磁铁组件、触点簧片组件、本体组件和罩盖;在组成上述触点簧片组件的衔铁的转轴方向的中央部、以该转轴为对称轴地设有顶部平坦、两侧倾斜的衔铁凸部,而且在这衔铁的转轴方向的两端设有与上述衔铁凸部的平坦部相隔指定间隙、与组成上述极化电磁铁组件的永久磁铁接触的旋转支点部。
文档编号H01H51/22GK1118927SQ9510043
公开日1996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2日
发明者永本光树 申请人:永本光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