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0584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选择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选择开关结构。
在科技昌盛的今天,各项工业无不朝尖端科技发展,所制造的产品也愈趋精密准确,然而这些产品在其强调精准可靠的质量的同时,也产生了制造时的困难度增加及维修麻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正是一些高科技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上述现象以发生在使用电子零件为主要构件的产品中最为显著,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生产技术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使得电子零件能普遍使用于各项高科技的产品,进而提高科技发展层次,实为当务之急。传统的选择开关的结构(请参阅

图1所示),其中旋转承座10的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101,凸缘101内设一圆孔102,而旋转承座10中央穿置一转动轴103;间隔承板11的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111,该凸缘111内设一圆孔112;接触板12内设一对应于转动轴103的槽孔121;接续承板13的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131,凸缘131内设一圆孔132,该接续承板13为塑料注塑成型,中央嵌埋呈放射状的接续片133;底盖14的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141,凸缘141内设一圆孔142;通过由旋转承座10两侧凸缘101内的圆孔102各穿置一螺钉15;而且,间隔承板11两侧凸缘111内的圆孔112也套置于两侧螺钉15与旋转承座10相叠合,接触板12穿置在转动轴103上,并且环套在间隔承板11的一侧,而接续承板13两侧凸缘131的圆孔132亦套置于两侧螺钉15与间隔承板11相叠合,再将底盖14两侧凸缘141的圆孔142套置于两侧螺钉15再以螺帽16螺固,使整体为一层层相叠的组合结构。(其中接触板12、接续承板13间的多段式选择接触,可依所需而调整为二段式、三段式、四段式……等不同接触型态,其搭配组合的技术为同类选择开关产品的通用技术,不另深入详述)。
然而,传统的选择开关的结构仍有下列缺点极待解决1.该传统的选择开关内的接续承板13,是由先将接续片133以冲床冲压成放射状,再嵌埋在接续承板13中央,因为接续承板13是以塑料注塑成型,而接续片133放置在注塑成型机的模具内需要非常精准,并且接续片133是呈放射状,在入模注塑成型时,因放置稍微偏差,导至不合格品产生,且浪费相当工时才能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2.因为接续片133入模注塑成型时,位置不符导至注塑成型模具的损坏,更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影响生产效率。
3.因为接续片133入模注塑成型后,需再以冲床冲压出符合二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接触片等的布局,因此,接续片133若与接续承板13间的成型出现偏移,则造成大量不合格品。
由上述传统产品的缺点可知,该接续承板13与接续片133的嵌埋精准度,对整体选择开关的制造组装质量影响很大,而如何以较佳的改进结构,克服传统产品的技术难题,是本行业一直极需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选择开关结构,通过顶缘承板、间隔承板、线路板间的叠置组合,达到增加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选择开关结构,其中包括旋转承座、顶缘承板、间隔承板、接触板、线路板、底盖等主要构件,特别提供一种改进的间隔承板与线路板,使整体组合结构不易变形,并减低生产不合格率,提高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能更具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优点。
图1为传统产品的立体分解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缘承板背侧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间隔承板背侧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合实施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选择开关结构主要是由旋转承座20、顶缘承板90、间隔承板30、接触板40、线路板50及底盖60等构件组成,请参阅图2所示,其中顶缘承板90,其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91,该凸缘91内设一圆孔92,该顶缘承板90的背面(请参阅图3所示)在上下缘各设一曲弧状的凸块93。
旋转承座20的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21,该凸缘21内设一圆孔22,而旋转承座20中央穿置一转动轴23,该旋转承座20呈一圆形框体。
间隔承板30呈一中空环体,其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31,该凸缘31内设一圆孔32,而且于两侧凸缘31向内延伸设凸起的卡合块33,而在卡合块33内侧设卡合凸缘34,再有,该间隔承板30在正面上缘设两个凸出的定位凸柱35,在正面下缘设一凸出的定位凸柱35;另外,该间隔承板30的背面(请参阅图4所示)于上、下缘各设一曲弧状的凸块36 。
接触板40,其中央开设一对应于转动轴23的槽孔41。(注该接触板40插置数片接触弹片42,以达到接通线路的作用,此属通用常见的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故不另深入详述。)线路板50,其中央开设一圆孔52,而两侧开设凹槽51,该线路板50设三个定位孔53,并且在线路板50的一面,依所需设计呈现出二段式、三段式、四段式的接触线路板,(注线路板50的线路设计为通用电子产品常用的基本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故不另深入详述。)底盖60,其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61,该凸缘61内设一圆孔62,并且于两侧凸缘61向内延伸设凸起的卡合块63,而在卡合块63内侧设卡合凸缘64,再者,该底盖60在一面设三个定位凸柱65。
通过由前述旋转承座20两侧凸缘21内的圆孔22各穿置一螺钉70,而使顶缘承板90两侧凸缘91内的圆孔92也套置于两侧螺钉70与旋转承座20相叠合,接触板40穿置在转动轴23上,并且环套在顶缘承板90背面两曲弧状凸块93的内缘,而线路板50是以三个定位孔53套置定位在间隔承板30的三个定位凸柱35上;再有,间隔承板30两侧凸缘31内的圆孔32也套置于两侧螺钉70与顶缘承板90相叠合,另一接触板40穿置在转动轴23上,并且环套在间隔承板30背面两曲弧状凸块36的内缘,而另一线路板50以三个定位孔53套置定位在底盖60的三个定位凸柱65上,再将底盖60两侧凸缘61内的圆孔62穿置于两侧螺钉70用螺帽80螺固,使整体为一层层相叠的组合结构(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也可按需要加置多层顶缘承板90、间隔承板30、接触板40、线路板50形成多层叠置的选择开关结构(请参阅图6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选择开关结构,在其应用上及整体结构上,已解决了传统产品的缺点,确实为同类产品中的首创并且可发挥更大的实用功效,所公开的构造确实可达到预定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选择开关,其结构包括旋转承座、顶缘承板、间隔承板、接触板、线路板、底盖等主要构件,其特征在于旋转承座20,其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21,该凸缘21内设一圆孔22,而旋转承座20中央穿置一转动轴23,该旋转承座20呈一圆形框体;顶缘承板90,其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91,该凸缘91内设一圆孔92,该顶缘承板90的背面于上、下缘各设一曲弧状的凸块93;间隔承板30,呈一中空环体,于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31,该凸缘31内设一圆孔32,并且于两侧凸缘31向内延伸设凸起的卡合块33,而在卡合块33内侧设卡合凸缘34,该间隔承板30于正面上缘设两凸出的定位凸柱35,于正面下缘设一凸出的定位凸柱35;该间隔承板30的背面于上、下缘各设一曲弧状的凸块36;接触板40,其中央开设一对应于转动轴23的槽孔41;线路板50,其中央开设一圆孔52,而两侧开设凹槽51,该线路板50设三个定位孔53,并且在线路板50的一面,设置接续线路;底盖60,于两侧各设一半圆形凸缘61,该凸缘61内设一圆孔62,并且于两侧凸缘61向内延伸设凸起的卡合块63,而在卡合块63内侧设卡合凸缘64,该底盖60在一面设三个定位凸柱65;所述旋转承座20两侧凸缘21内的圆孔22各穿置一螺钉70,顶缘承板90两侧凸缘91内的圆孔92也套置于两侧螺钉70与旋转承座20相叠合,接触板40穿置于转动轴23上,并且环套在顶缘承板90背面两曲弧状凸块93的内缘,线路板50以三个定位孔53套置定位在间隔承板30的三个定位凸柱35上;间隔承板30两侧凸缘31内的圆孔32也套置于两侧螺钉70与旋转承座20相叠合,另一接触板40穿置在转动轴23上,且环套于间隔承板30背面两曲弧关凸块36的内缘,而另一线路板50以三个定位孔53套置定位在底盖60的三个定位凸柱65上,再将底盖60两侧凸缘61内的圆孔62穿置于两侧螺钉70以螺帽80螺固,使整体为一层层相叠的组合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选择开关结构,其中包括旋转承座、顶缘承板、间隔承板、接触板、线路板、底盖等主要构件。特别提供一种改进的间隔承板与线路板,使整体组合结构不易变形,并减低生产不合格率,提高产业上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H01H21/02GK2256161SQ9522772
公开日1997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2月7日
发明者林明宏 申请人:林明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