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630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线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安装工程中各种截面导线分流连接的导线分流器。
目前,在电气安装工程中的各种截面导线分流连接仍采用原始的导线与导线铰接的方式来实现的,如十字接法、对接法和丁字接法等。其主要缺点是接触电阻大、功率损耗大、连接处易松动、氧化、发热,由于振动引起中性点位移造成电机、设备及家用电器大面积烧坏和电器火灾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一改传统的导线直接铰接为通过导线分流器来实现将输入导线与各输出导线安全可靠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任务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电气安装工程中各种截面导线连接的导线分流器,它包括底座和紧配压件,底座内设有导电层。在底座中央外设输出通道,输出通道内设导电层,其与底座内的导电层相通。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进一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导线分流器的紧配压件由插块和导体压块组成。插块上纵向分布有螺孔,导体压块连接于插块螺孔下。
导线分流器的底座与紧配压件通过插接连为一体。
导线分流器的底座截面呈U型,其中间外设的输出通道与底座呈丁字形状。
导线分流器的底座截面呈U型,其中间至少外设二条输出通道,该输出通道与底座呈叉形。
导线分流器的输出通道外层至中央空心层间开有螺孔。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在于源导线与分导线之间、特别是源导线不切断的情况下与分导线的连接无需铰接,而是通过分流器内的导电层实现。由于紧配压件和螺钉的作用使导线紧贴底座内的导电层,既不损伤导线,又大大降低了接触电阻,使得导线间的连接可靠而又安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结构紧凑,外形小巧,清洁美观,且杜绝了导线连接处易漏电、触电的隐患,克服了现有技术产生的氧化、松动之弊端,从而消除了由于导线连接问题而导致的电器火灾事故之因素。
附图
为导线分流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导线分流器由底座1和置于底座内的紧配压件组成。底座是用绝缘材料(如工程塑料或胶木等)制成,其纵向截面呈U型,底座1内设有导电层6,导电层用金属铜制成。紧配压件由插块2和导体压块5组成。插块上纵向分设三个螺孔7,在插块2下方,每个螺孔7处设有一个导体压块5。导体压块5是采用金属铜制成,其纵向截面呈桥洞状,它通过螺钉与插块2连接。插块2的制作材料为胶木。底座1两内侧各开一条凹槽8,插块2的两外侧各设一凸条9。紧配压件是通过插块2上的凸条9插入底座1的凹槽8内。底座1的中央设一输出通道10,通道内也设有导电层,该导电层与底座内的导电层6相通。在输出通道的外层与中央空心层间设有螺孔。输出通道10与底座呈丁字形状。使用时,将源导线3嵌入底座2内,再插入紧配压件于底座2内。将分导线4插入输出通道10内,再拧紧螺钉、固定导线。
底座中央也可设二条或多于二条的输出通道,该通道与底座呈十字形或叉形,螺钉螺帽处必须罩绝缘套。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气安装工程中各种截面导线连接的导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和紧配压件,在绝缘材料制成的底座内设有导电层,在底座中间外设输出通道,输出通道内设有导电层,且与底座内导电层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紧配压件由插块和导体压块组成,插块上纵向分布有螺孔,导体压块连接于插块的螺孔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与紧配压件插接连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截面呈U型,其中间外设的输出通道与底座呈丁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截面呈U型,其中央至少外设二条输出通道,该输出通道与底座呈叉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线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通道外层至中央空心层开有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安装工程中各种截面导线分流连接的导线分流器,它一改传统的直接铰接法为通过导线分流器来实现将输入导线与各输出导线安全可靠的连接。导线分流器包括底座和紧配压件,底座内设有导电层,在底座中间外设输出通道,输出通道内设有导电层,其与底座内的导电层相通。本产品适用于电气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等的电气安装工程。
文档编号H01R4/38GK2278277SQ96222278
公开日1998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琦涛 申请人:上海亮良电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