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6598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性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利用永久磁铁的吸力将包类的盖部固定于包类主体部分上的磁性扣。
现有技术以往,作为手提包等包类制品,使用可将包类的盖部固定在主体部分上的磁性扣。
作为磁性扣的一个例子,

图13示出用于手提包1的圆盘状扣2。该扣2包括安装在手提包1的主体部分3的侧面的磁铁组件4,以及安装在手提包1的盖部5的前端边缘附近的吸合组件6。
如图14所示,扣2的磁铁组件4安装成自手提包1的主体部分3的正面突出。磁铁组件4具有中心部位开有通孔11A的圆环状永久磁铁11;将该永久磁铁11的正面和侧面遮盖住的、具有与永久磁铁11的通孔11A对应的孔12A的、黄铜制造的外壳12;以及从永久磁铁11的背面一侧将外壳12封闭起来的底板13。
其中,在外壳12上,靠手提包1的主体部分3一侧的面的周边设有多个爪14。在外壳12内放入有永久磁铁11和底板13的状态下,爪14被折弯,利用该折弯的爪14,将永久磁铁11底板13固定在外壳12内。
而在底板13上,设有可松快地嵌合在永久磁铁11的通孔11A中的铁制的凸块15,以及用来将磁铁组件4固定在手提包1的主体部分3上的多个脚16。
构成手提包1的主体部分3的正面部分的正面材料3A与构成主体部分3的背面部分的背面材料3B之间配置有具有可使脚16穿过的通孔17A的垫片17。磁铁组件4的脚16的端部贯穿正面皮质材料3A并穿过垫片17的通孔17A后折弯。以此将磁铁组件4固定在手提包1的主体部分3上。
扣2的吸合组件6,安装在手提包1的盖部5的背面上。吸合组件6为铁制的圆盘状部件,具有可松快地嵌合在永久磁铁11的通孔11A中的铁制的凸块21,以及用来将吸合组件6固定在手提包1的盖部5上的多个脚22。
在手提包1的盖部5的正面部分的正面材料5A与背面部分的背面材料5B之间,与主体部分3同样地配置有具有可使脚22穿过的通孔23A的垫片23。吸合组件6的脚22的端部与磁铁组件4的脚16同样,贯穿正面皮质材料5A并穿过垫片23的通孔23A后被折弯。以此将吸合组件6固定在手提包1的盖部5上。
对于上述扣2,若在永久磁铁1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装设磁极,则通过松快地嵌合于通孔11A中的凸块15,可使永久磁铁11的漏磁通集中在通孔11A内。
因此,可使得永久磁铁11所产生的吸力之中的、将吸合组件6的凸块21吸向通孔11A的吸力尤其大,不必目视观察而仅用手摸索即可将吸合组件6的凸块21切实插入永久磁铁11的通孔11A中,从而吸合组件6很容易吸合到磁铁组件4上,通过扣2将盖部5扣合到主体部分3的扣合操作做起来很容易。
而吸合组件6吸合到磁铁组件4,是通过永久磁铁11的吸力实现的,故能够很容易地克服永久磁铁11的吸力而将吸合组件6自磁铁组件4上拉开,将通过扣2扣合在主体部分3的盖部5脱开的解扣操作易于进行。
因此,根据前述的扣2,将盖部5相对于主体部分3进行开合时,扣2的扣合操作及其解扣操作容易进行,可提供使用方便的手提包。但是,由于吸合组件6是单单依靠永久磁铁11的吸力吸合在磁铁组件4上的,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受到克服永久磁铁11的吸力的外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吸合组件6自磁铁组件4意外脱离的现象,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会有包内的小物品掉出来的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
特别是当手提包1内装有很多东西从而手提包1的侧面鼓起时,由于盖部5的前端被向根部一侧牵拉,在吸合组件6上总作用有以外壳12的孔12A的内周边缘与凸块21的侧面之间的切点为支点的旋转力矩,因此,存在着在较小外力的作用下即可使吸合组件6自磁铁组件4上意外脱离的问题。
可以考虑采取如下措施以防止吸合组件6自磁铁组件4上意外脱离,即如图15所示,在吸合组件6的周边上设置直至磁铁组件4的背面附近部位的直立部分24,以该直立部分24将永久磁铁11的向外部泄漏的磁通集中起来,增大磁铁组件4对吸合组件6的吸力,或者,单纯增大永久磁铁11的磁力以增加对吸合组件6的吸力。
但是,单纯增加吸力会引起不能够很容易地将吸合组件6从磁铁组件4上拉开、固定在主体部分3上的盖部5不易打开的问题。
另外,有已经公知的、如图16所示由下述磁铁组件4A和吸合组件6A组合而成的扣2A,即由在长方体外壳12B的相对的端部边缘中的一侧端部边缘的附近设置有沿该端部边缘设置的长孔12C而在该外壳12C的另一侧端部边缘处配置有未开孔的呈简单四边形形状的片状永久磁铁11B的磁铁组件4A,以及沿一个端部边缘设置有可从上述长孔12C中穿过的折弯部分25的吸合组件6A组合而成的扣2A。
根据该扣2A,当手提包1的侧面鼓起时,在盖部5的前端被向根部牵拉的同时,折弯部分25受到永久磁铁11B的吸引,因此,吸合组件6A的折弯部分25与磁铁组件4A的长孔12C的内部牢固地结合,不容易因较小的外力引起吸合组件6A自磁铁组件4A上意外脱离。
但是,在手提包1的侧面鼓起的状态下,要想将吸合在磁铁组件4A上的吸合组件6A从磁铁组件4A上分开,则需要有能够克服施加在盖部5上的张力和永久磁铁11B的磁力二者的较大的拔出力。
并且,如果在拔出过程中减小拔出力,则折弯部分25与长孔12C的内部之间容易再结合,故直至折弯部分25完全从长孔12C中拔出之前,必须维持该拔出力的大小。
因此,上述扣2A存在着其解扣操作较困难的问题。
若永久磁铁11B的吸引插在磁铁组件4A的长孔12C中的折弯部分25的吸引力较弱,则吸合组件6A易于朝长孔12C与折弯部分25之间的结合松脱的方向滑动,使吸合组件6A易于自磁铁组件4A上意外脱离;而如果加大永久磁铁11B的吸合力,则为使长孔12C与折弯部分25之间能够结合就需要较大的力,使扣合操作困难。
此外,将吸合组件6A的折弯部分25插入磁铁组件4A的长孔12C中的操作,仅靠手摸索无法进行,必须边用眼看边操作。特别是在手提包1的侧面鼓起、盖部5受到牵拉的状态下,必须一边将盖部5向前端一侧扯拉一边将折弯部分25在保持与磁铁组件4A大致垂直的状态下插入磁铁组件4A的长孔12C中,因此,扣合操作非常困难。
另外,从折弯部分的强度和扣合操作的简易性考虑,上述扣2A难以做到小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不降低扣合及解扣操作的简易性而吸合组件不会从磁铁组件上意外脱离的磁性扣。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属于具有安装在包类的主体部分和盖部二者之一上的、具有永久磁铁的磁铁组件,以及安装在上述主体部分和盖部的另一部分上的、由可被上述磁铁组件吸合的磁性体构成的片状吸合组件的磁性扣,其特征是,在上述吸合组件的外周边缘上,设有端部朝内的卡槽,在上述磁铁组件的外周部位上,设有可卡止上述卡槽的卡止部分。
在上述磁性扣中,最好上述磁铁组件具有吸合上述吸合组件而使之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面和贯穿该紧密接触面的大致正中部位的通孔,上述吸合组件具有可松快地嵌合于上述磁铁组件的通孔中的第1凸块,并且,在与上述磁铁组件的上述紧密接触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具有可松快地嵌合于上述磁铁组件的通孔中的第2凸块的、将通孔封闭起来的磁性体制作的底板。
另外,最好上述磁铁组件的通孔的直径的大小使得与松快地嵌合于该通孔中的上述吸合组件的第1凸块之间形成既定尺寸的间隙,并且,上述间隙的既定尺寸在上述吸合组件的卡槽完全卡止在卡止部分的状态下大于移动上述吸合组件以解消上述卡止状态所需要的最短移动距离。
此外,作为上述磁铁组件,可采用具有至少将上述永久磁铁的侧面遮蔽起来的外壳的磁铁组件。
此时,作为上述卡止部分,可采用自上述外壳的侧面突出的凸缘或者设在上述外壳的侧面上的沟槽。
当采用凸缘作为卡止部分时,最好采用其在自外壳的侧面突出的方向上的两侧的面向着顶端彼此相靠近的锥面的凸缘。
对于上述本发明,若将吸合组件的卡槽和磁铁组件的卡止部分配置在包类的盖部的前端侧,则对打开着的盖部施加张力的同时,具体地说就是,多少抻拉着盖部的前端的同时,将盖部重合到主体部分的侧面上,以使磁铁组件与吸合组件相接触,仅以该接触状态抵消施加在盖部上的张力,即可将吸合组件的卡槽卡止在磁铁组件的卡止部分上,完成扣合操作。
因此,当以扣将盖部固定时,不需作任何复杂的操作和需较大力的操作等,扣合操作容易进行。
而若对闭合的盖部施加张力,具体地说就是,多少抻拉盖部的前端,即可很容易地将吸合组件的卡槽与磁铁组件的卡止部分之间的卡止解除,在该状态下打开盖部时,吸合组件与磁铁组件便分离,由此解扣操作即可完成。
因此,在将扣合的扣解开时,不需作任何复杂的操作和需较大力的操作等,解扣操作容易进行。
因而,在相对于主体部分开合盖部时,扣的扣合操作和解扣操作容易进行,可使手提包等易于使用。
另外,当包类的内部装有很多东西而使其侧面鼓起,从而盖部的前端被向根部牵拉时,牵拉盖部的前端的张力是在使吸合组件的卡槽与磁铁组件的卡止部分之间的卡止得以维持的方向上起作用的。
因此,即使包类的内部装有很多东西而使其侧面鼓起,少许外力也不会使吸合组件从磁铁组件上意外脱开。
此时,如果,作为磁铁组件,采用具有吸合上述吸合组件而使之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面和贯穿该紧密接触面的大致正中部位的通孔的磁铁组件,作为吸合组件,采用具有可松快地嵌合于磁铁组件的通孔中的第1凸块的吸合组件,并且,在磁铁组件的与上述紧密接触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具有可松快地嵌合于磁铁组件的通孔中的第2凸块的、磁性体制作的底板,则可使永久磁铁的漏磁通集中在上述通孔的内部,增大将吸合组件的凸块向通孔内吸引的吸力,使扣合操作更容易进行。
另外,如果,磁铁组件的通孔的直径的大小使得与松快地嵌合于该通孔中的吸合组件的第1凸块之间能够形成既定尺寸的间隙,并且,上述间隙的既定尺寸大于在上述吸合组件的卡槽完全卡止在卡止部分的状态下移动上述吸合组件以解除上述卡止状态所需的最短移动距离,则通过向盖部施加张力即可将吸合组件的卡槽与磁铁组件的卡止部分之间的卡止可靠解除。
再有,作为磁铁组件,若采用具有至少将上述永久磁铁的侧面遮蔽起来的外壳的磁铁组件,则可将卡止部分形成于外壳上而不是难以加工的永久磁铁上,因而易于加工。
并且,作为上述卡止部分,若采用自上述外壳的侧面突出的凸缘或者设在上述外壳的侧面上的沟槽,则可使卡止部分的形状简单,卡止部分本身的加工变得容易。
作为卡止部分,若采用在自外壳的侧面突出的方向上的两侧的面呈朝向顶端彼此相靠近的锥面的凸缘,则在进行扣合操作以及解扣操作时,由于凸缘的锥面可导引吸合组件的卡槽,故即使不进行抻拉盖部的前端的动作,扣合操作和解扣操作均能够以一个动作很容易地完成。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上述第1实施形式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4实施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5的ⅵ-ⅵ向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5实施形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7的ⅶ-ⅶ向剖视图。
图9是对本发明实施例1进行说明的附图。
图10是对本发明实施例2进行说明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不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3是作为采用本发明的包类的手提包的立体图。
图14是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15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改进型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图16是其它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凡部件、部位与已说明者相同的,取相同的编号,对它们的说明予以省略或简化。
图1和图2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所涉及的磁性扣7。该扣7具有安装在包类的主体部分3上且具有永久磁铁11的磁铁组件8和安装在盖部5上且由可被磁铁组件8吸合的铁片等制成的吸合组件9。磁铁组件8具有覆盖永久磁铁11的在吸合组件9一侧的面(图中下方的面)和外周面的、大致呈圆筒状的黄铜制成的外壳31。该外壳31的吸合组件9一侧的面(图中下方的面)作为吸合吸合组件9而使之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面32。该紧密接触面32的周边具有通过压力加工装置折弯处理而突出于外壳31外周面的凸缘33。
该凸缘33在自外壳31的侧面突出的方向上相对地两侧配设的一对面为朝着顶端彼此靠近的锥面。
在永久磁铁11的图中上方设有由具有四只脚16的铁片等制成的底板13。
底板13上设有第2凸块15,该第2凸块15可松快地嵌入磁铁组件8的通孔即永久磁铁11的通孔11A中。
永久磁铁11和底板13收容在外壳31的内部,通过将沿外壳31的外周部分的整个端部边缘处设置的折弯卡止部34折弯而被固定在外壳31内。
吸合组件9为整体用铁片制成的圆盘状。在吸合组件9的周边的一部分上设有顶端41A朝内且呈顶端41A侧的间隔变宽的V字形截面的卡槽41。
吸合组件9的磁铁组件8一侧的面的正中部位设有可松快地嵌合于磁铁组件9的通孔11A中的第1凸块21,与该凸块21相反一侧的面上设有四只脚22。
其中,磁铁组件8的凸缘33成为将吸合组件9的卡槽41卡止的卡止部。
此时,磁铁组件8的通孔11A直径的大小可使得与松快地嵌合于该通孔11A中的吸合组件9的凸块21之间形成间隙35。该间隙35使得自外壳31的孔12A的内周边缘至凸块21的外周面的距离为既定尺寸A。
该既定尺寸A在吸合组件9的卡槽41完全卡止于磁铁组件8的凸缘33上的状态下,大于移动吸合组件9以解除卡止状态而需要移动的最短移动距离B,即凸缘33自外壳31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距离B。例如,当将尺寸A设定为大约1mm时,将尺寸B设定成大约0.8mm即可。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形式中,当合上手提包1的盖部5而使磁铁组件8与吸合组件9二者靠近时,在永久磁铁11吸力的作用下,吸合组件9将与磁铁组件8紧密接触。此时,由于凸缘33的锥面导引吸合组件9的卡槽41,故可使卡槽41自动卡合到凸缘33上,简单地完成扣合操作。
而在打开已扣合的盖部5时,克服永久磁铁11的吸力而使吸合组件9自磁铁组件8上脱离。此时,由于凸缘33的锥面导引吸合组件9的卡槽41,故可使卡合在凸缘33上的卡槽41自动解脱,简单地完成解扣操作。
因此,利用扣7扣合盖部5时,不需任何复杂的操作和较大操作力的操作,扣合操作变得容易,并且,解除该扣合时,也不需任何复杂的操作和较大操作力的操作,解扣操作也很容易。
按照上述实施形式,可获得如下效果。
即,在吸合组件9周缘的靠盖部5前端一侧的位置处设有卡槽41,并在磁铁组件8的整个周边设有凸缘33,从而可使吸合组件9的卡槽41卡止在磁铁组件8的凸缘33上,因此,包类的主体部分3内装有很多东西导致其侧面鼓起所产生的张力,是朝着有助于维持卡槽41卡止在凸缘33上的方向起作用的,故当主体部分3内装有很多东西而导致其侧面鼓起时,即使有少许外力作用,卡合在凸缘33上的卡槽41也不会解脱,能够防止吸合组件9从磁铁组件8上意外地脱开。
并且,是靠上述卡槽41在凸缘33上的卡合,使吸合组件9可靠地固定在磁铁组件8上的,而与永久磁铁11吸力的强弱无关,故即使永久磁铁11的吸力大小有分散性,也能使扣7的卡止性能一致。
另外,利用扣7进行的盖部5的扣合操作及其解扣操作,不需任何复杂的操作和需较大操作力的操作,因此,盖部5相对于主体部分3的开合很容易,可提高包类的易用性。
再有,磁铁组件8上设有吸合吸合组件9而使之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面32和贯穿该紧密接触面32的大致正中部位的通孔11A,并在与紧密接触面32相反一侧的面上设有具有可松快地嵌合于通孔11A中的铁制的第2凸块15的铁制的底板13,而且,在吸合组件9上设有可松快地嵌合于磁铁组件8的通孔11A中的铁制的第1凸块21,由此,可使永久磁铁11的漏磁通集中在通孔11A的内部,因此,增大了将吸合组件9的凸块21吸入通孔11A的吸力,扣合时,借助增大的吸力,不仅将吸合组件9的凸块21引向通孔11A,而且可将吸合组件9以更强大的力吸合在磁铁组件8上,从这一点来说,也能够使扣合操作容易。另外,磁铁组件8之通孔11A的直径的大小使得与松快地嵌合于该通孔11A中的吸合组件9的凸块21之间形成既定尺寸A的间隙35,并且,该间隙35的既定尺寸A大于在吸合组件9的卡槽41完全卡止在磁铁组件8的凸缘33上的状态下,移动吸合组件9以解除与磁铁组件8的卡止状态所需要的最短移动距离B,因此,以瞬间拉拽盖部5的一个动作,即可使卡止在凸缘33上的卡槽41切实解脱,从这点来说,也能够使扣合的解除操作容易。
再有,设有将磁铁组件8的永久磁铁11的侧面遮蔽起来的外壳31,可通过压力加工装置等的折弯处理在外壳31上形成凸缘33,故对难以加工的永久磁铁11的加工量减少,磁铁组件8的加工变得容易。
并且,设有自外壳31的侧面突出且沿圆形的紧密接触面32的周边形成的凸缘33,故能够形成呈拱形的凸缘33,保证凸缘33薄而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从加工的角度来说凸缘33的形状简单,其加工容易。
图3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所涉及的扣7A。相对于上述第1实施形式的沿外壳31的紧密接触面32的整个周边所形成的凸缘33,在本实施形式中是沿外壳31A的紧密接触面32的周边中的大约半周所形成的凸缘33A。
即,在外壳31A上,在紧密接触面32的整个周边中的图中下方的大约半周的范围设置了自外壳31A的外周面突出的凸缘33A。
凸缘33A其在从外壳31A的侧面突出的方向上的两侧配设的一对面彼此相平行。并且,卡止在该凸缘33A上的卡槽41B其截面呈顶端41C不扩张而与吸合组件9的主体部分相平行的コ字形。
紧密接触面32的整个周边中的图中上方的大约半周上设有相对于紧密接触面32垂直立起的直立部分36。
该直立部分36的作用是防止现金卡和信用卡紧贴到磁铁组件8A的紧密接触面32上。
对于如上所述的本实施形式,当将打开的盖部3的前端向下方抻拉的同时将盖部3重合到主体部分5的侧面上时,磁铁组件8A与吸合组件9二者将在磁力作用下自动接触。在该接触状态下,若消除施加在盖部3上的张力,吸合组件9将在保持与磁铁组件8A紧密接触的状态下移动,吸合组件9的卡槽41B将卡止在磁铁组件8的凸缘33A上,完成扣合操作。
而若将闭合的盖部3的前端向下方拉抻若干,卡止在凸缘33A上的卡槽41B便很容易地解脱,在该状态下若将盖部5向上方提拉,则吸合组件9与磁铁组件8A二者将分离,从而结束解扣操作。由此可将盖部5打开。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形式也具有与前述第1实施形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而且,由于直立部分36能够防止现金卡和信用卡与磁铁组件8A的紧密接触面32紧密接触,故不会发生现金卡等的磁条接近磁通密度大的通孔11A的现象,具有即使误将现金卡等靠近磁铁组件8A,也能够防止记录在磁条上的数据消失的效果。
另外,若不将盖部3向前端拉抻,则不能进行解扣操作,故他人要在主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将手提包1打开是很困难的,能够减少因失窃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图4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所涉及的扣7B。相对于前述第1实施形式中的自外壳31的侧面突出的凸缘33,本实施形式做成比外壳31B的侧面向内凹陷的沟槽33B。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形式也具有与前述第1实施形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并且,在外观设计上,还具有可将设在磁铁组件8B上的、自外壳31B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物消除的效果。
图5和图6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式。该第4实施形式是将前述第1实施形式中的扣7做成带锁定机构50的扣51。
扣51具有将锁定机构50包藏在内的外壳52。该外壳52的背面形成有用来收容磁铁组件8和吸合组件9的凹部53而呈コ字形截面(参照图5)。凹部53的正面以将外壳52的整个正面部分封闭起来的盖部54遮盖。在该盖部54的与凹部53相当的部位固定着吸合组件9。
在该外壳52的图中上方设有旋转轴56,靠插入钥匙孔55A中的钥匙55B可使该旋转轴56旋转。在该旋转轴56的侧面设有凸轮57,该凸轮57具有距旋转中心距离不相同的两个接触面57A、57B。
受螺旋弹簧58的作用,使趋于向该凸轮57方向移动的卡止杆59与该凸轮57相接触。通过对旋转轴56的旋转操作能够使卡止杆59的中心部分自凹部53的内周面退出。
此时,若操作旋转轴56旋转而使凸轮57的接触面57A与卡止杆59接触,则卡止杆59的中心部分自凹部53的内周面突出出来,与吸合组件9的凸缘33相卡合,吸合组件9被锁定而不能自磁铁组件8中脱出。
反之,若操作旋转轴56旋转而使凸轮57的接触面57B与卡止杆59接触,则卡止杆59的中心部分将隐没在外壳52的内周面内,吸合组件9的锁定被解除而能够自磁铁组件8中脱出。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形式也具有与前述第1~3实施形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并且,还能够锁定吸合组件9,具有防盗、提高安全性的效果。
图7和图8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形式。该第5实施形式是将上述第4实施形式中的钥匙开关式的锁定机构50改为称之为“旋钮式”的简单的锁定机构60而成。
扣6的外壳52与前述第4实施形式相同,因在背面上形成有用来收容磁铁组件8和吸合组件9的凹部53而具有呈コ字形的截面(参照图7)。设在外壳52的图中上方的旋转轴57具有设在前端的操作用旋钮65和自侧面向径向突出的大致呈椭圆形的凸轮67。
此时,若操动操作用旋钮65而使凸轮67的尖状端缘67A自凹部53的内周面突出出来,则该端缘67A将与吸合组件9的凸缘33相卡合,吸合组件9被锁定而不能从磁铁组件8中脱出。
反之,若操动操作用旋钮65而使凸轮67的尖状端缘67A隐入外壳53的内部,则吸合组件9的锁定被解除而能够从磁铁组件8中脱出。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形式也具有与前述第1-4实施形式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并且,还具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防盗性能的效果。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1是将装有前述第1实施形式所示的扣7的手提包1跌落,以观察扣7的扣合是否脱开的实验。
即,将2kg的重物与报纸一起装入手提包1内,并如图9所示,装上既定长度的带1A。
之后,将带1A固定在固定架50的顶部,其高度使得带1A完全拉伸的情况下手提包1不会与地面碰触。在该状态下,使手提包1自固定架50的顶部跌落,观察落下时的冲击是否会使扣7的扣合脱开。
此时,备有不同长度的多种带1A,以各带1A分别进行上述实验。
本比较例1是对装有图15所示现有扣2的手提包1进行的与前述实施例1同样的实验。
本比较例2是对装有图16所示现有扣2A的手提包1进行的与前述实施例1同样的实验。
实施例1中,即使带1A的长度达到1m(落差50cm)以上,落下时的冲击仍未能使扣7的扣合脱开。
比较例1中,当带1A的长度为24~30cm(落差12~15cm)这一程度时,落下时的冲击便使扣2的扣合脱开。
比较例2中,即使带1A的长度达到1m(落差50cm)以上,落下时的冲击仍未能使扣2A的扣合脱开。
但是,比较例2中,对装有扣2A的手提包1从上方只轻轻一按,扣2A的扣合即很容易地脱开。
另外,在手提包1的侧面鼓起、盖部5受到拉力的情况下,要想边向前端抻拉着盖部5边将吸合组件6A的折弯部25保持大致与磁铁组件4A垂直的状态而插入磁铁组件4A的长孔12C中是非常困难的。
本实施例2是这样一种实验,即在装有第1实施形式的扣7的手提包1内装入很多东西,使得手提包1的侧面鼓起,以重现从手提包1的内侧对扣7施加有推压力的状态,并且,增大施加在扣7上的推压力,观察多大的推压力将使扣7的扣合脱开。
即,在本实施例2中,采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装置,即在平行竖立设置的一对杆51的中间部位分别固定螺旋弹簧52的一端,各螺旋弹簧52的另一端上分别安装有长度尺寸L为10cm、厚度尺寸t为1mm的铁板53的基端,各铁板53的前端分别安装有扣7的磁铁组件8和吸合组件9。
此时,若将一个铁板53的吸合组件9扣合在另一个铁板53的磁铁组件8上,则一对螺旋弹簧52伸长,从而对一对铁板53的整体施加既定的张力。
在已扣合的磁铁组件8和吸合组件9的上方,固定有电子秤54和升降装置55。通过驱动升降装置55将电子秤54下压即可向扣7施加推压力。之后,对升降装置55进行调节,边增大施加到扣7上的推压力边以电子秤54检测推压力的大小,观察多大的推压力可使扣7的扣合脱开。
本比较例3是对装有图15所示现有的扣2的手提包1进行的与前述实施例2同样的实验。
实施例2中,即使推压力达到5kg以上,扣7的扣合也未脱开。
比较例3中,在推压力达到600g的那一时刻,扣2的扣合脱开。
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各实施形式,还包括诸如下面所示的各种变形等。
即,作为外壳,不限于以压力加工装置等进行折弯处理的黄铜制品,还可以是铝材压铸等的铸件。
另外,作为卡止部,不限于形成于磁铁组件侧面的凸缘和沟槽,也可以为了将磁铁组件的紧密接触面及其周围的侧面制成锐角而使该侧面倾斜成锥面,以该成为锥面的侧面作为卡止部。
再有,作为将磁铁组件和吸合组件安装在包类制品上的安装结构,不限于采用折弯的、可卡止在垫片上的脚,也可以如图11所示,采用在磁铁组件8和吸合组件9上分别设置通孔71,使穿插于该通孔71中的螺钉72与垫片17、23旋合的结构。若采用这种安装结构,则扣能够固定在用来将别针形装饰物等安装在包类的盖部上的垫片上,对制作带装饰的包类提供了方便。
此外,作为吸合组件的第1凸块,不限于简单圆柱形的部件,也可以是如图11所示的、对圆柱的周边进行倒角而具有倾斜面74的凸块75。其结果,可使凸块75更易于嵌入孔12A中,进一步提高易用性。
另外,磁铁组件和吸合组件不限于整体为薄圆盘状的部件,也可以是具有四边形等多边形形状的平面的薄板部件,或者是具有如图12所示的、将圆盘的一部分以直线切除后的形状的磁铁组件80和吸合组件81,其具体的形状可在实施时适当选择。
若做成图12所示的形状,则在诸如缝合盖部5的边缘等时,可将磁铁组件80和吸合组件81的直线部分82、83沿作缝设置,故便于进行缝合作业。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在不降低扣合操作及脱扣操作的方便性的同时,能够防止磁铁组件和吸合组件意外脱开,故适于提高诸如手提包和手包等包类的易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性扣,具有安装在包类的主体部分和盖部二者之一上的、具有永久磁铁的磁铁组件,以及安装在上述主体部分和盖部的另一部分上的、由可被上述磁铁组件吸合的磁性体构成的片状吸合组件,其特征是,在上述吸合组件的外周边缘上,设有端部朝内的卡槽,在上述磁铁组件的外周部位上,设有可卡止上述卡槽的卡止部分。
2.如权利要求1的磁性扣,其特征是,上述磁铁组件具有吸合上述吸合组件而使之紧密接触的紧密接触面和贯穿该紧密接触面的大致正中部位的通孔,上述吸合组件具有可松快地嵌合于上述磁铁组件的通孔中的第1凸块,并且,在与上述磁铁组件的上述紧密接触面相反一侧的面上,设置具有可松快地嵌合于上述磁铁组件的通孔中的第2凸块的、将通孔封闭起来的磁性体制作的底板。
3.如权利要求2的磁性扣,其特征是,上述磁铁组件的通孔的直径的大小使得与松快地嵌合于该通孔中的上述吸合组件的第1凸块之间形成既定尺寸的间隙,并且,上述间隙的既定尺寸在上述吸合组件的卡槽完全卡止在卡止部分的状态下大于移动上述吸合组件以解消上述卡止状态所需的最短移动距离。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的磁性扣,其特征是,上述磁铁组件具有至少将上述永久磁铁的侧面遮蔽起来的外壳,上述卡止部分为自上述外壳的侧面突出的凸缘。
5.如权利要求1~3之一的磁性扣,其特征是,上述磁铁组件具有至少将上述永久磁铁的侧面遮蔽起来的外壳,上述卡止部分为设在上述外壳的侧面上的沟槽。
6.如权利要求4的磁性扣,其特征是,上述凸缘的在自外壳的侧面突出的方向上的两侧的面为向着顶端彼此相靠近的锥面。
全文摘要
在包类的本体部分3上安装具有永久磁铁11的磁铁组件8,在盖部5上安装可被磁铁组件8吸合的铁制的片状吸合组件9而形成磁性扣7。并且,在吸合组件9的外周边缘处设有端部朝内的卡槽41,在磁铁组件8的外周部位设有可卡止凸缘41的凸缘33,即使包类的内部装有很多东西致使其侧面鼓起,由于将盖部5的前端向根部牵拉的张力可维持吸合组件9的卡槽41与磁铁组件8的凸缘33之间的卡止状态,故能够防止意外脱开而不降低可操作性。
文档编号H01F7/02GK1206490SQ9719149
公开日1999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日
发明者片柳盛雄 申请人:有限会社片柳贤二商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