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收展翼的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7682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收展翼的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尤指一种拔卸方便、省力、安全之薄形插头。
目前家电用品皆利用电源插头由插座中汲取电力使用,因此电力的运用已成为所有家庭生活中的一部份;而如一般民众所知,家用电源有110V或220V,孩童不小心便会有触电的危险;基此,遂有如

图16所示的薄形插头问市,即将导电端子A及导线B置入模穴中,利用塑材直接成型包覆,而制成薄片形状,且导线B由侧方向拉出,以此插头嵌插于插座后,整个薄片状外壳乃完全贴于墙上,孩童不易以手指施力去拔卸;又,此一插头于塑材外壳上枢设一拉环C,使用者可藉此方便将插头由插座中拔卸,且其收嵌于侧缘后,孩童难以拔拉插头。
然而此习用品存在有下列缺失1、拉环C须于塑材外壳组装完后再枢接其上,组装上较费时。
2、拉环C的设计不善,其线材过细,一但嵌于侧缘后,复欲利用此接环C将插头拔离插座时,常有无法顺畅掌控的情形,亦即拉环C需以指尖勾扳,不易被顺利立起定位供施力。
3、插头插设于插座,其插接甚紧时,因拉环C为细材,施力面小,即拉环C与手指的接触面积过小,故施力拔卸插头时,常易令手指产生疼痛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卸方便、安全省力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于普通薄形插头本体的相对侧各设可收展的翼片,翼片可被扬起而增握持面积或平贴而不占空间,该翼片与插头和插座的结合面设有适当距离。
上述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中翼片可一体成型于插头本体上,利用其挠性而可扬起或平收,或者插头本体与翼片可各自成型,并以枢接方式组合,利用枢转而使翼片扬起平收,也可以在插头本体上预设插槽,以供翼片上预设的凸片以紧配合方式插入组合,利用翼片挠性而扬收,翼片亦可为于插头本体上一体成型一可拉起或复位的拉环式挠性握持部,枢接式的翼片可自其枢接点轴线另向内延伸出实体延伸部,扬起翼片时,该实体延伸部可以杠杆方式撑抵插座而使插头顺势松脱于插座。翼片亦可呈型而以1或2枚环覆于插头本体外缘。上述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中供握持面可为一具有较大摩阻力之面,以增大握持力度,也可在翼片的上或下面或两面上横设有若干凹槽,以增大握持面积,翼片末端可设成向上扬起的形状。上述的插头本体具有一弯曲适当角度的出线延伸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特殊设计,故实施时具有以下优点1、插头插掣时,翼片贴向壁面,可维持「薄形插头」不占空间、安全等优点。
2、拔卸插头时,翼片可向上扬起,提供手指一较大厚度的握持区域,使得握持较为稳固,拔卸该薄形插头毫无不便之处。
3、有防滑设计的握持区,拔、插操作匀可准确掌控,更为顺畅。
4、一体成型的翼片扬起时,会反向施予手指一张力,使插头可自动地紧贴于手指,增加握持的简易性与便利性。
5、兼备薄形插头的安全、美观、不占空间与传统插头容易握持操作的优点。
6、杠杆式的翼片,可令插头于拔卸时,预先松脱于插座,使插头拔除更为方便省力。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翼片变化例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翼片凹槽示意(一);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翼片凹槽示意(二);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形态的示意图(一);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形态的示意图(二);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例形态示意图(三);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例形态示意图(四);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例形态示意图(五);图12是本实用新型杠杆式翼片的动作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可实施形态的示意图(六);图14是本实用新型作单枚翼片的构造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插头出线延伸部的实施示意图;图16是习用品的构造示意图。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于薄形插头1两侧缘边一体成型二翼片11,其中翼片11为可自动复位的挠性片体,且其一侧面(握持面)可设为具较大摩擦力的纹面或防滑表面等设计;另,薄形插头1一侧面中央适处设作二端子12且其一端部延伸成型一适当角度的出线延伸部1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2所示,直接将薄形插头1二端子12嵌插于电源插座上,而成型于薄形插头1两侧缘边的翼片11则平伸贴向内壁面,但仍与壁面保有一适当间隙d,以提供手指扳弯时必要的空间;整体观之,其不占空间的形态除具安全性外更显美观。此外,如图3所示,如欲获得更佳的实施效果,二翼片11端部可设成向上扬起状,令其自然与壁面距一适宽距离,形成一导入区域,使手指易于伸入扳弯翼片11而能轻易拔卸薄形插头1。
在握持薄形插头1时,如图4所示,乃以手指将成型于薄形插头1两侧缘边的翼片11向上扳弯,适使翼片11向上扬起而倍增其供握持的面积,而其垂伸的宽幅翼片11供手指可完全持抵,且翼片11因向上扬起而具备的弹性回复力,可紧抵手指而增握持的稳固,故易于握持操作;另,翼片11供手指持抵之处设作成横纹面(或其他粗糙面)等摩擦力较大的形态,乃能增加手指握持的稳固性,不易滑脱,以利使用者轻易地将薄形插头1拔卸或插入电源插座中。
此外,若插头的翼片11为较厚实的型态,如图5所示,可于翼片11供手指持抵处的另侧面凹设若干凹槽15,亦可如图6所示,于翼片11二侧面皆凹设若干凹槽15,令扳弯厚实的翼片11时能更易实施。
又,翼片11除可一体成型于薄形插头1的两侧外,亦可利用组合式的形态,如图7所示,其是于薄形插头1两侧预设组合槽16,槽端并各凹设二枢孔161,而于翼片11的相对应处设有凸销111,而可枢接于薄形插头1的枢孔161形成可枢转的型态。借此,翼片11将可枢转于薄形插头1上,视操作需要而平贴或扬起,发挥前述翼片的效用。又如图8所示,薄形插头1两侧各预设一插槽17,翼片11则藉一凸片112紧插固定于插槽17中,则利用翼片11本身的挠性,亦能具备前述挠性翼片的效用。
另,如图9所示,薄形插头1除于两侧一体成型翼片11的型态外,如于插头本体上一体设成具有可拉取回复的拉环式挠性握持部14,使该握持部14受外力拉引时可向上扬起,外力解除时则自动复位平贴,亦为本案可行之例。
前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翼片11呈枢接型状,对于此种类型的翼片,本案可衍生更佳的实施例。如图10所示,薄形插头1的两侧预设有组合槽16,槽端亦设有枢孔161,且槽底并预留有一空间;翼片11则对应枢孔161而设有凸梢111,并自凸梢111轴线处更向内延伸一抵片113,此抵片113适可容置于上述组合槽16的槽底空间中。实施时,请参阅图11、图12,翼片11平贴时,抵片113收纳于薄形插头1的预留空间中;当翼片11被拔起,翼片11以凸梢111为旋转中心形成一省力杠杆,抵片113将撑抵插座表面,顺势将薄形插头1接松于插座中,则待翼片11完全扬起,便可相当轻易地拔出已松脱于插座中的薄形插头1。
上例的杠杆式翼片,亦可设成如图13所示型状,即型翼片11A外包式地枢接于薄形插头1上,型翼片11A自枢接点轴线处向内延伸一抵端111A,利用该抵端111A的撑抵,亦具备有上例所速的效用。
另外,杠杆式翼片亦可设成「单枚」的形态,如图14所示,是为一近字形体的翼片14A,翼片14A并自枢接点向后形成一延伸端141A,其于扳转的过程中,字形状的翼片14A利用杠杆原理令延伸端141A撑抵壁面,以使薄形插头1先松脱于插座,能更轻易地拔卸薄形插头1。
另,若插座上同时插置数个薄形插头1,如图15所示,因其本身皆成型一适当角度的出线延伸部13,故二薄形插头1间绝无导线2干涉的情形发生。
以上所述的各例,其中薄形插头1的本体部份,以一体成型方式或上、下半部组合方式皆可实施。又除薄形插头外,一般厚形插头亦可利用翼片结构而倍增握持的稳固;而除具二端子的插头外,其上设作三或四端子的插头亦可利用翼片结构而达增加握持稳固性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插头本体相对侧各设可收展的翼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挠性翼片一体成型于插头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插头本体与翼片各自成型,并以枢接方式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插头本体上预设插槽,挠性翼片上预设凸片,槽与凸片以紧配合方式插入组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翼片为于插头本体上一体成型一可拉起或复位的拉环式挠性握持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枢接式的翼片自其枢接点轴线另向内延伸出实体延伸部,该实体延伸部可与插座形成杠杆运动。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翼片呈型环覆于插头本体外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翼片供握持面为一具有较大摩擦阻力之面。
9.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翼片上横设有若干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翼片与插头和插座的结合面设有适当距离。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翼片末端设成向上扬起的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收展翼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插头本体具有一弯曲适当角度的出线延伸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收展翼的插头,主要是于薄形插头两侧缘边一体成型或组装有翼片,利用此翼片挠性或枢转,令拔卸或插置薄形插头时,使其可向上扬起而形成适当的握持面积,以供手指方便夹持,而达到能轻易插置或拔卸薄形插头的目的,又组接式翼片,可自枢接点处向内延伸适长距离,以利于拔起翼片,该延伸端可利用杠杆作用而预先拔松插头,使其更易取离插座。
文档编号H01R13/46GK2308975SQ9722167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8日
发明者曾兰珍 申请人:曾兰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