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线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49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话接线基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电话接线基件。
讯纲路,由上述可知,电话接线基件就是怎样把通讯纲路中的芯线快捷地一一对应地连接到电话线的芯线上。
电话机接线基件的基本作用也就是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传统的接线基件由面板、底座、支架和金针组成,由于,电话线的芯线有4c、6c、8c等,同时每一种芯线也有着不同的颜色,就8c的电话线芯线来说,传统的连接方式是将支架上的8色芯线用螺钉固定在螺钉孔上,同时也要将来之于通讯纲路中的8色芯线一一对应地用螺钉固定在螺钉孔上,然后,把安装有公头的电话线插入面板表面的孔中,这样,来之于公头的金片同来之于支架的金针相接触而形成整个电话线路的通路。
因此,传统的电话线路接线安装方式存在着如下的几点缺陷1.线头太多、零乱,容易接错。
2.线头太多,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甚至脱线。
3.在安装外线时,需一个个松开已安装好的螺钉,然后再一个个地用螺丝刀拧紧,这样既费时又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话接线基件。
电话接线基件,包括面板、底座、支架和金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插件和上盖;底座上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接插件的安装槽,上盖上有按钮和进线孔;接插件安装在底座的安装槽中,底座装入上盖并扣在面板上。
接插件由端子和弹片组成,弹片装入端子中,其截面呈
”形。
端子呈“
形,上端由两块金属片组成,中间相连并有一间距;下端的中间有一刺破口,上端与下端由金属片连为一体。
弹片由两片呈“乙”形的双金属片组成,金属片之间相连,金属片间距同端子上端的间距相同。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弹片插入端子,由于弹片弹力的作用,使得弹片的尾端同端子的双金属片相接触,形成
倒卡,将金针插入支架中,同时,把金针另一端的电子线压入端子底部的刺破口中。这样,只要将上盖上的按钮轻轻按下,按钮底部作用于弹片的尾端,使得“
倒卡间隙变大,如图6(a)如“
然后把剥皮(8MM)的外线,按照按钮旁所示的颜色分别插入对应的锥度孔中,穿进弹片与端子所形成的装置之中,松开按钮即可,如图6(b)。这样,外线就被卡在此装置之中。再将安装公头的电话线插入面板表面的孔中。这样,来之于公头的金片,同来之于支架的金针相接触,于是,形成整个电话线路的通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示意图;图2是底座后视图;图3是接插件截面图;图4是端子的展开示意图和截面示意图;图5是弹片的展开示意图和截面示意图;图6是插线时接插件工作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图所示,1是面板,2是底座,3是端子,4是弹片,5是支架,6是金针,7是上盖,8是按钮头,9是接线;A是母座孔,B是倒扣,C是按钮,D是内部倒扣。
电话接线基件,包括面板、底座、支架和金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插件和上盖;底座上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接插件的安装槽,上盖上有按钮和进线孔;接插件安装在底座的安装槽中,底座装入上盖并扣在面板上。
如图1所示,电话接线基件顺序组装过程如下弹片4插入端子3中,然后安装在底座2的安装槽中;将金针6长端插入支架5中,然后安装在底座2中的对应处;将底座2安装在面板1上;最后安装上盖8。
电话接线基件,各组件的结构特征及用途如下组件一面板。如图1所示,它的表面非常光亮,角和边呈圆弧过度,面板的中间有一呈“
”形的孔为母座孔。安装有插头(公头)的电话线将穿过其孔,插入底座2中,面板的上、下端各有一个螺钉孔,它们是用来固定面板。面板的背面设有扣位装置。
组件二底座。如图2所示,它的前部分结构同传统产品一样,中间有一个母座孔,见图2中的A处。两侧各有一个锲形的倒扣B,在安装时,能够倒卡在面板上的扣位装置中。底座的后部分见图2,中间部分的结构同传统产品一样,它是用来安装支架以及限位用,其表面低于外壁约7MM,在两旁各有4个长方形安装槽,用来安装接插件,其上表面低于外壁约3MM,安装槽中设有低于槽平面的、截面呈
”形的柱体,作接插件限位用。
组件三是由图1中的端子3同弹片4组成的接插件,其截面如图3中所示,端子3是由图4中的展开图b所示金属片加工而成,上端由两块金属片组成,中间有一间距;下端的中间有一刺破口,上端与下端由金属片连为一体;底部近中处有两个由冲压而成的长方形小块。弹片4是由图5中的展开图b所示的金属片加工而成,整个零件从整体上看,由两片呈
”形的双金属片组成,中间的间距同端子上端的间距一样。这样,整个装置能安装在组件二中,并且由截面呈“
”形柱体定位。而在底部有一小部分相连,相连的部分恰好能卡在弹片中部凸起的方形小块中。弹片的顶端及尾端由于弹力有作用,紧压在端子上端的内表面上,且尾端同端子的上端形成“
”的倒卡。由于倒卡作用,能使得插入其中的电子线被死死卡住。
组件四由图2中的支架5及金针6组成。支架中间有8个锥度小孔,是用来安装金针;支架的上表面有一个呈牛角状的构件,是用来限位的,金针的一端为细长的金针另一端连接着电子线,金针的一端同来之于公头的金片相接触,另一端则压入端子3的刺破口中,金针的中间也呈一定的锥度,能够正好安装在支架的锥度孔中。
组件五上盖。如图2所示,它的内部有锲形扣位D,上表面的两侧对称地均布着8个按钮,按钮的底部约2MM长、1MM宽。如图6所示,每个按钮顶部有两个锥度小孔,外线将由此插入装置之中。按钮的一侧标有所插入电子线的颜色。整个按钮截面呈“
”伸入上盖的内部,安装在面板上后,按钮正好与弹片尾部的双金属片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能够作电源插座,TV、电话、计算机等纲络中的配线盒之用。
本产品的特点如下1.上盖的按钮旁标有颜色名称,且最多仅有8根连接线。
因此,不容易接错。
2.弹片4同端子3形成的“
”,具有“死不丢”之功效,不会发生接触不良,更不可能脱线。
3.外观新颖,无线头零乱之感。
4.按钮旁有双孔,可备用、分机、多纲路。
5.无需松开螺钉、拧紧螺钉,无论是炎炎热夏,还是凄凄寒冬,只要“轻轻一按,全部搞定”,省时省力。检修或换线时,也仅按下按钮,然后取出连接线即可。
权利要求1.电话接线基件,包括面板、底座、支架和金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插件和上盖;底座上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接插件的安装槽,上盖上有按钮和进线孔;接插件安装在底座的安装槽中,底座装入上盖并扣在面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话接线基件,其特征在于接插件由端子和弹片组成,弹片装入端子中,其截面呈“
”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话接线基件,其特征在于端子呈
”形,上端由两块金属片组成,中间相连并有一间距;下端的中间有一刺破口,上端与下端由金属片连为一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话接线基件,其特征在于弹片由两片呈“乙”形的双金属片组成,金属片之间相连,金属片间距同端子上端的间距相同。
专利摘要电话接线基件,包括面板、底座、支架和金针、接插件和上盖;底座上有若干个用于安装接插件的安装槽,上盖上有按钮和进线孔;接插件安装在底座的安装槽中,底座装入上盖并扣在面板上。只要将上盖上的按钮轻轻按下,按钮底部作用于弹片的尾端,使得倒卡间隙变大,将外线插入对应的锥度孔中,穿进弹片与端子所形成的装置之中,松开按钮外线就被卡在此装置之中。不会发生接触不良,更不可能脱线,无需松开螺钉、拧紧螺钉。
文档编号H01R24/58GK2410777SQ9924095
公开日2000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日
发明者陈德明, 吴旭 申请人:中山圣马丁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