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762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孔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本电气元件领域的插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由一个开关控制二组分别位于插座正及侧面上的插孔组的电流通的多孔插座。
在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使生活更加便利,对于电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每一电器均至少需要一个插座以提供电能,故而插座上的插孔数量也相对地需要愈多。
在现有技术中,如

图10所示,现有的多孔插座90其主要包括彼此盖合的上盖体92及下盖体94以及开设在上盖体92上的插孔组96及开关98等。鉴于多孔插座90的元件的设计及配置关系,其仅在正面上排列设置插孔组96。当使用者所用电器增多而使插孔组96的数量不敷使用时,便带来困扰。对于这类传统插座而言,若要使插孔组的数量增加,则必须增加多孔插座90的长度,以供更多的插孔组96在其上排列。然而,越多的插孔则意味着需要越大的插座空间。故对于占用较小空间而且具有足够多插孔的插座而言,存有一需求。
有鉴于上述现有插座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插座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多孔插座,使其占据较小空间而具有足够多的插孔,并能够方便地制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插座,其主要是在插座的正面及侧面上分别开设许多的插孔组,在插座内部配合插孔的位置设置有供插头插入时导通电源的导电片,同时在插座上设置有控制电连接至插孔组内导电片的开关。借此结构,本实用新型可在相同体积的插座上设置更多数量的插孔组以收容更多的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插座的正面及侧面分别设有许多组插孔组,在插座内部配合插孔组的位置设置有供插头插入时导通电源的导电片,同时在插座上设置有控制电连接至插孔组导电片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多孔插座,其中所述插座是由一壳体与一盖体结合构成,前述插孔组分设置在盖体的正面与侧面。
前述的多孔插座,其中所述插座正面的插孔组数量与插座侧面的插孔组数量相同,且在插座正面的每一插孔组与侧面的一插孔组位置相对应。
前述的多孔插座,其中在插座上设有数量与插座正面的插孔组数量相同的开关。
前述的多孔插座,其中所述每一开关同时控制一位于插座正面与一位于插座侧面位置相对应的插孔组。
前述的多孔插座,其中所述插座的各插孔组分别设有两插孔。
前述的多孔插座,其中所述每一插孔组内侧的导电片分别为电极片与独立电极片,该等电极片与独立电极片朝向正面及侧面的插孔分别延伸出二个分支片,且每一电极片是与一连结片一体成型。
前述的多孔插座,其中在盖体及壳体之间包括一隔板,隔板是固定在盖体上且具有多个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和独立电极片的穿孔,且在壳体和隔板之间进一步包括多个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及每一独立电极片的连接片和独立连接片,其均与开关电连接,且其中连接片是与另一连结片一体成型,及每一电极片及独立电极片相对于分支片的另一侧上分别延伸出一凸缘,使凸缘可穿过隔板的穿孔而分别与连接片和独立连接片进行连接。
前述的多孔插座,其中在开关内可加装一以显示开关是否开启的电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插座借各元仵间新颖的组装关系,可以充分利用插座的内部空间,使插座正面及侧面均能开设许多的插孔组。使多孔插座可占较小空间但可以具有更多的插孔组且组装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多孔插座,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插座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插座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插座的横断面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插座的横剖面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独立电极片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独立连接片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插座的轴向部份剖面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插座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多孔插座另一实施的轴向剖面视图;图10是现有多孔插座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孔插座,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插座10主要是由一盖体20及一壳体30彼此盖合而成。在盖体20的正面及侧面上分别设有各由二个插孔22、24所组成的插孔组。相对应于在正面及侧面上相邻的二组插孔组,于盖体20上设置一个开关26。在本实施例中,多孔插座10侧面上的插孔24是开设在盖体20上,但其也可以开设在壳体30上。
请参阅图2所示,在多孔插座10内部,配合插孔组的位置设有供插头(图中未示)插入时导通电源的导电片,其包括电极片52及独立电极片70;其中电极片52是与一长形的连结片50一体成型。每一电极片52的一侧均弯折出二分支片522、524,而另一侧弯折出一凸缘54;每一独立电极片70的一侧均弯折出二个分支片702、704,而另一例弯折出另一凸缘72。多孔插座10的盖体20及壳体30之间进一步包括一隔板40,隔板40具有多个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52和独立电极片70的穿孔42、44,其可供凸缘54、72穿过。当隔板40借螺钉固定于盖体20上时,可将电极片52及独立电极片70固定在隔板40和盖体20之间。在壳体30和隔板40之间进一步包括多个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52及每一独立电极片70的连接片62和独立连接片80,其均可与开关电连接;且其中连接片62是与另一连结片60一体成型。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在多孔插座10内部,于盖体20及壳体30之间设有一狭长形的隔板40。隔板40是由绝缘材料组成,借螺钉及螺孔而固定在盖体20上。隔板40上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52及独立电极片70,开设多个穿孔42、44,穿孔42相对于穿孔44是较靠近开关26。
与电极片52一体成型的长形的连结片50,其轴向和多孔插座10的轴向互相平行。相对应于在正面及侧面上相邻的二组插孔组,长形的连结片50有多个分支弯折而形成多个电极片52。每一电极片52朝向正面及侧面的二个插孔组各自的一个插孔22、24,再延伸出二个分支片522及524。分支片522是延伸至盖体20正面上的一插孔组的一个插孔22内侧;而分支片524则延伸至盖体20侧面的插孔组的一个插孔24内侧。在本实施例中,分支片522、524是夹片型,但是其他形状的分支片,如单片状分支片亦可使用于本实用新型中。长形的连结片50上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52的另一侧亦一体成型一凸缘54。
在壳体30及隔板40之间,设有另一连结片60。连结片60上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52亦垂直弯折而一体成型一个连接片62。连接片62具有垂直相连的二臂,其各具有一个连接孔621及622。连结片50的每一凸缘54穿过隔板40的穿孔42而插入连接孔621,而且连接孔622可让开关26的接脚261插入。因此,透过电极片52、连结片50、凸缘54、连接片62、连结片60及接脚261,每一电极片52上的分支片522及524均可与开关26进行电连接。由于隔板40是固定在盖体20上,而且凸缘54的外围可配合穿孔42的形状,故电极片52可借由隔板40固定在多孔插座10之内。
请参阅图2及图4所示,相对应于盖体20正面及侧面上相邻的二个插孔组,于盖体20及隔板40之间,设有一延伸出二个分支片702、704的独立电极片70(如图5)。分支片702是延伸至盖体20正面插孔组的一插孔22内侧,而分支片704则延伸至盖体20侧面上相邻的插孔组的插孔24内侧。独立电极片70的另一侧上亦一体成型一个凸缘72。
相对应于每一独立电极片70,在壳体30及隔板40之间设一独立连接片80(如图6)。独立连接片80具有垂直相连的二臂,每一臂上分别具有一个连接孔801及802。独立电极片70的凸缘72经由隔板40上的穿孔44连接至连接片80上的连接孔801。连接片80的另一连接孔802可连接至开关的另一接脚262。因此,每一独立电极片70上的分支片702、704亦均能与开关26进行电连接。透过隔板40的穿孔44,独立电极片70亦可固定在多孔插座10的内部。
请参阅图7所示,当本实施例的多孔插座10组装完毕时,电极片52的分支片522及独立电极片70的分支片702是分别延伸至盖体20正面上的一组插孔22的下方,而共同形成一个插座以接收插头的一对插片(图中未示)。该电极片52及独立电极片70各自的另一分支片524、704(图中未示)则伸至相邻于该正面的插孔组的侧面上的一对插孔24的下方。透过独立连接片80及连结片60,开关26可以控制电极片52和独立电极片70上的电流通,因而控制各分支片522、524及702、704的电流通。因此,每一开关26均可以控制二组在正面及侧面上相邻的插孔组的电流通,而使多孔插座10的正面及侧面均能开设插孔22、24而充分利用多孔插座10的空间,让消费者能更方便地使用电器。
此外,为了显示开关26是否开启,可在每一开关26中加装一电灯(图中未示)。在此情况下,请参阅图8及图9所示,可在开关26的接脚261及262之间加装一接脚263;接脚263与连接片82电连接,连接片82由连结片84串联且连结片84接电源线(图中未示)。透过接脚263、连接片82及连结片84使电灯可并联电源线,而在开关26开启时使开关中的电灯发出亮光。
此外,本实施例中,连接片与电极片和接脚的连接是采用插接方式而非焊接,故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亦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在插座的正面及侧面分别设有许多组插孔组,在插座内部配合插孔组的位置设置有供插头插入时导通电源的导电片,同时在插座上设置有控制电连接至插孔组导电片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是由一壳体与一盖体结合构成,前述插孔组分设置在盖体的正面与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正面的插孔组数量与插座侧面的插孔组数量相同,且在插座正面的每一插孔组与侧面的一插孔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在插座上设有数量与插座正面的插孔组数量相同的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开关同时控制一位于插座正面与一位于插座侧面位置相对应的插孔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的各插孔组分别设有两插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插孔组内侧的导电片分别为电极片与独立电极片,该等电极片与独立电极片朝向正面及侧面的插孔分别延伸出二个分支片,且每一电极片是与一连结片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在盖体及壳体之间包括一隔板,隔板是固定在盖体上且具有多个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和独立电极片的穿孔,且在壳体和隔板之间进一步包括多个相对应于每一电极片及每一独立电极片的连接片和独立连接片,其均与开关电连接,且其中连接片是与另一连结片一体成型,及每一电极片及独立电极片相对于分支片的另一侧上分别延伸出一凸缘,使凸缘可穿过隔板的穿孔而分别与连接片和独立连接片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在开关内可加装一以显示开关是否开启的电灯。
专利摘要一种多孔插座,其主要是由一壳体及一盖体彼此盖合而成,在盖体的正面及侧面上分别设有许多组由二个插孔所组成的插孔组,二组分别位于盖体的正面及侧面上的相邻的插孔组可同时由一个位于盖体正面上的相对应的开关控制电流通。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插座组装方便且充分利用多孔插座内的空间而能连接更多的电器而使生活更加便利。
文档编号H01R13/713GK2390324SQ9924430
公开日2000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8日
发明者陈根清 申请人:亨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