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422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电装置,尤指一种可藉由激活装置带动变速齿轮组再进一步带动发电部以产生电源,且该发电部上的多个线圈组的输出端可依需要而并联或串联发电,其数量可依需要而改变且多个线圈组是位于发电部的两侧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习知的小型发电装置通常是藉由一摇柄转动传动齿轮组以带动转子部转动,以进一步产生电源输出,例如中国台湾第87200947号新型专利“永磁式手动发电机”。该永磁式手动发电机是由固定部分,转动部分,摇柄,加速齿轮组和外壳组成,其中固定部分,转动部分和加速齿轮组位于外壳内部空间中,加速齿轮组的输入,输出齿轮轴分别与摇柄、转动部分连接,其特征为固定部分至少含有一组单相或三相均匀分布的花瓣式磁极,每个磁极含有一线圈绕组,转动部分是由钕铁硼制成的多极性充磁磁体,其中央开有一孔、圆周是一N、S极间隔排列的多极性环形磁体,该环形磁体可围绕固定部分旋转。美中不足的是,上述手动发电机的转子部的输出电压是固定的,使用者无法根据需要而变更转子部的结构,以改变其输出电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其包括一壳体、至少一发电部、至少一中间板、一传动轴、一变速齿轮以及一激活装置,该发电部及中间板是成90度穿设于该传动轴上,且该中间板是置于该发电部的内部且在其上设置有若干个永久磁铁,而该发电部的两侧则设置有若干个线圈组,该激活装置可带动该传动轴转动中间板,该永久磁铁可切割位于其两侧的该线圈组以进行发电。
本实用新型可藉由激活装置带动变速齿轮组再进一步带动发电部以产生电源,且该发电部上的多个线圈组的输出端可依需要而并联或串联发电,从而可以方便地改变输出电压,而且其线圈数量也可依需要而改变,从而能省力且轻易发电。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分别具有多个贯孔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线圈组卡合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线圈组卡合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第一线圈组的该输入端及该输出端是串联在一起的示意图及多个第二线圈组的该输入端及该输出端是串联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永久磁铁的配置示意图。
图号说明
发电装置1 壳体10 发电部30第一发电部31 第二发电部33 第一线圈组311第一印刷电路板312 贯孔3121 第一芯部313输入端314 输出端315螺孔316第二线圈组331 第二印刷电路板332贯孔3321第二芯部333输入端334输出端335螺孔336中间板35 永久磁铁351第三圆孔352套管353 传动轴354变速齿轮组40 激活装置50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绘示本实用新型发电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1包括壳体10;至少一发电部30;一变速齿轮组40;以及一激活装置50。
其中,该发电部30可容置且固定于该壳体10内;该变速齿轮组40耦接至该发电部30;激活装置50耦接至该变速齿轮组40,用以转动该变速齿轮组40再进一步带动该发电部30。该激活装置50可藉由风力、水力、手动等方式转动,以进一步带动该变速齿轮组40及该发电部30进行发电。
其中,每一个发电部30进一步包括第一发电部31、第二发电部33及中间板35。该第一发电部31上具有多个第一线圈组311及第一印刷电路板312,且该第一印刷电路板312上具有多个贯孔3121,其最好是以三个为一组且以三角型配置,且每一个第一线圈组311是包覆于一第一芯部313且具有一输入端314及一输出端315(因投影关系,故图未示),且该多个第一线圈组311的该输入端314及该输出端315可串联或并联在一起,视应用而定,当需要小电压大电流的应用时,则该多个输入端314及输出端315是并联,当需要大电压小电流的应用时,则该多个输入端314及输出端315是串联,且该多个第一线圈组311及该第一芯部313的数量最好为偶数个。
该第二发电部33,其上具有多个第二线圈组331及第二印刷电路板332,且该第二印刷电路板332上具有多个贯孔3321(因投影关系,故图未示),其最好是以三个为一组且以三角型配置,其中每一个第二线圈组331是包覆于一第二芯部333且具有一输入端334及一输出端335,如同第一线圈组311那样,该多个第二线圈组331的该输入端334及该输出端335可串联或并联在一起,视应用而定,且该多个第二线圈组331及该第二芯部333的数量最好为偶数个。
该第一芯部313及第二芯部333是由非导体所制成,且最好为一椭圆形或圆形,且可分别卡合于该贯孔3121,3321中,以达到固持该第一芯部313及第二芯部333的目的。此外,该第一印刷电路板312及该第二印刷电路板332的外侧进一步设置至少一螺孔316及336,以便藉由一固持件(图未示)穿过该些螺孔316、336固持该第一发电部31及该第二发电部33。
该中间板35,其上具有多个永久磁铁351且置于该第一发电部31及该第二发电部33之间,并可在该第一发电部31及该第二发电部33之间自由旋转转动。该多个永久磁铁351的数量等同于该多个第一线圈组311、多个第二线圈组331的数量或该永久磁铁351的数量是两倍于该线圈组311、331,并且其最好为偶数对且以正、负极相间等距配置于该中间板35上,且永久磁铁351之间的间隙甚小,以减少这些永久磁铁在磁极变换时的阻力,从而达到省力发电的目的。该中间板35进一步包括第三圆孔352(因投影关系,故图未示),是置于该中间板35的中央处;套管353,是可穿设于该第三圆孔352中,该套管353两端的厚度最好不相同;以及传动轴354,是可穿设于该套管353中,且其至少一端具有螺纹以便与变速齿轮组40螺合;使得在激活装置50转动时可带动该变速齿轮组40及中间板35转动,从而使该多个永久磁铁351分别切割该多个第一线圈组311及多个第二线圈组331以产生电能。其中,该中间板35及该套管353最好是由塑料射出成形制造。
请参照图2,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装置1在组合时是将至少一套管353套设于该传动轴354上,再将该第一发电部31、中间板35及第二发电部33依序套设于该套管353之上,使该第一发电部31、中间板35及第二发电部33与该传动轴354成90度配置,其中,该第一发电部31、中间板35、第二发电部33及该套管353的数量可依实际需要而改变。将一外壳10包覆该发电装置1,再将变速齿轮组40与第一发电部31或第二发电部33螺合,最后将激活装置50套设并锁固于该变速齿轮组40的一端,如此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本实用新型的变速齿轮组40及激活装置50可装设于该第一发电部31或该第二发电部33的一侧,以方便使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激活装置50亦可藉由风力、水力等方式转动,以进一步带动该变速齿轮组40及中间板35转动,而该发电部31、发电部33则是固定(不转动),供中间板35切割感应以进行发电。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如下首先,使用者转动该激活装置(例如是摇柄)50,藉以使至少一中间板35转动,每一个中间板35上的多个永久磁铁351将切割分别位于其两侧的该多个第一线圈组311及多个第二线圈组331以产生交变磁场,进一步产生电源输出。此外,因永久磁铁351间的间隙甚小,因此永久磁铁351的磁阻也甚小,再加上变速齿轮组40的变速作用,可减少发电时所需的力量,以达到省力发电的目的。
请参照图3,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2上具有多个贯孔3121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印刷电路板312最好为圆形,且其上具有多个贯孔3121(该第二印刷电路板332上亦同),其最好是以三个为一组,以便分别与该第一线圈组311及该第二线圈组331卡合,且因是以三角型配置,所以可进一步达到固持该第一线圈组311及该第二线圈组331的目的。
请参照图4,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线圈组卡合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线圈组311是可直接卡合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2的多个贯孔3121中,以达到固持的目的,且各第一线圈组311是配合各永久磁铁351放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线圈组331也可直接卡合于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多个贯孔3321中,以达到固持的目的。
请参照图5,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一线圈组卡合于第一印刷电路板上的俯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线圈组311视需要可将体积缩小、数量增加,且以两同心圆的方式直接卡合于第一印刷电路板312的多个贯孔3121中,以达到固持的目的,且各第一线圈组311是配合各永久磁铁351放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线圈组331也可以上述方式卡合于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多个贯孔3321中,以达到固持的目的。
请参照图6,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第一线圈组及多个第二线圈组的输入端及输出端是串联在一起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第一线圈组311的该输入端314及该输出端315是串联在一起,亦即每一第一线圈组311的输出端315是串接至下一个第一线圈组311的该输入端314,依此类推,使每一个第一线圈组311的该输入端314及输出端315串联在一起,以提高其输出电压。然而,若需要亦可将每一个第一线圈组311的该输入端314及输出端315并联在一起,以增加其输出电流;换言之,其接线方式可依需求而变化。
请参照图7,其绘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永久磁铁351的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永久磁铁351是以正、负极相间配置,例如一极性为N的永久磁铁351,其邻接的即为一极性为S的永久磁铁351,依此类推,因此,永久磁铁351的数量必须为偶数,且其间隙甚小,以减少该些永久磁铁在磁极变换时的阻力,藉以达到省力发电的目的。此外,因为电流是由N极流向S极,因此第一线圈组311及第二线圈组331要串联。此外,上述的永久磁铁351可为块形、环形或其它形状;且其制造方式也不受局限。此外,中间板35上的该永久磁铁351与线圈组311、331的对应关系可以为一个永久磁铁351对应一个线圈组,即一个永久磁铁351对应分别位于其两侧的一个第一线圈组311及一个第二线圈组331,或二个永久磁铁351对应一个线圈组,即二个永久磁铁351对应分别位于其两侧的一个第一线圈组311及一个第二线圈组331。
所以,本实用新型可藉由激活装置50转动该发电部30以产生电源,且该发电部30可并联或串联发电且数量可依需要而改变,以达到省力且轻易发电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仅为一较佳实施例,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且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推知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发电装置,包括一壳体、至少一发电部、至少一中间板、一传动轴、一变速齿轮以及一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电部及中间板是成90度穿设于该传动轴上,且该中间板是置于该发电部的内部且在其上设置有若干个永久磁铁,而该发电部的两侧则设置有若干个线圈组,该激活装置可带动该传动轴转动中间板,该永久磁铁可切割位于其两侧的该线圈组以进行发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个发电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发电部,其上具有多个第一线圈组及一第一印刷电路板,其中,每一个第一线圈组是包覆于一第一芯部且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该第一印刷电路板上具有多个贯孔;以及一第二发电部,其上具有多个第二线圈组及一第二印刷电路板,其中,每一个第二线圈组是包覆于一第二芯部且具有一输入端及一输出端,该第二印刷电路板上具有多个贯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的外侧进一步设置至少一螺孔,一固持件穿过该些螺孔固持该第一发电部及第二发电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变速齿轮组是置于该壳体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激活装置可藉由风力、水力或手动方式转动传动轴,以进行发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间板进一步包括一圆孔,是置于该中间板的中央处;以及一套管,是可穿设于该圆孔中,且该套管两端的厚度并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个贯孔是以三个为一组且以三角型配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芯部及第二芯部是由非导体所制成,其为椭圆形或圆形,其数量为偶数个,直接卡合于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及第二印刷电路板上的贯孔。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个第一线圈组及多个第二线圈组是以同心圆方式分别配置于该第一印刷电路板及该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间板是一个永久磁铁对应一个线圈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中间板是二个永久磁铁对应一个线圈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发电装置,其包括一壳体、至少一发电部、至少一中间板、一传动轴、一变速齿轮以及一激活装置,该发电部及一中间板是成90度穿设于该传动轴上,且该中间板是置于该发电部的内部且于其上设置若干个永久磁铁,而该发电部的两侧则设置有若干个线圈组,其中该永久磁铁的数量是相当或两倍于该线圈组,俾于该激活装置带动该传动轴转动时,该永久磁铁可切割位于其两侧的该线圈组以进行发电。本实用新型可依需要使发电部上的多个线圈组并联或串联,从而可以方便地改变输出电压。
文档编号H02K21/00GK2640111SQ0327675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
发明者蔡友文, 陈奕伽 申请人:Kjc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