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形杠杆能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995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弯折形杠杆能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机工程领域里的一部能够生产电子能源的弯折形杠杆能发动机。
该弯折形杠杆能发动机的制造技术是根据杠杆省力的原理而作出的发明、设计的(产品)项目。
因将杠杆设成弯折形式,故而定名为弯折形杠杆能发动机,以下简称杠杆机。
近多年来,由于国家工业发展大幅度上升,能源的需求成为一个议事日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工业需要能源如人需要吃饭一样重要。
世界上除少数拥有储存量大和储存量较大的石油产油国以外,大多数国家能源贫泛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力开发新的地下能源和深海能源,有的还得需要一定较长的时间,甚至于有的还有多方面的困难,难解目下燃眉之急。若使能保持工业得到正常而迅速的发展,这就有着非常的不易。
我国在开发可持续性发展能源方面,如水利能、风力能和太阳能等不少具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每年所获得的大量电力能源,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到了一定非常很大的作用,并且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还有一部分地区,对于以上三种类型能源的开发,由于大自然因素等条件的不足,开发力度较低,不能在全国城区、乡镇工业企业方面,普遍有效地得到开发利用。这样,就不利于地方城、乡工业等企业的全面快速的发展。
再加上地下一次性能源,有的利用的时限较低和储量方面有限度的现状令人堪忧。若使保持工业上的较大发展,当然可以。若使工业进一步地全面更大的发展,那就有了一定的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这方面的困难,就是要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推出一项特种能源项目——杠杆机。望能以给予国家工业以及民众家庭用电等一定的弥补并不断地充实诸方面能源不足的现状。望能使国家能源紧缺的问题将会得到缓解;望能使每个家庭用电不足的状况,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变。
该杠杆能可望使国家能源吃紧的情况下,在保持工业较大发展的基础上,能可上升到全面而更大的发展。
若是未来几百年或千年以后,地下主要能源完全枯竭殆尽的话,该杠杆能有望能可配合其它可持续性发展能源一道,亦能使人类在世界上长久地保持良好的现实生活现状,并于一切事业依然不断地发展下去。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制造该杠杆机,须在一处合宜的场地上,于其左、右两旁分别建立柱式及屏障式且坚固的建筑物。并于两头建筑物上,稳固地安上一根长、短、大、小相宜的横柱(作为支点)。接着在横柱上面,穿插一只内带多只轴承而横卧的滑筒(作为阻力臂)。又将一支长、短、粗、细合宜的动力杆(作为动力臂)上端的顶部处制一个大圆孔,也穿于横柱上面,与滑筒一侧的筒口铸连。(若是一机多杆,可在滑筒两侧的筒口铸连,还可加在滑筒筒体上铸连。)又还在动力杆的下端处,设一重量适需的、起压镇杆力作用的尾砣。再又连着尾砣横向或于动力杆下端尾部横向设置一块(或多条块)适长的带有滑轮的滑板。还于滑板下面,设一台大、小相宜的杆砣机,其顶部需紧连着滑板。杆砣机主要是带动动力杆(包括尾砣)进行做工的主要马力(即工具)。即又必须设一条圆圈式的大环道。使杆砣机“上天入地”循行奔驰,有了一个稳实的踏足点,当即首先将大环道竖起,并以其纵立的圆圈式的一面安装或构筑在场地右侧的建筑物上面。并将大环道道面遍设较浅显的凹孔,又将杆砣机机轮轮面多设较突兀的圆凸钉,以起到杆砣机在环行时,不至于滑跌的作用。还于大环道两侧建立两道深边,并于深边顶部向左、右侧伸出边沿。又于两侧边沿的上面各设两条槽路,同时于两边沿下面的顶部,各设一条槽路。再将连同滑板的滑轮,安置在两边沿上面内侧的滑槽内,当与上面边沿外侧滑槽靠近。后并用多只金属条设成两头带弯形的卡子,于各只卡子的两头均装上滑轮,安装卡设在双边沿上面外侧与双边沿下面顶部共四条槽路内。
并于各只卡子的体上各加铸一支弯形的金属条,各自内横向拉平并牢固地钉在滑板两侧上面。这样使滑板的滑轮行走滑动时,不致脱出。或直接设弯臂式金属条,两头仍带小滑轮,分别扣住上、下槽道。并以金属条上面伸长的一头直接钉住滑板两边(即滑板的两头)同时滑行。或采取其它方法扣带滑板等结构亦可,须以坚实牢固为上。被滑板控住的杆砣机,在上行时不致于脱出,在下行时不致于下跌,以切实保障安全行驶(做工)为首要。
再说动力杆(带着尾砣)钉连在滑板上面,又将滑板下向(内面)固连在杆砣机的顶部,一并投放(安置)在大环道上面。动力杆长、短度及配制支数多少,当与杆砣机、发电机功率等结构相配套,即发电机功率的大小、配备多套的皮带轮(包括增速轮)当与动力杆(包括尾砣和杆砣机)的重力,前、后力必须拉平,原则上要达到两力均衡。但并使动力杆等结构略微下垂为宜。在每次起动之前,当须形成一个对峙、相持式的“大格局”(即事先要调试稳妥)才能顺当做工。
杠杆机做工时,只要将一定少量的电源,不断有效地传输到杆砣机内,杆砣机即带动动力杆(包括尾砣)循着大环道,上、下循环地奔驰。(即动力杆同时带动滑筒上先装定的皮带轮及多只增速轮,直至最前面已结构牢实的发电机轴。)驱动发电机发电,可以产生出使杆砣机等机件所耗去电能的高倍电力能源,以补充各切方面用电之所需。
下面关于实施杠杆机相关关连的几个重要方面,应予加以说明;其发电设施原则上是制造得越多(但动力杆不必过长,每机带杆无需过多。)获得的电子能源即越多。若是建造杠杆机的动力杆长度为一千米的话,其大环道的直径(即高度)应为2千米以上。在动力杆长度1千米以下建造的该设施,比例当如此向下类推。
杠杆机的制造使用,如动力杆的长、短,尾砣的轻、重,发电机、杆砣机内的电动机功率的大、小,可灵活配套并加以调节。其能动性大,不受拘泥。
杠杆机其制造范围,根据实际需要,在权限范围内或合理用地的情况下,如占地几平方米、几十平方米到几平方公里至几十平方公里的面积不限。
如建造杠杆机是小型的,动力杆长几十米,不超过百米以上的,亦可将其冠以大轮,并在其旁侧,配套相应大、小的皮带轮、加增速轮并由电动机带动发电亦可。但是杠杆机的动力杆长度在几百米、千米以上的设施,即需采用构建大环道行机法,更为相宜。
可建“每机1杆”或“1机多杆”,原则上需要建造“大机、多机”发电,才能达到随心所欲,如愿以偿的目的。
如果按“1机2杆”的杠杆机建造,(每杆设1千米长),连尾砣可带动2千千瓦功率的发电机的话,即每个小时可产生电子能源2千千瓦·时。一天24小时,产能4万8千千瓦·时。除去杆砣机等耗去电能的15%~20%,可获洁能3万8千4百千瓦·时。一年按360日计算,仍按“1机2杆”的杠杆机发电,可产生电能1千3百8拾2万4千千瓦·时。照此计算,若建造这样同样大、小的杠杆机1干部(台)设施的话,即可每年获得1百3拾8亿2千4百万千瓦·时洁净的电力能源。可以完全满足供给一个最发达的大城市的工业等企事业以及居民生活用电的需求。
下面再结合上面所述的内容,进一步详细地阐述该项发明的具体工作情况本发明弯折形杠杆能发动机,简称杠杆机。
即在一处所需大、小相宜的平地上或在其它的平坦处,在左、右设置高大建筑体的两头,高低相宜的位置上,横安设一根坚实而较粗大的、作为支点作用的横柱(1)。接着在横柱(1)上面套穿一只坚厚且大、小适中(内带多只起滑动功能作用的轴承)作为阻力臂作用的滑筒(2)。又紧接着制造一支适需长大的(而不易折断的)作为动力臂作用的动力杆(3)。于其上端顶部已铸成的一个大圆孔(4),也穿于横柱(1)上面,与滑筒(2)一侧的筒口吻合铸连。或于滑筒(2)两侧的筒口吻合铸连,还可于中间处滑筒(2)筒体上铸连。后于动力杆(3)下端适宜处设置一个重量相宜的尾砣(5)。又于动力杆(3)末端处,横安设一块(或分为儿块)两头带小滑轮的滑板(6),与一台轮子多设圆凸钉的杆砣机(7)顶部牢固地相合连。(杆砣机机身应稍长而略带弧形)一并安放设置在一遍布凹孔的大环道(8)上面。又于大环道(8)两侧设两道深边(9),并于其两侧向左、右伸出两道适度阔的边沿(10)。又于两道边沿(10)各设两条分内、外侧的上滑槽(11),同时于两边沿(10)下面顶部各设置一条下滑槽(12),(即两侧上、下共6条滑槽)。尔后,先将带小滑轮的滑板(6)并同其两头的小滑轮,安置在两边沿(10)两内侧的上滑槽(11)内。再以多只金属条设成弯折式的卡子(13),于其两头亦设带小滑轮,分别卡于两边(10)两外侧的上滑槽(11)与左、右下滑槽(12)内。再又于各卡子(13)中间部位的直形体上,加铸一只金属条,并均将其向内横折至滑板(6)两头的板面上,钉牢稳固。以为稳定滑板(6)与杆砣机(7)不得脱出,不得下跌的有力保障。
杠杆机在每次做工前,首先将其上、下、左、右结构调试相宜妥当。做工时,需将一定少量电源有效地输入(传导)到杆砣机(7)内,(这里明述省略,当无需自带电源)。当杆砣机(7)起动后,便能强劲地带动动力杆(3)及其尾砣(5),循着大环道(8)上、下疾速地奔驰(行驶)。动力杆(3)即带动滑筒(2)上装置完备的一系列大、小皮带轮(包括多只增速轮),驱动被紧扣的发电机机轴,迅速旋转发电,可使之产生出杆砣机(7)等部件所耗去电能的多倍功率的电力能源,可广泛地供给各切方面用电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部由横柱(1)、滑筒(2)、动力杆(3)、尾砣(5)、杆砣机(7)和大环道(8)组成的杠杆机,其特征是滑筒(2)内带多只轴承,能起到滑动功能的作用。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杠杆机,其特征是横卧的滑筒(2)穿插安置在横柱(1)上面,又与也穿插于横柱(1)上的动力杆(3)上端大圆孔(4)相铸连。
3.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杠杆机,其特征是动力杆(3)下端设置的尾砣(5)与其下面的滑板(6)紧相连的杆砣机(7)三者互相依托、上、下、左、右连近。
4.按权利要求3规定的杠杆机,其特征是动力杆(3)下端的尾砣(5)与杠砣机(7)等结构,一并投入(安置)到大环道(8)上面。
5.按权利要求4规定的杠杆机,其特征是大环道(8)的直径(即高度)应为动力杆(3)长度的2倍以上。
6.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杠杆机,其特征是横柱(1)两头固定在场地的建筑物上。
7.按权利要求3规定的杠杆机,其特征是动力杆(3)前、后应与装配成的相应功率的发电机、杆砣机等机件结构之劲力,达到相适应的平衡度,并略加下垂为宜,以为更顺当地利于做工、发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弯折形杠杆能发动机,在固定两头的一根横柱上,穿插一只连着动力杆上端大圆孔的滑筒。并在动力杆下端的尾部及其末端处,分别设置尾砣和滑板,滑板连着杆砣机顶部,一并投放到(即安置在)大环道上面。当杆砣机带动动力杆等相关结构循着大环道做工时,即能驱动相应功率的发电机发电。可产生出使杆砣机等机件所耗去的电能外,可获得多倍功率的电力能源。如果构建多部(台)适需大的类此设施,即可满足各方面用电的需求。
文档编号H02K53/00GK1657774SQ20041000576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1日
发明者汪品三 申请人:汪品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