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墙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761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墙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接线盒,尤其涉及一种嵌埋在墙体内供暗线连接或安装电气开关、插座等组件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将接线盒嵌埋在现浇或预制的墙体、楼板等处,以实现暗线连接或安装开关、插座、网络终端连接座等组件的目的。现有接线盒的结构一般由壳体、面板、饰面框,以及壳体与面板间的连接组件组成。壳体嵌埋在墙体内,其除开口以外的五面壁上分别设有线孔,使用前线孔由与壳体壁一体的连筋封板封口,供使用者选择开口,以接纳任何方向来的电线。连接组件包括设在壳体上的固定柱或固定座,以及对应于固定柱或固定座、穿过面板能将面板固定在壳体上的螺栓,固定柱上嵌有固定螺帽。面板上除设置相应功能的槽孔外,如电源插座、电源开关安装孔、宽带网线插座等,还设有匹配于壳体固定柱或螺栓座用于接纳螺栓的通孔,螺栓经该通孔与壳体上的固定柱或固定座配合将面板固定在壳体上。饰面框则附着在面板上,起到覆盖裸露部件的作用,例如螺栓尾部、以及其它需要覆盖的槽孔,达到美观目的。
上述结构的接线盒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面板与壳体的联接依靠螺栓与固定柱或固定座来实现,这种连接方式在实际操作中非常麻烦,安装人员需要借助旋具,并调整螺栓与固定柱或固定座上的螺孔准心,才能将面板固定在壳体上,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时间一长螺栓及其螺孔存在易磨损、易生锈,从而影响旋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嵌墙式接线盒,采用该结构后,壳体与面板不需要使用旋具就能方便地实现安装与拆卸,省时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嵌墙式接线盒,其结构包括壳体、面板以及壳体与面板间的连接组件,壳体一面开口,其口形与面板相匹配,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设在壳体上的连接槽,以及穿过面板可到达壳体连接槽内的弹性卡件,连接槽与弹性卡件的接触面上均设有能通过弹性卡件的弹性力相互啮合的齿件。
具体实施时,壳体上的连接槽呈长条形,其壁上的齿件为槽壁齿条,该槽壁齿条与弹性卡件上的卡片齿条相匹配,使进入连接槽的弹性卡件经其弹性力两者固联在一起。
具体实施时,连接槽壁上与弹性卡件接触面上的齿件互为凹凸形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壳体与面板的连接采用了弹性卡件和连接槽的连接结构,首次利用弹性啮合原理将两者固联在一起,因此,安装拆卸方便,拆卸时只要先卸去附着在面板上呈揿合式连接的饰面框,再收紧弹性卡件,就能使弹性卡件上的齿条脱离连接槽槽壁齿条,达到不借助旋具而拆卸面板的目的,省时省力、方便实用。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弹性卡件的K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饰面框10,饰面框边101;面板20,侧边201,卡件滑槽202,滑槽中部203,面板中部204;壳体30,连接槽301,壳体壁302,线孔封板303,槽壁齿条304;弹性卡件40,卡片搁置板401,卡片齿条402,颈部403。
参见图1并结合图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仅在壳体30与面板20的连接上作出了创新性改进,其它结构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对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结构包括饰面框10、面板20和壳体30三部分,壳体30使用时嵌埋在墙体等处的空穴内,其嵌墙后向外界开口,开口的口形与面板20相匹配,由于这种匹配性结构,说明实施中面板20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变化,因此应不受方形面板20的局限。壳体壁302上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在使用前设有线孔封板303,它通过若干条狭窄的连筋跟壳体壁302壁连在一起并一体成形。图1中面板20的面板中部204为平面状,说明这是一个暗线连接盒,其实面板中部204可以有很多变化,例如设置电气开关、插座等组件。面板20与饰面框10的连接采用揿扣式连接方式,这也是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关键之处是在于壳体30与面板20之间增设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的设计总思路是在壳体30上设连接槽301、以及穿过面板20上的卡件滑槽202可到达壳体30连接槽301内的弹性卡件40,连接槽301与弹性卡件40的接触面上均设置能通过弹性卡件40的弹性力相互啮合的齿件。
基于上述思路可以设计出很多实施方案。
方案一在壳体30近口缘下方的壳体壁302上设置一个长条形连接槽301,制作时连接槽301可与壳体30一体制成,也可以采用粘连方式。槽壁上设置槽壁齿条304。弹性卡件40呈“V”字型或“U”字型,根据情况还可以在其中部设一横置的弹簧,以增加弹性。弹性卡件40两侧的外壁上附设卡片齿条402,制作时,该卡片齿条402也可和弹性卡件40一体制成。面板20的两侧边201上对称性地设置卡件滑槽202,卡件滑槽202的宽度应与弹性卡件40的宽度相匹配,当弹性卡件40插入后,其卡片搁置板401能搁置在卡件滑槽202的上平面上,滑槽中部203稍宽是出于放置方便考虑。
方案二该方案与方案一的区别在于连接槽301的槽壁接触面上设置凹穴,并在弹性卡件40的接触面上设置凸齿,使进入连接槽301的弹性卡件40通过弹性力将两者固联在一起。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下面申请人将结合附图通过安装与拆卸面板20来进一步说明。
安装将面板20紧贴在壳体30口缘,并使卡件滑槽202对准连接槽301,捏紧弹性卡件40(使其合拢)经连接槽301的滑槽中部203(此处宽度稍宽,当然也可以是等宽)插入弹性卡件40,到底后松开弹性卡件40,此时,槽壁齿条304与卡片齿条402在弹簧力作用下相互啮合在一起,再手按弹性卡件40尾部将整个弹性卡件40揿入,使卡片搁置板401搁置在卡件滑槽202的上平面,达到牢固连接目的,最后,揿下饰面框10完成安装。
拆卸掀开饰面框10,用两手指经卡片搁置板401将弹性卡件40合拢,使卡片齿条402与槽壁齿条304分离,取出或一起将弹性卡件40和面板20卸下(每只接线盒对称性地设有两只弹性卡件40)。
综上所述,本发明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接线盒,面板与壳体的固定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替代现有产品的新型嵌墙式接线盒。当然,这种接线盒的用途不局限于嵌埋在混凝土墙壁或楼板上,也可以安装在有吊顶的楼顶上作为管路走线接线盒使用,还可以作为明线走线的接线盒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嵌墙式接线盒,其结构包括壳体(30)、面板(20)以及壳体(30)与面板(20)间的连接组件,壳体(30)一面开口,其口形与面板(20)相匹配,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设在壳体(30)上的连接槽(301),以及穿过面板(20)可到达壳体(30)连接槽(301)内的弹性卡件(40),连接槽(301)与弹性卡件(40)的接触面上均设有能通过弹性卡件(40)的弹性力相互啮合的齿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墙式接线盒,其特征是壳体(30)上的连接槽(301)呈长条形,其壁上的齿件为槽壁齿条(304),该槽壁齿条(304)与弹性卡件(40)上的卡片齿条(402)相匹配,使进入连接槽(301)的弹性卡件(40)经其弹性力两者固联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墙式接线盒,其特征是连接槽(301)壁上与弹性卡件(40)接触面上的齿件互为凹凸形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嵌墙式接线盒,包括壳体、面板以及壳体与面板间的连接组件,壳体一面开口,其口形与面板相匹配,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设在壳体上的连接槽,以及穿过面板可到达壳体连接槽内的弹性卡件,连接槽与弹性卡件的接触面上均设有能通过弹性卡件的弹性力相互啮合的齿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壳体与面板的连接采用了弹性卡件和连接槽的连接结构,因此,安装拆卸方便,拆卸时只要先卸去附着在面板上呈揿合式连接的饰面框,再收紧弹性卡件,就能使弹性卡件上的齿条脱离连接槽槽壁齿条,达到不借助旋具而拆卸面板的目的。
文档编号H02G3/12GK1925249SQ200610053600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6日
发明者饶建明 申请人:饶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