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电荷泵电路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733098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级电荷泵电路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电荷泵(Charge Pump)电路,且特别是涉及一种 可进行电荷再利用(ChargeRecycling)的多级电荷泵电路。
背景技术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中,多级电荷泵(Charge Pump)已广泛地应用 在需使用电压高于电源电压之电压信号的场合中,如对电可擦写只读存储 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EEPROM) 进行写入或擦除操作时所需的高电压。
请参照图l,其为传统多级电荷泵的电路图。传统多级电荷泵ioo包 括四级单元电路120,其包括二极管D及泵电容C。时序信号CK1及CK2 彼此反相,用以分别控制奇数级单元电路及偶数级单元电路中二极管在错 开的时序周期中导通,来以前一级单元电路的泵电容中的电荷对对应的单 元电路中的泵电容充电。如此可透过迭加产生电压的电位接近电压 (Vdd-Vd)的五倍的输出信号Vo。电压Vd为二极管D的阈值电压(Threshold
1j—__、
V(J丄o
然而,由于需要对各个泵电容反复地充电与放电,因此传统多级电荷 泵电路有耗电量高及用电效率低的缺点,因此,如何设计出低耗电量且高 用电效率的多级电荷泵电路为业界不断致力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电荷泵(Charge Pump)电路,其相对于 传统多级电荷泵电路是具有耗电量较低及用电效率较高之优点。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级电荷泵(Multiple-stage Charge Pump)电 路,包括第一、第二泵电容、电荷回收电路、第一级与第二级传输电路。
电荷回收电路用以在第一时序周期中连接第一及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电 荷回收电路包括第一节点、第一、第二驱动电路及第一开关电路。第一开 关电路用以于第二及第三时序周期中导通以提供高电压至第一节点,并在 第一时序周期中关闭。第一及第二驱动电路分别在第一时序周期中响应第 一及第二时序信号连接第一泵电容及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至第一节点。第 一级与第二级传输电路分别在第二时序周期中提供高电压至第一泵电容 的第一端与第三时序周期中提供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至第二泵电 容的第一端。其中,第一驱动电路分别在第二及第三时序周期中提供低电 压及高电压至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第二驱动电路分别在第二及第三时序 周期中提供高电压及低电压至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荷回收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及第二泵电容的 多级电荷泵电路。电荷回收方法用以在第一期间中回收并转移第一泵电容 中的电荷至第二泵电容,或回收并转移第二泵电容中的电荷至第一泵电 容。电荷回收方法包括在第二期间中致能第一开关以提供第一电压至第 一节点,并提供第一节点上的第一电压至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在第三期 间中致能第一开关以提供第一电压至第一节点,并提供第一节点上的第一 电压至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以及在第一期间中非致能第一开关以使第一 节点为实质上浮接(Floating),并短路连接第一及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
以将储存在第一及第二泵电容其中之一的电荷转换至第一及二第泵电容 其中之另一。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优实施例,并配 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传统多级电荷泵的电路图2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的电路图3为图2中相关信号的时序图4为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的另一电路图5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的电路图6为图5中相关信号的时序图7为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的另一电路图8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的电路图9为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的另一电路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传统多级电荷泵 120:单元电路 D: 二极管
C、 Cpl、 Cp2:泵电容
10、 10' 、 10":多级电荷泵电路
12、 12' 、 12":电荷回收电路
122、 124:驱动电路
14、 16:传输电路 18:输出级电路
20、 30、 40、 50:电荷泵电路
Ctl、 Ct2:传输电容 T1 T10:晶体管
SW1、 SW2:开关电路
NT、 NT':节点
Ell、 E21、 E31、 E41:第一端
E12、 E22、 E32、 E42、 E12, 、 E22':第二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级电荷泵(Charge Pump)电路,使用电荷 回收电路,使得一级电荷泵电路中对应的泵电容中储存的电荷可经由电荷 回收电路形成的短路回路被另一级电荷泵电路中对应的电容再利用
(Recycle),达到节省功率消耗的目的。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2及图3,图2为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 的电路图,图3为图2中相关信号的时序图。多级电荷泵电路10包括泵 电容Cpl、 Cp2、电荷回收电路12、传输电路14及16。泵电容Cpl包括第 一端及第二端Ell及E12,泵电容Cp2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E21及E22。 第一端Ell及E21分别连接至传输电路14及16,第二端E12及E22连接 至电荷回收电路12。
电荷回收电路12包括开关电路SW1、节点NT、驱动电路122及124。 开关电路SW1的两端分别接收高电压Vdd及耦接至节点NT,驱动电路122 的三端分别耦接至节点NT、耦接至第二端E12及接收低电压Vss,驱动电 路124的三端分别耦接至节点NT、耦接至第二端E22及接收低电压Vss。
在第二时序周期TP4、第三时序周期TP8、时序周期TP3及TP7中开 关电路SW1导通(Turn on)以提供高电压Vdd至NT。从时序周期TP2开始, 驱动电路122提供低电压Vss至第二端E12。从时序周期TP6开始,驱动 电路124提供低电压Vss至第二端E22。从时序周期TP3开始,驱动电路 124提供高电压Vdd至第二端E22。从时序周期TP7开始,驱动电路122 提供高电压Vdd至第二端E12。
在第一时序周期TP1及时序周期TP5中,第二端E12及E22系短路连 接,而开关电路SW1关闭(Turn off),使第二端E12、 E22及节点NT与其 它回路为浮接。如此,电压较高的第二端E12及E22上的电荷可经由上述 短路路径转移到另一第二端E22及E12,如此,使第二端E22及E12上的
电荷能被再利用。接下来对多级电荷泵电路io中各细部电路进行进一步 说明。
开关电路SW1为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M0S)晶体管,它的源极(Source)接收高电压Vdd,漏极(Drain)耦接至节点 NT,栅极(Gate)接收控制信号Cp。在第一时序周期TP1、时序周期TP2、 TP5及TP6中控制信号Cp为高电位,在第二时序周期TP4、第三时序周期 TP8、时序周期TP3及TP7中控制信号Cp为低电位;开关电路SW1响应于 控制信号Cp的低电位在第二时序周期TP4、第三时序周期TP8、时序周期 TP3、及TP7中导通以提供高电压Vdd至节点NT,并响应于控制信号Cp 的高电位在第一时序周期TP1及时序周期TP2、 TP5及TP6中关闭。
驱动电路122包括晶体管Tl与T2,其例如分别为P型MOS及N型MOS 晶体管。晶体管T1与T2的漏极耦接至第二端E12,源极分别耦接至节点 NT及接收低电压Vss,栅极接收时序信号P2。晶体管Tl与T2分别响应时 序信号P2的低电位及高电位导通来分别提供节点NT上的电压及低电压 Vss至第二端E12。驱动电路124与122具有实质上相近的电路结构及动 作,其中晶体管T3及T4分别响应时序信号P3的低电位及高电位导通来 分别提供节点NT上的电压及低电压Vss至第二端E22。
时序信号P2及P3间的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实质上接近180度, 用以控制驱动电路124与122进行实质上反相的操作以控制第二端E12及 E22的电压电位。然而本实施例的时序信号P2与P3的工作周期(Duty Cycle)均小于50%且在第一时序周期TP1及时序周期TP5中同为低电位, 使晶体管T2与T4截止、晶体管T1与T3导通,如此,第二端E12及E22 实质上短路连接至节点NT。在第一时序周期TP1及时序周期TP5中控制信 号Cp为高电位,使开关电路SW1关闭。这样一来,第二端E12及E22其中之一储存的电荷可经由晶体管Tl及T3形成的短路路径转移到其中之另
一。例如在第一时序周期TP1中,第二端E12的起始电压高于第二端E22。 此时储存在第二端E12中的电荷可经由上述短路路径转移到第二端E22 上,使第二端E12及E22的电压变得实质上相近。而在时序周期TP5中第 二端E22中的电荷亦可经由实质上相近的路径转移至第二端E12。如此, 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可有效地对第二端E12及E22上的电荷进 行再利用,以减低其操作时所需耗损的功率。
传输电路14包括转移电容Ctl、晶体管T5及T6,传输电路16包括 转移电容Ct2、晶体管T7及T8。由于传输电路14与16具有实质上相等 的电路结构及操作,其不同之处仅在于其接收的时序信号P4与Pl相位差 为180度,接下来以传输电路14为例做说明。
转移电容Ctl包括第一端E31及第二端E32,第一端E31接收时序信 号P4。晶体管T5例如为N型M0S晶体管,它的栅极、漏极及源极分别耦 接至第一端E1、接收高电压Vdd及耦接至第二端E32。晶体管T5用以在 第一端Ell的电压提升为高电位时设定第二端E32的电压,此时晶体管T6 实质上被偏压为二极管。而在第二端E32的电压设定完毕后时序信号P4 提升为高电位,如此将使得第二端E32的电压更进一步地提高,此时第二 端E32的电压实质上接近两倍高电压Vdd。转移电容Ct2包括第一端E41 及第二端E42,第一端E41接收时序信号P1。晶体管T7,例如为?型MOS 晶体管,它的栅极、漏极及源极分别耦接至第一端E21、第一端E11上的 高电压及耦接至第二端E42。晶体管T7用以在第一端E21的电压提升为高 电位时设定第二端E42只?电压,此时晶体管T8被偏压为二极管。而在 第二端E42的电压设定完毕后时序信号Pl提升为高电位,如此将使得第 二端E42的电压更进一步地提高,此时第二端E42只?电压实质上接近两
倍高电压Vdd。
晶体管T6例如为N型MOS晶体管,它的栅极、漏极及源极分别耦接 至第二端E32、接收高电压Vdd及耦接至第一端Ell。晶体管T6用以在第 二端E32的电压高于第一端E11的电压时导通,使高电压Vdd有效地传输 至第一端El 1 。在高电压Vdd有效地经由晶体管T6传输至第一端El 1之后, 时序信号P4降低为低电位,以降低第二端E32的电压并关闭晶体管T6, 以避免电荷自第一端Ell经由导通的晶体管T6回流至晶体管T6接收高电 压Vdd的端点。晶体管T8例如是N型MOS晶体管,它的栅极、漏极与源 极分别耦接至第二端E42、接收第一端Ell的高电压及耦接至第一端E21。 晶体管T8用以在第二端E42的电压高于第一端E21的电压时导通,使第 一端Ell上的高电压有效地传输至第一端E21。在第一端Ell上的高电压 有效地经由晶体管T8传输至第一端E21之后,时序信号Pl降低为低电位, 以降低第二端E42的电压并关闭晶体管T8,以避免电荷自第一端E21经由 导通的晶体管T6回流至第一端Ell。
此时第二端E12的电压被驱动电路122拉低至低电压Vss,使得第一 端Ell相对于第二端E12的电压实质上接近高电压Vdd。如此,当驱动电 路122响应时序信号P2的低电位提升第二端E12的电压由低电压Vss至 高电压Vdd时,第一端Ell的电压是接近2倍高电压Vdd。之后根据实质 上相近的操作使第一端E21的电压接近3倍高电压Vdd,并将其输出。如 此,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可有效地输出接近三倍高电压Vdd的 输出信号Vout。
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还包括输出级电路18,其中包括转移 电容Ct3、晶体管T9及T10。输出级电路18与传输电路14具有实质上相 等的结构及动作,用以提供第一端E21的电压至输出端OUT以作为输出信
号Vout。而输出级电路18还可在第一端E21的电压低于输出端OUT的电 压时透过导通晶体管T9而使晶体管T10等效地为二极管(Diode)以避免输 出信号Vout对泵电容Cp2充电而影响输出信号Vout的电压。
传输电路14、泵电容Cpl及驱动电路122实质上形成第一级电荷泵 电路20,而传输电路16、泵电容Cp2及驱动电路124实质上形成第二级 电荷泵电路30。在本实施例中虽仅以多级电荷泵电路10包括第一及第二 级电荷泵电路20及30的情形为例做说明,然,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 路还可包括第一至第四级电荷泵电路20~50,其中所有驱动电路的P型MOS 晶体管的源极及N型MOS晶体管源极是分别相互耦接,以输出电压实质上 接近5倍高电压Vdd的输出信号Vo',如图4所示。而本实施例的多级电 荷泵电路10还可包括第一至第n级电荷泵电路,n为大于l之自然数,以 输出电压实质上接近n+l倍高电压Vdd的输出信号。
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包括电荷回收电路,使得一级电路中对应 的泵电容中储存的电荷可经由电荷回收电路形成的短路回路被另一级电 荷泵电路中对应的电容再利用,达到节省功率消耗的目的。如此,本实施 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相对于传统多级电荷泵电路是具有耗电量较低及用 电效率较高的优点。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5及图6,图5为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 的电路图,图6为图5中相关信号的时序图。电荷泵电路10'与第一实施 例中的电荷泵电路10不同之处在于电荷回收电路12'中以开关电路SW2 及节点NT'来取代开关电路SW1及节点NT,而在第一时序周期TP1'及时 序周期TP5'中,时序信号P2,及P3'均为高电位,使晶体管T2,及T4'
在第一时序周期TP1'及时序周期TP5'中导通以分别将第二端E12'及 E22,连接至节点NT,。
开关电路SW2例如为N型MOS晶体管,其为响应与控制信号Cp互为 反相的控制信号Cn的高电位导通提供低电压Vss至节点NT',并响应控 制信号Cn的低电位关闭。在第一时序周期TP1'及时序周期TP5'中,控 制信号Cn为低电位以关闭开关电路SW2及避免低电压Vss影响第二端 E12'及E22'的电位。此时,储存在E12'及E22'其中一端的电荷可透 过由晶体管T2'及T4'形成的短路路径转移至其中之另一,使第二端 E12,及E22'的电压实质上相近。
而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亦可包括n级电荷泵电路,以产 生实质上等于n+l倍高电压Vdd的输出信号Vo",如图7所示。如此,本 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相对于传统多级电荷泵电路是具有耗电量较低 及用电效率较高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8,其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的电路 图。第三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与第二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 10"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电荷回收电路12"还包括开关电路SW1及节点NT。 如此,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可响应于时序信号P广P4、控制信 号Cp来有效地执行与第一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实质上相同的操 作,并可响应于时序信号PK P2' 、 P3' 、 P4、控制信号Cn来有效地执 行与第二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实质上相同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虽仅以多级电荷泵电路10"响应于第二实施例中之信 号来执行与第二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实质上相同的操作的情形
为例做说明,然而,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io"亦可响应于第一实施
例的时序信号P广P4及控制信号Cp来执行与第一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 路10实质上相同的操作。其中,亦可再额外使用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信
号Cp来控制开关单元SW1的动作。
而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10"亦可包括n级电荷泵电路,以产 生实质上等于n+l倍高电压Vdd的输出信号Vo,",如图9所示。如此, 本实施例的多级电荷泵电路相对于传统多级电荷泵电路是具有耗电量较 低及用电效率较高之优点。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 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改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 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级电荷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泵电容及一第二泵电容,分别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电荷回收电路,在一第一时序周期中连接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电荷回收电路包括一第一节点;一第一开关电路,在一第二及一第三时序周期中导通以提供一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一节点,并在所述第一时序周期中关闭;及一第一驱动电路及一第二驱动电路,用以在所述第一时序周期中分别响应一第一时序信号及一第二时序信号连接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至所述第一节点;一第一级传输电路,在所述第二时序周期中提供一供应电压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级传输电路,在所述第三时序周期中提供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分别在所述第二及该第三时序周期中提供一第二电压及所述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分别在所述第二及该第三时序周期中提供所述第 一电压及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 电路包括一第一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控制端、所述第 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及耦接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及 一第二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控制端、所述第 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接收所述第二电压及耦接 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 电路包括一第三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控制端、所述第 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二时序信号、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及耦 接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及一第四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控制端、所述第 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二时序信号、接收所述第二电压及耦接 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传 输电路包括一第一转移电容,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转移电容的第 一端接收一第三时序信号;一第五晶体管,用以在所述第一转移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高于所述第 一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时提供所述供应电压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I'w , 'z 、一第六晶体管,用以提供所述供应电压至所述第一转移电容的第二 端,以设定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电压。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传输电路包括一第二转移电容,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二转移电容的第 一端接收一第四时序信号;一第七晶体管,用以在所述第二转移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高于所述第 二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时提供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及一第八晶体管,用以提供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至所述第二 转移电容的第二端,以设定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电压。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 电路包括一第九晶体管,包括一控制端、 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九晶体 管的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接收一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接收所述供 应电压及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回收 电路包括一第二节点;及一第二开关电路,在所述第二及一第三时序周期中导通以提供所述第 二电压至所述第二节点,并在所述第一时序周期中关闭。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一第十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控制端、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及耦 培革所沐笛一泰由.忽的笛一端.及一第十一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控制端、所述 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一时序信号、耦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及 耦接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一第十二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控制端、所述 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二时序信号、耦接至所述第一节点及 耦接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及 一第十三晶体管,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控制端、所述 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分别接收所述第二时序信号、耦接至所述第二节点及 耦接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 关电路包括一第十四晶体管,包括一控制端、 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十四 晶体管的控制端、第一端及第二端分别接收一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接收所 述第二电压及耦接至所述第二节点。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 所述第二电压分别为所述多级电荷泵电路中的一高电压及一低电压。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输出级电路,用以提供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至一输出端,所述输出级电路包括一第三转移电容,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三转移电容的第 一端接收一第三时序信号;一第十五晶体管,用以在所述第三转移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高于所述输出端的电压时提供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至所述输出端;及 一笾+六晶汰昝.田以提他卩斤沭笛一^由.兹的笾一端的由1^至断〗术筮三转移电容的第二端以对所述第三转移电容进行充电。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 传输电路、所述第一泵电容及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系形成一第一级电路,所 述第二级传输电路、所述第二泵电容及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系形成一第二级 电路;其中,所述多级电荷泵电路还包括一第三级电路及一第四级电路,所 述第三及所述第四级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级电路具有实质上 相同的结构及操作。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 所述第二电压分别为所述多级电荷泵电路中的一低电压及一高电压。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电荷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 所述第二电压分别为所述多级电荷泵电路中的一高电压及一低电压。
17. —电荷回收(Charge Recycle)方法,应用于一多级电荷泵 (Multiple-stage Charge Pump)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电荷泵电路包括 一第一泵电容(PumpCapacitor)及一第二泵电容,所述电荷回收方法用以在 一第一期间中回收并转移所述第一泵电容中的电荷至所述第二泵电容,或 回收并转移所述第二泵电容中的电荷至所述第一泵电容,所述电荷回收方 法包括在一第二期间中致能一第一开关以提供一第一电压至一第一节点,并 提供所述第一节点上的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在一第三期间中致能所述第一开关以提供所述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一 节点,并提供所述第一节点上的第一电压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以 及在所述第一期间中关闭所述第一开关以使所述第一节点为实质上浮 接(Floating),并短路连接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以将储存 在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泵电容其中之一的电荷转换至所述第一及所述第 二泵电容其中之另一。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期间中提供一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及 在所述第三期间中提供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期间中致能一第二开关以提供一第二电压至一第二节点,并提供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及在所述第三期间中致能所述第二开关以提供所述第二电压至所述第 二节点,并提供所述第二节点上的第二电压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一端。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期间中提供一供应电压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及 在所述第二期间中提供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上的电压至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期间中提供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上的电压至所述多级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以输出一输出信号。
22.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期间中提供一供应电压至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及在所述第三期间中提供所述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上的电压至所述第 二泵电容的第一端。
23. 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荷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期间中提供所述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上的电压至所述多级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端,以输出一输出信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多级电荷泵电路及其方法,所述电路包括第一、第二泵电容、电荷回收电路、第一级与第二级传输电路。电荷回收电路包括第一、第二驱动电路及开关电路,其在第一时序周期中关闭使节点浮接、耦接第一及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至节点。在第二及第三时序周期中开关电路、第一及第二驱动电路分别用以提供特定电压至节点,以控制第一及第二泵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第一级与第二级传输电路分别在第二时序周期中提供高电压至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并在第三时序周期中提供第一泵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至第二泵电容的第二端。
文档编号H02M3/07GK101355299SQ200810080459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6日
发明者施义德, 洪俊雄, 陈重光 申请人: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