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437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将手机、MP3、 MP4或数码 相机等数码产品的充电器牢固地固定在插座上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在2000年10月25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403133Y中公开了一种"插 壁式移动电话充电器",主要包括开设于顶部的插置槽,以及设于一侧壁面的 插头,其中该插置槽为内凹状,内部可用以供移动电话或电池置放用以作充电 或放电,该插头平设凸出于一侧壁面上,且该充电器本体内部设置有电子电路; 将充电器插头直接插置于墙壁上的插座中即可定位并使用,免除已知充电器需 延设电线的困扰与不便。这种充电器的缺点是使用时手机充电器与墙壁的连 接不牢固;因为使用时手机(移动电话)插到插置槽内,相当于插在墙壁上的 充电器额外负荷了手机的重量,而手机充电器是靠电源插脚与墙壁插座上的插 孔之间的摩擦被固定的,只要受到较小的外力作用或者手机重量过大,则容易 从墙壁上掉下,而且当向固定在墙壁上的充电器插槽内插入手机的过程中,也 可能使充电器受力移动或掉下,所以,在向插槽内插入手机时必须用另一只手 扶住充电器,使用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充电器中存在的与插座连接不牢固、使用不 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与插座牢固连接的充电器。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第一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器,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两 只电源插脚、充电插头和外壳,其中变压整流电路可以由变压器及电子整流元 件构成或由开关电源构成,开关电源或电子元件设置在电子线路板中,充电插 头与充电输出电路电连接,对于将来如果可以在充电器与手机之间实现无线电 充电则充电插头是可以省略的,所述两只电源插脚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中并与三 孔插座的电源插孔相配,外壳中设置可沿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径向移动的锁 钩,在所述底板开有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所述锁钩的钩头经该通孔伸出, 在外壳中设置可以驱动所述锁钩移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钩头与两只电源插脚相互靠近而夹紧三孔插座或相互远离而撑紧所述三孔 插座,从而将充电器牢固地固定在三孔插座中。此处的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实 际上是指钩头向两只电源插脚之间的中点靠近或远离。本发明所述的三孔插座 是指符合相关国家的标准的三孔电源插座,其中两个插孔分别接电源的零线和 相线,另一个插孔是地线插孔。
所述驱动机构是设置在所述锁钩与外壳之间的螺杆,该螺杆与锁钩螺紋耦 合且螺杆的控制端伸出外壳外,螺杆在外壳内被轴向定位(也可以改为螺杆与
外壳螺紋耦合、在螺杆与锁钩之间设置轴向定位);通过旋转该控制端带动螺 杆旋转而驱动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螺杆在外壳内被轴向定位可以是单向或双 向定位;螺杆的手柄可以直接作为其控制端,转动螺杆的手柄带动螺杆旋转而 使锁钩靠近底板上的电源插脚时,钩头和电源插脚相当于老虎钳的钳脚伸入所 述地线插孔和电源插孔内而牢固地夹住插座,此时,钩头和电源插脚的相近侧 分别压紧地线插孔和电源插孔的相近側的内壁,从而将充电器锁紧在插座上一 一此时充电器上的钩头和电源插脚与三孔插的状态是一种(向内)夹紧状态, 反向旋转螺杆即可松开,从而可以将充电器从插座上拔下;如果旋转螺杆使锁 钩远离底板上的电源插脚,所述钩头和电源插脚的远离侧分别压紧地线插孔和 电源插孔的远离侧的内壁一一此时充电器上的钩头和电源插脚与三孔插座的 状态是一种(向外)撑紧状态。上述螺杆的控制端也可以是设有在螺杆中并与 螺杆同轴的拔轮,部分拔轮的外缘作为所述螺杆的控制端露出外壳外,通过拔 动外露于外壳外的拔轮的外缘带动螺杆旋转,从而使所述锁钩相对于外壳移 动,该拔轮的外柱面可以设置一定的轴向齿或轴向槽以便拔动。
所述驱动机构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锁钩与外壳之间的弹簧;充电器插入三 孔插座前,弹簧必须对锁钩有一预先的弹力使钩头稍为偏离地线插孔,充电器 插入插座的过程中,钩头前端必须有导向斜面,使钩头可以顺利伸入地线插孔 内,在插入三孔插座的过程中,在两只电源插脚以及三孔插座的三只插孔的共 同作用下,使钩头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被强行插入所述地线插孔内,此时钩头 所受到的弹簧力的方向是指向或背向两个电源插脚之间的中点,插入后靠弹簧 力而使钩头和两只电源插脚夹紧或撑紧三孔插座,以使充电器不易从插座上落 下,此时必须使用足够的力才能将充电器从插座上拔下。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杆和可在外壳内滑动的楔形滑块,该螺杆设置在楔形 滑块与外壳之间并与楔形滑块螺紋耦合,螺杆在外壳内被轴向定位(也可以改为螺杆与外壳螺丝耦合、在螺杆与楔形滑块之间设置轴向定位),螺杆的手柄
作为其控制端伸出外壳外;通过旋转控制端带动螺杆旋转而驱动楔形滑块滑 动,楔形滑块的斜面驱动所述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所述螺杆的控制端也可以 是设置在螺杆中并与螺杆同轴的拔轮,部分拔轮的外缘作为所述螺杆的控制端 露出外壳外,通过拔动外露于外壳外的拔轮的外缘带动螺杆旋转而驱动楔形滑 块滑动,楔形滑块的斜面驱动所述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
上述螺杆的控制端也可以是一个主动齿轮的外缘,其具体方案是在所述螺 杆设有与螺杆同轴的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外壳中并与螺杆上的齿轮啮 合,部分主动齿轮的外缘露出外壳外,通过拔动外露于外壳外的主动齿轮的外 缘带动螺杆旋转,从而使所述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
所述钩头压向所述地线插孔内侧壁的一側为斜面或带齿的側面,该斜面沿 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斜向远离所述通孔的轴线。其中当所述钩头的侧面带齿 时,最好在外壳与锁钩之间使用螺杆而不用弹簧。斜面的作用是使钩头压紧地 线插孔内壁时,钩头受到一个指向地线插孔方向的分力,使该机构更好地将充 电器锁定在插座中;如果该斜面方向与所述方向相反,则钩头将受到一个背向 地线插孔的分力,不但不能很好地将充电器锁定在插座中,而且可能在旋转螺 杆的过程中,使充电器滑出三孔插座。
所述螺杆上设有环形的卡翼,在所述底板上开有与该卡翼相配的卡槽。其 好处是对螺杆进行轴向定位,可以方便地控制所述钩头的往复移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第二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器,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两只 电源插脚、充电插头和外壳,其中变压整流电路可以由变压器及电子整流元件 构成或由开关电源构成,开关电源或电子元件设置在电子线路板中,充电插头 与充电输出电路电连接,对于将来如果可以在充电器与手机之间实现无线电充 电则充电插头是可以省略的,所述两只电源插脚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中并与三孔 插座的电源插孔相配,外壳中设置可沿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径向移动的锁钩, 在所述底板开有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所述锁钩的钩头经该通孔伸出;在 所述外壳中设置与所述锁钩对称的辅助锁钩,辅助锁钩上的钩头同样经所述底 板中的通孔伸出;所述锁钩与辅助锁钩之间设置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 驱动下锁钩与辅助锁钩之间作相背向移动,而使锁钩和辅助锁钩上的钩头撑紧
所述地线插孔的一对侧壁,从而将充电器牢固地固定在三孔插座中。
所述驱动机构是设置在锁钩与辅助锁钩之间的螺杆或弹簧,其中该弹簧使锁钩与辅助锁钩受到相背向的弹力,所述螺杆与锁钩螺紋耦合并与辅助锁钩轴 向定位,该螺杆的控制端伸出所述外壳外。同样,两个钩头上面向地线插孔的 前端必须设置导向斜面,以便于两钩头插入地线插孔内,在充电器插入三孔插 座前,该弹簧使锁钩与辅助锁钩的距离处于最大位置处,在插入三孔插座的过 程中,地线插孔克服弹簧力的作用使两钩头可以同时插入地线插孔内。当然, 螺杆也可以同时与锁钩和辅助锁钩螺紋耦合,但其耦合螺丝必须一个为左旋另 一个为右旋。
所述驱动机构由螺杆和楔形滑块构成,所述楔形滑块可以在所述外壳内滑 动,该楔形滑块可插入锁钩与辅助锁钩之间,楔形滑块与外壳之间设置螺杆, 螺杆与楔形滑块螺紋耦合且螺杆的控制端伸出外壳外,螺杆在外壳内被轴向定
位;通过旋转所述控制端带动螺杆旋转而驱动楔形滑块滑动,楔形滑块的斜面 驱动所述锁钩和辅助锁钩作相背向的移动,锁钩上的钩头和辅助锁钩上的钩头 分别撑紧所述地线插孔的 一对侧壁。
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压向所述地线插孔内侧壁的 一侧为斜面 或带齿的侧面,该斜面沿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斜向远离所述通孔的轴线。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第三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器,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两只
电源插脚、充电插头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只电源插脚固定在外壳的底板 中并与三孔插座的电源插孔相配,外壳中设置可沿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径向移 动的锁钩,在所述底板开有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所述锁钩的钩头经该通
孔伸出;在所述外壳上设置可摆动或可移动的压块,该压块两端分别压住所述 外壳外侧壁和所述三孔插座的外侧壁,在所述压块中部与锁钩之间设置螺杆或 弹簧,所述螺杆与锁钩螺紋耦合且螺杆的手柄伸出外壳外,螺杆与压块之间设 有轴向定位,在所述螺杆或弹簧的驱动下所述钩头与压块作相向移动而夹紧所 述三孔插座。压块两端与外壳外侧壁和三孔插座的外侧壁线接触时,其夹持三 孔插座时的效果最好。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直接使用插座地线插孔作为紧固机构 的紧固孔,而不需要另外在墙上或插座面板上开孔即可以将充电器牢固地固定 在插座中,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同时也不会破坏插座。特别是使 用了螺杆式的紧固结构可以保证在充电器上放置手机后也不会从插座上落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所述充电器的实施例一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充电器的实施例二的立体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底板上安装了锁钩和螺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面壳沿内侧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6中底板插上两只锁钩后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6中底板的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IO是图6中的两只锁钩并在一起后的立体放大图。
图11是图6中的螺杆的立体放大图。
图12是图6中其中一只锁钩的立体放大图。
图13是图6楔形滑块的立体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所述充电器的实施例三的立体视图。
图15是图14中拿走了面壳后的紧固机构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图15中各零件安装在一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的楔形滑块设置了导向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所述充电器的实施例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所述充电器的实施例五的外观立体图。
图20是图19中抽走了连接器43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中设置钩头的锁钩46的立体放大图。
图22是图19的立体分解图。
图23是图22中的楔形滑块、锁钩、弹簧座和螺杆安装到底板后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2中面壳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5是本发明所述充电器中锁钩的其中一种结构与地线插孔之间的内部 状态参考图。
图26是本发明所述充电器实施例六的立体分解图。 图27是26中锁钩另 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28是图26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29是图28中抽走了手机和连接器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0是图29沿穿过钩头761的水平截面图。图31是图26中电源总开关77的立体放大图。
图32是图26中电源总开关安装在面壳后的内侧立体图。
图33是图32中抽出电源总开关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4是图29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5是图26中底板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6是图26中螺杆、楔形滑块和主动齿轮安装在底板上时的立体状态图。 图3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面壳,10、孔,133、螺孔,111、螺杆,11、手柄,131、钩头, 13、锁钩,132、身部,141、电源插脚,14、底板,142、翼,12、开关,022、 电源插孔,02、面板,021、地线插孔,01、底座;200、孔,20、凸台,2、 面壳,212、卡槽,220、螺孔,23、锁钩,231、卡台,232、侧翼,252、翼, 25、底板,251、翼,24、锁钩,221、楔形块,242、侧翼,241、卡台,22、 楔形滑块,210、螺杆,211、限位翼,21、手柄,201、方孔,239、 249、钩 头,250、通孔;230、 240、斜面;3、面壳,31、手柄,33、底板,331、 332、 凸块,32、楔形滑块,310、螺杆,311、卡翼;6、滑块,61、 62、斜槽,611、 621、内斜面,612、 622、外斜面,613、 623、导向条;53、压块,521、手柄, 52、螺杆,54、面壳,5、锁钩,51、钩头,540、通孔,510、 5100、 530、斜 面;43、连接器,441、拔轮,42、底板,41、面壳,411、导向定位孔,412、 限位翼,461、钩头,421、通孔,422、电源插脚,4611、斜面,463、弹簧柱, 46、锁钩,462、导向斜面,423、缺口, 424、导向腔,472、盲孔,471、导 向斜面,47、楔形滑块,432、充电插头,431、输出插头,469、弹簧座,4811、 开关杆,481、电源总开关,4311、输出插座,44、螺杆,4100、孔,410、插 座腔,4119、通孔,H9、插孔套,H91、地线插孔,H41、钩头,H0、插座面板, H81、电源插脚,Hl、底板,H4、滑块,H40、轴;76、锁钩,74、螺杆,741、 齿轮,75、主动齿轮,711、导向定位孔,732、充电插头,73、连接器,731、 输出插头,7111、侧槽,712、限位翼,713、缺口, 77、电源总开关,78、输 出插座,72、底板,71、面壳,761、钩头,762、肩台,763、螺孔,70、手 机,772、凸起,773、定位槽,771、开关杆,720、通孔,728、限位筋,750、 凸轴,719、限位筋,710、限位筋,717、定位筋,7100、限位筋,726、 727、 支撑块,7271、 7212、支撑缺口, 7261、 7262、支撑缺口, 729、导向定位块; 851、楔形滑块,85、楔形块,82、底板,80、电源插脚,83、锁钩,84、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见图1,属于第一技术方案,其中固定在墙壁上的底座01与 盖住底座01的面板02构成三孔(电源)插座,面板02内侧固定有与巿电电 源电连接的电触片,该插座为现有家居或公共场所使用中的三孔插座。
图3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从图3中可见,充电器是由面壳1、底板14 以及带变压整流电路的电子线路板和充电插头组成,其中面壳1和底板14构 成所述充电器的外壳,因为电子线路板和充电插头(插入手机充电孔内的插脚) 是现有技术,所以在图3中未画出(以下各实施例相同);面板02上的两个电 源插孔022分别是相线插孔和零线插孔。
图3中的锁钩13、螺杆111和固定在底板14上的两只电源插脚141构成 紧固机构,锁钩13的身部132与底板上的两只翼142之间的间隙滑动相配(见 图4),从锁钩伸出的上侧带齿的钩头131穿过底板两翼142之间的方孔(见 图5,该方孔即为本发明所述底板上开设的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伸入面 板02的地线插孔021内,钩头131的左右宽度与地线插孔021滑动相配、上 下高度小于地线插孔021的上下长度,使钩头131可以在地线插孔021内上下 移动,螺杆111穿过面壳1上侧壁的孔10后与锁钩上的螺孔133螺紋耦合, 螺杆上端的手柄11作为螺杆的控制端位于面壳1外,使螺杆111联接在面壳 与锁钩之间,而手柄11外径比面壳上的孔10的内径大,面壳对手柄lll下侧 起向下的轴向定位作用一一即螺杆111被单向轴向定位(即螺杆111向面壳方 向运动的最大位置被手柄11限定),旋转手柄11时因为螺杆111被轴向定位, 所以螺杆111带动锁钩13向上移动,使钩头131受到远离电源插脚141的力, 直到钩头131上侧的齿顶住面板02的地线插孔021的上侧壁,继续同方向旋 转手柄ll,在螺杆lll、手柄ll下端面、面壳上侧壁的上端面的共同作用下, 面壳l及其与面壳相固定的底板14受到向下的力而(相对于插座)向下略为 移位,直到固定在底板14上的两只电源插脚141被面板02上的两个电源插孔 022限位,此时,钩头131上侧的齿顶紧面板的地线插孔021上侧内壁,而电 源插脚141下侧顶紧对应电源插孔022的下侧,也即在螺杆111的作用下,钩 头131向远离电源插脚141的方向移动,所以钩头131与电源插脚141分别沿 上下方向撑紧地线插孔021和电源插孔022 (即撑紧所述三孔插座),从而将 充电器固定在插座中;要从插座上拆下充电器时,只需沿反方向旋转手柄,就可以使锁钩13上侧面与地线插孔021的上侧内壁分离,此时可以将充电器从 插座上取下。螺杆lll近似于一个螺栓。
图3中的螺杆111也可以改为连接在面壳中的孔IO与锁钩之间的弹簧(图 中未画出),此时底板上的翼142之间的方孔比钩头不能大太多,否则在充电
器插入插座之前可能会因为钩头的头部偏离地线插孔太远而不能插入;同时钩 头131上侧的齿也不要,而改为图18中的斜面510和5100,使其插入插座的 过程中利用斜面510的导向作用使钩头可以顺利伸入地线插孔内。该方案的好 处是充电器插入插座后不需搡作紧固机构,但缺点是充电器插入插座时必须用 力,而且固定时仅靠弹簧的拉力拉住锁钩,紧固的可靠性不及用螺杆的方案。
图3中的手柄ll位于螺杆lll的上方,如果将螺杆lll反向放置,即手 柄11在下、螺杆111在上,并且加长螺杆的长度,螺杆穿过面壳下側壁开设 的孔后再与图3中锁钩上的螺孔133耦合,则可以改变钩头131原来向上的锁 紧方向(此时,钩头上的齿开设在钩头131的下侧),此时,拧紧螺杆的过程 是使锁钩13移向电源插脚141,使钩头131和电源插脚141相当于一个老虎 钳的两只钳脚分别钳住面板的地线插孔021与电源插孔022而夹紧三孔插座, 从而将充电器固定在插座中。或者是将螺杆和锁钩倒转180度后,适当加长螺 杆,使手柄被面壳下侧壁定位也可以将撑紧改为夹紧。
图3中,紧固机构锁紧时,是利用螺杆111将锁钩13向上拉的,其实,
只要改变一下手柄就可以利用螺杆111将锁钩向下推的方式来紧固,其方法是 使手柄n直径小于螺杆111的直径,并使面壳上的孔10与改小后的手柄直径 相配,手柄11经孔10的下侧向上穿出,同时将钩头131上侧的齿改在下侧, 紧固时旋转伸出面壳1外的手柄使将锁钩13向下推,使钩头131与电源插脚 141相当于老虎钳的两只钳脚分别钳住面板上的地线插孔021和电源插孔022 而夹紧三孔插座,这是一般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可实现的,在此不再多述。
图3中的螺杆111也可以水平放置,此时旋转螺杆时锁钩受到侧向的水平 力,面壳1受到以电源插脚141为中心的扭力,同样可以增大充电器从插座上 拔出的力,也可以将充电器固定在插座中,此时最好在钩头与地线插孔的接触 的一侧设置齿;但这种方案的紧固方式不及图3的方案好。
图1中的开关12是充电器的电源总开关,面壳1前侧的两个凹腔可以用 于放置充电过程中的手机。
实施例二,见图2,属于第二技术方案,它使用与图1实施例相同的插座。图6是图2的分解图,见图6 (未画出充电器的充电电路和充电插头), 带有楔形块221的楔形滑块22、 一对锁钩23和24 (其中锁钩24可以作为本
发明所述的辅助锁钩,因为此处的锁钩与辅助锁钩其结构和作用都相同,所以 本实施例中不再区分锁钩与辅助锁钩)、螺杆210构成紧固机构,螺杆210上 设有环形的限位翼211和带卡槽212的手柄21,螺杆210与楔形滑块22和面 壳一道构成本发明所述的驱动机构,对称的一对锁钩23和24并在一起后的立 体图见图IO,图10中两个锁钩尾部相对处分别设有斜面230和240,锁钩23 和24上的钩头239和249同时穿过位于图6中翼251和252之间的通孔后从 底板25背面伸出(其中该通孔的背面见图8—一通孔250,该通孔250即为本 发明所述底板中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图8所示的钩头239和249宽度 与相应的插座的地线插孔的宽度相当,而钩头239和249上下叠放在一起后, 上下侧的最大距离小于相应的插座的地线插孔上下侧的距离;钩头239上侧为 斜面,该斜面沿远离充电器底板25的方向斜向上;而钩头249下侧为斜面, 该斜面沿远离充电器底板25的方向斜向下。
图6,螺杆210与楔形滑块22的螺孔220螺紋耦合,手柄21及其上的卡 槽212穿过面壳上的凸台20中央的孔200伸出面壳2外,在卡槽212上装入 卡介,卡介与限位翼211 —起使手柄21不能轴向移动(即螺杆被轴向双向定 位),楔形滑块前端的楔形块221上下侧斜面正对图10中两锁钩后侧的斜面 230和240,楔形滑块22外围与面壳2背面的方孔201 (见图7)相配,以防 止楔形滑块22旋转;旋转手柄21,图6中与手柄21相连的螺杆210驱动楔 形滑块22前进,使楔形滑块上的楔形块221经锁钩23和24的斜面230和240 (斜面230和240见图10)之间切入两锁钩之间,将两锁钩23和24分别向 上、下方向推(也即作相背向的移动),锁钩23和24分别在翼251和252的 导向作用下向上和向下移动,从而使图8中的钩头239和249分别向上和向下 移动而撑紧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上下侧壁,从而将充电器固定在所述插座上。 图6中的实施例也可以省略楔形滑块22和螺杆210以及与螺杆相连的手 柄21,而代之以设在锁钩23和24之间的弹性簧片或另一螺杆(不同于图6 中的螺杆210)来构成另一驱动机构,其中该弹性簧片可以设在图6中的卡台 213与241之间或者侧翼232与242之间,使两个锁钩受到相背向的弹力,此 时充电器插入插座的过程中,地线插孔强行克服弹性簧片的弹力而使M钩头相 向移动到可以同时进入地线插孔,钩头进入地线插孔后在弹性簧片弹力作用下撑紧住地线插孔而将充电器固定,该弹性弹簧片即为本发明所述之驱动机构之
一;代之以另一螺杆时,该螺杆设置在锁钩23和24之间,并与其中一个锁钩 23上的螺孔螺紋耦合,该螺杆的另一端与锁钩24之间设有限位机构,当旋转 伸出面壳外的螺杆手柄时,使螺杆带动两个锁钩23和24受到相背向的力而背 向移动(张开),直至撑紧插座的地线插孔的一对内侧壁,从而将充电器锁定 在插座上;当然该螺杆也可以分别与锁钩23以右旋螺紋耦合、与锁钩24以左 旋螺紋耦合,当旋转螺杆时,两锁钩沿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可以支撑住所述地 线插孔,反方向放置螺杆时可以松开撑紧地线插孔的钩头。
实施例三,见图14,属于第二技术方案,螺杆的控制端一一手柄31经面 壳3的一侧伸出。见图15,是图14中拿走了面壳后坚固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它使用图6中相同的两个锁钩23和24,图15中的底板33比图6的底板25 只是多了两块凸出的带卡槽的凸块331和332,两锁钩与底板之间的配合也与 图6的相同。
结合图15和16,楔形滑块32上下侧的斜面位于锁钩23和24的卡台231 和241之间,见图16,螺杆310上设有环形的卡翼311,螺杆右端的手柄31 即为螺杆的控制端,其中环形的卡翼311卡入底板33中两块凸台331和332 相对的卡槽中,以对螺杆310的轴向进行双向定位,楔形滑块32与螺杆310 螺紋耦合,将充电器插入插座后,旋转手柄31使楔形滑块32向右移动,从而 通过卡台231和241使锁钩23和24分别受到相背向的力,其原理与上述实施 例的相同,使锁钩23和24中的钩头撑紧插座中地线插孔的上下侧壁而将充电 器固定在插座上。为了使松开螺杆时,两钩头可以顺利与地线插孔的上下侧壁 分离,可以在两锁钩之间加设拉簧。
图16中的楔形滑块也可以改用图17所示楔形的滑块,它是在楔形滑块上 下方分别固定两条导向条613和623而形成两条斜槽61和62,图16中的卡 台231和241分别卡入斜槽61和62内,当滑块6向右移动时,内斜面611和 621 (即原楔形滑块上的斜面)将两锁钩向外顶而撑紧地线插孔,使充电器与 插座固定;反向旋转螺杆时,滑块6向左移动,两导向条的外斜面612和622 使两锁钩向内复位而与地线插孔的内侧壁分离,便于将充电器从插座上取下。
另外,图3实施例中的螺杆也可以釆用图15所示的螺杆,即在螺杆上设 置环形的卡翼311,在底板上开设与该环形卡翼相配的卡槽,使旋转螺杆时螺 杆没有轴向位移一一螺杆被双向轴向定位。实施例四,见图18,属于第三技术方案,它实际上是在图3实施例的基 础上,增加了两端分别压住插座的面板02 (该面板与图2中三孔插座的面板 相同)的上侧壁和面壳54的上侧壁的压块53,由锁钩5、压块53、螺杆52 构成紧固机构,而螺杆52是锁钩5的驱动机构,螺杆52最上端设有控制端一 —手柄521,螺杆52的手柄521对螺杆向外壳方向的最大位移起单向轴向定 位作用,底板上的通孔540大于地线插孔021,可以上下活动的锁钩5的钩头 51经底板上的通孔540伸出后再伸入地线插孔021内,螺杆52从上部穿过压 块53中部的通孔和面壳54上侧壁的通孔后,再与锁钩5上部螺紋耦合,柠紧 手柄521使锁钩5向上移动直到钩头51上侧的斜面5100压住面板的地线插孔 021上侧,继续拧紧手柄521,使手柄521下侧压紧压块53上侧,直到压块 53与钩头51夹紧三孔插座的面板。
图18中的螺杆也可以用一弹簧(拉簧)代替,该弹簧(拉簧)设置在压 块与锁钩之间,靠弹簧的拉力而使压块和钩头夹紧三孔插座,充电器插入插座 时必须用手向上拉起压块,或者在压块的下侧面前方设置斜向上的斜面530, 同时钩头前方设置斜向下的斜面510。
图18中的压块53右端也可以枢接在面壳54中,其枢接轴垂直于图面方 向,使压块53可以沿图面表面作顺时针或逆时方向摆动。
实施例五,图19是本发明所述充电器的实施例五的外观立体图。是一种 无绳直插式手机充电器,属于第一技术方案。见其分解状态图22,面壳41和 底板42构成充电器的外壳,图中未画出的充电电路及电子线路板设置在外壳 内,锁钩46与底板内的导向腔424滑动相配其钩头461穿过底板底部的通孔 伸出(如图20所示),楔形滑块47中的导向斜面471与锁钩中的导向斜面462 相配,楔形滑块上侧的盲孔472内卡入螺母,螺杆44伸入楔形滑块内与该螺 母螺紋耦合,螺杆上作为所述控制端的拔轮441 一部分经底板上的缺口 423露 出外壳(参见图19和23)。图23是各对应零件安装在底板时的状态,其中弹 簧座469与锁钩上的弹簧柱463之间设置弹簧(图中未画出),楔形滑块47在 螺杆44的驱动下可沿图23所示的图面左右滑动(楔形滑块被底板定向而不能 随螺杆旋转),当楔形滑块47向左移动时,锁钩46克服弹簧作用力而向下移 动,从而带动图20中的钩头461向两电源插脚422的中心方向移动而夹紧三 孔插座,其中从图21中可见锁钩上的钩头461面向图20的电源插脚的一侧为 斜面4611,该斜面4611的好处是当图20中钩头4611滑向两电源插脚的中心方向时不致于滑出地线插孔。充电器插入三孔插座前先拔动图23中的拔轮 441,使螺杆44带动楔形滑块47左移动,锁钩46在设置在弹簧座469与弹簧 柱463之间的弹簧力作用下向上移动到正对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的位置处,以 便于充电器顺利插入插座。图23中的楔形滑块47和螺杆44构成本发明所述 的驱动机构。图22中的电源总开关481和输出插座4311安装在面壳41内侧, 其中图24中的插座腔410用于放置输出插座4311,而电源总开关481固定在 图24中的面壳内侧时,其开关杆4811 (见图22)经图24中的孔4110伸入图 22中的导向定位孔411内,使用时,先手执图22中的连接器43,将连接器上 的充电插头432插入手机插孔内,再手执手机将连接器43正对图22中的导向 定位孔411插入,使图22中连接器下端的输出插头431穿过图24中的通孔 4119插入固定在插座腔410内的输出插座4311 (图22)内,其间连接器43 将电源总开关4811的开关杆4811压下而接通充电器的总电源。
图22实施例中的锁钩的内部结构也可以采用图25所示的结构,它由滑块 H4和钩头H41构成,其中钩头H41通过轴H40枢接在滑块H4中,滑块H4上 侧为斜面,该斜面与图21中锁钩上的斜面462相同,当楔形滑块驱动图25中 的滑块H4下移时,滑块带动钩头H41顺时针摆到图25所示位置而夹紧三孔插 座,其中钩头H41的大小与标准的地线插脚的大小相当。
实施例六,属于第一技术方案,见图26,其中锁钩76、螺杆74和主动齿 轮75安装在底板72中,螺杆74上设置齿轮741与主动齿轮75啮合,主动齿 轮75的外缘一部分经面壳上的缺口 713伸出外壳而作为螺杆74的控制端使 用。安装方案如图36所示,螺杆与锁钩76螺紋耦合,螺杆上的齿轮741两侧 的轴(与螺杆同轴心)分别放入图35中的支撑缺口 7262和7272中,而主动 齿轮75两侧的凸轴分别放入图35中的支撑缺口 7261和7271中。图26中的 电源总开关77和输出插座78安装在面壳71内侧。面壳71内侧的结构见图 33,分别设有定位筋717,侧槽71U,限位筋710和7100,其中侧槽7111贯 穿面壳上侧的导向定位孔711 (见图26中的导向定位孔711和侧槽7111 ),该 側槽用于安装图26中的电源总开关77并使图31中的开关杆771伸入图26的 导向定位孔711内,电源总开关安装在面壳内侧时的状态图如图32所示,使 图31中的定位槽773与图32中的定位筋717相配,图31中的凸起772与面 壳上侧持平(如图29或34中的凸起772 )。图34可见开关杆771伸入面壳的 导向定位孔711内的示意图。图26、 30、 36中的齿轮表面未画出具体的齿形。图27,锁钩76中的螺孔763与图26中的螺杆74螺紋耦合,锁钩76上 设有凸出的肩台762,在肩台762上伸出钩头761,其肩台762的宽度与图29 中底板72底部开设的通孔720相配,但该肩台的髙度最高只能与底板的底部 持平。其中锁钩上的钩头761可以是直接与锁钩一体成型的塑料件,也可以是 金属片,该金属片可以在塑料锁钩成型时嵌件注塑在一起。
图30,位于外壳内的锁钩76分别被底板72、导向定位块729和面壳上的 限位筋710导向定位,锁钩上的肩台伸入底板的通孔中,设在肩台外端面的钩 头761经底板的通孔伸出,固定在面壳71中的电源总开关77被底板上的限位 筋728限位,电源总开关的开关杆771伸入导向定位孔711内,主动齿轮75 上的凸轴750被支撑块726和限位筋719定位。
实施例六在使用时,先拔动图29中的主动齿轮75,使钩头761复位到最 靠近两只电源插脚的位置处,此时钩头761位于与标准三脚插头的地线插脚相 同的位置,此时可以将充电器插入三孔插座内,然后反向拔动主动齿轮75使 钩头75向上运动直到紧为止,此时钩头也两只电源插脚撑紧三孔插座,将图 26中的连接器73的充电插头732插入待充电手机的充电插孔内,再手执手机 将连接器下端的输出插头731插入图34中的导向定位孔711内,使连接器推 动开关杆771接通电源开关即可,其充电时的状态图如图28所示。
实施例七,见图37 ,属于第一技术方案,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充电器与插 座的固定连接结构,而这种结构关键在于如何驱动锁钩移动,而且本实施例中 的面壳釆用与实施例六中的面壳大致相同的面壳,所以,图37中仅画出了底 板82及其安装在底板内的锁钩83、楔形滑块85和弹片84的正投影视图。从 图37中可见,设置在底板内的锁钩83 (其背部的钩头与图29中的钩头761 相同)下端的斜面与楔形滑块851右端的楔形块85的斜面相配,楔形滑块851 的左端伸出底板82外,锁钩上侧与底板之间设有弹片84。使用时,用户用手 将楔形滑块851向右推,使楔形块85的斜面带动锁钩83克服弹片84的弹力 而向上移动到钩头位于标准地线插脚的位置处,然后将充电器插入插座中,松 手后,在弹片84的作用下锁钩83向下移、楔形滑块851被推向左侧,同时锁 钩上的钩头与电源插脚80夹紧三孔插座(其原理与上述属于第一技术方案的 实施例大同小异)。为了使用更为畅顺,防止锁钩不能在弹片作用下使楔形滑 块向左复位,可以在底板与楔形滑块之间加设一条弹簧,使楔形滑块受到一向 左的弹簧力。
权利要求
1、一种充电器,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两只电源插脚、充电插头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只电源插脚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中并与三孔插座的电源插孔相配,外壳中设置可沿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径向移动的锁钩,在所述底板开有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所述锁钩的钩头经该通孔伸出,在外壳中设置可以驱动所述锁钩移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钩头与两只电源插脚相互靠近而夹紧三孔插座或相互远离而撑紧所述三孔插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设置在所述 锁钩与外壳之间的螺杆或弹簧,所述螺杆与锁钩螺紋耦合且螺杆的控制端伸出外壳外,螺杆在外壳内被轴向定位;通过旋转所述控制端带动螺杆旋转而驱动 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设有与螺杆同轴的 拔轮,部分拔轮的外缘作为所述螺杆的控制端露出外壳外,通过拔动外露于外 壳外的拔轮的外缘带动螺杆旋转,从而使所述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杆和可 在外壳内滑动的楔形滑块,该螺杆设置在楔形滑块与外壳之间并与楔形滑块螺紋耦合,螺杆在外壳内被轴向定位,螺杆的控制端伸出外壳外;通过旋转所述控制端带动螺杆旋转而驱动楔形滑块滑动,楔形滑块的斜面驱动所述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设有与螺杆同轴的 拔轮,部分拔轮的外缘作为所述螺杆的控制端露出外壳外,通过拔动外露于外 壳外的拔轮的外缘带动螺杆旋转而驱动楔形滑块滑动,楔形滑块的斜面驱动所 述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设有与螺杆同 轴的齿轮,所述外壳中设置主动齿轮与该齿轮啮合,部分主动齿轮的外缘作为 所述螺杆的控制端露出外壳外,通过拔动外露于外壳外的主动齿轮的外缘带动 螺杆旋转,从而使所述锁钩相对于外壳移动。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头 压向所述地线插孔内侧壁的一侧为斜面或带齿的侧面,该斜面沿远离所述底板 的方向斜向远离所述通孔的轴线。
8、 一种充电器,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两只电源插脚、充电插头和外壳,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只电源插脚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中并与三孔插座的电源插孔 相配,外壳中设置可沿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径向移动的锁钩,在所述底板开有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所述锁钩的钩头经该通孔伸出;在所述外壳中设置 与所述锁钩对称的辅助锁钩,辅助锁钩上的钩头同样经所述底板中的通孔伸 出;所述锁钩与辅助锁钩之间设置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锁钩与 辅助锁钩之间作相背向移动,而使锁钩和辅助锁钩上的钩头撑紧所述地线插孔 的一对侧壁。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是设置在锁钩 与辅助锁钩之间的螺杆或弹簧,其中该弹簧使锁钩与辅助锁钩受到相背向的弹力,所述螺杆与锁钩螺紋耦合并与辅助锁钩轴向定位,该螺杆的控制端伸出所 ^夕卜壳夕卜。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由螺杆和楔形 滑块构成,该楔形滑块可插入锁钩与辅助锁钩之间,楔形滑块与外壳之间设置 螺杆,螺杆与楔形滑块螺紋耦合且螺杆的控制端伸出外壳外,螺杆在外壳内被 轴向定位;通过旋转所述控制端带动螺杆旋转而驱动楔形滑块滑动,楔形滑块 的斜面驱动所述锁钩和辅助锁钩作相背向的移动,锁钩上的钩头和辅助锁钩上 的钩头分别撑紧所述地线插孔的一对侧壁。
11、 一种充电器,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两只电源插脚、充电插头和外壳,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只电源插脚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中并与三孔插座的电源插孔 相配,外壳中设置可沿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径向移动的锁钩,在所述底板开有 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所述锁钩的钩头经该通孔伸出;在所述外壳上设置 可摆动或可移动的压块,该压块两端分别压住所述外壳外侧壁和所述三孔插座 的外侧壁,在所述压块中部与锁钩之间设置螺杆或弹簧,所述螺杆与锁钩螺紋 耦合且螺杆的手柄伸出外壳外,螺杆与压块之间设有轴向定位,在所述螺杆或 弹簧的驱动下所述钩头与压块作相向移动而夹紧所述三孔插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与插座牢固连接的充电器,包括变压整流电路、两只电源插脚、充电插头和外壳,两只电源插脚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中并与三孔插座的电源插孔相配,外壳中设置可沿三孔插座的地线插孔径向移动的锁钩,在所述底板开有对应所述地线插孔的通孔,所述锁钩的钩头经该通孔伸出,在外壳中设置可以驱动所述锁钩移动的驱动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钩头与两只电源插脚相互靠近而夹紧三孔插座或相互远离而撑紧所述三孔插座。本发明有多个技术方案,但主要是在插座的地线插孔内设置可移动的钩头与其它部件构成锁定机构而将充电器锁定在插座上。
文档编号H02J7/00GK101308942SQ200810092209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6日
发明者麦广树 申请人:麦广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