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427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机,尤其涉及具有用于对支撑电动机转轴的轴承朝轴 向施力的施力部件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10 —般而言,被轴承支撑的电动机转轴的轴端受板簧等施力部件朝轴线方向
施力。采用这种构造,可防止被轴承支撑的转轴产生晃动和倾斜等。
作为上述施力部件的安装构造,曾提出了各种技术方案。例如,在专利文 献1中记载了一种用于防止对转轴(导螺杆)朝轴线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错位、 脱落的施力部件的安装构造。 15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5 — 269733号公报
然而,该专利文献1的安装构造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方面,在专利文献l的构造中,为了将施力部件定位于规定位置,不得 不在保持转轴的前端侧的前端保持部上设置用于与在施力部件上形成的爪部 嵌合的凹部,从而存在前端保持部加工困难的问题。尤其在电动机越是小型时, 20精密加工越发困难,因此存在施力部件的安装精度下降、电动机的制造成本上 升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施力部件是为了将转轴的轴端朝轴线方向施力而设置的,若如 上所述地以前端保持部(在前端保持部上形成的凹部)为基准对施力部件进行 定位,则有时施力部件的施力位置会因零件的尺寸误差等而偏离转轴的轴线。 25其结果是,转轴会因对转轴的倾斜施力、施压不足而产生晃动,从而存在电动 机驱动中振动、转矩损失增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以简单的结 构、精度良好地安装对转轴朝轴线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的电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动机包括具有转轴的转子、配置在 该转子外周侧的定子、安装在该定子上并具有将所述转轴的输出侧可旋转地支 5撑的轴承部的框架、以及朝所述轴承部进行安装并用于对所述转轴朝轴线方向 的反输出侧(与输出侧相反的一侧)施力的施力部件,所述轴承部包括在形 成于所述框架输出侧的平板部上形成的贯穿孔、以及与该贯穿孔嵌合并支撑所 述转轴的轴承,在所述轴承上形成有从所述平板部朝轴线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具有对所述转轴施力的弹簧部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侧 10端部弯曲并相对的一对侧板部、以及从该一对侧板部各自的前端侧彼此向内弯 曲并与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卡合的一对钩部,通过使所述钩部与所述突起部卡 合,将所述施力部件安装在所述轴承部上。
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机,将转轴朝轴线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通过从其侧板部 弯曲设置的一对钩部与从支撑转轴的框架的平板部突出的突起部卡合而固定, 15即,为了固定施力部件,只需在框架的平板部上设置突起部即可,零件加工容 易,可削减电动机的制造成本,提高施力部件的安装精度。
另外,由于以支撑转轴的轴承为基准来固定施力部件,因此施力部件相对 于转轴的相对位置的偏离量变小,可防止施力位置大幅度偏离转轴轴线。其结 果是,可抑制对转轴的倾斜施力和转轴的晃动,在电动机驱动中可减少振动和 20转矩损失。
另外,这种情况下,最好所述轴承包括供所述转轴的轴端插通的轴承孔、 以及从该轴承孔朝径向直径扩大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平板部的输出侧 端面抵接,而且,所述施力部件的底面部与所述凸缘部的端面抵接,所述弹簧 部与所述转轴的轴端抵接。采用这种结构,将轴承的凸缘部保持在施力部件与 25平板部之间,在电动机驱动中可防止轴承晃动。由于利用施力部件的弹簧部直 接对转轴施力,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对转轴的倾斜施力和转轴的晃动等。
另外,最好在所述一对钩部上形成有作为所述施力部件的防脱部的凸部, 通过该凸部与所述突起部抵接来限制所述施力部件移动。最好在所述一对钩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抵接的弯曲部,利用在所述一对钩部上形成的 一对所述弯曲部来夹持所述突起部。最好在所述一对钩部上分别形成有多个所 述凸部,在所述多个凸部之间形成的圆弧状部构成了所述弯曲部。采用这种结 构,由于凸部可限制施力部件朝脱开方向移动,因此可防止固定好的施力部件 5脱落。而且,由于可利用弯曲部来夹持突起部,因此能以稳定的状态保持施力 部件。
另外,最好所述一对钩部从所述侧板部朝所述底面部侧锐角状地弯曲,并 通过与所述平板部的反输出侧端面抵接而将所述凸缘部夹在所述底面部与所 述平板部之间。若这样构成,则可在钩部起到板簧作用的状态下将平板部夹在 10钩部与底面部之间,因此,可更牢固地固定施力部件。而且,当在轴承上形成 有所述凸缘部时,该凸缘部也被夹入钩部与底面部之间,因此,还可防止轴承 的晃动等。
另外,若在所述施力部件上形成有从所述底面部朝轴线方向弯曲并在所述 施力部件的安装方向上的后端侧与所述轴承部抵接的限位部,则可提高施力部
15件的安装作业效率。而且,还可防止施力部件的错位等。
另外,若将所述弹簧部在所述施力部件的安装方向上的后侧朝前端切起, 则在(滑动)安装施力部件时,被从底面部切起的弹簧部的前端不会被轴承等 卡住,因此,可大幅度提高施力部件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性。
采用本发明的电动机,将转轴朝轴线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通过从其侧板部
20弯曲设置的一对钩部与从支撑转轴的框架的平板部突出的突起部卡合而固定。 因此,零件加工变得容易,可削减电动机的制造成本,提高施力部件的安装精 度。
另外,这种情况下,若在轴承上形成有所述突起部,则可将施力部件以轴 承为基准定位固定到框架上。S卩,能以支撑转轴的轴承为基准来固定施力部件, 25因此,施力部件相对于转轴的相对位置的偏离量变小,可防止施力部件的施力 位置大幅度偏离转轴轴线。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电动机的结构的图,图1 (a)是沿短 边方向的输出侧的侧视图,图1 (b)是沿长边方向的侧视图,图1 (c)是沿 长边方向的俯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所包括的转子和定子的放大图。 5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所包括的第一轴承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电动机所包括的施力部件的结构的图,图4(a) 是俯视图,图4 (b)是沿长边方向的侧视图,图4 (c)是仰视图,图4 (d) 是沿短边方向的侧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将图3所示的第一轴承安装到框架(平板部)上的顺序的 10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将图4所示的施力部件安装到框架(平板部)上的顺序的 剖视图。
图7是在第一轴承的本体部被钩部(弯曲部)夹持的状态下的施力部件的 安装状态的放大图(图6中的A向视图)。 15 图8是用于说明图4所示的施力部件被安装在框架(平板部)上的状态的
放大剖视图,图8 (a)是用于说明钩部从侧板部朝底面部侧锐角状弯曲形成时 的图,图8 (b)是用于进一步说明侧板部从底面部朝内侧锐角状弯曲形成时的 图。
图9是形成有第二凸部的施力部件的安装状态的放大图(图6中的A向视 20 图)。
(符号说明) 1电动机 10转子 12转轴 25 121输出侧轴端
20定子
38a (第一)轴承 381本体部(突起部)382凸缘部 50框架 501平板部 70施力部件 5 72底面部
721弹簧部 741、 742侧板部 761、 762钩部 761a、 762a凸部 10 761b、 762b弯曲部
78限位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实施形态。 15 图1和图2是用于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1的结构的图。在此,图1(a)
是电动机1的沿短边方向的输出侧的侧视图,图1 (b)是电动机1的沿长边方 向的侧视图(局部剖视图),图1 (c)是电动机l的沿长边方向的俯视图(局 部剖视图)。图2是将图1 (c)中的转子10和定子20 (电动机本体)放大表 示的图。
20 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1包括具有转轴12的转子10;配置在转子10外
周侧的定子20;安装在定子20上、截面呈3字形状的框架50;以及朝着固定 于框架50前端的轴承部60安装的施力部件70。
转子10包括转轴12和永磁体14。具体而言,转子10通过在转轴12的 反输出侧的外周面上固定永磁体14而形成,永磁体14在周向上交替磁化出N
25极和S极。转轴12在其输出侧(从定子20突出的部分)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导 螺杆12a (输出侧轴端121除外)。在该转轴12中,在支撑于框架50前端(后 述的平板部501)的第一轴承38a (相当于本发明的轴承)上支撑着输出侧轴 端121,同样地,在支撑于框架50后端(后述的安装部502)的第二轴承38b上支撑着转轴12的中央支撑部122(形成有导螺杆12a的部分与固定有永磁体 14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在第三轴承38c上支撑着反输出侧轴端123,该第三 轴承38c固定在安装于定子20反输出侧的侧板36上。
定子20包括在与永磁体14在外周侧相对的位置上沿转轴12的轴线方向 5 重叠配置的第一定子组201和第二定子组202。
如图2所示,第一定子组201和第二定子组202分别包括内定子铁心 241、 242;巻绕有驱动线圈261、 262的绕线管281、 282;以及外定子铁心251、 252,其与内定子铁心241、 242之间夹有绕线管281、 282。
内定子铁心241、 242和外定子铁心251、 252分别在其内周缘上等间隔地 10沿轴线方向竖立形成有多个极齿29。在绕线管281、 282的内周侧,分别在内 定子铁心241和外定子铁心251、内定子铁心242和外定子铁心252上形成的 多个极齿29以交替装入的形态形成。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在第一定子组 201的内定子铁心241及外定子铁心251的各极齿29的外周通过绕线管281 圆环状地巻绕有驱动线圈261。同样地,在第二定子组202的内定子铁心242 15及外定子铁心252的各极齿29的外周通过绕线管282圆环状地巻绕有驱动线 圈262。
另外,外定子铁心251、 252的外周缘折弯地竖立形成,以覆盖驱动线圈 261、 262的外周,分别起到电动机外壳的作用。下面,将覆盖该驱动线圈261、 262的外周的部分分别称作第一电动机外壳301、第二电动机外壳302。这些第 20 —电动机外壳301和第二电动机外壳302通过拉深加工而形成为圆筒形状。在 第一电动机外壳301和第二电动机外壳302的侧壁面上形成有以规定大小切开 的开口部32。
在内定子铁心241、 242的外周缘上固定有端子台34,该端子台34设有 供电用的端子销40a 40d。该端子台34通过镶嵌成形或压入等方法固定在内 25 定子铁心241的外周缘上。这样构成的端子台34从在第一电动机外壳301和 第二电动机外壳302的侧面上形成的上述开口部32突出。另外,在端子销40a 40d上缠绕着驱动线圈261、 262的绕组末端。
另外,在外定子铁心252的反输出侧端面上固定有侧板36。在该侧板36上通过压入等方法安装有作为径向轴承的第三轴承38c,该第三轴承38c在径 向上支撑转轴12的反输出侧轴端123。盖部件37通过焊接等方法固定在侧板 36上,以覆盖第三轴承38c。该盖部件37不仅作为第三轴承38c的防脱部件 起作用,还作为在推力方向上支撑转轴12的反输出侧轴端123的部件起作用。 5 gp,转轴12的反输出侧轴端123以径向面被第三轴承38c支撑、推力端面被 盖部件37支撑的形态被可旋转地支撑。
框架50是将平板状金属板的两端大致直角状折弯而形成为:n字形状的部
件。在此,将输出侧的竖立形成的部分称作平板部501,将反输出侧的竖立形 成的部分称作安装部502。在该平板部501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501a,在安装 10部502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502a。第一贯穿孔501a和第二贯穿孔502a形成为 使其中心位于转轴12的轴线上。
框架50通过将安装部502点焊到外定子铁心251上等方法固定在定子20 上。在该安装部502的第二贯穿孔502a内通过压入等方法固定有第二轴承38b, 该第二轴承38b在径向上支撑转轴12的中央支撑部122。
15 另一方面,在平板部501的第一贯穿孔501a内固定有第一轴承38a,该
第一轴承38a支撑转轴12的输出侧轴端121。在本实施形态中,将该第一轴承 38a和固定有第一轴承38a的平板部501称作轴承部60。第一轴承38a被朝着 轴承部60即平板部501的第一贯穿孔501a对转轴12施力的施力部件70固定。 施力部件70安装在框架50的平板部501上。
20 下面说明轴承部60的结构。图3是第一轴承38a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
施力部件70的外观图(图4 (a)是俯视图,图4 (b)是沿长边方向的侧视图, 图4 (c)是仰视图,图4 (d)是沿短边方向的侧视图)。
第一轴承38a是树脂制或金属制的径向轴承。第一轴承38a包括直径(外 径)形成为与在框架50的平板部501上形成的第一贯穿孔501a大致相同的本
25体部381 (在本实施形态中相当于本发明的突起部)、以及直径比本体部381 大的凸缘部382。在凸缘部382上形成有朝本体部381侧、即朝轴承孔383倾 斜的截面呈锥形的凹陷382a。另外,在第一轴承38a的中央还形成有供转轴 12的输出侧轴端121穿过的轴承孔383,轴承孔383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将转轴12的输出侧轴端可旋转地支撑。
施力部件70是由可弹性变形的不锈钢等的薄金属板形成的冲压加工品,
具有弹性。如图4 (a) 图4 (d)所示,施力部件70包括具有被以舌片状 倾斜切起的弹簧部721的底面部72;分别从底面部72的相对的左右的侧端弯 5曲的一对侧板部741、 742;从一对侧板部741、 742各自的前端彼此向内弯曲 的一对钩部761、 762;以及从底面部72朝电动机轴线方向的前端侧弯曲的限 位部78。由于施力部件70由金属制的板材构成,具有弹性,因此不仅是弹簧 部721, —对侧板部741、 742和一对钩部761、 762等也分别具有弹性。
底面部72是施力部件70的基部部分。在其中央形成有用于朝反输出侧对 10转轴12施力的弹簧部721。该弹簧部721朝着钩部761、 762侧、即朝着如图 1所示地安装在平板部501上时的反输出侧竖立形成,使前端部721a位于后述 的施力部件70的安装方向(图4 (a)中的左向)的后侧,并使基端部721b 位于前侧。
侧板部741、742是从底面部72的长边方向的侧端大致直角状弯曲的部分, 15彼此相对地平行设置。该一对侧板部741、 742彼此之间的尺寸形成为等于或 稍大于框架50的平板部501的宽度尺寸。
钩部76K 762是从侧板部741、 742各自的前端彼此向内弯曲的部分。由 图4 (c)可知,其前端部分的形状形成为曲线形状。具体而言,钩部761、 762 的位于弹簧部721的基端部721b附近的前端形成有使钩部761、 762之间的间 20 隔减小的凸部761a、 762a。钩部761、 762的相对于凸部761a、 762a位于限位 部78侧的前端形成为从凸部761a、 762a朝限位部78侧平缓地倾斜弯曲的形 状。将该部分称作弯曲部761b、 762b。钩部761、 762的相对于凸部761a、 762a 位于后述的开放端79侧的前端从凸部761a、 762a朝开放端79侧倾斜地形成 为钩部761、 762的前端之间的间隔逐渐增大的锥形,钩部761、 762的角部C 25分别形成为圆角形状。
在此,凸部761a、 762a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比第一轴承38a的本体部381 的直径尺寸小。因此,在弯曲部761b、 762b与本体部381抵接的状态下,凸 部761a、 762a成为施力部件70的防脱部。另外,弯曲部761b、 762b形成为可供本体部381顺利地嵌入其间的弯曲形状。
另外,由图4 (d)可知,钩部761、 762将平板部501和第一轴承38a的 凸缘部382夹在自身与底面部72之间,因此,钩部761、 762从侧板部741、 742朝底面部72侧比垂直稍过地弯折,使侧板部741、 742与钩部761、 762 5所成的角度ei成为锐角。尤其是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一对钩部761、 762 具有弹性,因此即使形成为锐角,形状也不会变形,而且还可将平板部501和 第一轴承38a的凸缘部382牢固地夹在自身与底面部72之间。
限位部78是从底面部72的长边方向的一个侧端(弹簧部721的前端部 721a侧的侧端)大致直角状弯曲的部分。另外,在底面部72的另一个侧端什 10么也没有形成,由图4 (b)可知,呈张大开口状态(将该另一个侧端称作开放 端79)。在从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径向侧滑动式安装施力部件70时, 限位部78是将施力部件70安装到框架50的平板部501上的移动限制部,并 作为用于确定弹簧部721的施力位置的定位部起作用。
在本实施形态中,可利用这样构成的施力部件70从输出侧朝反输出侧对 15转轴12施力,并将第一轴承38a安装到平板部501上。图5和图6是用于说
明其安装顺序和安装构造的图。
首先,如图5所示,在框架50的平板部501的第一贯穿孔501a内插通第 一轴承38a的本体部381。与此同时,在第一轴承38a的轴承孔383内插通转 轴12的输出侧轴端121。由此,第一轴承38a使凸缘部382与平板部501的输
20出侧端面抵接而定位,并在使本体部381的前端部的一部分突出到平板部501 的反输出侧的状态下保持在第一贯穿孔501a内。此时,由图5可知,转轴12 的输出侧轴端121虽然并未从凸缘部382的输出侧端面朝输出侧突出,但从在 凸缘部382的中央形成的凹陷382a的底面突出。
接着,如图6所示,将施力部件70从开放端79侧朝平板部501插入。具
25体而言, 一边使施力部件70从平板部501的前端侧朝箭头所示的方向、即朝 与转轴12正交的方向(径向)滑动一边将其插入。在此,侧板部741、 742的 内周面在与框架50的平板部501的侧面(参照图8)抵接的状态下一边滑动一 边得到保持。另外,钩部761、 762在使其前端部(参照图8)与第一轴承38a的本体部381 (突起部)的外周抵接、并使内周部(参照图8)与平板部501 的反输出侧的端面抵接的状态下得到保持。在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4 (c) 所示,钩部761、 762的开放端79侧的角部C形成为圆角形状。因此,可防止 钩部761、762的角部C被第一轴承38a卡住,可使施力部件70朝着平板部501 5顺利地进入,进行安装。
接着,使施力部件70 —直滑动到限位部78与平板部501的前端抵接的位 置。这样一来,如图7 (图6中的A向视图)所示,具有弹性的侧板部741、 742以朝外侧张开的形态弹性变形,使从平板部501的反输出侧突出的第一轴 承38a的圆筒状的本体部381 (突起部)通过凸部761a、 762a之间,嵌入弯曲
10 部761a、 761b之间。即,由于侧板部741、 742具有弹性,因此在滑动安装施 力部件70时,在凸部761a、 762a与本体部381抵接时侧板部741、 742朝外 侧张开,在本体部381进入弯曲部761b、 762b之间后侧板部741、 742回到原 来的位置。因此,以第一轴承38a的本体部381 (突起部)为基准,施力部件 70通过使弯曲部761b、 762b与本体部381抵接而定位在规定位置上。g卩,施
15 力部件70使在钩部761、 762的前端形成的弯曲部761b、 762b与第一轴承38a 的本体部381 (突起部)的外周抵接、保持,并利用凸部761a、 762a防止了本 体部381朝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移动即脱开。因此,可精度良好地定位施 力部件70的弹簧部721相对转轴12的施力位置,从而能以适当的施力方向和 大小进行施力。另外,凸部761a、 762a在施力部件70的安装状态下构成了防
20止施力部件70朝与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脱开的防脱部,因此,施力部件70简 单地实现了不容易朝与滑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脱开的构造。
此时,弹簧部721与从凹陷382a的底面突出的转轴12的输出侧轴端121 抵接,因此,转轴12被弹簧部721直接从输出侧朝反输出侧施力。由此,完 成第一轴承38a的固定和施力部件70的安装。
25 另外,在凸缘部382上形成的凹陷382a的形状只要是可供弹簧部721进
入凹陷382a来直接对转轴12施力的形状即可。但是,通过像本实施形态那样 将凹陷382a的形状形成为截面呈锥形,在安装施力部件70时,解除了弹性变 形的弹簧部721会强有力地抵靠在转轴12上,可防止弹簧部721变形。(实施形态的效果)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形态的电动机1,用于朝反输出侧对转轴12施力
的施力部件70通过使钩部761、 762的弯曲部761b、 762b和凸部761a、 762a
与第一轴承38a的本体部381卡合,可将施力部件70、即弹簧部721定位在规 5定位置上。g卩,并不是像以往的电动机那样以框架50 (平板部501)为基准将
施力部件定位固定,因此,转轴12和施力部件70不容易产生相对位置偏差,
施力部件70的弹簧部721的施压位置不会大幅度偏离转轴12的轴线。因此,
可抑制因施压位置偏离中心而引起的对转轴12的倾斜施力、因施压量不足而
引起的转轴12的晃动。 10 另外,安装施力部件70和第一轴承38a的框架50的平板部501只需在其
大致中央形成贯穿孔(第一贯穿孔501a)即可,因此可大幅度降低电动机1
的制造成本(零件加工成本)。
另外,转轴12通过施力部件70的弹簧部721与输出侧轴端121抵接而被
朝反输出侧施力。即,利用在第一轴承38a的凸缘部382上形成的凹陷382a, 15 弹簧部721可直接对转轴12施力,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对转轴12的倾斜施力、
转轴12的晃动等。
另外, 一旦使施力部件70滑动到规定位置,第一轴承38a的凸缘部382 和平板部501便被夹在施力部件70的底面部72和钩部761、 762之间。在此, 如上所述,钩部761、 762具有弹性,并从侧板部741、 742朝底面部72侧锐
20角状地弯曲形成。因此,采用本实施形态,如图8 (a)的轴承部60附近的放 大图所示,在钩部761、 762作为板簧起作用的状态下,平板部501、凸缘部 382被夹在底面部72和钩部761、 762之间,可更牢固地固定施力部件70和第 一轴承38a。因此,通过采用这种构造,可抑制施力部件70和第一轴承38a 产生脱落、晃动等。另外,由于采用这种方法将第一轴承38a固定于框架50
25的平板部501,因此无需将第一轴承38a压入固定到第一贯穿孔501a内。艮P, 若采用本实施形态,则不会因压入而特别引起第一轴承38a的轴承孔383的形 状变形,因此,可精度良好地支撑转轴12。
另外,若施力部件70的侧板部741、 742通过从底面部72朝内侧锐角状弯曲而形成,则可更牢固地固定施力部件70和第一轴承38a。 g卩,如图8(b) 所示,不仅是钩部761、 762,在侧板部741、 742也作为板簧起作用的状态下, 将平板部501、凸缘部382夹在底面部72和钩部761、 762之间,因此,可更 牢固地固定施力部件70和第一轴承38a。 5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由于在施力部件70上形成有限位部78,因而可
提高施力部件70以滑动方式安装的装配作业效率。g卩,限位部78是使施力部 件70滑动安装到框架50的平板部501上时的移动限制部,同时也作为用于对 弹簧部721的施力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部起作用,因此,可提高施力部件70 的定位精度,并可使施力部件70的安装状态变得稳定。而且,由于可从平板
10部501的前端滑动安装施力部件70,因此可减小例如像从转轴12的轴线方向 安装施力部件70时那样对框架50 (平板部501)施加弯曲负载、使框架50的 形状大幅度变形之类的可能性。
另外,如上所述,弹簧部721以前端部721a位于施力部件70的安装方向 的后侧、基端部721b位于前侧的形态翘起形成。因此,在滑动安装施力部件
15 70时,从底面部72切起的弹簧部721的前端部721a不会被第一轴承38a卡住, 施力部件70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性变得良好。而且,还可防止弹簧部721因被 第一轴承38a卡住而变形、导致对转轴12的施压不足的情况。
另外,转轴12在输出侧轴端121、中央支撑部122和反输出侧支撑部123 分别被第一轴承38a 第三轴承38c支撑的状态下被从输出侧朝反输出侧施
20力。g卩,转轴12在轴的前端和后端、轴的前端与后端之间这三点上得到支撑 的状态下受到施力,因此,可防止转轴12因弹簧部721的施力而倾斜、转轴 12在电动机驱动中晃动等。 (其它实施形态)
上面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 25可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作各种改变。
例如,如图9所示,在钩部761、 762上,还可在限位部78侧设置与凸部 761a、 762a分开形成的第二凸部761c、 762c。若这样构成,则可在施力部件 70的滑动方向的前后、即用凸部761a、 762a与第二凸部761c、 762c之间形成的圆弧状的弯曲部761b、 762b来夹持第一轴承38a的圆筒状的本体部381,因 此,可进一步提高防止第一轴承38a和施力部件70因冲击等而脱落、错位等 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的是第一轴承38a的本体部381相当于本 5发明的突起部的结构,但也可将突起部形成在其它的构成轴承部60的部件上。 例如,也可将突起部设置在框架50的平板部501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的是施力部件70对转轴12的输出侧轴端 121施力并对支撑输出侧轴端121的第一轴承38a进行固定的结构,但也可将 同样的结构应用于反输出侧轴端123。因此,也可将同样的结构应用于不使用 10框架50、输出侧轴端没有被轴承支撑的电动机。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说明的是框架50通过安装部502被点焊到外 定子铁心251上而固定于定子20的结构,但也可使用激光焊接、粘结剂。而 且,也可同时使用焊接和粘结剂。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动机,包括具有转轴的转子、配置在该转子外周侧的定子、安装在该定子上并具有将所述转轴的输出侧可旋转地支撑的轴承部的框架、以及朝所述轴承部进行安装并用于对所述转轴朝轴线方向的反输出侧施力的施力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部包括在形成于所述框架输出侧的平板部上形成的贯穿孔、以及与该贯穿孔嵌合并支撑所述转轴的轴承,在所述轴承上形成有从所述平板部朝轴线方向突出的突起部,所述施力部件包括具有对所述转轴施力的弹簧部的底面部、从该底面部的侧端部弯曲并相对的一对侧板部、以及从该一对侧板部各自的前端侧彼此向内弯曲并与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卡合的一对钩部,通过使所述钩部与所述突起部卡合,将所述施力部件安装在所述轴承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供所述转轴的轴端插通的轴承孔、以及从该轴承孔朝径向 直径扩大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平板部的输出侧端面抵接,而且,所述施力部件的底面 部与所述凸缘部的端面抵接,所述弹簧部与所述转轴的轴端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钩部上形成有作为所述施力部件的防脱部的凸部,通过该凸部与所述突起部抵接来限制所述施 力部件移动。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形成为圆筒状, 在所述一对钩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面抵接的弯曲部,利用在所述一对钩部上形成的一对所述弯曲部来夹持所述突起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钩部上分别形成 有多个所述凸部,在所述多个凸部之间形成的圆弧状部构成了所述弯曲部。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钩部从所述侧板部 朝所述底面部侧锐角状地弯曲,并通过与所述平板部的反输出侧端面抵接而将 所述凸缘部夹在所述底面部与所述平板部之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力部件上形成有限位部,该限位部从所述底面部朝轴线方向弯 曲,并在所述施力部件的安装方向上的后端侧与所述轴承部抵接,所述限位部是限制所述施力部件在安装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限制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部在所述施力部件 的安装方向上的后侧被朝前端切起。
全文摘要
一种电动机,能以简单的结构、精度良好地安装对转轴朝轴线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在电动机(1)中,轴承部(60)包括在框架(50)的输出侧形成的平板部(501)、以及从平板部(501)朝轴线方向突出的筒状突起部,施力部件(70)包括具有对转轴(12)施力的弹簧部(721)的底面部(72)、从底面部(72)的侧端部弯曲并相对的一对侧板部(741、742)、以及从一对侧板部(741、742)各自的前端侧彼此向内弯曲并与筒状突起部的外周面卡合的一对钩部(761、762)。
文档编号H02K5/167GK101436800SQ200810176138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5日
发明者河西繁 申请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