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813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
背景技术
并网型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轮捕获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输送到恒 压、恒频电网中去。在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不够成熟时,改变发电机发 出风电的频率、电压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能把风电直接输送到电网中, 只有选用与电网同频率的交流异步发电机或交流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
机只能运行在同步转速以上1% 4%左右转速差范围内,同步发电机只能 运行在同步转速。为了使发电机频率适合电网,必须用大变速比的齿轮 箱与恒速风轮连接,使风轮与发电机的转速、风电与电网的频率都相匹
配。这两种电机的优点是不经逆变而直接并网,但存在诸多不足1、电 机的功率一转速特性较硬,不易与风轮的输出特性曲线很好地匹配,也
很难提高捕获风能效率以最大限度地吸收风能;2、在并网时易对机组及 电网造成冲击;3、由于风速的不稳定性,易对齿轮箱产生冲击而使齿轮 箱损坏,维护成本高;4、发电机要经常处于停机、低速发电、高速发电 的频繁投入、切出状态,控制复杂,易出故障;5、发电机在低负载时空 载损耗较大,难以提高轻载时效率,高效率区不大,而且只能由平均捕 捉风能效率较低的恒速风轮驱动。对于同步发电机而言,还需有一套励 磁电源及其控制系统。因此这种发电方案既效率不够高,极不经济;又 结构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提高风轮捕捉风能的效率,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考虑,通过优化, 可以设计出几乎在所有的风况下都具有较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变速风轮。
试验表明,在平均风速6.7m/s时,变速风轮要比恒速风轮多捕捉15%的风
能。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功率交流变频技术已得到推广应用, 大功率风电的稳压和变频并网己可以实现,因此风轮转速及转速变化与 电网的频率没有必然的直接关系。为此,世界上各生产厂家又开发出新 型的由变速风轮驱动的风力发电机,但该类发电机仍存在稳压输出的问 题。为实现永磁发电机的稳压输出,现有技术中也已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如国家知识产权局1996年10月30日公开的95111026.8号实用新型专利申 请,公开了一种稳压永磁发电机及其稳压方法。所述发电机包括定子、 转子、蜗轮蜗杆机构、执行电机和取样控制电路,转子与发动机的输出 轴相连接,取样控制电路与发电机电压输出端相连接,执行电机与取样 控制电路相连接,执行电机通过蜗轮蜗杆机构驱动一根丝杠作轴向运动, 该丝杠的一端与定子相固定。其稳压方法是通过控制电路和调压执行机 构根据负载变化来调整发电机转子、定子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定、转 子间的磁场耦合状态,实现稳压输出。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由于需增 设取样控制电路和调压执行机构、执行电机等诸多设备,控制系统和机 械结构都较为复杂,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2、由于其具有复杂的调压执 行机构,很难在大型发电机(例如MW级风力发电机)上应用(因为如果 大型发电机采用这种方法调压,调压执行机构将非常庞大、结构异常笨 重,难于实现)。此外,1999年9月11日授权公告95239710.2实用新型专 利也公开了一种稳压永磁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具有与前述专利类似的结 构,采用同样的方法实现稳压;2000年8月9日公开的CN1262547号实用新 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永磁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方法及稳压永磁发电 机,其通过设置在同一轴线上的复位弹簧、平衡弹簧及弹簧调节螺母的 共同作用,来调节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相对位移量从而实现稳压,其稳压方法的本质与前述专利相同。因此这些专利所公开的稳压方法皆存在上 述诸多不足。
上述该类发电机中,电枢铁芯中的磁轭还沿用传统技术即采用多 层硅钢片叠加而成。该传统技术方案存在诸多的缺点,如生产成本高、 制作工艺复杂、整体磁轭的重量大,重量过大会进一步导致整个风力发 电系统的大型化,给安装使用带来不便且无法实现设备的小型化发展。 另外还存在一个因其自身结构而无法实现的技术方案,即在磁轭上无法 轴向排列磁极,也就无法进一步实现轴向排列的磁极之间周向偏移、错 开。
另外,在现有永磁直流发电机中,磁极产生的方波会产生大量的谐 波,致使电机铁损较大,发电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只需对发电 机进行优化电磁设计,确定特定的电枢绕组漏电感值,无需增加任何附 加设备或控制电路即能由电机自然特性实现恒压输出的永磁无刷变速恒 压发电机。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采用的主要技术方 案为该发电机由变速原动机驱动,发出的恒压直流电经逆变器变频后 输向恒压负载,所述发电机包括 一定子,包括电枢铁芯、安装于所述 电枢铁芯内的绕组及用于安装所述电枢铁芯的铁芯安装架 一转子,可 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定子上,由所述变速原动机驱动旋转,其包括永磁磁 极和用于安装所述永磁磁极的磁极固定架; 一多相全波整流器,接所述 绕组的输出端,其将电流整流后再输出至所述逆变器;所述电枢铁芯上 成形有多道容置槽,所述绕组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容置槽的深度 与宽度的之比在3: l至6: l之间,所述发电机还包括转轴、轴承,所述 转子与转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还采用如下附属技 术方案所述容置槽内安装有槽楔,所述槽楔为导磁体,其将所述绕组 封闭于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容置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为4: l或5: 1;
所述电枢铁芯包括磁轭,所述磁轭为中空的圆筒结构;
所述永磁磁极粘接于所述圆筒结构的磁轭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所 述圆筒的磁轭的截面壁厚的最大厚度小于永磁磁极宽度的六分之一;
所述永磁磁极的侧壁与顶壁之间具有一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与侧壁 的夹角以及与顶壁的夹角在90度至180度之间;所述楔形面的长度为永磁 磁极厚度的二分之一;
在所述磁轭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粘接有多组磁极组,每组磁极组由 多块永磁磁极依次沿轴向拼接而成、且依次沿周向偏移、错开,每组磁 极组中的首块永磁磁极与尾块永磁磁极之间的最大周向偏移量为永磁磁
极自身宽度的l/6至l/8;
所述磁轭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固定有采用非导磁材料或导磁材料制 成的多个周向偏移定位件,所述周向偏移定位件之间形成有多个彼此周 向偏移、错开的定位槽,所述每组磁极组中的永磁磁极位于所述定位槽 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带来的有益效
果为(1)发电机可与变速风轮的输出特性实现直接耦合匹配,运行转 速变化范围宽,最大、最小工作转速的变化范围可达到最大工作转速的
70%。既保持了永磁发电机的高效率、轻便、结构简单等优点,又能在变
速变负载情况下自动实现稳压,其发出的恒压直流电只需经逆变即可并 网。系统中减少了大量的机电检测及调控设备,不仅结构简单,降低造
价,也提高了运行可靠性。(2)本实用新型设计容置槽的深度与宽度之
比在3: l至6: l之间,在实现稳压输出的基础上,制作的工艺性更好、
也更节省材料、减小体积。(3)电枢铁芯中的磁轭为中空的圆筒结构,取代了现有磁轭采用多层硅钢片叠加而成的技术方案,生产制作工艺简 单、安装方便,并且重量大大减轻,有利于实现整个发电系统的小型化 发展,而且圆筒结构只需具有一定的壁厚即可,其内均为中空结构,大 大节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圆筒结构可以实现多个磁极的轴 向拼接,并且可以进一步实现磁极之间可以周向偏移、错开。(4)本实 用新型在磁轭上设置多个轴向拼接的磁极,并且磁极之间在周向上偏移、 错开。能够有效改善磁场波形、减小阻力矩,且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 (5)本实用新型的磁极在侧壁与顶壁之间具有一楔形面,该楔形面为与 侧壁和顶壁之间具有一定夹角的倾斜面。具有该倾斜面的磁极,形成的 气隙磁场更接近于正弦波,而不具有楔形面的磁极,其形成的气隙磁场 近似于梯形波,磁场的谐波分量大。与之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极 最大限度的避免、减小谐波分量,使铁损大大减小,提高发电效率,延 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6)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每极每项槽数设计为丄±
3
e或2± e ( e <<丄)。当q二丄土 e或2± e ( e <<1)时,每极接 近一个槽或两个槽,该设计可以使电枢端部尺寸减小,减少用铜量;电
枢下线操作简单;e三相绕组互不相叠,不需要相间绝缘,不会发
3 , , 生相间击穿现象;(4) q=2± e ( e <<丄)只是每两相绕组间相互交
3 3
叠,相间绝缘用量少,与q》l相比发生相间击穿现象概率低。可靠性提 高。


图l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的应用原理示意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转式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的侧 面剖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电枢绕组的平面 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枢铁芯磁轭、磁极的轴向剖视图;示出磁极位于圆筒结构的 磁轭的内表面;
图5为电枢铁芯磁轭、磁极的轴向剖视图;示出磁极位于圆筒结构的 磁轭的外表面;
图6为磁极的侧面剖视图,示出磁极上的楔形面的结构;
图7为现有发电机采用的不具有楔形面磁极所形成的方波波形;
图8为采用具有楔形面的磁极所产生的近似于正弦波的波形;
图9为磁极在磁轭上沿周向错开的结构示意图10为周向偏移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11为图10的A-A剖视图12为从圆周方向看的转子展开图,示出磁极周向偏移、错开的结
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的稳压方法,该发 电机由变速原动机驱动,发出的恒压直流电经逆变器变频后输向恒压负 载,该发电机在最大工作转速时绕组漏感电抗的标幺值等于发电机最大、
最小工作转速差与最小工作转速之比,其值范围为1至1.8,该方法是根
据发电机输出电压的计算公式"=/(")=^'/,设计发电机的电枢铁芯
时使其用于容置电枢绕组的容置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在3: l至6: l之间, 该比例范围包括3: l和6: l的两个端点。从而选取调整发电机工作时的 电枢绕组的漏感电抗,使得当该发电机的转速在其工作转速范围内变化 时,发电机的电势E与电枢绕组的漏电抗压降Z./等量、同步变化,从而
实现恒压输出。
根据电机学理论,永磁无刷变速恒压风力发电机在工作转速范围内, 在忽略电枢内阻的情况下,可以等效成一个正比于转速《变化的电势£与 一个等效电抗压降1/组成的电源,其表达式为[/ = /(^) £:-义./,其中"为发电机输出电压,^为电枢等效漏电抗,/为等效电流,等效漏电抗 ^ = 2祺,丄为等效漏电感。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是根据上述表达式,通过 对发电机进行电磁设计,确定合适的电抗X,靠电抗压降XI与发电机电势E 的同步变化来实现变速下输出电压U的恒定,具体措施为通过增大电枢 铁芯内用于容置绕组的容置槽的深度、宽度比或采用适当厚度的磁性槽 楔来获得电枢绕组合适的漏电感丄值,使电枢绕组漏电抗I Z = 2#能够 满足漏抗压降1,/与电势£等量、同步变化,从而实现稳压。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设计该发电机的电枢铁芯时使 容置槽111的深度与宽度之比为4: 1。除该方案中的比例外,容置槽的深 度与宽度之比也可为5: 1。
作为上述方法的更进一步措施,同时选用导磁体作为封闭电枢绕组 的槽楔,以进一步增加电枢绕组的漏电感值,从而获得所需的漏感电抗。
用于实施上述稳压方法的发电机的具体实施方案,详见下述。 如图l、图2所示, 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该发电机10由变
速原动机驱动,发出的恒压直流电经逆变器20变频后输向恒压负载30,
发电机10包括 一定子l,包括电枢铁芯ll、安装于电枢铁芯ll内的绕组
12及用于安装电枢铁芯11的铁芯安装架13。 一转子2,可转动地安装于定 子1上,由变速原动机驱动旋转,其包括永磁磁极21和用于安装永磁磁极 21的磁极固定架22。 一多相全波整流器3,接绕组12的输出端,其将电流 整流后再输出至逆变器20。如图2、图3所示,电枢铁芯ll上成形有多道 容置槽lll,绕组12安装于容置槽111内,容置槽111的深度H与宽度B的之 比在3: l至6: l之间,发电机还包括转轴4、轴承5,转子2与转轴4通过 轴承5配合连接。
容置槽111内安装有槽楔14,槽楔14为导磁体,其将绕组12封闭于容 置槽111内。以进一步增加电枢绕组的漏电感值,从而获得所需的漏感电 抗。本实施例中,容置槽111的深度H与宽度B之比为4: 1。除此之外,也 可采用容置槽111的深度H与宽度B之比为5: 1的方案。
如图3、图4、图5中所示,电枢铁芯11包括磁轭112,磁轭112为中空 的圆筒结构。永磁磁极21粘接于圆筒结构的磁轭112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上,以形成外转式发电机或内转式发电机。如图4所示,圆筒结构的磁轭 112的截面壁厚L的最大厚度小于永磁磁极21宽度K的六分之一。
电枢铁芯11中的磁轭112设计为中空的圆筒结构,取代了现有磁轭采 用多层硅钢片叠加而成的技术方案,生产制作工艺简单、安装方便,并 且重量大大减轻,有利于实现整个发电系统的小型化发展,而且圆筒结 构只需具有一定的壁厚即可,其内均为中空结构,大大节省原材料,降 低生产成本。另外,圆筒结构可以实现多个磁极21的轴向拼接,并且磁 极21之间可以周向偏移、错开。
另外,在电枢机壳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15。
如图6所示,永磁磁极21的侧壁2U与顶壁212之间具有一楔形面213, 该楔形面213为与侧壁211和顶壁212之间具有一定夹角的倾斜面。楔形面 213与侧壁211的夹角c以及与顶壁212的夹角a在90度至180度之间。楔形 面213的长度S为永磁磁极21厚度J的二分之一。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有该楔形面212的磁极21,形成的 气隙磁场更接近于正弦波,而不具有楔形面的磁极,其形成的气隙磁场 近似于梯形波,磁场的谐波分量大,如图7中所示。与之相比,本实用新 型提供的磁极21的结构,所产生的磁场最大限度的避免、减小谐波分量, 使铁损大大减小,提高发电效率,延长发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9至图12所示,在磁轭112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粘接有多组磁极 组,每组磁极组由多块永磁磁极21依次沿轴向拼接而成、且依次沿周向 偏移、错开,每组磁极组中的首块永磁磁极21与尾块永磁磁极21之间的 最大周向偏移量为永磁磁极21自身宽度K的六分之一至八分之一。如图9所示,磁轭112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固定有采用非导磁材料或 导磁材料制成的多个周向偏移定位件113,周向偏移定位件113之间成形 有多个彼此周向偏移、错开的定位槽115,每组磁极组中的永磁磁极21位 于定位槽115中。
如图5所示,永磁磁极21外表面利用浸有树脂的无碱玻璃丝布带114 或无纬带114绑扎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电机的每极每相槽数q可以为丄士 e或2± e ( e
3 3
<<丄)。当9=丄± e或^士 e ( e <<丄)时,每极接近一个槽或两个
槽。该结构的电枢铁芯ll端部尺寸小,减少用铜量;电枢铁芯下线操作
简单;q=I± e三相绕组互不相叠,不需要相间绝缘,不会发生相间击穿
现象;q=i±e (e < <丄)只是每两相绕组间相互交叠,相间绝缘用 3 3
量少,与q》l相比发生相间击穿现象概率低,可靠性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该发电机(10)由变速原动机驱动,发出的恒压直流电经逆变器(20)变频后输向恒压负载(30),所述发电机(10)包括一定子(1),包括电枢铁芯(11)、安装于所述电枢铁芯(11)内的绕组(12)及用于安装所述电枢铁芯(11)的铁芯安装架(13)一转子(2),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定子(1)上,由所述变速原动机驱动旋转,其包括永磁磁极(21)和用于安装所述永磁磁极(21)的磁极固定架(22);一多相全波整流器(3),接所述绕组(12)的输出端,其将电流整流后再输出至所述逆变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铁芯(11)上成形有多道容置槽(111),所述绕组(12)安装于所述容置槽(111)内,所述容置槽(111)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在3∶1至6∶1之间;所述发电机还包括转轴(4)、轴承(5),所述转子(2)与转轴(4)通过轴承(5)配合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11)内安装有槽楔(14),所述槽楔(14)为导磁体,其将所述绕组(12)封闭于所述容置槽(111)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11)的深度与宽度之比为4: l或5: 1。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枢铁芯(11)包括磁轭(112),所述磁轭(112)为中空的圆筒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磁极(21)粘接于所述圆筒结构的磁轭(112)的内表面或 外表面上;所述圆筒结构的磁轭(112)的截面壁厚的最小厚度大于永磁 磁极(21)宽度的六分之一。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永磁磁极(21)的侧壁(211)与顶壁(212)之间具有一楔形面(213),所述楔形面(213)与侧壁(211)的夹角以及与顶壁的夹角 在90度至180度之间,所述楔形面(213)的长度为永磁磁极(21)厚度 的二分之一。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磁轭(112)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粘接有多组磁极组,每组磁 极组由多块永磁磁极(21)依次沿轴向拼接而成、且依次沿周向偏移、 错开,每组磁极组中的首块永磁磁极(21)与尾块永磁磁极(21)之间 的最大周向偏移量为永磁磁极(21)自身宽度的六分之一至八分之一。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磁轭(112)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固定有采用非导磁材料或导磁 材料制成的多个周向偏移定位件(113),所述周向偏移定位件(113) 之间形成有多个彼此周向偏移、错开的定位槽(115),所述每组磁极组 中的永磁磁极(21)位于所述定位槽(115)中。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发电机的每极每相槽数q为丄i £或2± e ,其中,所述e小于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无刷变速恒压发电机,由变速风轮驱动,发出的恒压直流电经逆变器变频后输向电网,发电机包括一定子,包括电枢铁芯、绕组及铁芯安装架;一转子,包括永磁磁极和磁极固定架;一多相全波整流器。电枢铁心上成形有多道容置槽,绕组安装于容置槽内,容置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在3∶1至6∶1之间,发电机还包括转轴、轴承,转子与转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该发电机在实现恒压输出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容置槽的深宽比使制作工艺性更好、节省材料,同时圆筒结构的磁轭设计结构简单、节省材料、体积小,楔形面的磁极有效改善磁场波形、减小谐波分量,周向错开排列的磁极还可有效减小阻力矩,尤其适用于大型变速风力发电机。
文档编号H02K3/48GK201352752SQ20092000127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0日
发明者刘慧博, 刘长安, 张继鹏, 徐英振 申请人:包头长安永磁电机研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