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948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具有直流输出和交流输出的风光互补发电系 统。
背景技术
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将在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可再生能源 是未来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取代传统石化能源而占据主导地 位。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也将是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缓解我国资源瓶颈性约束 和环境污染压力,保证能源可持续供应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太阳能 是洁净无污染的巨大能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将是人类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科技发 展方向。光伏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利用极其重要的一面,近年来,由于世界能源的日趋紧张和 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廉价的非晶硅太阳电池的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 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 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 源可以无处不在。目前,光伏发电产品主要用于三大方面一是为无电场合提供电源,主要 为广大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提供电力,还有微波中继电源等,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电源 和备用电源;二是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如各类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等;三是并网发 电,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实施。而原有的太阳能利用技术的电源输出直接是DC输出,和现有的电器不易兼容。 且阴雨天气时间长时太阳能不足以提供用电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可适应四季 光能和风能的变化,并可与建筑物实现一体化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 应用能力,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用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1、风力发电系统 2、能源变换系统3、蓄电池控制电路4、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蓄电池单元6、直流配电器7、直 流负载8、逆变装置9、交流配电器10、交流负载11及防雷装置12 ;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1和风力发电系统2通过能源变换系统3有效变换再与蓄电 池控制电路4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能源变换系统3、蓄电池控制电路4 及逆变装置9 ;蓄电池控制电路4,其电流输入端与能源变换系统3连接,直流输出端与蓄电池单 元6连接;[0010]蓄电池单元6,其输出端与逆变装置9的直流输入端连接并且其直流输出通过直 流配电器7输出至直流负载8 ;逆变装置9,其直流输入端连接于蓄电池单元6,交流输出端通过交流配电器10输 出至交流负载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1、风力发电系统2、直流配电器7和交流 配电器10上设有防雷装置12。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逆变电路,因此除输 出直流电流外,还可以输出交流电流,与家用电器可以很好兼容,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 护简便,且风光互补能适应四季光能和风能的变化提供稳定的能源满足居民供电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包括太阳能电池发电 系统1、风力发电系统2、能源变换系统3、蓄电池控制电路4、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蓄电池单 元6、直流配电器7、直流负载8、逆变装置9、交流配电器10、交流负载11及防雷装置12。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1和风力发电系统2通过能源变换系统3有效变换再与蓄电 池控制电路4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能源变换系统3、蓄电池控制电路4 及逆变装置9 ;蓄电池控制电路4,其电流输入端与能源变换系统3连接,直流输出端与蓄电池单 元6连接;蓄电池单元6,其输出端与逆变装置9的直流输入端连接并且其直流输出通过直 流配电器7输出至直流负载8 ;逆变装置9,其直流输入端连接于蓄电池单元6,交流输出端通过交流配电器10输 出至交流负载11。所述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1、风力发电系统2、直流配电器7和交流配电器10上设 有防雷装置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1和风力发电系统2分别将太阳 能和风能通过能源变换系统3转化为直流电电能输出,经过蓄电池控制电路4后输出稳定 的充电电流,对蓄电池单元6进行充电。蓄电池控制电路4还受控连接于微处理器控制电 路5,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智能监控控制充电过程。同时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通过输出控制 信号调整能源变换系统3,以获得最大能量转换效率。蓄电池单元6的直流电输出经过逆变 装置9转换为交流电后,通过交流配电器10输出交流电供应居民用电,且蓄电池单元6的 直流输出通过直流配电器7输出直流电供居民用电。逆变装置9受控于微处理器控制电路 5,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根据居民用电需求控制切换电流输出,达到既输出直流电流又可以 输出交流电流,与家用电器可以很好兼容,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0024]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 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1)、风力发电系统(2)、能源变换系统(3)、蓄电池控制电路(4)、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蓄电池单元(6)、直流配电器(7)、直流负载(8)、逆变装置(9)、交流配电器(10)、交流负载(11)及防雷装置(12),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1)和风力发电系统(2)通过能源变换系统(3)有效变换再与蓄电池控制电路(4)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控制电路(5),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能源变换系统(3)、蓄电池控制电路(4)及逆变装置(9);蓄电池控制电路(4),其电流输入端与能源变换系统(3)连接,直流输出端与蓄电池单元(6)连接;蓄电池单元(6),其输出端与逆变装置(9)的直流输入端连接并且其直流输出通过直流配电器(7)输出至直流负载(8);逆变装置(9),其直流输入端连接于蓄电池单元(6),交流输出端通过交流配电器(10)输出至交流负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 池发电系统(1)、风力发电系统(2)、直流配电器(7)和交流配电器(10)上设有防雷装置 (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领域,尤其涉及具有直流输出和交流输出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包括包括太阳能电池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能源变换系统、蓄电池控制电路、微处理器控制电路、蓄电池单元、直流配电器、直流负载、逆变装置、交流配电器、交流负载及防雷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风光互补发电可适应四季光能和风能的变化提供稳定的能源;采用逆变电路,除输出直流电流外,还可以输出交流电流,与家用电器可以很好兼容,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且风光互补能适应四季光能和风能的变化满足居民供电需求。
文档编号H02J7/00GK201758297SQ201020286450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曾国强, 林冰蒜 申请人:泉州市利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