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网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配网子站是针对配电网自动化监控开发的监控终端设备,它作为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中间层起到配网主站和配网终端桥梁作用,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既能完成开闭所和变电站的测控任务,也能起到通讯管理机、规约转换器以及测控单元的作用,并且能够通过收集的馈线信息完成所管辖区域馈线故障定位、隔离功能。一般情况下,配网子站在开机时,就上传自检信息,而且只在开机时上传一次,对于性能数据一般都不上传,但是从整个配网子站运行的整个周期来看,运行的性能数据又极大影响到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例如若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过高,将会影响到配网终端的处理能力;硬盘使用率过高,将不能保存历史数据,严重情况下将导致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崩溃;另外,网卡异常时配网子站将不能和终端通信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一般不上传所带来的缺陷,提供一种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该技术方案减少了配网子站的当机时间,且避免了由于故障的原因配网子站不能及时发送其性能信息至配网主站的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在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其中,所述性能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和
测量信息;
52.分别将该状态信息组装成携带遥信ASDU的第一IEClOl报文和将该测量信息组装成携带遥测ASDU的第二 IEClOl报文;
53.根据第一IEClOl报文和第二 IEClOl报文生成性能数据,并将其存储至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
54.通过IEClOl协议向配网主站发送所述性能数据;
55.删除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中的性能数据。在本发明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l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O.判断所述预设时间是否到达,若是,则执行步骤Si,若否,则步骤结束。在本发明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中,在所述步骤S3之后和所述步骤S4之前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接收配网主站召唤性能数据的命令;S42.判断配网子站性能信息缓冲区内是否含有所述性能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S4 ; 若否,则步骤结束。在本发明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网卡状态信肩、ο在本发明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所述测量信息包括CPU使用率测量信息、内存使用率测量信息以及硬盘使用率测量信息。在本发明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所述第一 IEClOl报文包括启动字符、报文长度、控制位、链路地址域、遥信ASDU、帧校验和以及结束字符。在本发明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中,所述第二 IEClOl报文包括启动字符、报文长度、控制位、链路地址域、遥测ASDU、帧校验和以及结束字符。本发明还构造一种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获取单元、组装单元、存储单元、发送单元以及删除单元,其中,
获取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其中,所述性能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和测量信息;
组装单元,用于分别将所述状态信息组装成携带遥信ASDU的第一 IEClOl报文和将所述测量信息组装成携带遥测ASDU的第二 IEClOl报文;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 IEClOl报文和第二 IEClOl报文生成性能数据,并将其存储至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IEClOl协议向配网主站发送所述性能数据; 删除单元,用于删除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中的性能数据。在本发明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系统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获取单元连接且用于判断所述预设时间是否到达的第一判断单元。在本发明所述的配网子站现数据传输的系统中,在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发送单元之间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网主站召唤性能数据的命令;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配网子站性能信息缓冲区内是否含有所述性能数据。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的属性组装成相应的报文,并将其发送至配网主站,该技术方案减少了配网子站的当机时间,且避免了由于故障的原因配网子站不能及时发送其性能信息至配网主站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配电网的用电质量和安全运营,为配电网企业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 IEClOl报文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发明第一 IEClOl报文中遥信ASDU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 IEClOl报文中解析后的遥信ASDU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 IEClOl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 IEClOl报文中遥测ASDU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第二 IEClOl报文中解析后的遥测ASDU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 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l中,在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其中,所述性能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和测量信息。应当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网卡状态信息;所述测量信息包括CPU使用率测量信息、内存使用率测量信息以及硬盘使用率测量信息。在步骤S2中,分别将该状态信息组装成携带遥信ASDU的第一 IEClOl报文和将该测量信息组装成携带遥测ASDU的第二 IEClOl报文。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 IEClOl报文包括启动字符、报文长度、控制位、链路地址域、遥信ASDU、帧校验和以及结束字符,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报文长度为L,其中,遥信ASDU的格式如图3所示,若配网子站地址为2,以网卡状态信息处于故障为例,解析后的遥信ASDU如图4所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里不再赘述。所述第二 IEClOl报文包括启动字符、报文长度、控制位、链路地址域、遥测ASDU、 帧校验和以及结束字符,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报文长度为L,其中,遥测ASDU的格式如图6所示,若配网子站地址为2,以CPU使用率为25%,内存使用率46%,硬盘使用率为 44%为例,解析后的遥测ASDU如图7所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里不再赘述。在步骤S3中,根据第一 IEClOl报文和第二 IEClOl报文生成性能数据,并将其存储至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在步骤S4中,通过IEClOl协议向配网主站发送所述性能数据。在步骤S5中,删除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中的性能数据,应当说明的是,实施该步骤是为了验证该性能数据是否发送成功,若成功,则执行步骤S5,若没有成功,则循环步骤S5,直至发送成功为止,在此不再赘述。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 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A中,判断预设时间是否到达,若是,则执行步骤B,若否,则步骤结束。应当说明的是,该预设时间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时间可设置为1分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里不再赘述。在步骤B中,在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其中,所述性能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和测量信息。在步骤C中,分别将该状态信息组装成携带遥信ASDU的第一 IEClOl报文和将该测量信息组装成携带遥测ASDU的第二 IEClOl报文。
在步骤D中,根据第一 IEClOl报文和第二 IEClOl报文生成性能数据,并将其存储至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在步骤E中,接收配网主站召唤性能数据的命令。在步骤F中,判断配网子站性能信息缓冲区内是否含有所述性能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G ;若否,则步骤结束。应当说明的是,在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步骤E和步骤F可省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里不再赘述。在步骤G中,通过IEClOl协议向配网主站发送所述性能数据。在步骤H中,删除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中的性能数据。请参阅图9,图9是本发明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判断单元1、获取单元2、组装单元3、存储单元4、接收单元5、第二判断单元6、发送单元7以及删除单元8,下面具体介绍各个部分的作用
第一判断单元1,用于判断预设时间是否到达。获取单元2,用于在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其中,所述性能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和测量信息。组装单元3,用于分别将所述状态信息组装成携带遥信ASDU的第一 IEClOl报文和将所述测量信息组装成携带遥测ASDU的第二 IEClOl报文。存储单元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 IEClOl报文和第二 IEClOl报文生成性能数据,并将其存储至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接收单元5,用于接收配网主站召唤性能数据的命令。第二判断单元6,用于判断配网子站性能信息缓冲区内是否含有所述性能数据。发送单元7,用于通过IEClOl协议向配网主站发送所述性能数据。删除单元8,用于删除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中的性能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根据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的属性组装成相应的报文,并将其发送至配网主站,该技术方案减少了配网子站的当机时间,且避免了由于故障的原因配网子站不能及时发送其性能信息至配网主站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配电网的用电质量和安全运营,为配电网企业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其中,所述性能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和测量信息;s2.分别将该状态信息组装成携带遥信ASDU的第一IEClOl报文和将该测量信息组装成携带遥测ASDU的第二 IEClOl报文;s3.根据第一IEClOl报文和第二 IEClOl报文生成性能数据,并将其存储至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s4.通过IEClOl协议向配网主站发送所述性能数据;s5.删除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中的性能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l 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SO.判断所述预设时间是否到达,若是,则执行步骤Si,若否,则步骤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 之后和所述步骤S4之前还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41.接收配网主站召唤性能数据的命令;s42.判断配网子站性能信息缓冲区内是否含有所述性能数据,若是,则执行步骤S4; 若否,则步骤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网卡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网子站通过IEClOl协议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信息包括CPU使用率测量信息、内存使用率测量信息以及硬盘使用率测量信肩、O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IEClOl报文包括启动字符、报文长度、控制位、链路地址域、遥信ASDU、帧校验和以及结束字符。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IEClOl报文包括启动字符、报文长度、控制位、链路地址域、遥测ASDU、帧校验和以及结束字符。
8.—种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获取单元、组装单元、存储单元、发送单元以及删除单元,其中,获取单元,用于在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配网子站的性能信息,其中,所述性能信息包括状态信息和测量信息;组装单元,用于分别将所述状态信息组装成携带遥信ASDU的第一 IEClOl报文和将所述测量信息组装成携带遥测ASDU的第二 IEClOl报文;存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 IEClOl报文和第二 IEClOl报文生成性能数据,并将其存储至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发送单元,用于通过IEClOl协议向配网主站发送所述性能数据; 删除单元,用于删除配网子站性能数据缓冲区中的性能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获取单元连接且用于判断所述预设时间是否到达的第一判断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发送单元之间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网主站召唤性能数据的命令;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配网子站性能信息缓冲区内是否含有所述性能数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配网子站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1.在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子站的性能信息;2.分别将状态信息组装成携带遥信ASDU的第一IEC101报文和将测量信息组装成携带遥测ASDU的第二IEC101报文;3.根据第一IEC101报文和第二IEC101报文生成性能数据,并将其存储至缓冲区;4.通过IEC101协议向主站发送性能数据;5.删除性能数据。根据子站的性能信息的属性组装成相应的报文,并将其发送至主站,该技术方案减少了子站的当机时间,且避免了由于故障的原因子站不能及时发送其性能信息至主站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配电网的用电质量和安全运营,为配电网企业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H02J13/00GK102497306SQ201110361328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喻洪平, 贾艳红 申请人: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