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

文档序号:734019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开关柜来说,柜体内金属件表面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时,金属表面会形成水珠,这个现象成为凝露,凝露是否发生取决于环境温度,柜内温度和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几个变化量所决定。露点温度是指在一定温度的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含量成为“饱和水蒸汽量”,此时的空气成为“饱和空气”,饱和空气温度下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凝结成水珠,含有水蒸气的空气饱和温度,成为露点温度。开关柜内容易形成凝露的因素主要由(1) 地区环境温度高,气温变化大,冷热空气交换时易在金属表面凝露;( 开关柜底部潮湿, 甚至有的电缆沟有积水,水汽蒸发时,如金属表面温度低于柜内空气温度时,在金属表面形成凝露;C3)有的设备处于停运状态,柜内温度经常会低于环境温度,引起金属表面有水珠凝结。针对上述现象,我国在开关柜中采用自动加热除湿控制器防止凝露已有十几年历史,这种加热除湿控制器在抗潮湿、防凝露保证高压设备可靠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有些地区应用中也出现了问题。目前自动加热装置只在线路仓底部加有加热器,通过一个湿度控制器进行控制加热,而母线仓和开关仓没有加热器,也没有湿度控制器,且开关柜全封闭非透明无观察孔,巡视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内部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柜内整体凝露控制能力,造成电力设备故障;在高湿地区开关柜内部因为凝露现象不能很好的处理,其内部绝缘水平低,无法保证装置可靠工作,因此,在加热设备或温湿度控制器发生故障时,只能断电操作进行维修,大大减小了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了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提高开关柜体内的整体凝露控制能力,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可带电维修,降低电力设备故障可能性,增强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只在线路仓内部加有加热器,通过一个湿度控制器进行控制加热,而母线仓和开关仓没有加热器,也没有湿度控制器,且开关柜全封闭非透明无观察孔,巡视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内部情况,大大降低了柜内整体凝露控制能力,造成电力设备故障和只能断电操作进行维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所述开关柜包括开关仓、母线仓和线路仓,该方法包括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输出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分别对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其中,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为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设置于同一仓室的后封板上,在开关柜体的后封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开关门的内侧,用于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另一开关门内侧,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设备启停,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加热设备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加热设备和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螺销固定在所述开关门的内侧。其中,所述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具体为所述第一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开关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线路仓对应开关柜后封盖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所述第三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母线仓隔板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其中,所述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开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玻璃进行封装。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通过在线路仓、母线仓和开关仓分别安装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三个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分别控制三个仓内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更加有效地控制开关柜凝露现象;其次,在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对应开洞装门,安装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解决了对其的带电维修工作;另外,在开关柜上采用柜壁增加观察窗,可以有效观察开关柜内温度及湿度,对控制凝露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开关柜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开关仓的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线路仓的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母线仓的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通过在线路仓、母线仓和开关仓分别安装加热器和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三个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分别控制三个仓内的加热器进行加热控制,更加有效的控制开关柜凝露现象。请参阅附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01 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请参阅附图2所示,为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开关柜侧面剖视图;所述第一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开关仓的侧壁上,请参阅附图3 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开关仓的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线路仓对应开关柜后封盖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请参阅附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线路仓的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所述第三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母线仓隔板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对应的在开关柜后背板上开有开关门,请参阅附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开关柜的母线仓的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安装示意图。步骤102 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的温、 湿度进行检测,输出检测结果;步骤103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分别对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上述实施例通过在线路仓、母线仓和开关仓分别安装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 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三个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分别控制三个仓内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更加有效的控制开关柜整体凝露的现象。优选的,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为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所述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设置于同一仓室的后封板上,在开关柜体的后封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开关门的内侧,用于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另一开关门内侧,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设备启停,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加热设备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电气连接,所述加热设备和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螺销固定在所述开关门的内侧,所述开关门对应开关柜体的后封板的洞口内部设置有滑动封盖。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容,由于整体开关柜的凝露现象得到了解决,使得开关柜内部的绝缘性能增强,在开关柜内的加热设备或温湿度控制发生故障时,可以方便对其进行带电维修。优选的,在所述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开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玻璃进行封装,方便巡视工作人员对开关柜内的温湿度情况进行观察,对控制凝露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设备采用硅橡胶加热板与铝板复合而成,具有硅橡胶加热板的诸多优点(绝缘性能好绝缘电阻500ΜΩ,耐击穿> 2000V,防潮湿), 使用寿命长,与铝板一体成型(散热更快、热效率高、轻薄方便),预留孔位(安装方便、迅速),体积小(不占用影响空间);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插装式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并且灵敏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使开关柜内的凝露控制水平达到新高。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线路仓、母线仓和开关仓分别安装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三个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分别控制三个仓内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更加有效的控制开关柜凝露现象;其次,在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对应开洞装门,安装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解决了对其的维修带电工作;另外,在开关柜上采用柜壁增加观察舱,可以有效观察开关柜内温度及湿度,对控制凝露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所述开关柜包括开关仓、母线仓和线路仓,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 输出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分别对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为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温湿度控制装置设置于同一仓室的后封板上,在开关柜体的后封板的一侧设置有开关门,所述加热设备设置于所述开关门的内侧,用于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另一开关门内侧,用于控制所述加热设备启停,对所述开关柜体内部进行加热除湿;所述加热设备与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和所述温湿度控制器通过螺销固定在所述开关门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具体为所述第一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开关仓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线路仓对应开关柜后封盖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所述第三组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母线仓隔板上的所述开关门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柜的后封板上开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玻璃进行封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开关柜凝露的方法,所述开关柜包括开关仓、母线仓和线路仓,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分别在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设置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输出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分别对所述开关仓、所述母线仓和所述线路仓内的所述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本发明通过在线路仓、母线仓和开关仓分别安装加热设备和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控制器分别对三个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分别控制三个仓内的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控制,更加有效的控制开关柜凝露现象。
文档编号H02B1/04GK102412508SQ201110365828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刘可龙, 叶信彪, 周仁才, 姜春莹, 张池川, 李跃军, 高明 申请人:宁波电业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