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稳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533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流稳压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实现直流电源降压变换的直流稳压电路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国家对电子设备待机功耗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此, 在目前的处理芯片中都增加了低功耗的真待机功能,即处理芯片除了在正常工作时需要使用正常的内核工作电压外,在其待机时还需要使用小电流低电压的待机电源,以便于处理芯片的唤醒。现如今1. OV的内核待机电压已经慢慢成为各种处理芯片的主流电压。目前,要想获得1. OV的直流待机电压,其电源电路的设计通常需要采用专用的线性稳压器件或者开关电源器件实现。当采用专用线性稳压器件来设计电源电路时,由于目前能够输出低至1. OV直流电压的线性稳压器件的型号很少,因此成本相对较高,采用这种电源电路为处理芯片提供内核待机电压,会导致产品硬件成本的升高。若采用开关电源器件来产生处理芯片所需的1. OV的内核待机电压,虽然开关电源器件可以做到1. OV的低压输出,但是,输出脉冲和开关噪音较大,因而容易造成处理芯片工作的不稳定。而且开关电源器件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将其应用于目前的家电产品中,会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基于以上原因,如何研发一种可以向处理芯片提供稳定的低压内核待机电压、且硬件成本低、无噪音的直流稳压电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一项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采用线性稳压器件或者开关电源器件产生直流低压所造成的硬件成本升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直流稳压电路,有效控制了硬件成本, 且电压输出稳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直流稳压电路,包括通用线性稳压器和二极管,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输出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低压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节点连接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端。优选的,所述分压电路优选采用由两个电阻连接而成的电阻分压电路。又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可以包括一颗或者多颗,具体根据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以及后级处理芯片的所需电压综合确定,当所述二极管需要设置多颗时,将多颗二极管串联后连接在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与低压输出端之间,以此来将通用线性稳压器输出的直流电压降低到后级处理芯片所需的电压幅值上,进而满足处理芯片的供电要求。优选的,当所述直流稳压电路用于向处理芯片输出内核待机电压时,所述输入电源优选采用输入到处理芯片的接口电源,比如3. 3V的直流电源等,但该电源幅值应高于处理芯片所需的内核待机电压的幅值加上二极管导通电压的总和。再进一步的,通过所述低压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处理芯片的内核在待机时所需要的1. OV的直流电压。更进一步的,通过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不小于1.7V的直流电压。优选的,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通过滤波电容接地。优选的,在所述低压输出端上连接有电压纹波抑制器件,比如滤波电容等,以稳定输出的低压直流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成本的通用线性稳压器件配合二极管来组建直流稳压电路,生成目前处理芯片所需的1. OV小电流内核待机电压,硬件成本低,开关噪音小,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处理芯片的待机要求,降低系统的待机功耗,而且有助于电子产品整机性能的提升。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直流稳压电路的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采用专用的线性稳压器件或者开关电源器件组建直流稳压电路所造成的硬件成本升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通用线性稳压器件配合传统二极管的电路组建形式,借助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对通用线性稳压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做进一步降压处理,进而生成处理芯片所需的1.0V内核待机电压,从而在满足处理芯片供电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硬件成本,降低了电源噪音。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所述直流稳压电路的具体组建结构及其
工作原理。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直流稳压电路主要采用一颗通用的线性稳压器Ul配合二极管Dl组建实现。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Ul作为第一级降压变换单元,其输入端VIN连接输入电源VCC,对输入电源VCC进行降压变换处理后,通过其输出端VOUTl传输至二极管Dl的阳极,控制二极管Dl导通;将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到直流稳压电路的低压输出端Vo,利用二极管Dl的导通压降对通用线性稳压器Ul输出的直流电源做进一步降压处理,从而生成后级电路所需的低压直流电源,比如处理芯片内核所需的1. OV内核待机电压,通过低压输出端Vo输出。以输出1. OV的低压直流电源为例进行说明,若二极管Dl的导通压降为0. 7V,则需要线性稳压器Ul输出1.7V的直流电源。由于目前能够转换输出1.0V的线性稳压器件非常少见,成本较高,但是能够转换输出1.5V以上直流电源的线性稳压器件却比较常见,因此可以直接采用目前比较通用的线性稳压器件来产生1. 7V的直流电压,以降低电路成本。 为了使线性稳压器Ul能够输出稳定的1. 7V直流电源,本实施例在线性稳压器Ul的输出端VOUTl上进一步连接了分压电路,如图1所示,可以采用两个分压电阻Rl、R2串联而成,一端连接线性稳压器Ul的输出端V0UT1,另一端接地,其分压节点连接线性稳压器Ul的输出电压调节端ADJ,通过调节两个分压电阻Rl、R2的阻值,即可调节线性稳压器Ul输出电压的大小,并使其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电源Vin可以是产品内部电源电路所提供的一路直流电源;也可以直接采用输入到处理芯片的接口电源,比如+3. 3V直流电源,通过线性稳压器Ul 降压到1. 7V,然后再通过二极管Dl降低0. 7V,最终输出处理芯片所需的+1. OV内核待机电压。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输入电源VCC的电压范围应该高于处理芯片所需的内核待机电压加上二极管Dl的导通压降的总和。适当地降低输入电源VCC的电压,可以减小线性稳压器Ul上的功耗。本实施例采用3. 3V的输入电源,主要是考虑到处理芯片还需要3. 3V的接口电源,由此可以简化电路设计。当所选用的线性稳压器Ul不能输出低至1. 7V的直流电压时,可以采用将多颗二极管串联的方式来组建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比如将两颗二极管串联在线性稳压器Ul的输出端VOUTl与低压输出端Vo之间。由此一来,通过控制两颗二极管导通可以获得1. 4V 的压降,此时只需调节线性稳压器Ul输出2. 4V的直流电压,即可通过低压输出端Vo输出后级处理芯片所需的1. OV内核待机电压,满足处理芯片的供电要求。为了确保直流稳压电路输出的内核待机电压稳定,本实施例首先对输入到线性稳压器Ul的输入电源VCC进行稳压处理,如图1所示,在输入电源VCC与地之间连接滤波电容 Cl,对输入电源VCC中的纹波干扰进行抑制。另外,还可以在线性稳压器Ul的输出端VOUTl 以及稳压电路的低压输出端Vo上进一步连接电压纹波抑制器件,比如滤波电容C2、C3、C4, 以进一步抑制纹波干扰,使输出到处理芯片的内核待机电压保持平稳。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成本的通用线性稳压器件配合二极管来设计直流稳压电路,为处理芯片的内核提供其所需的1. OV待机电压,从而解决了现有1. OV的线性稳压器件型号少、开关电源器件输出脉冲和开关噪音大以及电路成本高的问题,尤其适合在价格竞争相对激烈的家电产品中推广应用。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 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通用线性稳压器和二极管,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输出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低压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分压电路,所述分压电路的分压节点连接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是由两个电阻连接而成的电阻分压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包括多颗,多颗二极管串联后连接在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与低压输出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直流稳压电路用于向处理芯片输出内核待机电压时,所述输入电源为输入到处理芯片的接口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源为3.3V的直流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低压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1. OV的直流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不小于1. 7V的直流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通过滤波电容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稳压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压输出端上连接有电压纹波抑制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稳压电路,包括通用线性稳压器和二极管,所述通用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源,输出端连接二极管的阳极,所述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低压输出端。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成本的通用线性稳压器件配合二极管来组建直流稳压电路,生成目前处理芯片所需的1.0V小电流内核待机电压,硬件成本低,开关噪音小,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处理芯片的待机要求,降低系统的待机功耗,而且有助于电子产品整机性能的提升。
文档编号H02M3/04GK201956902SQ201120058188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曹长江 申请人: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