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247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成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开关成套设备的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成套设备(如KYN28A),是配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专用设备,广泛地适用于发电厂、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高层建筑等行业,作为变电、配电之用。其中,安装、使用单位对高压开关成套设备的安装、维护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高压开关成套设备开关柜在现场拼柜时,需拆下开关柜上阻碍拼柜的许多封板,然后才能进行拼柜作业,因而拼柜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可以使现场拼柜安装效率提高,节约安装工时。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开关柜的前后立柱C3)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过孔O),每一过孔C3)贯穿与前后立柱C3)连接的封板(1),通过在过孔(3)中穿设标准件,将待拼柜的两相邻开关柜连为一体。较优地,过孔⑵的开孔位置接近于开关柜的拼柜孔位置,并与拼柜孔同心。较优地,过孔O)的孔径大于拼柜孔的孔径。较优地,前后立柱(3)为U形立柱。较优地,过孔O)的一端设置有拉铆螺母G),通过从过孔(3)的另一端穿设拼柜螺钉而将待拼柜的两相邻开关柜连为一体。[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开关柜前后立柱上增开至少一个过孔,该过孔穿过相应的封板及立柱,拼柜时用辅助工具穿越标准件于过孔中,就能将待拼柜的相邻两开关柜连为一体。这样,安装人员就能在不拆下任何封板的情况下轻松地拼柜,由此使得拼柜安装效率大为提高,明显地节约了安装工时。

图1是开设有拼柜过孔的开关柜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其将两待拼柜的开关柜连为一体。图1 3中,有关附图标记为1、封板;2、过孔;3、立柱;4、拉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
3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同时参见图1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的一较优实施例。该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中,在每一开关柜前后“U”形(或其它形状)立柱3的原拼柜孔(图未示出)位置分别开设有若干过孔2,其中每一过孔3贯穿与前后立柱3连接的封板1,通过在过孔3中穿设标准件(如螺栓、螺柱、螺钉等),将待拼柜的两相邻开关柜连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过孔2的开孔位置位于开关柜的拼柜孔位置,并与拼柜孔同心,且过孔2的孔径比拼柜孔的孔径大,由此保证拼柜时根据的穿越。如图3所示,过孔2的一端设置有拉铆螺母4,通过从过孔3的另一端穿设拼柜螺钉(图未示出)而将待拼柜的两相邻开关柜连为一体。安装时,用辅助工具将拼柜螺钉从过孔2中穿过,之后紧固待拼柜开关柜的前后立柱3,就可快速实现拼柜。这样,安装人员就能在不拆下任何封板1的情况下轻松地拼柜,使得拼柜安装效率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的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之不足,使现场拼柜安装效率大为提高,节约了安装工时。其结构较为简单,加工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开关柜的前后立柱(3)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过孔0),每一过孔C3)贯穿与前后立柱C3)连接的封板(1),通过在过孔(3)中穿设标准件,将待拼柜的两相邻开关柜连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过孔(2)的开孔位置接近于开关柜的拼柜孔位置,并与拼柜孔同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过孔(2)的孔径大于拼柜孔的孔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前后立柱(3)为U形立柱。
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过孔(2)的一端设置有拉铆螺母G),通过从过孔(3)的另一端穿设拼柜螺钉而将待拼柜的两相邻开关柜连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成套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开关柜拼柜连接结构,其在开关柜的前后立柱(3)上分别开设有若干过孔(2),每一过孔(3)贯穿与前后立柱(3)连接的封板(1),通过在过孔(3)中穿设标准件,将待拼柜的两相邻开关柜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中,安装人员能在不拆下任何封板的情况下轻松地拼柜,使得拼柜安装效率大为提高。
文档编号H02B1/26GK202333489SQ2011204817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于涛, 何康, 刘亚平, 唐朝辉, 张大瑄, 曾庆才, 杨淮年, 欧正杰, 祝娟, 赵明, 邓佳赫, 魏光国 申请人: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