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了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混动汽车得到了大力发展,混动汽车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在并联驱动汽车时,发动机处于低油耗,电动机作为辅助动力。目前,混动汽车的最大问题是续航能力,因为蓄电池的有限电能导致了电动机的使用率降低,增加了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利用行驶中发动机向外排放的高温气流回收发电,并将该电流输入蓄电池中,补充蓄电池被电动机消耗的电流,解决混动汽车蓄电池充电问题,从而实现长途运行,充分发挥混动汽车节能减排的优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热能发电器包括发动机、发电水箱、导热管或导热片、热能电池组,在发电水箱内安装若干组导热管或导热片,在发电水箱的顶盖上安装若干组热能电池组,导热管或导热片对应联接热能电池组,发动机的废气管插入发电水箱内,发电水箱的顶盖上连接排气管,整体构成热能发电器。
其中,发电水箱经进水阀联通备用水箱。
其中,废气管的末端安装消音管。
其中,排气管的末端安装消声器。
其中,发动机的废气管穿过发电水箱,废气管在发电水箱内呈多管并联方式。
工作时,发动机排出的高温气流经废气管直接排放到发电水箱的水中,使水温快速升高,高水温通过导热管或导热片传递给热能电池组发电,并将电流输入蓄电池充电,发动机排放的高温气流经过水的降温净化后再从排气管排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废气管在发电水箱内呈多管并联方式,扩大废气管与水的接触面积,加快水温上升的速度;2、采用备用水箱储水,由进水阀自动控制补充发电水箱内被蒸发了的水,保障热能电池组正常发电;3、采用发电水箱内的水冷却发动机,可以取消发动机水箱,减轻汽车负荷;4、解决混动汽车蓄电池充电问题,提高混动汽车电动机的使用率,减轻发动机的燃料消耗,使混动汽车的性能更加完美;5、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废热发电, 开辟了新能源,是变废为利的新举措;6、发动机排出的高温气流,经过水降温净化后排放, 进一步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
图I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二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废气管排列方式之二。
图中1发动机,2废气管,3热能电池组,4备用水箱,5消声器,6进水阀,7导热管或导热片,8消音管,9发电水箱,1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该热能发电器包括发动机I、发电水箱9、导热管或导热片7、热能电池组3,在发电水箱9内安装若干组导热管或导热片7,在发电水箱9的顶盖上安装若干组热能电池组3,导热管或导热片7对应联接热能电池组3,发动机I的废气管2插入发电水箱9内,发电水箱9的顶盖上连接排气管10,整体构成热能发电器。
其中,发电水箱9经进水阀6联通备用水箱4。
其中,废气管2的末端安装消音管8。
其中,排气管10的末端安装消声器5。
其中,发动机I的废气管2穿过发电水箱9,废气管2在发电水箱9内呈多管并联方式。
工作时,发动机I排出的高温气流经废气管2直接排放到发电水箱9的水中,使水温快速升高,高水温通过导热管或导热片7传递给热能电池组3发电,并将电流输入蓄电池充电,发动机排放的高温气流经过水的降温净化后再从排气管10排出。
权利要求
1.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其特征在于该热能发电器包括发动机(I)、发电水箱(9)、导热管或导热片(7)、热能电池组(3),在发电水箱(9)内安装若干组导热管或导热片(7),在发电水箱(9 )的顶盖上安装若干组热能电池组(3 ),导热管或导热片(7 )对应联接热能电池组(3),发动机(I)的废气管(2)插入发电水箱(9)内,发电水箱(9)的顶盖上连接排气管(10),整体构成热能发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其特征在于发电水箱(9)经进水阀(6)联通备用水箱(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其特征在于废气管(2)的末端安装消音管(8)。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其特征在于排气管(10)的末端安装消声器(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发动机(I)的废气管(2)穿过发电水箱(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其特征在于废气管(2)在发电水箱(9)内呈多管并联方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混动汽车热能发电器,该热能发电器包括发动机(1)、发电水箱(9)、导热管或导热片(7)、热能电池组(3),在发电水箱(9)内安装若干组导热管或导热片(7),在发电水箱(9)的顶盖上安装若干组热能电池组(3),导热管或导热片(7)对应联接热能电池组(3),发动机(1)的废气管(2)插入发电水箱(9)内,发电水箱(9)的顶盖上连接排气管(10),整体构成热能发电器。本发明利用行驶中发动机向外排放的高温气流回收发电,并将该电流输入蓄电池中,补充蓄电池被电动机消耗的电流,解决混动汽车蓄电池充电问题,从而实现长途运行,充分发挥混动汽车节能减排的优势。
文档编号H02N11/00GK102545717SQ2012100080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翟度天, 翟震环 申请人:翟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