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798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充电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手机等终端产品的充电器电路中,通常只有I组5V直流电源输出,输出口按国标要求大多采用TYPE A型USB插座。因采用TYPE A型USB插座方案必须配合标准USB 数据线使用,当用户没有携带USB数据线时,就无法对终端进行充电操作。尤其是采用内部具有电池的充电器时,这种矛盾更加突出。[0003]因此,需要一种充电器,可以灵活选择电源输出接口,避免忘带数据线而导致无法对终端进行充电的问题,方便用户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可以灵活选择电源输出接口,避免忘带数据线而导致无法对终端进行充电的问题,方便用户使用。[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充电器,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输出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为微型USB插头,所述微型USB插头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充电器的电流输出通道。[0006]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电源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为标准USB插座,所述标准USB插座连接至所述电流输出通道。[0007]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器自带标准USB插座和微型USB插头,标准USB插座可以是 TYPE A型USB插座,通过数据线与待充电终端连接。微型USB插头可以是Micro USB插头, 也可以是Mini USB插头,可以直接连接待充电终端。并且,通过标准USB插座和微型USB 插头可同时给两个终端充电。因此,当忘记携带与标准USB插座相匹配的数据线时,可以直接使用另一个电源输入接口,即微型USB插头,来为终端设备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出现的问题。[0008]优选地,所述充电器中设置有容纳结构,所述微型USB插头和所述数据线可收回至所述容纳结构中。[0009]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微型USB插头和数据线收回至充电器的容纳结构中,方便用户携带,且该数据线可以是一条短线,以方便携带为目的,可以将其设计成十几厘米甚至几厘米的长度。[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纳结构具有凹槽或腔形结构,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充电器的表面,所述腔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内部。[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微型USB插头和数据线收回至充电器内部的腔形结构或者是充电器表面的凹槽中,方便用户携带。[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包括电池,连接至所述电流输出通道,可作为所述微型USB插头和所述标准USB插座的共同电源。[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器自带电池,可以通过自带的电池作为电源为待充电终端充电。[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限流单元和控制电路,其中,每一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设置有所述限流单元;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限流单元,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限流单元检测到的电流信号,控制所述限流单元调节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充电器的两个输出接口都连接有终端进行充电时,可以对两个接口的电流输出进行控制,根据优先级进行电流分配。例如,如果用户希望优先为与微型 USB插头连接的终端充电,则可以通过设定策略,限制标准USB插座输出电流的大小,使充电器优先为与微型USB插头连接的终端充电。[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可以包括提醒单元,连接至所述限流单元,在所述限流单元检测的电流值不满足预设电流值和/或预设的电流值范围时, 进行提醒。[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电流过低会造成充电效果变差,因此充电器在输出电流值过低时进行提醒,以引起用户注意,对充电器进行合理设置。[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充电器还可以包括转换单元,连接至所述电流输出通道,将来自外部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将所述直流电输出至所述电流输出通道。[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器可以将外部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适用于待充电终端的直流电,并且转换成适用于待充电终端的电压,为待充电终端充电。[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流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一比较器和功率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功率开关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用于获取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的电流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的开启或断开。[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充电器的两个输出接口都连接有终端充电时,可以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先对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的终端进行充电,在充满后再对另一个接口连接的终端充电。[00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流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二比较器、第三电阻和P沟道场效应管,其中,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所述 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用于获取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的电流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数模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运算结果转换成模拟信号,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输出至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上的电压来调节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23]因此,可采用分别控制两个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的方式来分别控制微型 USB插头和标准USB插座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限流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三比较器、第五电阻和 N沟道场效应管,其中,所述第四电阻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四电阻的两端,用于获取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的电流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第三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数模转换电路,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三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运算结果转换成模拟信号,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输出至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上的电压来调节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25]因此,可采用调节两个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的方式来分别控制微型USB插头和标准USB插座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充电器,包括用于电源输出的标准USB 插座,所述标准USB插座连接至所述充电器的电流输出通道,在所述充电器上设置有空腔, 与所述标准USB插座连接的数据线可放置在所述空腔中。[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器可以收纳数据线,方便用户携带,同时可以避免用户忘记携带数据线的情况。[00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有标准USB插头,所述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微型USB插头或标准USB插头。[0029]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待充电终端支持的接口类型的不同,充电器自带不同接口类型的数据线,与待充电终端的接口相匹配。[00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充电器带有USB插座的同时自带数据线,方便用户使用。


[0031]图[0032]图[0033]图[0034]图[0035]图[0036]图[0037]图I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器的框图;IB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充电器的框图;2示出了图IA和图IB所示实施例的充电器中的电路连接示意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充电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充电器的部分电路的一种设计示意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充电器的部分电路的另一种设计示意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的充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3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004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41]首先结合图IA和图IB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图IA和图IB均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器的框图。[0042]如图IA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电器100,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输出接口,其中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为微型USB插头106,所述微型USB插头106通过数据线104 连接至充电器100的电流输出通道。[004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至少两个电源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为标准USB插座102,标准USB插座102连接至充电器100的电流输出通道。[0044]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器100自带标准USB插座102和微型USB插头106,标准USB 插座102可以是 TYPE A型USB插座,通过数据线与待充电终端连接。微型USB插头106可以是Micro USB插头,也可以是Mini USB插头,可以直接连接待充电终端。并且,通过标准 USB插座102和微型USB插头106可同时给两个终端充电。因此,当忘记携带与标准USB插座相匹配的数据线时,可以直接使用另一个电源输入接口,即微型USB插头,来为终端设备充电,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所出现的问题。[0045]优选地,如图IB所示,充电器100中设置有容纳结构108,微型USB插头106和数据线104可收回至容纳结构108中。[0046]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微型USB插头106和数据线104收回至充电器100的容纳结构108中,方便用户携带,且该数据线可以是一条短线,以方便携带为目的,可以将其设计成十几厘米甚至几厘米的长度。[0047]优选地,容纳结构108可以是凹槽或腔形结构,如果是凹槽,则该凹槽设置于充电器100的表面,如果是腔形结构,则该腔形结构设置在充电器100内部。[0048]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微型USB插头106和数据线104收回至充电器100内部的腔形结构或者是充电器100表面的凹槽中,方便用户携带。[0049]优选地,如图2所示,充电器100还可以包括电池206,连接至电流输出通道,可作为微型USB插头106和标准USB插座102的共同电源。[0050]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器100自带电池206,可以通过自带的电池206作为电源为待充电终端充电。[0051]参见图2,转换单元208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转换成适用于待充电终端的直流电 (例如5V的直流电),通过第一输出通道202、第二输出通道204分别提供给微型USB插头 106和标准USB插座102。当充电器100自带有电池206时,转换单元208转换后的直流电可以经过充电电路210传输至电池206,电池206可以经过升压电路212向待充电终端充电。升压电路212同时连接至第一输出通道202、第二输出通道204。[0052]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两个电源输出接口为例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53]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充电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0054]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充电器300的电路实现原理图,除具有图2所示电路连接的结构和功能外,还可以包括第一限流单元306、第二限流单元308和控制电路310,其中,第一限流单元306设置在第一输出通道302 (假设是标准USB插座的输出电路)上,第二限流单元308设置在第二输出通道304上(假设是微型USB插头的输出电路);控制电路310连接至第一限流单元306和第二限流单元308,控制电路310根据第一限流单元306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和第二限流单元308检测到的电流信号,控制第一限流单元306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以及控制第二限流单元308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第一输出通道302和第二输出通道304分别连接至微型USB插头和标准USB插座。[0055]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充电器300的两个输出接口都连接有终端进行充电时,可以对两个接口的电流输出进行控制,根据优先级进行电流分配。例如,如果用户希望优先为与微型USB插头连接的终端充电,则可以通过设定策略,限制标准USB插座输出电流的大小, 使充电器优先为与微型USB插头连接的终端充电。[0056]优选地,充电器300还可以包括提醒单元(图中未示出),连接至第一限流单元 306和/或第二限流单元308,在第一限流单元306和/或第二限流单元308检测的电流值不满足预设电流值和/或预设的电流值范围时,进行提醒。[0057]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电流过低会造成充电效果变差,因此充电器300在输出电流值过低时进行提醒,以引起用户注意,对充电器进行合理设置。[0058]例如,利用充电器中的电池为终端充电时,如果电池中的电量不足,则会导致输出通道中的电流不足,这时采用提醒单元(例如蜂鸣器、振动器等)可以提醒用户,为终端切换输入电源,保证终端正常充电。[0059]图4是图3所示充电器的部分电路的一种设计示意图。[0060]参见图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3中的第一限流单元306可以包括第一电阻 402、第一比较器404和第一功率开关406,其中,第一电阻402和第一功率开关406串联在第一输出通道302上,第一比较器404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电阻402 的两端,用于获取第一输出通道302上的电流信号。[0061]图3中的第二限流单元308可以包括第二电阻408、第二比较器410和第二功率开关412,其中,第二电阻408和第二功率开关412串联在第二输出通道上,第二比较器410 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二电阻408的两端,用于获取第二输出通道上的电流信号;控制电路310包括第一模数转换电路414和第二模数转换电路416,分别用于将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一模数转换电路414连接至第一比较器404的输出端,第二模数转换电路416连接至第二比较器410的输出端,控制电路310根据第一比较器404 的输出信号和第二比较器410的输出信号控制第一功率开关406和/或第二功率开关412 的开启或断开。第一输出通道302和第二输出通道304分别连接至微型USB插头420和标准USB插座418。[0062]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充电器300的两个输出接口都连接有终端充电时,可以根据预设的优先级先对其中一个接口连接的终端进行充电,在充满后再对另一个接口连接的终端充电。[0063]例如,在初始状态下,默认第一功率开关414和第二功率开关416均处于开启状态,当标准USB插座418和微型USB插头420均连接有终端进行充电时,第一比较器404和第二比较器410均检出到有充电电流(这个充电电流可以是充电器内部的电池提供,也可以是外部输入电源提供),控制电路根据固化在芯片内部的程序(该程序包含了选择策略) 进行运算判断,在需先为标准USB插座提供电流时,则控制电路310向第一功率开关414发送断开指令,使第一功率开关414处于断开状态,以保证电源提供的电流通过第二输出通道304输出,当与标准USB插座连接的终端充满电时,控制电路310向第一功率开关414发送开启指令,并向第二功率开关416发送断开指令,使电源提供的电流通过第一输出通道 302输出并为与微型USB插头连接的终端充电,当与标准USB插头连接的终端充满电时,控制电路310向第二功率开关416发送开启指令。[0064]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包括各种处理器,例如德州仪器生产的处理器。[0065]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充电器的部分电路的另一种设计示意图。[0066]参见图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限流单兀306包括第三电阻502、第三比较器504、第四电阻506和第一 P沟道场效应管508,其中,第三电阻502串联在微型USB插头 526的输入电路上,第一 P沟道场效应管508的源极与第三电阻502连接,第一 P沟道场效应管508的漏极与微型USB插头526连接,第四电阻506的一端与第一 P沟道场效应管508 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 P沟道场效应管508的栅极连接,第三比较器504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三电阻502的两端,用于获取微型USB插头526的输入电路上的电流信号。[0067]第二限流单元308可以包括第五电阻510、第四比较器512、第六电阻514和第二 P沟道场效应管516,其中,第五电阻510串联在标准USB插座528的输入电路上,第二 P沟道场效应管516的源极与第五电阻510连接,第二 P沟道场效应管516的漏极与标准USB插座528连接,第六电阻514的一端与第二 P沟道场效应管516的源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 P 沟道场效应管516的栅极连接,第四比较器512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第五电阻510的两端,用于获取标准USB插座528的输入电路上的电流信号;控制电路310还包括第一模数转换电路518和第二模数转换电路520,分别用于将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一模数转换电路518连接至第三比较器504的输出端,第二模数转换电路520连接至第四比较器512的输出端;控制电路310还包括第一数模转换电路522和第二数模转换电路524,第一数模转换电路52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 P沟道场效应管508的栅极,第二数模转换电路524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 P沟道场效应管516的栅极,第一数模转换电路522 用于将控制电路310对第一模数转换电路518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运算结果转换成模拟信号,第二数模转换电路524用于将控制电路310对第二模数转换电路520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运算结果转换成模拟信号,控制电路310通过控制第一数模转换电路522输出至第一 P沟道场效应管508的栅极上的电压来调节微型USB插头526的输出电流的大小,以及通过控制第二数模转换电路524输出至第二 P沟道场效应管516的栅极上的电压来调节标准USB插座528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68]因此,采用调节两个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的方式来分别调节微型USB插头和标准USB插座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69]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上述第一限流单元和第二限流单元中的P沟道场效应管替换成N沟道场效应管,但此时,连接方式有所改动,其中,第一 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三电阻502连接,该第一 N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微型USB插头526连接,第四电阻506 的一端与第一 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 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二 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五电阻510连接,第二 N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标准USB插座 528连接,第六电阻514的一端与第二 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 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0070]控制电路310中的第一数模转换电路522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 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524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二 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控制电路310通过控制第一数模转换电路522输出至第一 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上的电压来调节微型USB插头526的输出电流的大小,以及通过控制第二数模转换电路524输出至第二 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上的电压来调节标准USB插座528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71]因此,可采用调节两个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电压的方式来分别控制微型USB插头和标准USB插座的输出电流的大小。[0072]从上述方案可知,采用功率开关的方式可以控制标准USB插座和微型USB插头的电流的通断,而采用场效应管的方式则可以控制标准USB插座和微型USB插头的电流的大小,起到限流的作用,限流的具体实现过程,则需要控制电路根据预置的策略来对检测到的电流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并根据运算结果向相应的场效应管的栅极输出相应的电压,从而通过场效应管的导通沟道来控制电流的大小。[0073]接下来结合图6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充电器。[0074]如图6所示的充电器600,包括用于电源输出的标准USB插座,标准USB插座连接至充电器的电流输出通道,在充电器上设置有空腔602,与标准USB插座连接的数据线可放置在空腔602中。[0075]在该技术方案中,充电器600可以收纳数据线,方便用户携带,同时可以避免用户忘记携带数据线的情况。[0076]优选地,数据线的一端连接有标准USB插头,数据线的另一端连接有微型USB插头或标准USB插头。[0077]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待充电终端支持的接口类型的不同,充电器自带不同接口类型的数据线,与待充电终端的接口相匹配。[0078]综上,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灵活选择电源输出接口,避免忘带数据线而导致无法对终端进行充电的问题,方便用户使用。[007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输出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为微型USB插头,所述微型USB插头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充电器的电流输出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电源输出接口中的至少一个电源输出接口为标准USB插座,所述标准USB插座连接至所述电流输出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器中设置有容纳结构,所述微型USB插头和所述数据线可收回至所述容纳结构中。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结构具有凹槽或腔形结构,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充电器的表面,所述腔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器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连接至所述电流输出通道,可作为所述微型USB插头和所述标准USB插座的共同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流单元和控制电路,其中,每一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设置有所述限流单元;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限流单元,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限流单元检测到的电流信号,控制所述限流单元调节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一比较器和功率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功率开关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用于获取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的电流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第一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所述功率开关的开启或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单元包括第二电阻、第二比较器、第三电阻和P沟道场效应管,其中,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用于获取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的电流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数模转换电路,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 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二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运算结果转换成模拟信号,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数模转换电路输出至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上的电压来调节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的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三比较器、第五电阻和N沟道场效应管,其中,所述第四电阻串联在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四电阻连接,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所述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四电阻的两端,用于获取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入电路上的电流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将电流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第三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数模转换电路,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控制电路对所述第三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运算结果转换成模拟信号,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所述第二数模转换电路输出至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的栅极上的电压来调节所述电源输出接口的输出电流的大小。
10. 一种充电器,包括用于电源输出的标准USB插座,所述标准USB插座连接至所述充电器的电流输出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器上设置有空腔,与所述标准USB插座连接的数据线可放置在所述空腔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至少两个电源输出接口,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源输出接口为微型USB插头,所述微型USB插头通过数据线连接至所述充电器的电流输出通道。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另外一种充电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灵活选择输出电源接口,方便用户使用。
文档编号H02J7/00GK202749848SQ2012203532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冯耀辉, 丁兆刚 申请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