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kV与10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950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20kV与10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供电能力不足和农村地区电压降过大等问题,配电网从10 kV提升到20kV电压等级成为配电网改造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10 kV配电网升压改造为20 kV配电网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根据国内外的改造经验,整个工程过程可能持续10-15年左右,甚至可达20年。在此期间,在10 kV配电网改造区域中,并不是所有的供电区域均具备立刻升压的条件和时机,必然存在两种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网共存的区域,也即10 kV和20 kV电源混合供电区域,该区域的特点是10·kV配电网初具规模,但是电网构架有待完备,因此在该区域的后期规划建设中可采取20 kV配电。在该区域的改造期间一方面要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另一方面又考虑原10 kV配电网与新建设的20 kV配电网的互联问题,采取的措施是将多个20 kV电源点互为备用。该区域现有的220 kV或110 kV变电站低压侧多采取单母单分段接线方式,形成链式结构,便于故障或检修情况的负荷转供。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新建站点的选址较困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变电站资源,将站内负荷由其他站或站内其余主变转供,逐次对变电站内220 kV或110 kV主变压器进行部分技术改造,最终成为多个20 kV电源点,同时针对具备扩建条件的站点直接扩建为20 kV电源点,形成10 kV和20 kV电源供电混合区域。该10 kV和20 kV电源混合供电区域见图I。具体的,如图I所示BI为110 kV/10 kV降压变压器;B2为110KV/20KV/10KV三绕组变压器;B3为110kV/20 kV降压变压器;1M为I号母线、IM为2号母线、3M为3号母线;DL1、DL2为BI两侧开关;DL3、DL4为B2两侧开关;DL5、DL6为B3两侧开关;FDL1为10 kVIM和2M联络开关;FDL2为20 kVIM和2M联络开关。在此扩建方案中,将初期建设的变压器B2扩建成三绕组变压器(110KV/20KV/10KV),其低压侧带有20KV侧和IOKV侧两分支,其10 kV侧分支与BI的10kV侧相连接,其20 kV侧分支与B3的20 kV侧相连接,如此形成10 kV和20 kV电源混合区域。为提高10 kV和20 kV电源混合供电区域的供电可靠性,可以在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安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来实现。但在电力系统负荷日益增加,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负荷高度集中,图I中变压器BI、B2、B3均可能存在分列并超负荷运行,若某台变压器,如变压器BI或变压器B3动作跳闸,此时低压母线侧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动作,可能会使三绕组变压器B2严重超载,会极大缩短三绕组变压器B2的寿命周期,严重情况还可能造成B2三绕组变压器绝缘损坏。在扩建过程中,如何保证10 kV和20 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以保证供电可靠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其可以保证10 kV和20 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从而保证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所述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至少包括1101^-101^供电区域、1101^-101^-201^供电区域、1101^-201^供电区域;所述IlOkV-IO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IM母线,低压侧为IOkV IM母线;IlO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l连接降压变压器BI,IO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2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I ;·所述110kV-10kV-20kV供电区域低压侧为IOkV 2M母线和20kV IM母线,高压侧为IlOkV 2M母线;I IO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3连接110kV/10kV/20kV三绕组变压器B2,IO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4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20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5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所述110kV_20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3M母线,低压侧为20kV 2M母线;IlOkV 3M母线通过开关DL6连接降压变压器B3,20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7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3 ;所述IOkV IM母线与所述IO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l连接;所述20kV IM母线与所述20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2连接;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包括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第一延时单元、充电单元;所述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通过第一与门连接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所述压板检测单元,分别与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和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以及检测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所述联络开关FDL2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是否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所述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以及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是否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是否在合位;当所述压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在投入位置,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10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均在合位时,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启动延时,延时tl时间;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延时tl时间后,启动充电,使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进入充电状态。其中,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第二延时单元、第三延时单元、第四延时单元、第五延时单元和备自投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通过第二与门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连接;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三延时单元通过第三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0028]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四延时单元通过第四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五延时单元通过第五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降压变压器BI主变低压侧是否无电流;当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低压侧10 kVIM母线失压,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主变低压侧无电流时,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启动延时,延时t2时间;所述备自投单元包括备自投启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延时t2时间后,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
装置;开关跳开单元,用于在所述备自投启动单元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同时,跳开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侧开关DL2 ;备自投投入单元,用于在第三延时单元延时t3时间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侧开关DL2的分位信号时,自动投入10 kVIM和10 kV 2M联络开关FDLl ;在第四延时单元延时t4时间内,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IOKV IM和10KV2M联络开关FDLl为合位信号,所述开关跳开单元还用于跳开降压变压器B2的20KV主变低压侧开关DL5;在延时t5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收到所述开关DL5的分位信号,所述备自投投入单元还用于自动投入20KV IM和20KV 2M联络开关FDL2,实现所述联络开关FDL2均分负荷功能。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所述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至少包括1101^-101^供电区域、1101^-101^-201^供电区域、1101^-201^供电区域;所述IlOkV-IO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IM母线,低压侧为IOkV IM母线;IlO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l连接降压变压器BI,IO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2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I ;所述110kV-10kV-20kV供电区域低压侧为IOkV 2M母线和20kV IM母线,高压侧为IlOkV 2M母线;I IO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3连接110kV/10kV/20kV三绕组变压器B2,IO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4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20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5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所述110kV_20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3M母线,低压侧为20kV 2M母线;IlOkV 3M母线通过开关DL6连接降压变压器B3,20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7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3 ;所述IOkV IM母线与所述IO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l连接;所述20kV IM母线与所述20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2连接;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包括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第一延时单元、充电单元;所述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通过第一与门连接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 所述压板检测单元,分别与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和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以及检测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所述联络开关FDL2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是否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所述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以及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是否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是否在合位;当所述压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在投入位置,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10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均在合位时,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启动延时,延时tl时间;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延时tl时间后,启动充电,使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进入充电状态。其中,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第二延时单元、第三延时单元、第四延时单元、第五延时单元和备自投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通过第二与门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连接;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三延时单元通过第三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四延时单元通过第四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五延时单元通过第五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降压变压器B3主变低压侧是否无电流;[0059]当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低压侧20 kVIM母线失压,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主变低压侧无电流时,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启动延时,延时t2时间;所述备自投单元包括备自投启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延时t2时间后,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
装置;开关跳开单元,用于在所述备自投启动单元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同时,跳开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侧开关DL7 ;备自投投入单元,用于在第三延时单元延时t3时间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侧开关DL7的分位信号时,自动投入20 kVIM和20 kV 2M联络开关FDL2 ;在第四延时单元延时t4时间内,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20KV IM和20KV2M联络开关FDL2为合位信号,所述开关跳开单元还用于跳开降压变压器B2的IOKV主变低压侧开关DL4;在延时t5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开关DL4的分位信号,所述备自投投入单元还用于自动投入IOKV IM和IOKV 2M联络开关FDLl,实现所述联络开关FDLl均分负荷功能。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可以保证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均分负荷,避免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的三绕组变压器B2严重超载造成的极大缩短三绕组变压器B2的寿命周期,和三绕组变压器B2绝缘损坏的严重后果,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充电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充电方式一的逻辑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均分负荷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均分负荷方式一的逻辑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充电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充电方式二的逻辑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均分负荷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均分负荷方式二的逻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称的备自投装置,是指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使用装置,简称备自投装置,其作用为在工作电源突然失效或异常的情况下,自动投入备用电源,迅速恢复失压设备的用电,保证供电的连续性。本发明中所称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是指的具有均分负荷功能的备自投装置,简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如图I所示1101^-101^供电区域、1101^-101^-201^供电区域、1101^-201^供电区域;所述IlOkV-IO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IM母线,低压侧为IOkV IM母线;IlO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l连接降压变压器BI,IO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2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I ;所述110kV-10kV-20kV供电区域低压侧为IOkV 2M母线和20kV IM母线,高压侧为IlOkV 2M母线;I IO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3连接110kV/10kV/20kV三绕组变压器B2,IO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4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20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5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所述110kV_20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3M母线,低压侧为20kV 2M母线;IlOkV 3M母线通过开关DL6连接降压变压器B3,20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7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3 ;所述IOkV IM母线与所述IO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l连接;所述20kV IM母线与所述20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2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后续的实施例中,均以该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充电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充电方式一的逻辑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将描述在图I所示的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第一种充电方法,其包括步骤100,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在投入位置;步骤101,检测到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功能压板在投入位置;步骤102,检测到所述10 kVIM母线和所述1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0093]步骤103,检测到所述20 kVIM母线和所述2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步骤104,检测到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均在合位;步骤105,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步骤106,当满足上述条件,经过tl延时时间后,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进入充电状态。参见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均分负荷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均分负荷方式一的逻辑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例将描述在图I所示的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第一种均分负荷方法,其包括步骤200,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低压侧10 kVIM母线失压;步骤201,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主变低压侧无电流;步骤202,当满足上述条件,经过t2延时时间后,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启动,同时再跳开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压侧开关DL2 ;步骤203,在延时t3内,若收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压侧开关DL2的分位信号,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自动投入10 kVIM和10 kV 2M联络开关FDL1,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显示自投成功;步骤204,在延时t4内,若收到IOKV IM和10KV2M联络开关FDLl为合位信号,跳开降压变压器B2的20KV主变低压侧开关DL5 ;步骤205,在延时t5内,若收到所述开关DL5的分位信号,自动投入20KV IM和20KV 2M联络开关FDL2,实现所述联络开关FDL2均分负荷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步骤203未收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压侧开关DL2的分位信号,步骤204未收到联络开关FDLl的合位信号,步骤205未收开关DL5的分位信号,则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显示均分负荷功能失败。参见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2 图3,本实施例将描述在图I所示的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结构及其第一种充电功能,其包括压板检测单元10、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电压检测单元12、开关检测单元13、第一延时单元14、充电单元15 ;所述压板检测单元10、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电压检测单元12、开关检测单元13通过第一与门连接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4,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4与所述充电单元15连接;所述压板检测单元10,分别与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和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以及检测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与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所述联络开关FDL2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是否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0112]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2,与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所述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以及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是否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与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是否在合位;当所述压板检测单元10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在投入位置,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2检测 到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检测到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均在合位时,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4启动延时,延时tl时间;所述充电单元15,用于在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4延时tl时间后,启动充电,使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进入充电状态。参见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4 图5,本实施例将描述在图I所示的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结构及其第一种均分负荷功能,其包括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除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各个功能单元之外,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16、第二延时单元17、第三延时单元18、第四延时单元19、第五延时单元20和备自投单元21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6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2通过第二与门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7连接;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与所述第三延时单元18通过第三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21连接;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与所述第四延时单元19通过第四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21连接;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与所述第五延时单元20通过第五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21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6,用于检测所述降压变压器BI主变低压侧是否无电流;当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2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低压侧10 kVIM母线失压,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6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主变低压侧无电流时,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7启动延时,延时t2时间;所述备自投单元21包括备自投启动单元210,用于在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7延时t2时间后,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开关跳开单元211,用于在所述备自投启动单元210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同时,跳开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侧开关DL2 ;备自投投入单元212,用于在第三延时单元18延时t3时间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侧开关DL2的分位信号时,自动投入10 kVIM和10kV 2M联络开关FDLl ;在第四延时单元19延时t4时间内,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检测到IOKV IM和10KV2M联络开关FDLl为合位信号,所述开关跳开单元211还用于跳开降压变压器B2的20KV主变低压侧开关DL5 ;在第五延时单元20在延时t5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检测到所述开关DL5的分位信号,所述备自投投入单元212还用于自动投入20KV IM和20KV 2M联络开关FDL2,实现所述联络开关FDL2均分负荷功能。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一种充电方法及相应的均分负荷的方法及逻辑,以及这第一种方式下,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结构和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将提供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第·二种充电方法及相应的均分负荷的方法及逻辑,以及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结构和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种方式下,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结构与第一种方式下的结构相同,因此不再另行构图,只结合图6和图7说明第二种方式下,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充电和均分负荷功能。参见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充电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充电方式二的逻辑示意图。结合图8和图9,本实施例将描述在图I所示的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第二种充电方法,其包括步骤300,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在投入位置;步骤301,检测到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功能压板在投入位置;步骤301,检测到所述10 kVIM母线和所述1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步骤302,检测到所述20 kVIM母线和所述2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步骤303,检测到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均在合位;步骤304,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步骤305,当满足上述条件,经过tl延时时间后,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进入充电状态。参见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均分负荷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均分负荷方式二的逻辑示意图。结合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将描述在图I所示的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第二种均分负荷方法,其包括步骤400,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低压侧10 kVIM母线失压;步骤401,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主变低压侧无电流;[0149]步骤402,当满足上述条件,经过t2延时时间后,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启动,同时再跳开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压侧开关DL7 ;步骤403,在延时t3内,若收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压侧开关DL7的分位信号,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自动投入20 kVIM和20 kV 2M联络开关FDL2,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显示自投成功;步骤404,在延时t4内,若收到20KV IM和20KV2M联络开关FDL2为合位信号,跳开降压变压器B2的IOKV主变低压侧开关DL4 ;步骤405,在延时t5内,若收到所述开关DL4的分位信号,自动投入IOKV IM和IOKV 2M联络开关FDLl,实现所述联络开关FDLl均分负荷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步骤403未收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压侧开关DL7 的分位信号,步骤404未收到联络开关FDL2的合位信号,步骤405未收开关DL4的分位信号,则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显示均分负荷功能失败。以下结合图6和图8和图9,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第二种充电功能,其包括压板检测单元10、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电压检测单元12、开关检测单元13、第一延时单元14、充电单元15 ;所述压板检测单元10、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电压检测单元12、开关检测单元13通过第一与门连接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4,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4与所述充电单元15连接;所述压板检测单元10,分别与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和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以及检测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与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所述联络开关FDL2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是否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2,与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所述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以及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是否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与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是否在合位;当所述压板检测单元10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在投入位置,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2检测到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检测到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均在合位时,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4启动延时,延时tl时间;所述充电单元15,用于在所述第一延时单元14延时tl时间后,启动充电,使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进入充电状态。下面结合图7,图10和图11,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第二种均分负荷功能,其除包括图6所示的实施例一中的各个功能单元之外,还包括[0163]电流检测单元16、第二延时单元17、第三延时单元18、第四延时单元19、第五延时单元20和备自投单元21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6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2通过第二与门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7连接;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与所述第三延时单元18通过第三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21连接;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与所述第四延时单元19通过第四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21连接;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与所述第五延时单元20通过第五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21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6,用于检测所述降压变压器B3主变低压侧是否无电流;当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2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低压侧20 kVIM母线失压,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6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主变低压侧无电流时,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7启动延时,延时t2时间;所述备自投单元21包括备自投启动单元210,用于在所述第二延时单元17延时t2时间后,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开关跳开单元211,用于在所述备自投启动单元210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同时,跳开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侧开关DL7 ;备自投投入单元212,用于在第三延时单元18延时t3时间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侧开关DL7的分位信号时,自动投入20 kVIM和20kV 2M联络开关FDL2 ;在第四延时单元19延时t4时间内,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11检测到20KV IM和20KV2M联络开关FDL2为合位信号,所述开关跳开单元211还用于跳开降压变压器B2的IOKV主变低压侧开关DL4 ;在第五延时单元20在延时t5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13检测到所述开关DL4的分位信号,所述备自投投入单元212还用于自动投入IOKV IM和IOKV 2M联络开关FDL1,实现所述联络开关FDL2均分负荷功能。实施本实用新型,为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提供了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充电方法,和均分负荷方法等备自投方法,该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备自投方法可以保证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均分负荷,避免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内的三绕组变压器B2严重超载造成的极大缩短三绕组变压器B2的寿命周期,和三绕组变压器B2绝缘损坏的严重后果,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所述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至少包括 1101^-101^供电区域、1101^-101^-201^供电区域、1101^-201^供电区域; 所述IlOkV-IO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IM母线,低压侧为IOkV IM母线;IIOkVIM母线通过开关DLl连接降压变压器BI,IO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2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I ; 所述110kV-10kV-20kV供电区域低压侧为IOkV 2M母线和20kV IM母线,高压侧为IlOkV 2M母线;IlO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3连接110kV/10kV/20kV三绕组变压器B2,IOkV·2M母线通过开关DL4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20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5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 所述110kV-20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3M母线,低压侧为20kV 2M母线;110kV3M母线通过开关DL6连接降压变压器B3,20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7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3 ; 所述IOkV IM母线与所述IO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l连接;所述20kV IM母线与所述20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2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包括 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第一延时单元、充电单元;所述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通过第一与门连接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 所述压板检测单元,分别与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和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以及检测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 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所述联络开关FDL2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是否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所述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以及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是否有电压; 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是否在合位; 当所述压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2负荷均分压板在投入位置,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10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均在合位时,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启动延时,延时tl时间; 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延时tl时间后,启动充电,使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进入充电状态; 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还包括 电流检测单元、第二延时单元、第三延时单元、第四延时单元、第五延时单元和备自投单元;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通过第二与门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连接; 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三延时单元通过第三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 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四延时单元通过第四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 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五延时单元通过第五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降压变压器BI主变低压侧是否无电流; 当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低压侧10 kVIM母线失压,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主变低压侧无电流时,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启动延时,延时t2时间; 所述备自投单元包括 备自投启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延时t2时间后,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 开关跳开单元,用于在所述备自投启动单元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同时,跳开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侧开关DL2 ; 备自投投入单元,用于在第三延时单元延时t3时间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I的主变低侧开关DL2的分位信号时,自动投入10 kVIM和10 kV 2M联络开关FDLl ; 在第四延时单元延时t4时间内,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IOKV IM和10KV2M联络开关FDLl为合位信号,所述开关跳开单元还用于跳开降压变压器B2的20KV主变低压侧开关DL5 ; 在延时t5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收到所述开关DL5的分位信号,所述备自投投入单元还用于自动投入20KV IM和20KV 2M联络开关FDL2,实现所述联络开关FDL2均分负荷功能。
2.一种用于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所述20kV与IOkV混合供电区域至少包括 I IOkV-IOkV 供电区域、110kV-10kV-20kV 供电区域、110kV_20kV 供电区域; 所述IlOkV-IO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IM母线,低压侧为IOkV IM母线;IIOkVIM母线通过开关DLl连接降压变压器BI,IO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2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I ; 所述110kV-10kV-20kV供电区域低压侧为IOkV 2M母线和20kV IM母线,高压侧为IlOkV 2M母线;IlO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3连接110kV/10kV/20kV三绕组变压器B2,IOkV2M母线通过开关DL4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20kV IM母线通过开关DL5连接所述三绕组变压器B2 ; 所述110kV-20kV供电区域的高压侧为IlOkV 3M母线,低压侧为20kV 2M母线;110kV3M母线通过开关DL6连接降压变压器B3,20kV 2M母线通过开关DL7连接所述降压变压器B3 ; 所述IOkV IM母线与所述IO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l连接;所述20kV IM母线与所述20kV 2M母线通过联络开关FDL2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包括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第一延时单元、充电单元;所述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通过第一与门连接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 所述压板检测单元,分别与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和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以及检测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是否处在投入位置; 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所述联络开关FDL2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FDL2是否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与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所述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以及所述·10 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是否有电压; 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的检测点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是否在合位; 当所述压板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负荷均分压板在投入位置,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功能压板处在投入位置,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联络开关FDLl和联络开关 FDL2在“分位”,且不处于检修状态,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10kVIM母线、所述10 kV 2M母线和20 kVIM母线、所述20 kV 2M母线均有电压,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开关DL2、开关DL4、开关DL5、开关DL7均在合位时,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启动延时,延时tl时间; 所述充电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延时单元延时tl时间后,启动充电,使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进入充电状态; 所述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还包括 电流检测单元、第二延时单元、第三延时单元、第四延时单元、第五延时单元和备自投单元;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与所述电压检测单元通过第二与门与所述第二延时单元连接; 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三延时单元通过第三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 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四延时单元通过第四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 所述开关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五延时单元通过第五与门与所述备自投单元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降压变压器B3主变低压侧是否无电流; 当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低压侧20 kVIM母线失压,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主变低压侧无电流时,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启动延时,延时t2时间; 所述备自投单元包括 备自投启动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延时单元延时t2时间后,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 开关跳开单元,用于在所述备自投启动单元启动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的同时,跳开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侧开关DL7 ; 备自投投入单元,用于在第三延时单元延时t3时间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降压变压器B3的主变低侧开关DL7的分位信号时,自动投入20 kVIM和20 kV 2M联络开关FDL2 ; 在第四延时单元延时t4时间内,所述联络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20KV IM和20KV2M联络开关FDL2为合位信号,所述开关跳开单元还用于跳开降压变压器B2的IOKV主变低压侧开关DL4 ; 在延时t5内,所述开关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开关DL4的分位信号,所述备自投投入单元还用于自动投入IOKV IM和IOKV 2M联络开关FDLl,实现所述联络开关FDLl均分负荷功倉泛。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20kV与10kV混合供电区域的备自投均分负荷装置,包括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第一延时单元、充电单元;所述压板检测单元、联络开关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开关检测单元通过第一与门连接到所述第一延时单元,所述第一延时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连接;电流检测单元、第二延时单元、第三延时单元、第四延时单元、第五延时单元和备自投单元。实施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20kV与10kV混合供电区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文档编号H02J3/06GK202712855SQ20122039524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王世祥 申请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