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614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双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
背景技术
单相异步电动机可分为电阻起动电动机、电容起动电动机及电容运转电动机。通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的定子具有主绕组和副绕组,它们的轴线在空间相差90度电角度,副绕组串联一个工作电容器后与主绕组并接于单相电源。其接线如图1所示。该种电机有国家标准,如Y系列电容运转电动机。通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在体积和温升有特殊要求的环境中很难达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使电机在相同的体积和温升的条件下,仅通过改变绕组方式,可使其输出功率在原有输出功率的基础上再增大约一半,达到提闻效率和实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变通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的结构,把两个绕组改为三个绕组,让它们相互间的轴线在空间相差120度电角度,把外接单电容运转改为双电容运转,其接线图如图2。一种新型双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包含第一绕组(I)、第二绕组(3)、第三绕组、第一电容(2)、第二电容(4);其特征在于第二绕组(3)第二电容(4)并联后,与第三绕组(5)串联;第一绕组(I)与第一电容(2)串联后,再与上述绕组并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改变原电机体积和温升的前提下,仅通过改变绕组方式,可使其输出功率在原有输出功率的基础上再增大约一半,结构简单。

图1是通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接线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中所示新型双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包含第一绕组(I)、第二绕组(3)、第三绕组(5)、第一电容(2)、第二电容(4);其特征在于第二绕组(3)第二电容⑷并联后,与第三绕组(5)串联;第一绕组(I)与第一电容(2)串联后,再与上述绕组并联。 通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为双绕组单电容运转的电动机,这种设计中所选择的电容使电动机处于圆形磁场的条件下工作,在此时工作的电机有着最理想的效率。本新型双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把通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的双绕组改成三个绕组,把单电容改为双电容运转,其工作原理与通常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设计中使其逆序电流为零,在此时工作的电机也有着最理想的效率,在不改变原电机温升和体积的前提下,仅通过改变绕组方式,可使其输出功率在原有输出功率的基础上再增大约一半。实例1:按通常双绕组单电容设计的一款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当电压220V,输入电流为3.9A时,输出功率为700W,用电阻法测定温升为89K。在不改变体积的前提下,按本实用新型将双绕组改成三个绕组,把单电容改为双电容,并按图2电路图方式进行接线,当电压220V,输入电流为3.9A时,输出功率变为1000W,用电阻法测定温升为88K。输出功率在原有输出功率的基础上增大了约一半。上述实施例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转换、转化、变化或替代,以及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双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包含第一绕组(I)、第二绕组(3)、第三绕组(5)、第一电容(2)、第二电容(4);其特征在于第二绕组(3)第二电容(4)并联后,与第三绕组(5)串联;第一绕组(I)与第一电容(2)串联后,再与上述绕组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双电容运转异步电动机,包含第一绕组(1)、第二绕组(3)、第三绕组(5)、第一电容(2)、第二电容(4);其特征在于第二绕组(3)第二电容(4)并联后,与第三绕组(5)串联;第一绕组(1)与第一电容(2)串联后,再与上述绕组并联。使电机在相同体积和温升的前提下,仅通过改变绕组方式,可使其输出功率在原有输出功率的基础上再增大约一半,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H02K17/08GK202940712SQ20122058384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余建军, 郑明瑜, 淳刚, 王雄刚, 赵湘波 申请人:成都微精电机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