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2354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管余热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包括汽车、轿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工程机械车和挂车等。排气管是机动车的一个重要部件,安装于发动机排气岐管和消声器之间,用于排放内燃机气缸里排出的废气和消音,但由于气缸里柴油或汽油燃烧排出的废气是一种高温高压的气体,因此,排出的高温废气使排气管表面温度升高,为使排气管表面的温度不过高又需要人为地冷却排气管,使排气管的热能被白白地浪费掉,并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能够将这种热能有效的利用起来一直是人们所期盼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在减少热能污染的同时又可以产生电能并储存,供机动车空调或其他小型用电设备使用,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性能好,发电效率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包括机动车排气管、与排气管相连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外表面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设置有温差发电盒,在每只温差发电盒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温差发电盒相互间串联或串并联连接构成温差发电装置,温差发电装置的输出端借助导线与车载电源连接,温差发电装置输出的电能被车载电源所存储,所述车载电源包括蓄电池、微处理器和输出接口。作为本实用新 型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温差发电盒包括热端面、冷端面和半导体热电偶阵列,其中,半导体热电偶阵列按顺序排列设于热端面与冷端面之间并置入盒内,且热端面与冷端面分别暴露在盒的外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温差发电盒的热端面和冷端面涂有高温导热硅胶。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温差发电盒相对于防护罩一面的形状大小与防护罩外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其厚度为0.5cm 3cm。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所述散热器上均布若干与温差发电盒垂直的通孔,通孔呈圆柱形或长方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特征,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充放电路、逆变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机动车排气管的外侧安装了温差发电装置和相应部件,温差发电装置输出的电能被车载电源所储存,可以用于机动车照明、驱动机动车风扇、空调、视频录像等小型用电设备;也可以作为燃油、电动两用机动车的电力供应,且具有在发电过程中无噪音、无磨损,无污染,变废为宝等特点。不仅降低了机动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的污染程度,而且运行成本几近为零,运行可靠,性能稳定,散热性能好,发电效率较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显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温差发电盒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图中:1.排气管,2.车载电源,3.温差发电装置,4.导线,5.散热器,6.热端面,
7.半导体热电偶阵列,8.温差发电盒,9.冷端面,10.防护罩,11.蓄电池,12.微处理器,13.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包括机动车排气管1、与排气管I相连的防护罩10,在防护罩10外表面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分别安装温差发电盒8,该温差发电盒8相对于防护罩一面的形状大小与防护罩10外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厚度为0.5 cm 3cm,并在每只温差发电盒8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散热器5,为提高温差发电盒8的散热性能,散热器5上均布若干与温差发电盒8垂直的通孔,通孔呈圆柱形或长方形。进一步的,将上述所有的温差发电盒8相互间串联或串并联连接构成温差发电装置3,所述温差发电装置3的输出端借助导线4与车载电源2连接,温差发电装置3输出的电能被车载电源2所存储。图3出示了温差发电盒的结构状态,温差发电盒8包括热端面6、冷端面9和半导体热电偶阵列7,具体地,在热端面6和冷端面9涂有高温导热硅胶,半导体热电偶阵列按顺序排列设于热端面6与冷端面9之间并置入盒内,且热端面6与冷端面9分别暴露在盒的外部,使得热端面6与防护罩10的外表面紧密贴合,冷端面9与散热器5贴合并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保证冷端面9为环境温度。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原理图,温差发电装置3的输出端借助导线4与车载电源2连接。具体地,车载电源2包括蓄电池11、微处理器12和输出接口 13,微处理器12包括充放电路、逆变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当机动车运行时,排气管产热的同时使热端面6和冷端面9之间产生温度变化,有了温度变化,根据塞贝克效应,温差发电装置3便能产生电能,该电能通过微处理器12被蓄电池11所存储,蓄电池11通过输出控制电路至输出接口 13供给机动车照明、驱动风扇、空调、视频录像等小型用电设备;也可以作为燃油、电动两用机动车的电力供应,不仅降低了机动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的污染程度,而且运行成本几近为零。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包括机动车排气管、与排气管相连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外表面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设置有温差发电盒,在每只温差发电盒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温差发电盒相互间串联或串并联连接构成温差发电装置,温差发电装置的输出端借助导线与车载电源连接,温差发电装置输出的电能被车载电源所存储,所述车载电源包括蓄电池、微处理器和输出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盒包括热端面、冷端面和半导体热电偶阵列,其中,半导体热电偶阵列按顺序排列设于热端面与冷端面之间并置入盒内,且热端面与冷端面分别暴露在盒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盒的热端面和冷端面涂有高温导热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盒相对于防护罩一面的形状大小与防护罩外表面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其厚度为 0.5cm 3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均布若干与温差发电盒垂直的通孔,通孔呈圆柱形或长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 器包括充放电路、逆变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机动车排气管余热进行发电的装置,包括机动车排气管、与排气管相连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外表面的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设置有温差发电盒,在每只温差发电盒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温差发电盒相互间串联或串并联连接构成温差发电装置,温差发电装置的输出端借助导线与车载电源连接,温差发电装置输出的电能被车载电源所存储。藉此,不仅降低了机动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的污染程度,而且可以用于机动车照明、驱动机动车空调等小型用电设备;也可以作为燃油、电动两用机动车的电力供应,且运行成本几近为零,运行可靠,性能稳定,散热性能好,发电效率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较显著。
文档编号H02N11/00GK203104337SQ20122075683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陆建益 申请人:陆建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