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8242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控制系统,尤其涉及具备多个电源开关装置的电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电源控制系统,周知的有例如图11示出的构成。如图11所示,电源控制系统10由相对于电源(省略图示)并联连接的电器设备20,30,40分别具备的电源开关装置22,32,42所构成。电器设备20由主体部21与向主体部21供电的电源开关装置22所构成。此外,电源开关装置22由断路器(Breaker) 23、主继电器24、防浪涌继电器25、以及对主继电器24和防浪涌继电器25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6构成。另外,电器设备30、40以及电源开关装置32、42的构成是相同的,所以省略说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2223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2 - 532843号公报然而,在所述以往的电源开关装置22中,因为对处于待机状态的设备也必须始终持续供电,所以存在这样的课题,作为系统整体的功耗浪费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课题而提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功耗的电源控制系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具备各自与电源连接的第一电源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装置。所述第一电源开关装置是向第一负载提供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的装置,所述第一电源开关装置具备:第一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第一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第一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继电器的第一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第一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一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装置是向第二负载提供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的装置,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装置具备:第二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第二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第二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继电器的第二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第二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二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 该电源控制系统还具备共用控制线,该共用控制线与所述第一副控制线以及所述第二副控制线连接。此外,所述第一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此外,所述第二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另外,这些全体或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用系统、方法、集成电路、或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也可以任意组合系统、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根据本发明,通过所述构成,在第一电源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装置的一方处于运转状态,另一方处于停止状态的情况下,不对第二控制部连续供电,也可以由第一控制部启动第二电源开关装置。其结果,能够实现降低功耗的电源控制系统。


图1是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电力供应系统整体的概要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图3是用于说明副继电器的详细构成的图。图4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的一例。图5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状态的一例的图。图6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的另一例。图7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状态的另一例的图。图8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的另一例。图9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状态的另一例的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图11是表示以往的电源控制系统的构成的图。图12是表示以往的电源开关装置的工作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本发明者关于在背景技术部分中记载的电源开关装置22,发现了会产生如下问题。将图11所示的电源开关装置22的工作,利用图12来说明。首先,用户将断路器23切换为导通状态。这样,向控制部26供电。接着控制部26将防浪涌继电器25切换为导通状态,经由防浪涌继电器25从电源向主体部21供电。而且,控制部26在将防浪涌继电器25切换为导通状态之后,经过一定程度的时间后,将主继电器24切换为导通状态,将防浪涌继电器25切换为断开状态。这样,开始向主体部21供电时,首先,将具有电阻的防浪涌继电器25成为导通状态,使浪涌电流不流入主体部21,在浪涌电流收敛的定时,进行对主继电器24进行切换的控制。然而,在这样的电源开关装置22中,为了将防浪涌继电器25切换为导通状态,必须始终向控制部26供电。尤其是如图11所示,在使并联连接的多个电器设备20、30、40按顺序工作的系统中,针对待机状态的设备,也必须始终供电。因此,并联连接的电器设备的数量越增加,则作为系统整体的功耗浪费也增加。
于是,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所述课题的解决办法的一例。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对收纳在支架内的服务器等信息设备的电源供应进行导通/断开控制。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断路器,在从电源向负载提供电流的电路的断路器中,第一工作装置将开关从闭状态切换为开状态,第二工作装置接受远程差动信号从闭状态切换为开状态的断路器。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需要新增加电源控制装置,所以成本上升。此外,电源控制装置需要始终保持供电,所以不能说是对降低功耗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断路器,在利用远程控制线互相进行装置间的导通/断开控制的情况下,需要个数为与自身断路器控制连接的设备个数的远程控制线。其结果,需要设置个数为设备的平方的布线,装置的增加和撤消等时的工作极为繁杂。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具备各自与电源连接的第一电源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装置。所述第一电源开关装置是向第一负载提供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的装置,所述第一电源开关装置具备:第一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第一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第一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继电器的第一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第一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一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装置是向第二负载提供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的装置,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装置具备:第二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第二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第二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继电器的第二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第二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二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该电源控制系统还具备共用控制线,该共用控制线与所述第一副控制线以及所述第二副控制线连接。此外,所述第一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此外,所述第二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通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根据所述构成,第一电源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装置的一方为操作状态,另一方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对第二控制部不是始终供电,从第一控制部也能够启动第二电源开关装置。其结果能够实现降低了功耗的电源控制系统。作为一例,可以在所述第一主继电器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只在规定时间内使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此外,所述第二控制部,可以根据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而启动,在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的期间,使所述第二主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加之,可以是所述第二控制部还获得运转信息,该运转信息是示出所述第二负载现在是否应该运转的信息,在所述运转信息示出不应该运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主继电器成为断开状态。这样, 所有的电源开关装置一旦启动之后,根据运转信息来判断每一个控制部现在是否应该运转。这样,以简单的构成就能够仅使希望的电源开关装置运转。
加之,可以是该电源控制系统还具备启动电路,该启动电路与所述共用控制线连接,对所述第一副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二副继电器进行控制。这样,从所有的电源开关装置停止的状态下,能够启动希望的电源开关装置。另外,起动电路可以包含在第一电源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装置的至少一方中,也可以作为与第一电源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装置不同的个体来构成,与共通控制线直接连接。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具备各自与电源连接的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所述第一装置具备:第一负载,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第一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第一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第一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继电器的第一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第一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一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所述第二装置具备:第二负载,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第二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第二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第二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继电器的第二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第二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二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该电源控制系统还具备共用控制线,该共用控制线与所述第一副控制线以及所述第二副控制线连接。此外,所述第一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此外,所述第二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作为一例,所述第一负载以及所述第二负载可以是对由所述电源提供的电力进行蓄电的蓄电池。下面,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一边参考附图一边进行具体说明。另外,下面说明的实施例都是示出本发明优选的一个具体例子。以下的实施例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 、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以及连接形式、步骤、步骤的顺序等,都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主旨不是限制本发明。并且,以下的实施例的构成要素中,示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可以说明是构成更好的形式的任意的构成要素。(实施例1)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例1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的电力供应系统整体的概要构成图。如图1所示,电力供应系统100具备:接受太阳光发电的太阳能发电机110、将由太阳能发电机110发电的电力从直流变换为交流的DC/AC变换器111、控制电力供应系统100的控制器120、多个(图1中是3个)蓄电装置1000、2000、3000。另外,代替太阳能发电机110,也可以具备燃料电池等发电机。此外,该电力供应系统100,也可以从系统130接受电力供应。加之,这个电力供应系统100与电视机140以及冰箱150连接。电视机140以及冰箱150,由太阳能发电机110发电的电力,由蓄电装置1000、2000、3000蓄电的电力,或从系统130提供的电力来工作。另夕卜,与电力供应系统100连接的不限定为电视机140以及冰箱150,可以是接受电力供应而驱动的所有设备(负载)。另外,DC/AC变换器111,可以位于与蓄电装置1000,2000,3000相比更靠近系统130,也可以位于电力供应系统100的外部。这个情况下,太阳能发电机110、控制电力供应系统100的控制器120、蓄电装置1000,2000,3000以直流连接。蓄电装置1000、2000、3000按照控制器120的控制,主要蓄积太阳能发电机110发电的电力,向电视机140以及冰箱150供电。图2示出蓄电装置1000、2000、3000的详细的构成。如图2所示,蓄电装置1000具备主体部1100、电源开关装置1200、断路器1300。此外,电源开关装置1200具备主继电器1210、副继电器1220、控制部1230、启动电路1240。另外,蓄电装置1000也可以是不包含断路器1300的构成。而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由针对电源(太阳能发电机110、及/或系统130)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以及将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相互连接的共用控制线4000来构成。加之,也可以在电源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中包含主体部1100、2100、3110。主体部1100从电源经由电源开关装置1200接受供电而驱动,本实施例中是蓄电池(省略图示)。然而,主体部1100的具体例子不受此限定,可以是从电源接受供电而驱动的所有设备(负载)。另外,充电时的主体部1100作为太阳能发电机110以及系统130的负载来工作。另一方面,放电时的主体部1100作为电视机140以及冰箱150的电源来工作。另外,放电时的主体部1100也可以向系统130供电。而且,本实施例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主要在主体部1100作为负载而工作时发挥有利作用。电源开关装置1200将来自电源的电力提供给主体部1100。此外,在主体部1100是蓄电池的情况下,将蓄电池蓄积的电力提供给与电力供应系统100连接的电视机140和冰箱150。主继电器1210以及副继电器1220,设置成在从电源到达主体部1100的路径上相互并联。主继电器1210以及副继电器1220,按照控制部1230的控制,针对从电源向主体部1100供电的状态(导通状态)和不供电的状态(断开状态)进行切换。另外,副继电器1220与主继电器1210不同的是在从电源到达主体部1100的布线上开关1221与电阻1222串联连接。由此,经由副继电器1220从电源流入主体部1100的电流,比经由主继电器1210流入的电流小。因此,副继电器1220作为防止从电源向主体部1100浪涌的电流的防浪涌继电器而使用。控制部1230,经由主继电器1210以及副继电器1220中的至少一方,接受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而工作,控制主继电器1210以及副继电器1220的状态。另外,控制部1230可以只进行电源开关装置1200的构成要素的控制。控制部1230还可以兼备控制主体部1100的工作的功能。更具体而言,控制部1230对经由主控 制线1231被连接的主继电器1210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状态进行切换。此外,控制部1230对经由副控制线1232被连接的副继电器1220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状态进行切换。加之,控制部1230,对经由副控制线1232以及共用控制线4000被连接的其他电源开关装置2200、3200的副继电器2220、3220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状态进行切换。在这里,主继电器1210以及副继电器1220在电源与控制部1230之间电介入。即,控制部1230只在主继电器1210以及副继电器1220的至少一方是导通状态的情况下,被供电,能够工作。换句话说,在主继电器1210以及副继电器1220双方为断开状态的情况下,不能对控制部1230供电。参考图3来说明,控制部1230经由副控制线1232以及共用控制线4000,用于控制各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的副继电器1220、2220、3220的详细构成。另外,针对控制部2230、3230也相同,省略图示以及说明。首先,副继电器1220、2220、3220,分别具有用于切换开关1221、2221、3221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状态的电磁线圈1223、2223、3223。另外,在图3中省略电阻1222、2222、3222的图示。 而且,控制部1230,通过对副控制线1232以及共用控制线4000输出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例如,5v电压),从而控制副继电器1220、2220、3220。具体而言,控制部1230,通过对电磁线圈1223、2223、3223施加5v的电压,以电磁感应的原理,将开关1221、2221、3221切换为导通状态。S卩,副继电器1220、2220、3220,只在控制部1230施加了 5v的电压的期间成为导通状态,除此之外成为断开状态。启动电路1240是控制副继电器1220的状态的电路,典型的有手动开关。此外,启动电路1240不仅控制副继电器1220,经由共用控制线4000,也控制其他的电源开关装置2200、3200的副继电器2220、3220的状态。

断路器1300是对是否将来自电源的电力提供到电源开关装置1200进行控制的总开关。该断路器1300典型的是由用户进行切换的手动开关,不过不受此限定,也可以由控制器120等电切换。共用控制线4000经由副控制线1232、2232、3232,与各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的控制部1230、2230、3230连接。此外,共用控制线4000与各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的启动电路1240、2240、3240连接。加之,共用控制线4000与控制部1230、2230、3230以及启动电路1240、2240、3240的各自之间配置有二极管,用于防止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的逆流。而且,共用控制线4000,将从控制部1230、2230、3230或启动电路1240、2240、3240输出的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传递到所有副继电器1220、2220、3220。S卩,在本实施例的电源控制系统中,所有副继电器1220、2240、3240的状态(导通状态以及断开状态)会一齐切换。此外,与蓄电装置1000相同,蓄电装置2000具备主体部2100、电源开关装置2200以及断路器2300。与蓄电装置1000相同,蓄电装置3000具备主体部3100、电源开关装置3200以及断路器3300。加之,与电源开关装置1200相同,电源开关装置2200具备主继电器2210、副继电器2220、控制部2230以及启动电路2240。与电源开关装置1200相同,电源开关装置3200具备主继电器3210、副继电器3220、控制部3230以及启动电路3240。另夕卜,蓄电装置2000、3000的各构成要素与蓄电装置1000的相对应的构成要素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下面,参考图4以及图5说明所述构成的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一例。图4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状态的图。另外,在图4以及图5示出的工作例是以断路器1300、2300以及主继电器1210为导通状态,断路器3300、主继电器2210、3210、以及副继电器1220、2220、3220为断开状态的状态为前提,控制部1230想要启动蓄电装置2000的例子。首先,控制部1230,针对副控制线1232以及共用控制线4000,开始输出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即开始施加5v电压(S11)。这样,副继电器1220、2220、3220切换为导通状态。其结果,经由副继电器2220从电源向主体部2100以及控制部2230供电,所以主体部2100以及控制部2230启动。另一方面,因为断路器3300成为断开状态,所以不对主体部3100以及控制部3230供电,还处于待机状态(停止状态)。接着,控制部2230经由主控制线2231将主继电器2210切换为导通状态(S12)。将主继电器2210切换为导通状态的定时是从电源经由副继电器2220向主体部2100流入的电流量稳定(浪涌电流收敛)之后,且来 自控制部1230的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的输出结束为止的期间。接着,控制部1230结束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的输出,即结束5v电压的施加(S13)。这样,副继电器1220,2220,3220切换为断开状态。通过执行所述的顺序,即使不是始终对待机状态的控制部2230供电,也能够从处于运转状态的控制部1230启动蓄电装置2000。其结果,能够实现降低功耗的电源控制系统。此外,构成电源控制系统的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分别控制对主体部1100,2100,3100的供电,只将这些装置以共用控制线4000来相互连接,就能得到所述的效果。即,不需要为了控制其他电源开关装置,而对控制部1230、2230、3230赋予特别的功能,或者存储新的信息。其结果,即使对电源控制系统追加新的电源开关装置的情况下,只需与共用控制线4000连接就可以,在撤消原有的电源开关装置的情况下,也只需解除与共用控制线4000的连接即可,不需要其他繁琐的工作。另外,所述的控制在如下定时进行,该定时是例如将由太阳能发电机110发电的电力充电到蓄电装置1000的情况下,蓄电装置1000接近充满电的状态,将充电目的地从蓄电装置1000切换为蓄电装置2000的时刻。或者是这样的情况,在从蓄电装置1000向负载(电视机140和冰箱150)供电的情况下,仅靠蓄电装置1000不能够提供需要的电力的情况下,还从蓄电装置2000供电的情况。下面,参考图6以及图7来说明所述构成的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其他例子。图6是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状态的图。另外,对图4及图5的共同点省略详细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图6及图7示出的工作例的前提如下,断路器3300为导通状态的部分与图4及图5示出的工作例不同,其他部分相同。首先,控制部1230,对副控制线1232以及共用控制线4000,开始输出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即开始施加5v电压(S21)。接着,控制部2230、3230经由主控制线2231、3231,将主继电器2210、3210切换为导通状态(S22)。接着,控制部1230结束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的输出,即结束5v电压的施加(S23)。S21 S23的工作与图4示出的Sll S13的工作相同。但因为断路器3300成为导通状态,电源开关装置3200的控制部3230启动,加之主继电器3210切换为导通状态的这一点不同。接着,控制部1230、2230、3230从控制器120获得示出各自控制的主体部1100、2100,3100现在是否应该运转的运转信息,按照该运转信息控制主继电器1210、2210、3210 (S24)。另外,S23与S24的执行顺序可以相反。例如,控制部1230、2230、3230获得的运转信息,针对主体部1100、2100示出“运转”,针对主体部3100示出“停止”时,如图7所示,控制部1230、2230将主继电器1210、2210维持导通状态,控制部3230将主继电器3210切换为断开状态。另外,运转信息中包含的信息没有特别限定,不过,例如可以是主体部1100、2100、3100各自的运转程序表等。此外,获得运转信息的定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每天O点获得,或者可以是控制部1230、2230、3230启动的定时。加之,运转信息的获得处不被限定为控制器120,可以由用户直接在各控制部1230、2230、3230设定。在图2示出的电源控制系统中,所有副继电器1220、2220、3220在共用控制线4000被连接,所以在图4以及图5示出的工作例中,需要将想启动的蓄电装置2000的断路器2300预先设定为导通状态,将不想启动的蓄电装置3000的断路器3300预先设定为断开状态。针对此,在图6以及图7示出的工作例中,各控制部1230、2230、3230分别根据运转信息判断自装置是否需要运转,所以能够使断路器1300、2300、3300总是保持导通状态。其结果,在所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期待如下效果,不需要用户手动切换断路器1300、2300、3300的状态等繁杂的操作。 下面,参考图8以及图9来说明所述构成的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其他例子。图8是电源控制系统的工作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电源控制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工作状态的图。另外,省略对图6以及图7的共同点的详细说明,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另外,图8以及图9示出的工作例的前提如下,主继电器1210为断开状态,即所有的蓄电装置1000、2000、3000为停止状态的部分与图6以及图7示出的工作例不同,其他部分相同。首先,启动电路1240对共用控制线4000,开始输出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即开始5v电压的施加(S31)。这样,所有的副继电器1220、2220、3220切换为导通状态。而且,所有的控制部1230、2230、3230经由副继电器1220、2220、3220从电源接受供电进行启动。接着,控制部1230,2230,3230分别经由主控制线1231、2231、3231将主继电器1210、2210、3210切换为导通状态(S32)。接着,启动电路1240结束防浪涌继电器导通信号的输出,即结束5v电压的施加(S33)。接着,控制部1230、2230、3230从控制器120获得示出各自控制的主体部1100、2100,3100现在是否应该运转的运转信息,按照该运转信息控制主继电器1210、2210、3210 (S34)。另外,S33与S34的执行顺序可以相反。例如,控制部1230、2230、3230获得的运转信息,针对主体部1100、3100示出“停止”,针对主体部2100示出“运转”时,如图9所示,控制部2230将主继电器2210维持导通状态,控制部1230、3230将主继电器1210、3210切换为断开状态。这样,通过在各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设置启动电路1240、2240、3240,从而能够从所有的蓄电装置1000、2000、3000处于停止的状态下启动希望的蓄电装置(这个例子中是蓄电装置2000)。另外,在图2中说明了所有的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中设置启动电路1240、2240、3240的例子,不过,不只限于上述,也可以只在一部分电源开关装置中具备启动电路。(实施例2)下面参考图10来说明实施例2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图10是实施例2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的构成图。另外与图2的共同点付上相同的参考编号,省略说明。实施例2涉及的各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与实施例1比较省略了启动电路1240、2240、3240的点不同。另一方面,实施例2涉及的电源控制系统具备启动电路5000,该启动电路5000被配置在与各个蓄电装置1000、2000、3000独立的位置上,且与共用控制线4000连接。另外,启动电路5000的构成以及功能,与启动电路1240、2240、3240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在所述构成的电源控制系统中,也与图8以及图9示出的工作例同样地能够从所有的蓄电装置1000、2000、3000停止的状态启动希望的蓄电装置。另外,启动电路5000的配置不局限于图10的例子,例如可以包含在控制器120中。在实施例1,2中,示出了由多个蓄电装置(或者蓄电装置中包含的电源开关装置)构成的电源控制系统的例子,不过,本发明的电源控制系统不受此限定。作为一例,电源控制系统由多个服务器构成,从主服务器切换到备份服务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发明。作为其他例子,电源控制系统由电视机与再生装置构成,在再生装置开始内容的再生的定时,再生装置将电视机切换为导通状态这样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发明。(其他的实施例)各控制部1230、2230、3230具体而言是由下述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微处理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硬盘单元、显示器单元、键盘、鼠标等。在RAM或者硬盘单元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通过由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动作,各个控制部1230、2230、3230实现其功能。这里,计算机程序是为了实现规定的功能而将表示对计算机的指令的命令代码组合多个而构成的。另外,各装置不仅是由下述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微处理器、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硬盘单元、显示器单元、键盘、鼠标等,也可以是从这些的一部分构成的计算机系统。构成上述的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由I个系统LSI (Large 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系统LSI是将多个构成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而制造的超多功能LSI,具体而 言是包括微处理器、ROM、RAM等而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RAM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通过由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动作,系统LSI实现其功能。此外,构成所述各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各部分可以分别制成一个芯片,也可以将一部分或者全部制成一个芯片。另外,在这里称为系统LSI,但是按照集成度的不同,也被称为1C、LS1、超级LS1、极超LSI。还有,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局限于LSI,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之后可编程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Field ProgrammableGate Array)或可动态地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而且,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派生出的其他的技术,若出现了能够取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也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对功能块进行集成化。有可能适用生物技术等。所述各控制部1230、2230、3230可以由针对各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3200可装卸的IC卡或单体的模块来构成。IC卡或模块是由微处理器、ROM、RAM等构成的计算机系统。IC卡或者模块可以包含所述超多功能LSI。通过由微处理器按照计算机程序动作,IC卡或者模块实现其功能。该IC卡或者该模块也可以具有耐篡改性。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所述示出的方法。此外,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是由计算机程序构成的数字信号。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将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所述数字信号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软盘、硬盘、CD-ROM、MO、DVD、DVD-ROM、DVD-RAM,蓝光盘(BD: Blu — ray Disc (注册商标))、半导体存储器等。此夕卜,也可以是记录在这些记录介质的数字信号。还有,本发明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或者所述数字信号通过以电气通信线路,无线或者有线通信线路,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数据广播等来传送。此外,本发明也可以是具备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存储器存储有所述计算机程序,微处理器也可以按照所述计算机程序动作。此外,也可以通过将计算机程序或数字信号记录到记录介质中并移送、或者将程序或数字信号经由网络等移送,从而由独立的其他计算机系统实施。以上,参考

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过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针对图示的实施例,可以在与本发明相同的范围内或者在相等的范围内加上各种修改和变形。本发明有用于与电源并联连接的多个装置之间,相互控制电源的导通/断开的电源控制系统。符号说 明10电源控制系统20、30、40 电器设备21、1100、2100、3100 主体部22、32、42、1200、2200、3200 电源开关装置23、1300、2300、3300 断路器24、1210、2210、3210 主继电器25防浪涌继电器26、1230、2230、3230 控制部100电力供应系统110太阳能发电机111 DC/AC 变换器120控制器130 系统140电视机150 冰箱1000、2000、3000 蓄电装置
1220、2220、3220 副继电器1221、2221、3221 开关1222、2222、3222 电阻1223、2223、3223 电磁线圈1231、2231、3231 主控制线1232、2232、3232 副控制线1240、2240、3240、5000 启动电路4000共用控 制线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源控制系统,具备各自与电源连接的第一电源开关装置以及第二电源开关装置, 所述第一电源开关装置是向第一负载提供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的装置, 所述第一电源开关装置具备: 第一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 第一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 第一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继电器的第一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第一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一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 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装置是向第二负载提供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的装置, 所述第二电源开关装置具备: 第二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 第二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 第二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继电器的第二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第二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二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 该电源控制系统还具备共用控制线,该共用控制线与所述第一副控制线以及所述第二副控制线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 所述第二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 在所述第一主继电器为导通状态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控制部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只在规定时间内使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 所述第二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而启动,在所述第二副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的期间,使所述第二主继电器成为导通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 所述第二控制部还获得运转信息,该运转信息是示出所述第二负载现在是否应该运转的信息, 在所述运转信息示出不应该运转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二主继电器成为断开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 该电源控制系统还具备启动电路,该启动电路与所述共用控制线连接,对所述第一副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二副继电器进行控制。
5.一种电源控制系统,具备各自与电源连接的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 所述第一装置具备: 第一负载,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 第一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 第一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一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电的状态;以及 第一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继电器的第一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第一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一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一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 所述第二装置具备: 第二负载,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 第二主继电器,对从所述电源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导通状态与不供电的断开状态进行切换; 第二副继电器,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主继电器并联,对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进行切换,该导通状态是从所述电源以浪涌电流不流入的方式向所述第二负载供电的状态,该断开状态是不供 电的状态;以及 第二控制部,与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继电器的第二主控制线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第二副控制线连接,经由所述第二主继电器以及所述第二副继电器的一方,接受来自所述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 该电源控制系统还具备共用控制线,该共用控制线与所述第一副控制线以及所述第二副控制线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二副继电器, 所述第二控制部,还经由所述共用控制线控制所述第一副继电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负载以及所述第二负载是对由所述电源提供的电力进行蓄电的蓄电池。
全文摘要
电源控制系统具备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以及共用控制线(4000),所述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各自具备主继电器(1210,2210)、副继电器(1220,2220)、以及控制部(1230,2230),所述共用控制线(4000)与用于控制副继电器(1220,2220)的副控制线(1232,2232)连接,控制部(1230,2230)经由共用控制线(4000),对其他电源开关装置(1200,2200)的副继电器(1220,2220)进行控制。
文档编号H02J13/00GK103250324SQ20128000402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加藤一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