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单元、旋转电机以及制造转子单元的方法

文档序号:728242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子单元、旋转电机以及制造转子单元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单元、旋转电机以及制造转子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一种使具有磁体的转子单元在线圈内旋转的内转子型马达。例如,W0-A2006-008964公开了一种包括定子以及布置在定子内部的转子的无刷马达。W0-A2006-008964的转子包括转子轴、转子铁芯、磁体保持件以及六个转子磁体。W0-A2006-008964的第0026段公开了:转子铁芯固定至转子轴,并且六个转子磁体附接至转子铁芯的外周。此外,W0-A2006-008964的第0027段公开了磁体保持件固定至转子轴。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TO-A2006-00896
发明内容
抟术问是页此外,W0-A2006-008964的第0029段公开了:磁体保持件的装配突出部被装配至在转子铁芯的外周部形成的电极保持件附接槽中。在W0-A2006-008964中,这种装配防止磁体保持件的保持臂沿径向方向从转子铁芯滑落。然而,W0-A2006-008964未公开如何在转子铁芯与磁体保持件之间获得轴向固定强度。尤其是,当沿轴向方向·将磁体压装至磁体保持件时,如果未沿轴向方向牢固固定转子铁芯与磁体保持件,那么转子铁芯与磁体保持件就有可能由于压装时的载荷而彼此分离。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提高旋转电机的转子单元中的转子铁芯与保持件之间的固定强度。解决问题的方案作为本申请的第一示例性发明的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单元包括:环形的转子铁芯,该转子铁芯由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绕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磁体;以及由树脂制成的用于保持所述磁体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具有:多个分隔部,所述分隔部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垂直延伸;以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分隔部。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保持件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中,构成所述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所述转子铁芯的多个所述钢板之间。所述磁体被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的分隔部中。本申请的第二示例性发明是一种旋转电机用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该转子单元包括:环形的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由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绕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磁体;以及由树脂制成的用于保持所述磁体的保持件。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一是步骤a):将所述转子铁芯布置在模具内,将流态树脂注入所述模具中,从而将所述保持件嵌件成型为以下形状,即,具有多个分隔部并具有连接部,所述分隔部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垂直延伸,所述连接部连接这些分隔部。另一是步骤b):在步骤a)之后,将所述磁体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的分隔部。根据本申请的第一示例性发明,在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中,构成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的多个钢板之间。这提高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固定强度。根据本申请的第二示例性发明,通过嵌件成型而缩短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制造过程。此外,构成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的多个钢板之间。这提高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固定强度。此外,由于抑制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之间发生间隔,所以磁体可容易地被压装。本发明被设置成改善止推部的上端面关于轴的外表面的垂直度。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将会更明了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的特征、元件、步骤、特点和优势。


图1是转子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转子铁芯与保持件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马达的纵向剖视图。图4是转子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转子单元的俯视图。图6是转子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7是转子铁芯与磁体保持件的部分立体图。图8是示出转子单元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执行嵌件成型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10是磁体被压装之前转子单元的部分纵向截面图。图11是磁体被压装之后转子单元的部分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此外,将以旋转电机的中轴线方向作为垂直方向来描述各部分的形状及位置关系。然而,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对垂直方向进行限定,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转子单元及旋转电机在使用时的姿势。图1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单元32A的立体图。如图1中所示,转子单元32A包括转子铁芯41A、保持件42A以及多个磁体43A。转子铁芯41A是由经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的环形构件。保持件42A是由树脂制成的构件,其保持磁体43A。保持件42A具有多个分隔部60A,并具有连接部70A。所述多个分隔部60A分别沿转子铁芯41A的外周表面垂直延伸。连接部70A连接多个分隔部60A。多个磁体43A绕转子铁芯41A沿周向方向布置。每个磁体43A被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分隔部60中。当制造转子单元32A时,首先将转子铁芯4IA布置在模具内。然后,将流态树脂注入模具中。通过注射树脂,保持件42A嵌件成型为具有多个分隔部60A并具有连接部70A的形状。此后,将磁体43A 压装在彼此相邻的成对分隔部60A之间。
照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因此,缩短了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的制造过程。图2是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之间的边界部附近的纵向剖视图。如图2中所示,在转子铁芯41A的外周表面中,构成保持件42A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41A的多个钢板41IA之间。这使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牢固固定。此外,由于抑制了转子铁芯41A与保持件42A之间发生分离,所以磁体43A可容易地被压装。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图3是作为旋转电机的实施例的马达I的纵向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I安装在汽车上,并且用于产生动力转向的驱动力。如图3中所示,马达I包括固定部2与旋转部3。旋转部3被支撑成能相对于固定部2旋转。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2具有壳体21、盖部22、电枢23、下轴承24以及上轴承25。壳体21是有底的大致筒状壳体,该壳体中容纳有电枢23、下轴承24以及旋转部
3。在壳体21的底部的中央形成有用于保持下轴承24的凹部211。盖部22是封闭壳体21的上开口的板状构件。在盖部22的中央形成有用于保持上轴承25的圆形孔221。电枢23根据驱动电流产生磁通量。电枢23具有定子芯26以及线圈27。定子芯26由层压钢板制成,在该层压钢板中,沿轴向方向(沿中轴线9的方向;下同)层压多个钢板。定子芯26具有环形芯托261以及多个齿262,这些齿沿径向方向(与中轴线9正交的方向;下同)从芯托261朝内突出。芯托261固定至壳体21的侧壁的内周表面。线圈27由绕定子芯26的每个齿262缠绕的导线构成。下轴承24与上轴承25在旋转部3侧支撑轴31旋转。本实施方式的下轴承24与上轴承25使用允许外圈与内圈借助滚珠相对旋转的滚珠轴承。下轴承24的外圈241固定至壳体21的凹部211。此外,上轴承25的外圈251固定至盖部22的圆形孔221的边缘。另一方面,下轴承24的内圈242与上轴承25的内圈252固定至轴31。为此,轴31被支撑成能相对于壳体21与盖部22旋转。本实施方式的旋转部3具有轴31、一对转子单元32、33以及罩34。轴31是大致为柱状的构件,该构件在垂直方向沿中轴线9延伸。轴31绕中轴线9旋转,并由上述的下轴承24与上轴承25支撑。此外,轴31具有头部311,该头部从盖部22向上突出。头部311通过诸如齿轮之类的动力传递机构接合至汽车的动力转向装置。一对转子单元32、33与罩34随轴31 —起在电枢23的径向内侧旋转。一对转子单元32、33分别具有转子铁芯41、磁体保持件42以及多个磁体43。这一对转子单元32、33以上下颠倒的状态沿轴向方向布置。以下将描述这一对转子单元32、33的详细结构。罩34是保持一对转子单元32、33的大致筒状的构件。罩34覆盖转子单元32、33的外周表面以及转子单元的上下端面的一部分。由此一对转子单元32、33保持在相互接近或相互接触的状态。在这样的马达I中,如果向固定部2的线圈27施加驱动电流,则在定子芯26的多个齿262中产生径向 磁通。于是,借助磁通的作用在齿262与磁体43之间产生周向扭矩,从而使旋转部3绕中轴线9相对于固定部2旋转。如果旋转部3旋转,那么驱动力传递至与轴31接合的动力转向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马达I具有一对转子单元32、33。以下将描述布置在下侧的转子单元32的详细结构。尽管上侧的转子单元33以下侧的转子单元32垂直颠倒过来的方式布置,但是由于其自身结构与下侧的转子单元32的结构相同,所以将省略与下侧的转子单元32重复的描述。图4是转子单元32的立体图。图5是转子单元32的俯视图。如图4与图5中所示,转子单元32具有转子铁芯41、磁体保持件42以及多个磁体43。转子铁芯41是固定至轴31的环形构件。转子铁芯41由多个电磁钢板垂直层压而形成的层压钢板制成。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1具有正多角柱状外观。允许轴31插入穿过的通孔51设置在转子铁芯41的中央。此外,转子铁芯41的外周表面设置有多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槽部52。槽部52在构成转子铁芯41的外周表面的多个平面的边界部径向向内凹入。磁体保持件42是由树脂制成的用于保持磁体43的构件。磁体保持件42具有多个分隔部60以及连接多个分隔部60的下端的连接部70。多个分隔部60以相同的间隔沿周向方向布置。每个分隔部60在转子铁芯41的每个槽部52附近沿转子铁芯41的侧表面在轴向方向上延伸。连接部70是位于多个分隔部60下方的圆形部。连接部70的径向内部与转子铁芯41的下表面接触。图6是从图5中的位置A-A观察所见的转子单元32的纵向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体保持件42通过嵌件成型形成于转子铁芯41的表面。当进行嵌件成型时,在将转子铁芯41预先布置在用于进行模制的模具内的状态下,向模具中注入树脂。于是,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借助树脂的硬化而彼此固定。在图6中,以放大的方式示出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之间的一部分边界。如放大图中所示,在转子铁芯41的外周表面附近,在构成转子铁芯41的多个钢板411之间存在间隙412。构成磁体保持件42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间隙412中。这是在进行嵌件成型时流态树脂进入转子铁芯41的间隙412而形成的。就本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而言,两种构件在其边界部彼此略微咬入。由此,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被牢固固定。具体地说,在钢板411与钢板411之间形成的轴向间隙中存在树脂。为此,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之间的轴向相对运动被抑制。构成转子铁芯41的多个钢板411分别冲压而成。为此,如图6中的放大图所示,根据冲压的方向在每个钢板的端部形成弯曲部413。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413朝上弯曲。为此,进一步抑制了转子铁芯41相对于磁体保持件42向上脱出。此外,如图4与图5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每个分隔部60具有保持于转子铁芯41的每个槽部52中的接合部61。在嵌件成型时,流入槽部52中的树脂硬化而形成接合部61。为此,在槽部52中在接合部61与转子铁芯41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因此,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被更加牢固地固定。具体地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朝径向内侧增大的接合部61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朝径向外侧减小的槽部52接合。这进一步抑制了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径向分离。

多个磁体43布置在转子铁芯41周围。每个磁体43A在其外直径侧大致为弧形,在其内直径侧大致为直线形,并且被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分隔部60中。磁体43的径向外表面是面向电枢23的磁极表面。多个磁体43以相同的间隔布置,使得N磁极表面与S磁极表面在周向方向上交替布置。此外,例如,可使用基于烧结磁体的钕铁硼合金作为磁体43。图7是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的局部立体图。将参照图4、图5与图7描述磁体保持件42的详细形状。磁体保持件42的分隔部60具有柱部62与壁部63。柱部62是在彼此相邻的磁体43之间沿轴向方向延伸的部分。壁部63是从柱部62沿周向方向朝一侧或另一侧延展的部分。磁体43的径向外表面局部由壁部63覆盖。壁部63的上端低于转子铁芯41的上端。为此,当附接磁体43时,使磁体43的下端接触转子铁芯41的侧表面,这样可沿径向定位磁体43。径向定位后的磁体43可向壁部63的径向内侧压装。此外,壁部63的上端低于柱部62的上端。为此,当附接磁体43时,磁体43的下端可容易地插入彼此相邻的成对柱部62之间。此外,磁体43可通过成对柱部62在径向上定位,然后则可向壁部63的径向内侧压装该磁体43。如果以此方式沿径向及周向定位磁体43,那么可抑制压装时的偏载。因此,可抑制磁体43在压装时刮掉磁体保持件42的分隔部60而产生粉尘。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壁部63的径向内表面的上端附近设置有倾斜表面631。倾斜表面631从上端向下逐渐接近转子铁芯41的外周表面。压装磁体43时,倾斜表面631向壁部63的径向内侧引导磁体43。这便于磁体43的压装操作。此外,由于磁体43被引导至适当位置,可进一步抑制压装时的偏载。因此,进一步抑制伴随压装产生粉尘。此外,如果设置有这样的倾斜表面631,那么嵌件成型时,可容易地使壁部63的上端附近与模具分开。以此方式,倾斜表面631在压装与嵌件成型时均具有技术价值。连接部70具有位于磁体43下方的底部71。S卩,底部71也布置在彼此相邻的分隔部60之间的圆周位置。压装后的磁体43的下表面在轴向方向上面向底部71的上表面,并且磁体43的下表面与底部71的上表面彼此分离或彼此接触。此外,底部71在磁体43的周向两端的下方具有凹部72。本实施方式的凹部72设置在由转子铁芯41的侧表面、柱部62以及壁部63包围的位置处。即便在压装磁体43时,磁体43接触柱部62或壁部63而产生粉尘,粉尘也会被收纳在凹部72中。为此,可抑制底部71的上表面与磁体43的下表面之间夹住粉尘而使磁体43的轴向位置跑偏的问题。此外,凹部72由压装后的磁体43的下表面密封,并形成封闭的空间。为此,防止凹部72中接纳的粉尘向外部散播。此外,在压装磁体43时,与壁部63相比,柱部62从磁体43接收到更大的负载。因此,柱部62比壁部63更容易成为粉尘的来源。如果考虑到这点,优选的是将凹部72设置在至少邻近柱部62的下端的位置处。随后,将参照图8至图11描述转子单元32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图8是示出转子单元32的制造过程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执行嵌件成型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9的剖切位置相当于制造后图5中的位置A-A。此外,图10和图11是示出将磁体43压装至磁体保持件42时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10与图11的剖切位置相当于制造后图5中的位置B-B。当制造转子单元32时,首先预备好预先制成的一对模具81、82以及转子铁芯41(步骤SI)。通过使这对模具81、82的相互对置的表面彼此接触而在这对模具81、82内部形成空腔83。空腔83符合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的形状。转子铁芯41由沿轴向层压冲压钢板形成的层压钢板制成。接着,将转子铁芯41布置在这对模具81、82内部(步骤S2)。这里,首先将转子铁芯41设定在一个模具81内部。然后,由另一个模具82封闭模具81的上部。因此,在模具81与82的内部形成空腔83会带来转子铁芯41布置在空腔83中的状态。此后,将流态树脂421注入空腔83内(步骤S3)。这里,如图9中所示,流态树脂421通过设置在模具82中的流道821注入空腔83内。流态树脂421也会流入转子铁芯41的槽部内。此外,在转子铁芯41的侧表面中,流态树脂421也会进入构成转子铁芯41的多个钢板411之间的间隙。如果流态树脂421在空腔83中蔓延,那么模具81与82中的树脂421冷却并固化(步骤S4)。模具81与82中的树脂421固化成磁体保持件42。磁体保持件42被模制为具有多个分隔部60并具有连接部70的形状,所述分隔部60和连接部70包括上述的接合部61、柱部62、壁部63、倾斜表面631、底部71以及凹部72。此外,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随树脂的固化而被固定。由此,在转子铁芯41的侧表面中,构成磁体保持件42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41的多个钢板411之间。由此,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被牢固地固定。之后,打开这对模具81与82,将转子铁芯41和磁体保持件42与模具81、82分离(步骤S5)。在磁体保持件42的壁部63的上端形成有倾斜表面631。为此,可容易地使壁部63与模具82分尚。上述步骤SI至S5是作为嵌件成型的实施例的过程。由此,获得图6的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在嵌件成型时,既执行磁体保持件42的成型,又执行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的固定。为此,缩短了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的制造过程。

随后,准备磁体43,并且相对于转子铁芯41和磁体保持件42将磁体43定位在待插入位置(步骤S6)。这里,首先,如图10的箭头84所示,在壁部63的上方使磁体43的下端靠近转子铁芯41的侧表面。然后,使磁体43的下端接触转子铁芯41的侧表面。这确定了磁体43的径向位置。进一步地,将磁体43的下端插入彼此相邻的成对柱部62之间。这确定了磁体43的周向位置。接着,如图10中的箭头85所示,使磁体43向下移动。这里,壁部63的上端设置有倾斜表面631。为此,即便磁体43的位置轻微跑偏,磁体43的下端沿倾斜表面631移动时,也会将磁体43向壁部63的径向内侧引导。这更准确地限定了磁体43的位置。此后,将磁体43压装至彼此相邻的这成对柱部62以及壁部63(S7)。在上述步骤S6中,在径向方向与周向方向定位了磁体43。为此,抑制了压装时的偏载。因此,抑制了伴随压装产生粉尘。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磁体保持件42具有在磁体43的周向两端下方的凹部72。为此,即便如图11所示,磁体43在压装时刮掉分隔部60而产生粉尘86,粉尘86也可被接纳在凹部72中。为此,可抑制底部71的上表面与磁体43的下表面之间卡住粉尘的问题,借此抑制磁体43的轴向位置跑偏。此外,凹部72由压装后的磁体43的下表面密封。为此,防止凹部72中接纳的粉尘向外部散播。此外,转子铁芯41与磁体保持件42通过嵌件成型而被牢固固定。为此,磁体43在压装时的负载抑制转子铁芯41和磁体42相互分离。因此,可容易地压装磁体43。如果要在上述嵌件成型时将多个磁体布置在模具内部,那么有必要通过粘附等将磁体固定至转子铁芯的表面。与之相比,在本实施方式中,磁体43被压装至完成嵌件成型并且硬化后的磁体保持件42内。为此,可节省粘附磁体43至转子铁芯41的时间与劳力。此外,可容易地以高精度定位多个磁体43。只要不产生冲突,可适当地结合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与其变型例的特征。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可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宗旨。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磁体保持件42的倾斜表面631可以是如图7中所示的弯曲表面,或可以是平面。此外,可不仅在磁体保持件42上而且在磁体43的下端设置斜切的倾斜表面。这样的话,磁体43可更顺畅地被压装至磁体保持件42。此外,可进一步抑制伴随压装产生粉尘。磁体保持件42的分隔部60的数量与磁体43的数量可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数量。此外,磁体保持件42的连接部70可连接除多个分隔部60的下端外的部分。此外,马达I的旋转部3中所包括的转子单元3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或更多。此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可以是用于动力转向的上述马达1,或可以是用于汽车的其它部分的马达。例如, 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可以是用于产生电动车的驱动力的马达。此外,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可以是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家用电子产品、办公设备、医疗器械等的马达。此外,发电机也可构造有与上述实施方式或其变型例的马达相同的结构。本发明的旋转电机可以是用于汽车、电动自行车、风力发电装置等的发电机。此外,在不发生不相容的范围内可将上述实施方式或变型例中出现的各个元件适
当结合在一起。本发明可用于转子单元、旋转电机以及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附图标记列表1:马达2:固定部3:旋转部9:中轴线21:壳体22:盖部23:电枢24:下轴承25:上轴承26:定子芯
27:线圈31:轴32,32A,33:转子单元34:罩41,41A:转子铁芯42:磁体保持件42A:保持件43,43A:磁体51:通孔52:槽部60,60A:分隔部61:接合部62:柱部63:壁部 70,70A:连接部71:底部72:凹部81,82:模具411,41IA:钢板412:间隙413:弯曲部421:流态树脂631:倾斜表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单元,所述转子单元包括: 环形的转子铁芯,该转子铁芯由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 绕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磁体;以及 由树脂制成的用于保持所述磁体的保持件,其中,所述保持件具有多个分隔部并具有连接部,所述分隔部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垂直延伸,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多个分隔部, 其中,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保持件通过嵌件成型而被固定, 其中,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中,构成所述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所述转子铁芯的多个钢板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磁体被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的分隔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单元, 其中,所述分隔部具有: 柱部,所述柱部位于彼此相邻的磁体之间;以及 壁部,所述壁部局部覆盖所述磁体的径向外表面;并且 其中,所述壁部的内周表面包括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从上端向下逐渐接近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单元, 其中,所述壁部的上端低·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子单元, 其中,所述壁部的上端低于所述柱部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单元, 其中,所述连接部具有面向所述磁体的下表面的底部, 其中,所述底部具有凹部,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磁体的周向两端的下方,并且 其中,所述凹部由所述磁体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单元, 其中,所述转子铁芯在其外周表面中具有多个垂直延伸的槽部,并且其中,所述槽部具有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朝径向外侧减小的形状,并且其中所述分隔部具有保持在所述槽部内的接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单元, 其中,所述多个钢板的端部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附近朝上弯曲。
8.—种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包括: 固定部;以及 旋转部,该旋转部被支撑成能相对于所述固定部旋转, 其中,所述旋转部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单元以及插入所述转子铁芯中的轴,并且 其中,所述固定部具有支撑所述轴旋转的轴承以及布置在所述转子单元的径向外侧的电枢。
9.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转子单元的制造方法,该转子单元包括:环形的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由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绕所述转子铁芯沿周向方向布置的多个磁体;以及由树脂制成的用于保持所述磁体的保持件,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a):将所述转子铁芯布置在模具内,将流态树脂注入所述模具中以嵌件成型所述保持件, 其中,通过嵌件成型形成连接部以及多个分隔部,所述分隔部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垂直延伸,所述连接部连接这些分隔部;以及 b):在步骤a)之后,将磁体压装至彼此相邻的成对的分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步骤a)中, 所述分隔部被模制成以下形状,即,具有:位于彼此相邻的磁体之间的柱部;以及局部覆盖所述磁体的径向外表面的壁部;并且在所述壁部的内周表面上模制有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从上端向下逐渐接近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壁部的上端被模制在低于所述转子铁芯的上端的位置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 壁部的上端被模制在低于所述柱部的上端的位置处。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 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连接部被模制成以下形状,即,具有布置在彼此相邻的分隔部之间的周向位置处的底部以及位于所述底部的周向两端处的凹部;并且其中,在步骤b)中,所述磁体密封所述凹部。
全文摘要
一种转子单元,该转子单元包括由垂直层压的层压钢板制成的转子铁芯;以及由树脂制成的保持件。转子铁芯与保持件通过嵌件成型而固定。为此,缩短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制造过程。此外,在转子铁芯的外周表面中,构成保持件的树脂的一部分位于构成转子铁芯的多个钢板之间。为此,提高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的固定强度。此外,由于抑制了转子铁芯与保持件之间发生分离,所以可容易地压装磁体。
文档编号H02K1/27GK103250329SQ20128000409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芳贺英博, 河本达郎, 村上俊辅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