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9842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槽的制作方法,预先制作一种整体模板,整体模板内设有电缆槽浇筑槽,电缆槽浇筑槽的形状与倒置的电缆槽形状完全吻合,整体模板的上部设有向外突出的边框;再预制一种脱模支架,脱模支架设有手拉葫芦和脱模卡框;在电缆槽钢筋骨架上预设两个向上凸起的吊耳;向整体模板中的电缆槽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并达到脱模强度后,用脱模支架的手拉葫芦挂住两个吊耳向上提拉,同时用脱模卡框卡住整体模板的向外突出的边框,然后操作手拉葫芦继续向上提拉,使电缆槽从整体模板中脱离,得到成品电缆槽。
【专利说明】一种电缆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槽制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铁路路基、桥梁、隧道等两侧铺设的电缆槽的预制。
【背景技术】
[0002]在铁路路基、桥梁、隧道等施工时,需要在两侧铺设电缆槽。典型的电缆槽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电缆槽I包括电缆槽底板11和侧壁12。电缆槽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分块浇筑预制,铺设时将多块预制的电缆槽连接。传统的电缆槽浇筑预制是采用拼装钢模板方法施工,如图3、图4所示,施工流程如下:先绑扎电缆槽钢筋骨架2,包括底板钢筋21和侧壁钢筋22 ;然后安装底模板31,在底模板3上安装绑扎好的电缆槽钢筋骨架2,底板钢筋21与底模板3平行,侧壁钢筋22与底模板3垂直,采用垫块将钢筋骨架2支垫并固定,在侧壁钢筋22两侧安装侧模板32,所有模板调整到位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然后开始混凝土浇筑、抹面及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脱模,脱模时要逐块拆除模板;最后将电缆槽转至成品存放区。上述过程,工艺复杂,尤其是模板安装环节,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较低,当电缆槽预制数量较多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工程施工时间较长,增加施工成本。而且现有的施工方式模板安装时且易出现尺寸误差,影响电缆槽成品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槽制作方法,简化现有的电缆槽预制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缆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I)预先制作一种整体模板,所述整体模板内设有电缆槽浇筑槽,所述电缆槽浇筑槽的形状与倒置的电缆槽形状完全吻合;所述整体模板的上部周边设有矩形边框,所述整体模板的矩形边框沿水平方向向外突出一定宽度;
[0007](2)预先制作一种脱模支架,所述脱模支架包括四根按矩形的四个顶点设置的等高的钢立柱,所述四根立柱的上端之间按矩形的四条边焊接四根钢管作为连接杆,其中两根相对的连接杆之间还焊接一根钢管作为挂接杆;所述挂接杆的中间悬挂一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下方连接两个吊钩;所述四根立柱的中部之间按矩形的四条边焊接四根钢管作为加固杆,其中两根相对的加固杆之间,焊接两根相互平行的长角钢,所述两根长角钢之间,焊接两根与所述长角钢垂直的短角钢,两根长角钢和两根短角钢围合成一个矩形的脱模卡框,所述脱模卡框的中心正对所述手拉葫芦;所述脱模卡框的内边缘的长和宽,分别大于或等于所述整体模板上部边框的内边缘的长和宽,并小于所述整体模板上部边框的外边缘的长和宽;
[0008](3)制作电缆槽钢筋骨架,使电缆槽底板钢筋朝上,并在所述底板钢筋上预设两个向上凸起的吊耳;[0009](4)在整体模板的电缆槽浇筑槽内壁上均匀涂抹脱模剂,然后将制作好的电缆槽钢筋骨架放入所述电缆槽浇筑槽内;
[0010]( 5 )向所述电缆槽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整体模板顶面的混凝土抹平,抹平时保证电缆槽底板钢筋上预设的两个吊耳突出在顶面之上;
[0011](6)待整体模板中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脱模要求后,将整体模板移动到脱模支架下方,用手拉葫芦的两个吊钩分别挂住电缆槽底板钢筋上的两个吊耳,操作手拉葫芦向上提拉,使脱模卡框的四边分别卡住整体模板的向外突出的边框的四边,然后操作手拉葫芦继续向上提拉,使浇筑成型的电缆槽从整体模板中脱离。
[0012]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整体模板采用的材料为塑钢。
[0013]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整体模板周边向外突出的宽度为至少2cm。
[0014]本发明同传统施工方式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0015](I)模板成本降低。
[0016]传统方法采用的钢模板每节一般Im长,制作一段电缆槽所需的每套钢模板(含底模、侧模和卡扣)单价545元。本发明的整体模板每节一般长0.5m,每套模板单价240元,一米长则为2套,为480元。施工时一般采用多套模板同时浇筑,采用的模板越多,本发明的经济效益越明显。
[0017](2)模板重量下降。
[0018]本发明的整体模板采用塑钢材料。一套传统的钢模板重量83.7kg,一套本发明的塑钢模板重量仅7.5kg,重量大大减轻,且为整体结构,方便运输和使用。
[0019](3)施工工序简化。
[0020]传统的拼装钢模板施工工艺复杂,需要打磨模板并涂抹脱模剂,安装模板,调整模板长度、宽度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将加工好的钢筋骨架人工放入钢模板,安放位置正确,并支垫保护层垫块固定。侧模板与底模板的连接螺栓全部上紧,保证合缝紧密。一个人工从涂抹脱模剂到模板拼装成型需要18-25分钟。
[0021]本发明的整体模板,减少了模板拼装的时间和人工,涂抹脱模剂后直接使用,涂抹脱模剂时间2-4分钟。
[0022](4)脱模更加快捷。
[0023]常规钢模板脱模时,待混凝土强度达设计要求后方可脱模,逐块拆除侧模。电缆槽脱模时,先拆预埋件前面的侧板,用橡胶锤或木锤轻轻向下敲打模型四周。脱模后用工具将底模、侧模内壁上的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更换损坏的密封胶条,不得敲击模板。用刷子将模板内侧全部涂刷脱模剂后方可再次使用。一个电缆槽脱模时间需8-15分钟。每小时可脱模4-7个。
[0024]本发明采用专用的脱模支架进行脱模,操作方便,脱模支架脱模原理主要依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手拉葫芦挂钩勾住预制好的电缆槽吊耳向上提升,在提升过程中整体模板的周边全部卡在脱模架中部的脱模卡框周边,操作者继续操作手拉葫芦向上提升,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下,电缆槽混凝土块便从整体模板中分离,每小时可脱模20-25个。
[0025](5)节省人力成本。
[0026]以投入20个工人一组为例,传统方式每天可预制40-45块预制电缆槽,而本发明每天可预制150-200块,换算成一米一块的即为75-100块。某标段路基长度共25.146公里,需预制电缆槽数量为50292块,功效对比如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先制作一种整体模板,所述整体模板内设有电缆槽浇筑槽,所述电缆槽浇筑槽的形状与倒置的电缆槽形状完全吻合;所述整体模板的上部周边设有矩形边框,所述整体模板的矩形边框沿水平方向向外突出一定宽度; (2)预先制作一种脱模支架,所述脱模支架包括四根按矩形的四个顶点设置的等高的钢立柱,所述四根立柱的上端之间按矩形的四条边焊接四根钢管作为连接杆,其中两根相对的连接杆之间还焊接一根钢管作为挂接杆;所述挂接杆的中间悬挂一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下方连接两个吊钩;所述四根立柱的中部之间按矩形的四条边焊接四根钢管作为加固杆,其中两根相对的加固杆之间,焊接两根相互平行的长角钢,所述两根长角钢之间,焊接两根与所述长角钢垂直的短角钢,两根长角钢和两根短角钢围合成一个矩形的脱模卡框,所述脱模卡框的中心正对所述手拉葫芦;所述脱模卡框的内边缘的长和宽,分别大于或等于所述整体模板上部边框的内边缘的长和宽,并小于所述整体模板上部边框的外边缘的长和宽; (3)制作电缆槽钢筋骨架,使电缆槽底板钢筋朝上,并在所述底板钢筋上预设两个向上凸起的吊耳; (4)在整体模板的电缆槽浇筑槽内壁上均匀涂抹脱模剂,然后将制作好的电缆槽钢筋骨架放入所述电缆槽浇筑槽内; (5)向所述电缆槽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整体模板顶面的混凝土抹平,抹平时保证电缆槽底板钢筋上预设的两个吊耳突出在顶面之上; (6)待整体模板中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脱模要求后,将整体模板移动到脱模支架下方,用手拉葫芦的两个吊钩分别挂住电缆槽底板钢筋上的两个吊耳,操作手拉葫芦向上提拉,使脱模卡框的四边分别卡住整体模板的向外突出的边框的四边,然后操作手拉葫芦继续向上提拉,使浇筑成型的电缆槽从整体模板中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模板采用的材料为塑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模板周边向外突出的边框的宽度为至少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槽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支架的立柱与连接杆之间焊接有斜撑杆。
【文档编号】H02G3/04GK103594983SQ20131062755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赵培浩, 李润状, 黄增财, 高磊, 檀兴华, 樊俊丽 申请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