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733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力系统中,配电柜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中仪器发热量也很大,特别是高低压配电柜,一般都设置有变压器,为大功率仪器,所以都需要考虑到散热性,因为配电柜的防水性,一般会在配电柜的底端设置散热孔,但是底端的散热孔散热效果很差,而且设置散热孔的数量有限制,这样还是会影响到柜内仪器的使用效果,而现有配电柜侧面的散热孔防水效果都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克服现有配电柜的侧面散热孔防水效果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柜体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A,所有散热孔A的外端都设置有防雨罩,所述的防雨罩包裹散热孔A的外端口,防雨罩与柜体构成一个连通散热孔A的空腔,防雨罩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口,柜体的内部依次通过散热孔A、空腔、通风口与外界连通。
所述的防雨罩的上端为弧形设置,有利于风的转向,使得风直接向柜体内吹入。所述的防雨罩与柜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柜体的下端也设置有散热孔B。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配电柜侧面散热孔的外部设置一防雨罩,不仅能够很好隔绝雨水进入柜体内,本实用新型在侧面和底部都设置有散热孔,保证了散热性。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侧面散热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侧面散热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2中防雨罩与柜体之间的示意图图中,1-柜体,2-散热孔A,3-防雨罩,4-外端口,5_空腔,6_通风口,7_散热孔B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1,柜体I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A2,所有散热孔A2的外端都设置有防雨罩3,所述的防雨罩3包裹散热孔A2的外端口
4,防雨罩3与柜体I构成一个连通散热孔A2的空腔5,防雨罩3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口 6,柜体I的内部依次通过散热孔A2、空腔5、通风口 6与外界连通。所述的防雨罩3与柜体I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柜体I的下端也设置有散热孔B7。本装置中,防雨罩3的通风口 6朝下,这样能够很好阻挡雨水进入柜体I内,而且通风性能不变,这样保证了柜体I的散热性。实施例2如图3、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防雨罩3的上端为弧形设置,使得风更好吹进柜体I内 。
权利要求1.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柜体(I)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A (2),所有散热孔A (2)的外端都设置有防雨罩(3),所述的防雨罩(3)包裹散热孔A(2)的外端口(4),防雨罩(3)与柜体(I)构成一个连通散热孔A (2)的空腔(5),防雨罩(3)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口(6),柜体(I)的内部依次通过散热孔A (2)、空腔(5)、通风口(6)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雨罩(3)的上端为弧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雨罩(3)与柜体(I)为一体化 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I)的下端设置有散热孔B (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配电柜的散热结构,包括柜体(1),柜体(1)的侧面设置有散热孔A(2),所有散热孔A(2)的外端都设置有防雨罩(3),所述的防雨罩(3)包裹散热孔A(2)的外端口(4),防雨罩(3)与柜体(1)构成一个连通散热孔A(2)的空腔(5),防雨罩(3)的下端设置有通风口(6),柜体(1)的内部依次通过散热孔A(2)、空腔(5)、通风口(6)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配电柜侧面散热孔的外部设置防雨罩,不仅能够很好隔绝雨水进入柜体内,本实用新型在侧面和底部都设置有散热孔,保证了散热性。
文档编号H02B1/56GK203086019SQ20132010476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
发明者吴杰 申请人:四川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