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65854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供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及包覆壳,供电模块包含电路板及充电接头,电路板和充电接头电性连接,并且充电接头设有插口;无线充电模块包含感应线圈,感应线圈和电路板电性连接;包覆壳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包覆壳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供电模块及无线充电模块,并且包覆壳裸露出插口。借此,提高无线充电装置的组装稳定性,并同时达到防水及止滑的功效。
【专利说明】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充电装置,尤指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充电装置多利用传输线及插接头,以对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装置或笔记本电脑等可携式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但传输线容易产生携带及使用不便的问题。
[0003]因此,市面上出现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当可携式电子产品放置于无线充电装置的表面时,无线充电装置内部的感应线圈即可直接对可携式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从而省略上述传输线。
[0004]然而,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矩形壳体、供电模块及感应线圈,矩形壳体多由塑料等硬材质构成,供电模块及感应线圈固定在矩形壳体的内部。因此,供电模块及感应线圈的固定若松脱,则会导致供电模块及感应线圈在矩形壳体中晃动,最后感应线圈的位置严重偏移,造成可携式电子产品无法对应到感应线圈的位置,从而失去充电功效。此外,塑料等硬材质构成的矩形壳体也不具备防水及止滑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利用包覆壳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且包覆壳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供电模块及无线充电模块,使包覆壳中的供电模块及无线充电模块不会发生晃动,以提高无线充电装置的组装稳定性,并同时达到防水及止滑的功效。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供电模块,包含电路板及充电接头,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充电接头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充电接头设有插口 ;无线充电模块,包含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和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包覆壳,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该包覆壳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并且该包覆壳裸露出所述插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壳的表面形成有止滑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壳的内表面延伸有两个以上凸部,所述凸部沿着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外周缘布设。
[0009]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承载座,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该承载座上,所述包覆壳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该承载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壳的内表面延伸有两个以上凸部,所述凸部沿着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及所述承载座的外周缘布设。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蓄电池,该蓄电池和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蓄电池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防波材,该防波材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及所述蓄电池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壳的内表面延伸有两个以上凸部,所述凸部沿着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所述蓄电池及所述防波材的外周缘布设。
[0015]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防水塞,所述包覆壳设有穿口,所述包覆壳通过该穿口裸露出所述插口,所述防水塞对应所述穿口及所述插口填塞。
[0016]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
[0017]第一、包覆壳的内表面延伸有多数个凸部,各凸部沿着供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等内部组件的外周缘布设,使内部组件受凸部定位,以防止晃动,进而提升无线充电装置的组装稳定性。
[0018]第二、无线充电装置受碰撞时,包覆壳会提供吸震、防震等保护,防止内部组件因受到碰撞而破损或毁坏,以提高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9]第三、包覆壳的表面因本身材质的关系而形成有止滑面,当可携式电子产品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的表面时,止滑面能防止可携式电子产品滑动,进而加强无线充电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0020]第四、包覆壳没有间隙的产生,并且完全密封包覆内部组件,使无线充电装置的外部具有防水功效,避免供电模块及无线充电模块等内部组件受潮。
[0021 ] 第五、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蓄电池,蓄电池可选择性储存电源或输出电源,使蓄电池在电源充足的情况下,无需使用传输线,从而使无线充电装置具有方便携带及使用便利的优点。
[0022]第六、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防水塞,防水塞对应插口填塞,以加强无线充电装置外部的防水功效,避免供电模块·及无线充电模块等内部组件受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9]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无线充电装置I供电模块
[0032]11电路板12充电接头
[0033]121插口2无线充电模块
[0034]21感应线圈22防波材
[0035]3 包覆壳31止滑面
[0036]32内表面33凸部
[0037]34穿口4承载座
[0038]5 蓄电池6防水塞[0039]100可携式电子产品 200传输线【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有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将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0041]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无线充电装置10主要包括供电模块1、无线充电模块2及包覆壳3。
[0042]供电模块I包含电路板11及充电接头12,电路板11和充电接头12电性连接,并且充电接头12设有插口 121。
[0043]无线充电模块2包含感应线圈21及防波材22,感应线圈21和电路板11电性连接,防波材22设置在感应线圈21的底部,以防止感应线圈21产生的电磁效应影响无线充电模块2内的其他电子组件。
[0044]包覆壳3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包覆壳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并且包覆壳3裸露出插口 121。
[0045]详细说明如下,包覆壳3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因此由于包覆壳3本身材质的关系,使包覆壳3的表面形成有止滑面31。
[0046]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10还包括承载座4,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设置在承载座4上,包覆壳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承载座4。
[0047]另外,包覆壳3的内表面32延伸有两个以上凸部33,各凸部33沿着供电模块1、无线充电模块2及承载座4的外周缘布设。
[0048]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10利用供电模块I包含电路板11及充电接头12,电路板11和充电接头12电性连接,并且充电接头12设有插口 121 ;无线充电模块2包含感应线圈21,感应线圈21和电路板11电性连接;包覆壳3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包覆壳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并且包覆壳3裸露出插口 121。借此,提高无线充电装置10的组装稳定性,并且同时达到防水及止滑的功效。
[0049]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10的使用方式为将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装置、笔记本电脑等可携式电子产品100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10的表面,再将传输线200对应充电接头12插设,以导引外部电源进入电路板11并供电路板11使用,电路板11再驱使感应线圈21产生变化磁通量,最后可携式电子产品100因受变化磁通量影响而产生电动势,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进而对可携式电子产品100充电。
[0050]另外,包覆壳3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包覆壳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等无线充电装置10的内部组件,因此包覆壳3的内表面32延伸有多数个凸部33,各凸部33沿着供电模块1、无线充电模块2等内部组件的外周缘布设,使包覆壳3中的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等内部组件受凸部33定位,以防止晃动,进而提升无线充电装置10的组装稳定性。
[0051]另外,包覆壳3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包覆壳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等内部组件,因此,当无线充电装置10受碰撞时,包覆壳3会提供吸震、防震等保护,防止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等内部组件因受到碰撞而破损或毁坏,以提高无线充电装置10的使用寿命。
[0052]另外,包覆壳3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因此包覆壳3的表面因本身材质的关系而形成有止滑面31,当可携式电子产品100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10的表面时,止滑面31能防止可携式电子产品100滑动,进而加强无线充电装置10的使用便利性。
[0053]此外,包覆壳3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包覆壳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等内部组件,因此包覆壳3没有间隙的产生,并且完全密封包覆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等内部组件,使无线充电装置10的外部具有防水功效,避免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等内部组件受潮。
[0054]请参考图4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充电装置10还包括蓄电池5,并且省略承载座4,详细说明如下。
[0055]蓄电池5和电路板11电性连接,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设置在蓄电池5上,且防波材22设置在感应线圈21及蓄电池5之间,以防止感应线圈21产生的电磁效应影响蓄电池5的运作。其中,蓄电池5可选择性储存电源或输出电源。
[0056]借此,当外部电源进入电路板11并供电路板11使用时,蓄电池5可由电路板11判断而储存电源;当可携式电子产品100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10的表面时,蓄电池5可由电路板11判断而输出电源,电路板11再驱使感应线圈21产生变化磁通量,最后可携式电子产品100因受变化磁通量影响而产生电动势,电动势会驱使电子流动,形成感应电流,进而对可携式电子产品100充电。
[0057]另外,无线充电装置10还包括蓄电池5,蓄电池5可选择性储存电源或输出电源,使蓄电池5在电源充足的情况下,无需使用传输线200,从而使无线充电装置10具有方便携带及使用便利的优点。
[0058]另外,各凸部33沿着供电模块1、无线充电模块2、蓄电池5及防波材22等内部组件的外周缘布设,使供电模块1、无线充电模块2、蓄电池5及防波材22等内部组件受凸部33定位,以防止晃动,进而提升无线充电装置10的组装稳定性。
[0059]请参考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无线充电装置10还包括防水塞6,详细说明如下。
[0060]包覆壳3设有穿口 34,包覆壳3通过穿口 34裸露出插口 121,防水塞6对应穿口34及插口 121填塞,以加强无线充电装置10外部的防水功效,避免供电模块I及无线充电模块2等内部组件受潮。
[00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供电模块,包含电路板及充电接头,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充电接头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充电接头设有插口; 无线充电模块,包含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和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以及 包覆壳,由橡胶或硅胶材质构成,该包覆壳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并且该包覆壳裸露出所述插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壳的表面形成有止滑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壳的内表面延伸有两个以上凸部,所述凸部沿着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外周缘布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承载座,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该承载座上,所述包覆壳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包覆该承载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壳的内表面延伸有两个以上凸部,所述凸部沿着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及所述承载座的外周缘布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蓄电池,该蓄电池和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及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在所述蓄电池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还包括防波材,该防波材设置在所述感应线圈及所述蓄电池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壳的内表面延伸有两个以上凸部,所述凸部沿着所述供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所述蓄电池及所述防波材的外周缘布设。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防水塞,所述包覆壳设有穿口,所述包覆壳通过该穿口裸露出所述插口,所述防水塞对应所述穿口及所述插口填塞。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434702SQ20132052474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刘咏裕 申请人:刘咏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