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表安装专用剥线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6788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智能表安装专用剥线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表安装专用剥线钳,包括手柄、钳体和设于钳体中间的多个剥线孔,横板I的后端固定在钳体的顶部左侧,横板I的前端前伸并与竖板I的上端固定,竖板I的下端低于较小直径剥线孔的高度,横板II的后端固定在钳体的顶部右侧,横板II的前端前伸并与竖板II的上端固定,竖板II的下端低于较大直径剥线孔的高度。该剥线钳从而能够精密控制铜芯长度,剥出的铜芯线适合电能表安装,确保裸露部分满足电能表需要,不发生过长或过短的问题。
【专利说明】智能表安装专用剥线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剥线钳。
【背景技术】
[0002]电能表安装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导线金属裸露部分应全部插入接线端钮内,不得有外露、压皮现象。现有剥线钳能够方便剥离铜芯线和绝缘皮,但剥线钳上没有方便计量长度的设备,从而无法精密控制剥线的长度,容易造成导线金属部分外露、压皮。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剥线钳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表安装专用剥线钳,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4]包括手柄、钳体和设于钳体中间的多个剥线孔,钳体的顶部固定有“L”型挡板I和“L”型挡板II,挡板I由横板I和竖板I组成,挡板II由横板II和竖板II组成,横板I的后端固定在钳体的顶部左侧,横板I的前端前伸并与竖板I的上端固定,竖板I的下端低于较小直径剥线孔的高度,且竖板I到较小直径剥线孔前沿的距离为8mm,横板II的后端固定在钳体的顶部右侧,横板II的前端前伸并与竖板II的上端固定,竖板II的下端低于较大直径剥线孔的高度,且竖板II到较大直径剥线孔前沿的距离为28mm。
[0005]该剥线钳非常适用于现在的电能表安装,铜芯线从剥线孔的后沿伸入到前沿至竖板处被阻挡,因此限制了铜芯线伸出剥线孔的长度,从而能够精密控制铜芯长度,剥出的铜芯线适合电能表安装,确保裸露部分满足电能表需要,不发生过长或过短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09]如图1和图2所示,钳体2的顶部固定有“L”型挡板14和“L”型挡板115,挡板14由横板16和竖板17组成,挡板115由横板118和竖板119组成,横板16的后端固定在钳体2的顶部左侧,横板16的前端前伸并与竖板17的上端固定,竖板17的下端低于较小直径剥线孔3的高度,且竖板17到较小直径剥线孔3前沿的距离为8mm。横板118的后端固定在钳体2的顶部右侧,横板118的前端前伸并与竖板119的上端固定,竖板119的下端低于较大直径剥线孔3的高度,且竖板119到较大直径剥线孔3前沿的距离为28mm。
[0010]实际使用时,按照电能表接线端子的深度,485接口的深度一般为8mm,电压电流端子的深度一般为28mm,所以在0.75、I和1.5平方的剥线孔3上端,覆盖挡板14,2.5和4平方的剥线孔3上覆盖挡板115。首先,根据铜芯线的型号规格,选择合适的剥线孔3 ;其次,将铜芯线从剥线孔的后沿伸入到前沿,至竖板17或竖板119处,最后完成剥线。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表安装专用剥线钳,包括手柄(I)、钳体(2)和设于钳体(2)中间的多个剥线孔(3),其特征在于:钳体(2)的顶部固定有“L”型挡板I (4)和“L”型挡板II (5),挡板I (4)由横板I (6)和竖板I (7)组成,挡板II (5)由横板II (8)和竖板II (9)组成,横板I (6)的后端固定在钳体(2)的顶部左侧,横板I (6)的前端前伸并与竖板I (7)的上端固定,竖板I (7)的下端低于较小直径剥线孔(3)的高度,且竖板I (7)到较小直径剥线孔(3)前沿的距离为8mm,横板II (8)的后端固定在钳体(2)的顶部右侧,横板II (8)的前端前伸并与竖板II (9)的上端固定,竖板II (9)的下端低于较大直径剥线孔(3)的高度,且竖板II (9)到较大直径剥线孔(3)前沿的距离为28mm。
【文档编号】H02G1/12GK203553791SQ20132058494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3日
【发明者】刘继彦, 宋燕霞, 毛洪星, 孙庆森, 赵建文 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