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cpu过热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7022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cpu过热保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CPU过热保护器,本实用新型包括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电动机、蜂鸣收集器接口端、扬声器和集成芯片,本实用新型线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当电机减速时,能够在第一次超时后提供可以选择的报警铃声,然后在第二次超时后,该产品使得PC断电。
【专利说明】一种计算机CPU过热保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热保护器,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CPU过热保护器。
【背景技术】
[0002]计算机CPU过热可能会毁坏整个系统,PC对引导期间的CPU或机箱风扇速度的监视能力通常很有限,而且,如果启用BIOS的CPU风扇保护功能,它可能很快就会出问题甚至烧坏计算机CPU,B10S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计算机CPU过热保护器。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包括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电动机、蜂鸣收集器接口端、扬声器和集成芯片,电源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蜂鸣收集器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一端和电源风扇插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风扇插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源风扇插口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集成芯片的复位端口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扬声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扬声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扬声器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脑信号输入端连接。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7]本实用新型线路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当电机减速时,能够在第一次超时后提供可以选择的报警铃声,然后在第二次超时后,该产品使得PC断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 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继电器K、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电动机M、蜂鸣收集器接口端L、扬声器Y和集成芯片1C,电源的正极输入端与继电器K的开关S第一端连接,电源的负极输入端与继电器K的开关S第二端连接,继电器K的第一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端、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集成芯片1C的电源输入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继电器K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和蜂鸣收集器接口端L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同时与电动机Μ的第一端和电源风扇插口 X的第一端连接,电源风扇插口 X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电源风扇插口 X的第三端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同时与电动机Μ的第二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端同时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和集成芯片1C的复位端口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接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端接地,集成芯片1C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集成芯片1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集成芯片1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集成芯片1C的输出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和扬声器Υ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同时与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和扬声器Υ的第一端连接,扬声器Υ的第三端接地,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端接地,第十一电阻Rll的第二端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端接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电脑信号输入端N连接,第六电阻R6上的脉冲是由电机M换向引起的,它起动第一三极管Ql或第二三极管Q2,后者控制第三三极管Q3,使风扇的主板连接器的传感引脚换向;换向频率与转速成正比,可选择让触发器的输出端用两个超时周期来复位计时器;第一次超时的终结会激活报警蜂鸣端L,第二次超时之后,第五三极管Q5会借助(或不借助)继电器K开关S使PC断电,当该电路与主板上的电源开关连接器间距超过20cm?30cm时,继电器K开关动作会更连贯,不太容易受干扰,并且得到用户偏爱,必须把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或继电器K的接触件与电源开关按钮并联,报警电路由第四三极管Q4和三端子压电蜂鸣器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CPU过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电动机、蜂鸣收集器接口端、扬声器和集成芯片,电源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的开关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端、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集成芯片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蜂鸣收集器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一端和电源风扇插口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风扇插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后接地,所述电源风扇插口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电动机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集成芯片的复位端口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集成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集成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扬声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扬声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扬声器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端接地,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脑信号输入端连接。`
【文档编号】H02H5/04GK203504148SQ20132065707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王东旭 申请人:成都爱信雅克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