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7479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电源壳体内装有电路控制板及聚合物电池;电路控制板包括一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充电线;充电线包括线体、设置在线体一端的用于与外部用电装置连接的Micro?USB接头,另一端焊接在电路控制板上;电源壳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并在上壳体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和固定充电线的凹槽,凹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Micro?USB接头相配适的容纳孔,另一端设置有与线体横截面相匹配的插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设计灵活巧妙,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并可有效防止充电线的丢失。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诸如: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便携式 DVD、MP3、MP4、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手)、掌上电脑、掌上游戏机、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医疗保健设备等多种随身携带式的数码产品供电或待机充电的功能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0003]而电子产品配备的电池的电容量通常较低,无法满足电子产品的长时间使用,特别是在出差或旅游时,经常在关键时刻电池电量不足,同时又无法立即找到固定电源进行充电;而为每种电子产品都配备一个备用电池,成本高且携带不方便。电子产品长期频繁的使用,也使得电池的续航能力备受考验。为了解决数码电子产品的电源供给问题,移动电源应运而生。
[0004]移动电源,又称为“充电宝”、“外挂电池”、“数码充电伴侣”、“续电虫”,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通常具有容量大、长寿命和安全可靠等特点,可随时随地为相应的数码电子产品的电池进行充电。
[0005]由于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功能多,耗电快,电池的电量很快就被耗尽,采用现有的移动电源对智能手机等进行充电时,通常需单独携带一根充电线,这种与移动电源分离的充电线在携带时,需缠绕在移动电源的外壳上,或单独存放,在利用该移动电源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首先需要寻找匹配的充电线,一些现有技术方案中还要进一步寻找对应匹配的充电接头或具有匹配接头的电源,而为了节省资源空间或便于携带,往往将充电线的形状设计得较小,在实际的户外应用场合中,却常常会因为遗失了小小的充电线或充电接头而无法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解决如何固定充电线的位置,以防止充电线的丢失的技术问题,提高移动电源的便携性和美观度。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内装有电路控制板及聚合物电池;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一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充电线;
[0008]所述充电线包括一柔性的线体、设置在所述线体一端的用于与外部用电装置连接的Micro USB接头;所述线体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
[0009]所述电源壳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并在所述上壳体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充电线的凹槽,所凹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Micro USB接头相配适的容纳孔;所凹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线体横截面相匹配的插孔,以实现将所述线体插穿所述上壳体后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设置有用于抠出所述充电线的扣位部。
[0011]优选地,所述扣位部设置在所述容纳孔上。
[0012]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电池为锂聚合物电池。
[0013]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长度为75±0.5毫米,宽度为55±0.5毫米,厚度为4.8±0.5毫米;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满程电量为2300mAH。
[0014]再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板集成有充电管理电路、升压控制电路和电池保护模块。
[0015]所述电路控制板长度为32毫米,宽度为17毫米。
[0016]可选地,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电量的LED灯,所述上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LED灯对应的灯孔,以使所述LED灯显示在外。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电源按键和充电接口 ;
[0018]所述电源壳体为四方体结构,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四周卡合位置形成一沉位;
[0019]所述电源按键与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沉位上。
[0020]且所述充电接口为Micro USB接口。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通过将充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电源的电路控制板上,从而有效防止了充电线的丢失;并通过在电源壳体上灵活设置一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充电线的U形凹槽,将充电线引出而被放置在该U形凹槽内,从而实现移动电源与充电线一体化的灵活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可有效防止充电线的丢失,且U形凹槽与充电线的柔性材质相匹配,防止充电线发生折损并提高移动电源的外观美感;并可对移动电源的电池进行超薄化和大容量设计,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成为“口袋式”的充电器,而Micro USB接头的设计提高了对各种用电装置的兼容性,可实现对多种用电装置的充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主视图和右视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仰视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背面结构示意图;[0028]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仰视图;
[0029]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和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1]实施例一
[0032]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实施例一进行详细描述。
[0033]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实施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101,所述电源壳体101内装有电路控制板102及聚合物电池103 ;所述电路控制板102包括一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充电线10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板102集成有充电管理电路、升压控制电路和电池保护模块(均未在图1中画出),以实现对移动电源的系统功能进行控制,如充放电的管理。
[0035]具体实施时,为节省移动电源的占用空间,进一步提高移动电源的便携性,所述电路控制板102采用TSS0P20-PP封装,可大大减少电路的外围元件,控制所述电路控制板102长度为32毫米,宽度为17毫米,以上电路控制板102的尺寸可允许一定范围内的误差。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电路控制板102可利用聚合物电池103对外提供5V (伏)的直流输出电压。
[0036]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电池103优选为锂聚合物电池。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所述锂聚合物电池进行优化,具体地,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长度为75±0.5毫米,宽度为55±0.5毫米,厚度为4.8±0.5毫米;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满程电量为2300mAH(ImAH=0.001安培*3600秒=3.6安培秒=3.6库仑),可满足大部分移动用电装置的实际需要。
[0037]参看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所述充电线104包括一柔性的线体1041、设置在所述线体1041—端的用于与外部用电装置连接的Micro USB接头1042 ;所述线体1041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102上。
[0039]所述电源壳体101包括相互卡合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1011和下壳体1012,并在所述上壳体上1011设置一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充电线104的凹槽1013,所述凹槽101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Micro USB接头相配适的容纳孔A ;所述凹槽101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线体1041横截面相匹配的插孔B,以实现将所述线体1041插穿所述上壳体1011后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104上。
[00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013优选为U形凹槽。
[0041]具体地,所述U形凹槽101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Micro USB接头1042相配适的容纳孔A ;所述U形凹槽1013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线体1041横截面相匹配的插孔B,以实现将所述线体1041插穿所述上壳体1011后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104上。为了更好地将所述充电线104固定在该U形凹槽1013中,所述线体1041设置为柔性线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凹槽1013包括正立或倒立的“U”字形状的凹槽。如图2所示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所设置的U形凹槽1013为倒立的“U”字形状的凹槽。特别地,本实施例所设置的凹槽1013包括但不限于U形凹槽,如还可设计为“门”状或状凹槽。
[0042]Micro USB是USB2.0标准的一个便携版本,Micro-USB是Min1-USB的下一代规格,它支持OTG (On-The-Go),也同样设有5个PIN (管脚)。Micro系列的定义包括标准设备使用的MiciO-B系列插槽。OTG技术就是实现在没有Host (主机)的情况下,实现“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即插即用。
[0043]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U形凹槽1013设置有用于抠出所述充电线104的扣位部C。具体实施时,所述扣位部C可设于沿着U形凹槽1013边沿的任一位置,特别地,所述扣位部C设置在所述容纳孔A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扣位部C为一“月牙状”的凹位,在需要使用移动电源对外部用电装置进行充电时,用户可通过该凹位抠出充电线104。
[0044]参看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主视图和右视图。其中图(a)为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主视图,图(b)为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右视图。
[0045]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板102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电量的LED灯1021,所述上壳体1011上还设有与所述LED灯对应的灯孔(图3中未标出),以使所述LED灯1021显示在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ED灯1021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设置光线的光暗程度、LED灯的闪烁状态、LED灯的数量和灯光颜色中的任一种方式来表示当前移动电源的剩余电量和/或充放电状态。特别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设置有四颗LED灯。
[0046]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还包括电源按键105和充电接口 106。所述充电接口 106用于接入外部电源对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中的聚合物电池103进行充电。
[0047]所述电源壳体101为四方体结构,且所述上壳体1011与所述下壳体1012之间的四周卡合位置形成一沉位D。如图3中的图(b)所示,具体实施时,上壳体1011四周向其边沿位置倾斜,下壳体1012四周也向边沿位置倾斜,沉位D处于上壳体1011与下壳体1012之间,且沉位D可为上壳体1011或下壳体1012的一部分。沉位D的设置一方面可减小移动电源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可将一些功能按键设置在该沉位上,避免用户的误操作;还可以减薄用户对移动电源的厚度视觉冲击力。
[00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按键105与所述充电接口 106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011与所述下壳体1012之间的沉位D上。
[0049]参看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的仰视图。
[0050]具体实施时,电源按键105与充电接口 106可设置在移动电源的任一侧面的沉位上,其中,如图4所示,可优选将两者安装在移动电源的下侧面的沉位上,且所述充电接口106 优选为 Micro USB 接口。
[0051]实施例二[0052]下面结合图5?图7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结构原理。
[0053]参看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中的左图(a)是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主视图,右图(b)是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后视图。
[00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与实施例一所述的构件相同,可参看附图1,具体地,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同样包括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内装有电路控制板及聚合物电池;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一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充电线。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电池为锂聚合物电池,且对该锂聚合物电池进行优化设计,使得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长度为75±0.5毫米,宽度为55±0.5毫米,厚度为4.8±0.5毫米;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满程电量为2300mAH。如图5所示,所述电源壳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壳体201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充电线203的凹槽2011。
[00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201和/或所述下壳体202表面设置有一存储有定制信息并用于与外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识别装置204。所述识别装置204优选采用二维条形码。如图5中的图(b)所示,特别地,所述识别装置204设置在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背面。用户可将有用信息录入该识别装置204中,外部终端在对该识别装置204进行识别时,可读取识别装置204中所存储的有用信息。
[0056]具体实施时,所述有用信息为用户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定制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移动互联网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图片信息、文字信息、互联网连接命令等信息设为所述的定制信息,并将这些定制信息应用于广告宣传、系统登录、数据加密等领域,从而实现移动电源的多功能用途。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识别装置204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能被外部终端所识别的文字、图片和识别码等信息。
[0057]优选地,所述识别装置204为二维识别条码。
[0058]参见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59]如图6所示,识别装置204采用二维识别条码来实现,且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二维识别条码204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外部即时语音通讯平台进行信息传输;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二维识别条码204为物联网中的识别标签,用于存储用户在物联网中传递的定制信息。
[0060]其中,即时语音通讯平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网页,借助该平台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典型的即时语音通讯平台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近年来为智能手机推出的“微信”平台。
[006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微信”平台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可通过设置二维识别条码204,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平台对其进行扫描,即可获取二维识别条码204中存储的定制信息,以实现通过二维识别条码204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等。具体地,当所述二维识别条码204为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传输时,其实现的基本原理过程为:服务端给网页客户端生成了一个唯一标识码UUID,监听服务端登录请求;智能手机客户端登录“微信”,获得访问授权码后扫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二维识别条码204,获得所述UUID,将访问授权码与UUID编码后,传至服务端,服务端生成登录授权码,通知正在监听中的网页客户端;网页客户端通过侦听器获得授权码,往服务器请求用户信息,完成对二维识别条码204的信息读取的过程。
[0062]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凹槽2011设置在所述上壳体201的上表面,且凹槽2011的形状可根据充电线203的形状以及实际需要进行设计。进一步地,所述凹槽2011设置有用于抠出所述充电线203的扣位部E。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线203包括柔性线体2031和一用于对外部用电装置进行充电的对外充电插头2032 ;相应地,所述凹槽20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对外充电接头1042相配适的容纳孔F ;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线体2031横截面相匹配的插孔G,以实现将所述线体2031插穿所述上壳体201后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电路控制板未画出)。具体实施时,所述扣位部E可设于沿着凹槽2011边沿的任一位置,特别地,所述扣位部E设置在所述容纳孔F上。
[0063]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电量的LED灯2012,所述上壳体201上还设有与所述LED灯2012对应的灯孔(未标出),以使所述LED灯2012显示在外。
[0064]参见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仰视图。
[0065]如图7所示,动电源还包括电源按键205和Micro USB充电接口 206 ;所述电源壳体为四方体结构,且所述上壳体201与所述下壳体202之间的四周卡合位置形成一沉位H ;所述电源按键205与所述Micro USB充电接口 206设置在所述上壳体201与所述下壳体202之间的沉位H上。
[0066]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201和/或所述下壳体202表面还设置有LOGO图案。LOGO中文译作标识,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优选地,所述LOGO图案表面覆盖有环氧树脂层,能把LOGO图案呈现凸出,能很好地凸出LOGO的图案,获得较佳的视觉效果。
[0067]实施例三
[0068]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 一种同时具备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和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的移动电源的所有技术特征的移动电源。
[0069]参看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和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简称移动电源)的立体结构图,其中,图8中的图(a)为移动电源的主视图;图(b)为移动电源的后视图;图(C)为移动电源的左视图;图(d)为移动电源的仰视图。
[0070]具体地,所述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和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包括: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内装有电路控制板及聚合物电池;所述电源壳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一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充电线303。
[0071]优选地,所述聚合物电池为锂聚合物电池,且进一步地,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长度为75 ±0.5毫米,宽度为55 ±0.5毫米,厚度为4.8 ±0.5毫米;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满程电量为 2300mAH。
[0072]优选地,所述电路控制板集成有充电管理电路、升压控制电路和电池保护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板长度为32毫米,宽度为17毫米。以上电路控制板102的尺寸可允
许一定范围内的误差。[0073]具体实施时,为节省移动电源的占用空间,进一步提高移动电源的便携性,所述电路控制板102采用TSS0P20-PP封装,可大大减少电路的外围元件。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电路控制板102可利用聚合物电池103对外提供5V (伏)的直流输出电压。
[0074]所述充电线303包括一柔性的线体3031、设置在所述线体一端的用于与外部用电装置连接的Micro USB接头3032 ;所述线体3031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图8中未画出电路控制板)。
[007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壳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其中,在所述上壳体301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充电线303的U形凹槽3011,所述U形凹槽30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Micro USB接头3032相配适的容纳孔J ;所述U形凹槽30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线体3031横截面相匹配的插孔K,以实现将所述线体3031插穿所述上壳体301后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优选地,所述U形凹槽3011设置有用于抠出所述充电线303的扣位部I,且所述扣位部I优选设置在所述容纳孔J上。
[007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301和/或所述下壳体302表面设置有一存储有定制信息并用于与外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识别装置304。优选地,如图8中的(b)所示的移动电源的仰视图,识别装置304设置在下壳体302的正表面上。
[0077]优选地,所述识别装置304为二维条形识别码。
[0078]在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二维识别条码304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外部即时语音通讯平台进行信息传输;在另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二维识别条码304为物联网中的识别标签,用于存储用户在物联网中传递的定制信息。
[0079]其中,即时语音通讯平台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网页,借助该平台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典型的即时语音通讯平台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近年来为智能手机推出的“微信”平台。
[008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微信”平台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和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可通过设置二维识别条码304,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平台对其进行扫描,即可获取二维识别条码304中存储的定制信息,以实现通过二维识别条码304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等。具体地,当所述二维识别条码304为通过“微信”平台进行信息传输时,其实现的基本原理过程为:服务端给网页客户端生成了一个唯一标识码UUID,监听服务端登录请求;智能手机客户端登录“微信”,获得访问授权码后扫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二维识别条码304,获得所述UUID,将访问授权码与UUID编码后,传至服务端,服务端生成登录授权码,通知正在监听中的网页客户端;网页客户端通过侦听器获得授权码,往服务器请求用户信息,完成对二维识别条码304的信息读取的过程。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二维识别条码的功能原理与应用领域等与实施例二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81]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电量的LED灯3012,所述上壳体301上还设有与所述LED灯对应的灯孔(图3中未标出),以使所述LED灯3012显示在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LED灯3012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设置光线的光暗程度、LED灯的闪烁状态、LED灯的数量和灯光颜色中的任一种方式来表示当前移动电源的剩余电量和/或充放电状态。特别地,如图8中的(a)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和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可优选设置有四颗LED灯。[0082]进一步地,所述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和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还包括电源按键305和充电接口 306 ;
[0083]所述电源壳体为四方体结构,且所述上壳体301与所述下壳体302之间的四周卡合位置形成一沉位L ;
[0084]所述电源按键305与所述充电接口 306设置在所述上壳体301与所述下壳体302之间的沉位L上。沉位L可为上壳体1011或下壳体1012的一部分。沉位L的设置一方面可减小移动电源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可将一些功能按键设置在该沉位上,避免用户的误操作;还可以减薄用户对移动电源的厚度视觉冲击力。
[0085]具体实施时,电源按键305与充电接口 306可设置在移动电源的任一侧面的沉位上,其中,如图8中的(d)所示,可优选将两者安装在移动电源的下侧面的沉位上,且所述充电接口 106优选为Micro USB接口。
[0086]在本实施例中,为满足用户多方位的设计需要,所述上壳体301和/或所述下壳体302表面还设置有LOGO图案,所述LOGO图案表面覆盖有环氧树脂层。
[0087]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和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通过将充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电源的电路控制板上,从而有效防止了充电线的丢失;并通过在电源壳体上灵活设置一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充电线的U形凹槽,将充电线引出而被放置在该U形凹槽内,从而实现移动电源与充电线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在上壳体和/或所述下壳体表面设置有一能被外部终端所述识别的识别装置,可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定制信息存储在所述识别装置上,并通过该识别装置与外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将其所存储的定制信息传输至外部终端。
[0088]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持二维条形码识别和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除了可有效防止充电线的丢失以外,还可实现用户信息的定制,尤其是可通过二维识别条码实现与外部即时语音通讯平台进行信息传输或录入物联网中传递的定制信息,扩充了移动电源的功能用途和应用领域。
[0089]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内装有电路控制板及聚合物电池;所述电路控制板包括一固定连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的充电线.所述充电线包括一柔性的线体、设置在所述线体一端的用于与外部用电装置连接的Micro USB接头;所述线体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 所述电源壳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在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并在所述上壳体上设置一用于容纳和固定所述充电线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Micro USB接头相配适的容纳孔;所述凹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线体横截面相匹配的插孔,以实现将所述线体插穿所述上壳体后焊接在所述电路控制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U形凹槽,所述U形凹槽设置有用于抠出所述充电线的扣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位部设置在所述容纳孔上。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电池为锂聚合物电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长度为75±0.5毫米,宽度为55±0.5毫米,厚度为4.8 ±0.5毫米;所述锂聚合物电池的满程电量为2300mA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板集成有充电管理电路、升压控制电路和电池保护模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板长度为32毫米,宽度为17毫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指示电量的LED灯,所述上壳体上还设有与所述LED灯对应的灯孔,以使所述LED灯显示在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电源按键和充电接口; 所述电源壳体为四方体结构,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四周卡合位置形成一沉位; 所述电源按键与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沉位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凹槽的机线一体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为Micro USB 接口。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632306SQ20132081765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姚远平 申请人:清远市佳的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