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250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它包括:第一采集装置,安装在用户处用于采集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电源装置,通过电网向用户输送调峰有功功率;输出开关,安装在该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以可选择地使该电源装置与电网相接通或者断开;总控制器,获取第一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输出开关受控于总控制器,该总控制器为用户设置有功功率限值。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调峰系统可以节省输电设施、变电设施的投入;(2)本调峰系统属于分布式调峰模式,对场地要求不高,而抽水蓄能调峰电站有特别的地理环境要求;(3)本调峰系统的调峰模式不需要用户拉闸限电错峰,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普通用户的正常用电。
【专利说明】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电力储能调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用电高峰时的供电紧张、有功无功储备不足、输 配电容量利用率不高和输电效率低等问题。目前,电力储能调峰的主要手段是在电源侧建 设抽水蓄能电站;在用电侧拉闸限电、错峰用电。这种拉闸限电方式是非常原始、粗暴的调 峰方式,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普通用户的用电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该调峰系统可实现用电调峰的 目的,不需要用户拉闸限电错峰。
[0004]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 -种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它包括:第一采集装置,安装在用户处用于采集用户的 使用有功功率;电源装置,通过电网向用户输送调峰有功功率;输出开关,安装在该电源装 置的输出端以可选择地使该电源装置与电网相接通或者断开;总控制器,获取第一采集装 置所采集的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输出开关受控于总控制器,该总控制器为用户设置有 功功率限值,总控制器将获取的第一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与用户的有 功功率限值进行比较以控制输出开关的闭合或者断开。
[0006] 该技术方案公开的调峰系统将电源装置的调峰有功功率输送至电网,后经电网输 送至用户,输出开关的闭合或者断开按照第一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与 用户的有功功率限值进行比较来确定,例如,当第一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用户的使用有功功 率值大于用户的有功功率限值时,总控制器控制输出开关闭合,此时,电源装置经电网向用 户输送调峰有功功率,使用户能够正常用电作业,无需用户拉闸限电;当第一采集装置所采 集的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小于用户的有功功率限值时,总控制器控制输出开关断开,只 要用户在其有功功率限值范围内用电,电源装置无需向用户输送调峰有功功率;由此可实 现用电调峰的目的,不需要用户拉闸限电错峰,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普通用户的正常用电; 此外,发电厂是通过电网将有功功率输送到用户处的,由于电网是现有输电设施,利用电网 输电,可以节省输电设备设施、变电设施的投入。
[0007]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措施作进一步改进:
[0008] 第一采集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采集装置安装在一个用户处,每个第一采 集装置采集其所在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该总控制器为每一用户分别设置一有功功率限 值;该总控制器获取所有第一采集装置所采集的其所在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并将每个 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与该用户的有功功率限值进行比较以控制输出开关的闭合或者断 开。该技术方案公开的多个第一采集装置实现对多个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现 向多个用户通过电网输送调峰有功功率,扩大调峰系统的使用范围,更加节省输电设备设 施、变电设施的投入。
[0009] 电源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一个电源装置与一个输出开关相配套,所有输出开关受 控于总控制器;每个输出开关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每个输出开关的输入端与其配套的电 源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每个输出开关的输出端与电网相连。该技术方案公开的多个电源装 置可实现控制器调节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的多少,控制器通过控制处于闭合状态的输出开 关的数量来实现调节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的多少,也就是说,经电网向用户输送多少调峰 有功功率由控制器调节控制,可保证有足够的、准确的调峰有功功率的输送,节省能源,避 免浪费。
[0010] 所有电源装置组成一调峰电源,所有输出开关的输出端与一公共端连接,该公共 端与电网连接,该公共端处安装有一用于采集该调峰电源输送的总调峰有功功率的第二采 集装置,该总控制器获取第二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调峰电源输送的总调峰有功功率值。该技 术方案公开的第二采集装置对调峰电源(即多个电源装置)输送的总调峰有功功率进行实 时测量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处于闭合状态的输出开关的数量来实现调节输送 的调峰有功功率的多少,可方便控制器调节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的多少,可保证有足够的 总调峰有功功率输送至多个用户。
[0011] 每个电源装置还配有一用于采集该电源装置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的第三采集装 置,各第三采集装置安装在其对应的电源装置的输出开关的输出端处,该总控制器获取所 有第三采集装置所采集的其所在电源装置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值。该技术方案公开的每个 第三采集装置对其所在的电源装置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进行实时测量并发送至控制器,可 方便控制器调节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的多少,可保证有足够的总调峰有功功率输送至多个 用户。
[0012] 当一个或者多个用户出现使用有功功率值大于总控制器为这些用户各自设定的 有功功率限值时,总控制器控制一个或者多个输出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以使一个或者多个电 源装置与电网相接通而向这些用户输送调峰有功功率,且处于闭合状态的输出开关的数量 应当使

【权利要求】
1. 一种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峰系统包括: 第一采集装置,安装在用户处用于采集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 电源装置,通过电网向用户输送调峰有功功率; 输出开关,安装在该电源装置的输出端以可选择地使该电源装置与电网相接通或者断 开; 总控制器,获取第一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输出开关受控于总控 制器,该总控制器为用户设置有功功率限值,总控制器将获取的第一采集装置所采集的用 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与用户的有功功率限值进行比较以控制输出开关的闭合或者断开。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采集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每个第一采集装置安装在一个用户处,每个第一采集装 置采集其所在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 该总控制器为每一用户分别设置一有功功率限值; 该总控制器获取所有第一采集装置所采集的其所在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并将每个 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与该用户的有功功率限值进行比较以控制输出开关的闭合或者断 开。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源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一个电源装置与一个输出开关相配套,所有输出开关受控于 总控制器; 每个输出开关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每个输出开关的输入端与其配套的电源装置的输 出端相连,每个输出开关的输出端与电网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有电源装置组成一调峰电源,所有输出开关的输出端与一公共端连接,该公共端与 电网连接,该公共端处安装有一用于采集该调峰电源输送的总调峰有功功率的第二采集装 置,该总控制器获取第二采集装置所采集的调峰电源输送的总调峰有功功率值。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电源装置还配有一用于采集该电源装置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的第三采集装置,各 第三采集装置安装在其对应的电源装置的输出开关的输出端处,该总控制器获取所有第三 采集装置所采集的其所在电源装置输送的调峰有功功率值。
6.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一个或者多个用户出现使用有功功率值大于总控制器为这些用户各自设定的有功 功率限值时,总控制器控制一个或者多个输出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以使一个或者多个电源装 置与电网相接通而向这些用户输送调峰有功功率,且处于闭合状态的输出开关的数量应当 使:
m表示有m个输出开关处于闭合状态; X表示m中的第X个输出开关; P4x表示第X个处于闭合状态的输出开关所对应的电源装置的输送调峰有功功率值; η表示有η个用户出现使用有功功率值大于有功功率限值;i表示η中的第i个用户; Pffii表示第i个用户的使用有功功率值; PRi表示第i个用户的有功功率限值。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第一采集装置包括第一有功功率测量仪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该第二采集装置包括第二有功功率测量仪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各第三采集装置包括第三有功功率测量仪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 该总控制器设有第四无线通信模块; 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分别与第四无线通信 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调峰系统建立一控制 中心和一调峰电站,所有电源装置及所有输出开关安装在调峰电站内,总控制器安装在控 制中心内。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中心远离该调峰电站布置,该调峰电站内设有一用于控制各个输出开关闭合或 者断开的开关控制器,该开关控制器设有第五无线通信模块,第五无线通信模块与第四无 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以使开关控制器受控于总控制器。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点对点电力调峰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总控制器设有一计时器,该计时器设置多个监测时间点,总控制器在各个监测时间 点获取各个第一采集装置、第二采集装置以及各个第三采集装置的数据。
【文档编号】H02J3/28GK104319796SQ20141066072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李杰波 申请人:李杰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