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610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包括电压采集线、保护板、回位开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保护板包括电压采集线接口、芯片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电压采集线接口、芯片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之间电连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上设置有K1、K2开关,其特征还在于:电压采集线的总正极线通过回位开关与逆变器输入正极连接,保护板的C-/P-端与逆变器的输入负极连接,保护板的B-端与电压采集线的总负极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电路结构,在出现电压失常的情况下,系统自动停止运行,由于串入回位开关,使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储能系统进行拆卸即能手动恢复系统运行。
【专利说明】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0002]自1991年Sony成功开发首个商用锂离子电池以来,锂电池以其高能量比、长寿命、高平台电压,以及绿色环保等特性在便携式电子产品方面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储能电池领域其市场占有率也逐年升高,锂离子电池虽然相对其他二次电池具有很多优点,但其本身存在不耐过充及不耐过放的特点,需要外围的保护电路对其进行保护,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保护板(BMS),目前2kW家庭储能系统电池放电保护时,保护板无法自动恢复,其配套的充电器在空载的状态下直流端无输出,仅当断开负载(逆变器)时保护板才能恢复,对于内置锂电池的储能系统只能将外壳拆卸后手动恢复,在用户端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由于本实用新型优化了电路结构,在出现电压失常的情况下,系统自动停止运行,由于串入回位开关,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需要对储能系统进行拆卸既能手动恢复系统运行。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包括电压采集线,保护板、回位开关、逆变器,保护板包括电压采集线接口、芯片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电压采集线接口、芯片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之间电连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上设置有K1、K2开关,其特征还在于:电压采集线的总正极线通过回位开关与逆变器输入正极连接,保护板的C-/P-端与逆变器的输入负极连接,保护板的B-端与电压采集线的总负极线连接。
[0005]进一步,所述电压采集线的一端与电压采集线接口连接,电压采集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组里的电池正负极相连接,其中一条电压采集线与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相连接,其余电压采集线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的总正极线为最后一节电池的正极所连接的电压采集线,所述的总负极线为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所连接的电压采集线。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压采集线为17pin电压采集线,所述的电池组为包含16串电池的电池组。
[0008]进一步,所述的17pin电压采集线与保护板电压采集线接口连接,将电压采集线采集得到的16串电池组单节电压传送给芯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 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I保护板,2回位开关,3逆变器,4电压采集线接口,5电压采集线,6芯片,7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8总正极线,9总负极线,10输入正极,11输入负极。【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包括5电压采集线、I保护板、2回位开关、3逆变器,I保护板包括4电压采集线接口、6芯片及7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4电压采集线接口、6芯片及7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之间电连接,6芯片中预先设置电压、电阻等的异常值,7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上设置有K1、K2开关,5电压采集线的8总正极线通过2回位开关与3逆变器10输入正极连接,I保护板的C-/P-端与3逆变器的11输入负极连接,I保护板的B-端与5电压采集线的9总负极线连接,所述的5电压采集线为17pin电压采集线,5电压采集线的一端与4电压采集线接口连接,5电压采集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组里的电池正负极相连接,其中一条电压采集线与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相连接,其余电压采集线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的电池组为包含16串电池的电池组,5电压采集线将采集16串电池组得到的单节电压通过4电压采集线接口传送给6芯片,所述的8总正极线为最后一节电池的正极所连接的电压采集线,所述的9总负极线为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所连接的电压采集线。
[0012]应用示例:在电池组电压正常的情况下,保护板通过17pin电压采集线检测到电池组单节电压正常,芯片IC控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中的开关K1、K2闭合,即B-与C-/P-导通,等效为电池组总负极,此时回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逆变器直流(DC)端检测到‘输入负极’和‘输入正极’端电压正常,逆变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即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电池组电压失常的情况下,保护板通过17pin电压采集线检测到电池组单节(整体)电压低于IC芯片设定的保护值,芯片控制CMOS中开关Kl断开,即B-与C-/P-开路,此时回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保护板的C-/P-端与电池组总正极通过电池保护自动恢复装置始终并联在逆变器直流(DC)输入端,两端虚电压使保护板中的开关Kl无法闭合,逆变器直流(DC)端检测到‘输入负极’和‘输入正极’端电压异常,逆变器停止工作,即系统处于保护状态;储能系统中的电池修复后,将回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一到两秒后,将回位开关处于闭合状态,保护板中的开关Kl闭合(虚电压解除),保护自动恢复,即B-与C-/P-导通,C-/P-等效为电池组总负极,即系统能正常工作。
[0013]显而易见,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任何在此基础上的简单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包括电压采集线、保护板、回位开关、逆变器,其特征在于保护板包括电压采集线接口、芯片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电压采集线接口、芯片及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之间电连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上设置有KU K2开关,其特征还在于:电压采集线的总正极线通过回位开关与逆变器输入正极连接,保护板的C-/P-端与逆变器的输入负极连接,保护板的B-端与电压采集线的总负极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集线的一端与电压采集线接口连接,电压采集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池组里的电池正负极相连接,其中一条电压采集线与第一节电池的负极相连接,其余电压采集线与电池的正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庭储能系统自恢复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正极线为最后一节电池的正极所连接的电压采集线,所述的总负极线为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所连接的电压采集线。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674769SQ201420046544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5日
【发明者】张玉标, 张彤 申请人:山东润峰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