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9728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包括支撑组件、绝缘横担、提线组件和连接安装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板和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部两侧的2个安装盒;绝缘横担通过2个安装盒架设固定;提线组件包括分左右对称设置在绝缘横担上的2套变速装置、2个滑轮、2根绝缘绳和2只绝缘吊钩;连接安装组件包括半抱箍、收紧器和橡胶垫,连接组件在安装板的上部和下部后端分别各固定设置1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使用时能大幅度地提高作业效率且可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其用于对35kV配电线路的带电抢修和维护作业,填补我国35kV线路带电作业提线工具的空白。
【专利说明】一种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系统配电网作业工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35kV线路属于我国配电线路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其具有比IOkV配电线路输送容量大和线路损耗小等特点,在我国一些用电负荷大和供电半径大的地区应用较广。目前配电线路的检修或抢修作业如更换直线绝缘子的带电作业,主要使用绝缘斗臂车采用中间电位作业法进行作业,作业中用于提拉带电导线的缺乏专门的作业工具或装置,常采用人工绝缘提拉导线,作业效率低、作业人员危险性高;而且由于35kV配电线路的杆塔结构类似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较高,档距较大,线路的垂直荷载大于IOkV线路,线路特点使得采用传统作业方法中单纯依靠人力或斗臂车提起带电输电导线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易于推广、安全性和可靠性高、使用时能大幅度地提高作业效率且可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用于对35kV配电线路的带电抢修和维护作业,填补我国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提线工具的空白。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支撑组件、绝缘横担、提线组件和连接安装组件;
[0005]上述的支撑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盒和支撑板;安装盒设有结构相同的2个;安装盒包括连接板、上盖板、前板、下板、绞链和插销;连接板、上盖板、前板和下板均为长方形板体件;连接板和前板铅垂设置,上盖板和下板水平设置;连接板由其上端与上盖板的后端通过绞链绞接;下板由其后端与连接板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前板由其下端与下板的前端垂直固定连接;上盖板的前端通过插销与前板的上端可开闭地插接;从而,安装盒由其连接板、上盖板、前板和下板包围而成一个上述的用于安装绝缘横担的左右向的中空的安装方孔;2个安装盒分别由其连接板的下部与安装板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板设有相同的2块;上述的2个安装盒分别各配套设置I块支撑板;支撑板为直角三角形的板体件;支撑板的一个直角边与安装盒的下板的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安装板的下部前端面固定连接;
[0006]绝缘横担为中空的绝缘材质的方形管体件;绝缘横担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的前侧管壁上设有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该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处的绝缘横担的上侧管壁上分别各设有I个操作管通过孔;绝缘横担的左右向的两侧部位的下侧管壁上设有2个绝缘绳通过孔;绝缘横担由其中部架设固定在2个安装盒的安装方孔内;
[0007]提线组件包括2套变速装置、2个滑轮、2根绝缘绳和2只绝缘吊钩;2套变速装置的中后部固定安装在绝缘横担内,前部通过绝缘横担的前侧管壁上的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向前突出于绝缘横担;变速装置上设有操作管,该2套变速装置的操作管穿过绝缘横担的上侧管壁上的2个操作管通过孔向上伸出于绝缘横担的上侧管壁;2个滑轮分别在绝缘横担内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I个;2根绝缘绳按左右位置区别为左绝缘绳和右绝缘绳;左绝缘绳的右端与位于左侧的变速装置可收放地传动连接;左绝缘绳的左端经过位于左侧的滑轮后由绝缘横担的左侧绝缘绳通过孔向下穿出并与I只绝缘吊钩固定连接;右绝缘绳的左端与位于右侧的变速装置可收放地传动连接;右绝缘绳的右端经过位于右侧的滑轮后由绝缘横担的右侧绝缘绳通过孔向下穿出并与另I只绝缘吊钩固定连接;
[0008]连接安装组件包括半抱箍、收紧器和橡胶垫;半抱箍为整体呈长方形的板体件,其后端面上设有弧形的凹口 ;半抱箍41的弧形凹口上固定设有橡胶垫;收紧器的两端与半抱箍的后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连接安装组件设有相同的2套,其中I套连接安装组件由其半抱箍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的安装板的下端后侧面上;另I套连接安装组件由其半抱箍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的安装板的上端后侧面上。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支撑组件的安装板为基本呈倒三角形的一体件,且安装板的中部镂空。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支撑组件的安装板的材质为环氧树脂;安装盒的材质为不锈钢;绝缘横担的材质为绝缘的环氧树脂;连接安装组件的半抱箍的材质为铝合金。
[0011]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绝缘横担的左右向的长度为Im以上。
[0012]进一步的方案还有:上述的提线组件的变速装置为NZY25-40型号的RV涡轮蜗杆式减速机装置;连接安装组件的收紧器为RTD-25型号的尼龙收紧器。
[0013]一种采用上述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更换35kV直线绝缘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14]①工作准备:选择合适位置停放绝缘斗臂车,接地;斗内电工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入绝缘斗,系好安全带;
[0015]②做绝缘隔离措施:斗内电工操作绝缘斗臂车进入工作位置,对横担、绝缘子、导线和杆塔作绝缘隔离措施;
[0016]③安装提线装置:将前述实施例的提线装置安装在杆塔横担上部约20cm处,调整绝缘横担2的位置,使得绝缘横担2的末端与待更换绝缘子处于同一垂直面;
[0017]④拆扎线:斗内电工确认提线装置安装稳固后,将绝缘吊钩34与导线连接,通过手持电动工具操纵提线装置将导线荷载转移至绝缘绳,移出扎线后,将导线放下40cm ;
[0018]⑤检修:斗内电工拆除绝缘子的遮蔽,并更换或纠正直线绝缘子;
[0019]⑥绑扎线:斗内电工恢复绝缘子遮蔽后,缓慢提升导线至原位置,绑扎线;
[0020]⑦拆除绝缘遮蔽措施;撤离现场。
[0021]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易于推广;(2)本实用新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提线用的绝缘绳和变速装置在绝缘横担内左右对称放置2套,作业人员可以在绝缘横担中部通过电动工具同时提起左右两侧导线,大幅度地提高作业效率,省时省力,通用性好;(3)本实用新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绝缘横担的左右两侧的有效绝缘长度均超过lm,可满足35kV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要求,作业人员操作位置位于绝缘横担中部,远离带电导线,从而可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4)本实用新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绝缘绳、滑轮及变速装置等传力部件均内置于绝缘横担内,在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外力破坏,使得装置的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5]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6]支撑组件1,安装板11,安装盒12,连接板12-1,上盖板12_2,前板12_3,下板12-4,绞链12-5,插销12-6,支撑板13,
[0027]绝缘横担2,
[0028]提线组件3,变速装置31,操作管31-1,滑轮32,绝缘绳33,左绝缘绳33_1,右绝缘绳33-2,绝缘吊钩34,
[0029]连接安装组件4,半抱箍41,收紧器42,橡胶垫4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实施例)
[0032]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主要由支撑组件1、绝缘横担2、提线组件3和连接安装组件4组成。
[0033]支撑组件I主要由安装板11、安装盒12和支撑板13组成。
[0034]安装板11的材质为绝缘的环氧树脂。安装板11为基本呈倒三角形的一体件,且安装板11的中部镂空,以节省材料和减轻自重。
[0035]安装盒12的材质为不锈钢。安装盒12主要由连接板12-1、上盖板12-2、前板12-3、下板12-4、绞链12-5和插销12_6组成。连接板12_1、上盖板12_2、前板12_3和下板12-4的材质均为不锈钢。连接板12-1、上盖板12-2、前板12_3和下板12_4均为长方形板体件,连接板12-1和前板12-3铅垂设置,上盖板12-2和下板12_4水平设置;连接板12_1由其上端与上盖板12-2的后端通过绞链12-5绞接;下板12-4由其后端与连接板12_1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前板12-3由其下端与下板12-4的前端垂直固定连接;上盖板12-2的前端通过插销12-6与前板12-3的上端可开闭地插接。从而,安装盒12由其连接板12-1、上盖板12-2、前板12-3和下板12-4包围而成一个中空的安装方孔,以用于安装绝缘横担
2。而且,上盖板12-2可方便地开闭,便于安装放置和取出绝缘横担2。
[0036]安装盒12设置有结构相同的2个,该2个安装盒12分别由其连接板12_1的下部与安装板11的左侧和右侧上部固定连接,从而将该2个安装盒1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1的上部左右两侧。
[0037]支撑板13为直角三角形的板体件;支撑板13的一个直角边与安装盒12的下板12-4的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支撑板13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安装板11的下部前端面固定连接。
[0038]绝缘横担2的材质为绝缘的环氧树脂。绝缘横担2为中空的方形管体件。绝缘横担2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的前侧管壁上设有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该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处的绝缘横担2的上侧管壁上分别各设有I个操作管通过孔;绝缘横担2的左右向的两侧部位的下侧管壁上设有2个绝缘绳通过孔。绝缘横担2由其中部架设固定在2个安装盒12的安装方孔内。绝缘横担2的左右向的长度为Im以上。
[0039]提线组件3主要由变速装置31、滑轮32、绝缘绳33和绝缘吊钩34组成。绝缘吊钩34设有2只。
[0040]变速装置31设有相同的2套。变速装置31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NZY25-40型号的RV涡轮蜗杆式减速机装置。该2套变速装置31的中后部固定安装在绝缘横担2内,前部通过绝缘横担2的前侧管壁上的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向前突出于绝缘横担2。该2套变速装置31分左右固定安装在绝缘横担2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变速装置31上设有操作管31-1,该2套变速装置31的操作管31-1穿过绝缘横担2的上侧管壁上的2个操作管通过孔向上伸出于绝缘横担2的上侧管壁;操作管31-1用于变速装置31使用时连接手持电动工具。变速装置31的作用是使用时将手持电动工具的高速旋转转换为绳索的可控慢速移动。
[0041 ] 滑轮32设有相同的2个。该2个滑轮32分别在绝缘横担2内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I个。绝缘绳33包括左绝缘绳33-1和右绝缘绳33-2。左绝缘绳33_1的右端与位于左侧的变速装置31可收放地传动连接;左绝缘绳33-1的左端经过位于左侧的滑轮32后由绝缘横担2的左侧绝缘绳通过孔向下穿出并与I只绝缘吊钩34固定连接;右绝缘绳33-2的左端与位于右侧的变速装置31可收放地传动连接;右绝缘绳33-2的右端经过位于右侧的滑轮32后由绝缘横担2的右侧绝缘绳通过孔向下穿出并与另I只绝缘吊钩34固定连接。使用时,绝缘吊钩34用于吊挂供电线路的带电电线。
[0042]连接安装组件4主要由半抱箍41、收紧器42和橡胶垫43组成。半抱箍41的材质优选采用铝合金。半抱箍41为整体呈长方形的板体件,其后端面上设有弧形的凹口。半抱箍41的弧形凹口上固定设有橡胶垫43。收紧器42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RTD-25尼龙收紧器,收紧器42的两端与半抱箍41的后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连接安装组件4设有相同的2套,其中I套连接安装组件4由其半抱箍41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I的安装板11的下端后侧面上;另I套连接安装组件4由其半抱箍41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I的安装板11的上端后侧面上。
[0043]连接安装组件4用于使用时将本实施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固定安装在供电线路的杆塔上。半抱箍41的弧形凹口上设置橡胶垫43的目的在于增加半抱箍41与杆塔之间的摩擦力,再通过收紧器42使得安装更加稳固。
[0044](应用例)
[0045]前述实施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用于更换35kV直线绝缘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46]①工作准备:选择合适位置停放绝缘斗臂车,接地;斗内电工正确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入绝缘斗,系好安全带;
[0047]②做绝缘隔离措施:斗内电工操作绝缘斗臂车进入工作位置,对横担、绝缘子、导线和杆塔作绝缘隔离措施;
[0048]③安装提线装置:将前述实施例的提线装置安装在杆塔横担上部约20cm处,调整绝缘横担2的位置,使得绝缘横担2的末端与待更换绝缘子处于同一垂直面;
[0049]④拆扎线:斗内电工确认提线装置安装稳固后,将绝缘吊钩34与导线连接,通过手持电动工具操纵提线装置将导线荷载转移至绝缘绳,移出扎线后,将导线放下40cm ;
[0050]⑤检修:斗内电工拆除绝缘子的遮蔽,并更换或纠正直线绝缘子;
[0051]⑥绑扎线:斗内电工恢复绝缘子遮蔽后,缓慢提升导线至原位置,绑扎线;
[0052]⑦拆除绝缘遮蔽措施;撤离现场。
[0053]综上,本实用新型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易于推广;提线用绝缘绳和变速装置在绝缘横担内左右对称放置2套,作业人员可以在绝缘横担中部通过电动工具同时提起左右两侧导线,大幅度地提高作业效率,省时省力,通用性好;绝缘横担的左右两侧的有效绝缘长度均超过lm,可满足35kV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要求,作业人员操作位置位于绝缘横担中部,远离带电导线,从而可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绝缘绳、滑轮及变速装置等传力部件均内置于绝缘横担内,在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外力破坏,使得装置的可靠性高。
[0054]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I)、绝缘横担(2)、提线组件(3)和连接安装组件(4); 所述的支撑组件(I)包括安装板(11 )、安装盒(12 )和支撑板(13 );安装盒(12 )设有结构相同的2个;安装盒(12)包括连接板(12-1)、上盖板(12-2)、前板(12-3)、下板(12-4)、绞链(12-5)和插销(12-6);连接板(12-1)、上盖板(12-2),前板(12_3)和下板(12_4)均为长方形板体件;连接板(12-1)和前板(12-3)铅垂设置,上盖板(12-2)和下板(12-4)水平设置;连接板(12-1)由其上端与上盖板(12-2)的后端通过绞链(12-5)绞接;下板(12_4)由其后端与连接板(12-1)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前板(12-3)由其下端与下板(12-4)的前端垂直固定连接;上盖板(12-2)的前端通过插销(12-6)与前板(12-3)的上端可开闭地插接;从而,安装盒(12)由其连接板(12-1)、上盖板(12-2)、前板(12-3)和下板(12-4)包围而成一个所述的用于安装绝缘横担(2)的左右向的中空的安装方孔;2个安装盒(12)分别由其连接板(12-1)的下部与安装板(11)的左侧上部和右侧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板(13)设有相同的2块;所述的2个安装盒(12)分别各配套设置I块支撑板(13);支撑板(13)为直角三角形的板体件;支撑板(13)的一个直角边与安装盒(12)的下板(12-4)的下端面垂直固定连接;支撑板(13)的另一个直角边与安装板(11)的下部前端面固定连接; 绝缘横担(2)为中空的绝缘材质的方形管体件;绝缘横担(2)的左右向的中间部位的前侧管壁上设有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该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处的绝缘横担(2)的上侧管壁上分别各设有I个操作管通过孔;绝缘横担(2)的左右向的两侧部位的下侧管壁上设有2个绝缘绳通过孔;绝缘横担(2)由其中部架设固定在2个安装盒(12)的安装方孔内; 提线组件(3)包括 2套变速装置(31)、2个滑轮(32)、2根绝缘绳(33)和2只绝缘吊钩(34);2套变速装置(31)的中后部固定安装在绝缘横担(2)内,前部通过绝缘横担(2)的前侧管壁上的2个变速装置安装孔向前突出于绝缘横担(2);变速装置(31)上设有操作管(31-1),该2套变速装置(31)的操作管(31-1)穿过绝缘横担(2)的上侧管壁上的2个操作管通过孔向上伸出于绝缘横担(2)的上侧管壁;2个滑轮(32)分别在绝缘横担(2)内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I个;2根绝缘绳(33)按左右位置区别为左绝缘绳(33-1)和右绝缘绳(33-2);左绝缘绳(33-1)的右端与位于左侧的变速装置(31)可收放地传动连接;左绝缘绳(33-1)的左端经过位于左侧的滑轮(32)后由绝缘横担(2)的左侧绝缘绳通过孔向下穿出并与I只绝缘吊钩(34)固定连接;右绝缘绳(33-2)的左端与位于右侧的变速装置(31)可收放地传动连接;右绝缘绳(33-2 )的右端经过位于右侧的滑轮(32 )后由绝缘横担(2 )的右侧绝缘绳通过孔向下穿出并与另I只绝缘吊钩(34)固定连接; 连接安装组件(4)包括半抱箍(41)、收紧器(42)和橡胶垫(43);半抱箍(41)为整体呈长方形的板体件,其后端面上设有弧形的凹口 ;半抱箍41的弧形凹口上固定设有橡胶垫(43);收紧器(42)的两端与半抱箍(41)的后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连接安装组件(4)设有相同的2套,其中I套连接安装组件(4)由其半抱箍(41)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I)的安装板(11)的下端后侧面上;另I套连接安装组件(4)由其半抱箍(41)的前端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I)的安装板(11)的上端后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I)的安装板(11)为基本呈倒三角形的一体件,且安装板(11)的中部镂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I)的安装板(11)的材质为环氧树脂;安装盒(12)的材质为不锈钢;绝缘横担(2)的材质为绝缘的环氧树脂;连接安装组件(4)的半抱箍(41)的材质为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横担(2)的左右向的长度为I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5kV供电线路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提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线组件(3)的变速装置(31)为NZY25-40型号的RV涡轮蜗杆式减速机装置;连接安装组件(4)的收紧器(42)为RTD-25型号的尼龙收紧器。
【文档编号】H02G1/02GK203722135SQ201420087137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许箴, 秦勇明, 何建军, 唐盼, 刘凯 申请人:江苏省电力公司常州供电公司, 江苏省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