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风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9789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的风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的风冷结构,包括风冷结构和壳体护罩;所述风冷结构包括风扇电机和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电机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护罩上;所述壳体护罩设置在电机壳体上,所述壳体护罩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以及所述空腔结构中的散热槽,构成所述风冷结构产生的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电机冷却技术,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转速的可控调节,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能够在电机外壳上进行风扇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高风扇维护操作的效率。
【专利说明】—种电机的风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冷却技术,尤其是一种电机的风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风冷是冷却方式的一种,即用空气作为媒介冷却需要冷却的物体。通常是加大需要冷却的物体的表面积,或者是加快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物体的速率,抑或是两种方法共用。前者可依靠在物体表面加散热片来实现,通常把散热片挂在物体外,或是固定在物体上以使散热更高效。后者可用风扇(风机)来加强通风、强化冷却效果。大多数情况下,加入散热片可以使冷却效率大大提高。在任何情况下,所用的空气都要比物体及其表面的温度低,才能带走热量,这是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约束,即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0003]现有技术中的大功率电机长时间运行会产生极多的热量,目前的冷却方式是通过电机内设置风扇,通过控制风扇运转实现电机的冷却;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常常因风扇自身机构出现异常情况而导致的冷却操作失效,上述情况必须通过将电机壳体进行拆卸,然后将内置的风扇进行相应的更换或者维修;另外,由于风扇为内置式,并不能将散热槽外侧的沉积的灰尘进行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的风冷结构,与电机的动力源相互独立,能够实现转速的可控调节,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能够在电机外壳上进行风扇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高风扇维护操作的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冷结构和壳体护罩;
[0006]所述风冷结构包括风扇电机和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电机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护罩上;
[0007]所述壳体护罩设置在电机壳体上,所述壳体护罩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以及所述空腔结构中的散热槽,构成所述风冷结构产生的气流通道。
[0008]上述电机的风冷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09]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护罩上。
[0010]上述电机的风冷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11]还包括调速旋钮,所述调速旋钮用于调节所述风扇的转速。
[0012]上述电机的风冷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13]所述风扇与所述壳体护罩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014]上述电机的风冷结构,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0015]所述壳体护罩与电机壳体之间的距离为5_30mm。[0016]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实用新型通过包括风扇电机和至少一个风扇的风冷结构、以及设置在电机壳体上的壳体护罩,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
[001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用于调节风扇的转速的调速旋钮,能够实现风扇转速的可控调节,能够根据电机实际运转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控制,能够实现电机等最优风冷效果。
[001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冷结构设置在电机壳体外侧的壳体护罩上,能够实现在电机外壳上进行风扇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高风扇维护操作的效率。
[00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电机壳体和散热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的风冷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可以包括风冷结构3和壳体护罩2 ;其中,风冷结构3包括风扇电机和至少一个风扇3,风扇电机与风扇3连接,风扇3设置在壳体护罩2上;壳体护罩2设置在电机壳体I上,壳体护罩2与电机壳体I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以及空腔结构中的散热槽4,构成风冷结构3产生的气流通道。
[0026]优选地,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因风扇3自身故障导致的冷却操作失效以及导致的电机停机;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风扇3可以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设置在壳体护罩2上;当其中一个风扇出现问题时,控制另一个风扇全速运行,能够临时保证电机的冷却效果,等到电机工作结束后再进行相应的风扇维护操作,上述操作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优选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可以均匀设置在壳体护罩2上。
[0027]优选地,为了能够实现风扇3转速的可控调节,能够根据电机实际运转情况进行相应的选择控制,能够实现电机等最优风冷效果;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还可以包括调速旋钮;其中,调速旋钮用于调节风扇3的转速。
[0028]优选地,为了能够提高风扇3维护操作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风扇3与壳体护罩2之间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0029]优选地,为了实现风冷结构产生的气流能够达到最佳的冷却效果;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壳体护罩与电机壳体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30mm。[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如下操作实现:
[0031]首先将壳体护罩2安装在电机壳体I上,然后将风扇3安装在壳体护罩2上;其中,壳体护罩2与电机壳体I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以及空腔结构中的散热槽4,构成风冷结构3产生的气流通道。
[0032]然后开启风扇电机,风扇3运转产生的气流吹向壳体护罩2与电机壳体I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中,进而吹向空腔结构两侧,并顺着散热槽4进行循环吹风操作,可以再经由机壳护罩设置的出风孔中吹出;通过上述操作能够实现较快散热,同时还清除了上面的灰尘,使电机工作温度一直处于正常值。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电机的动力源相互独立,能够实现转速的可控调节,能够有效提闻电机的冷却效率;能够在电机外壳上进行风扇的维护,能够有效提闻风扇维护操作的效率;同时,上述结构组成合理,易于推广和实施。
[003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机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冷结构和壳体护罩; 所述风冷结构包括风扇电机和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电机与所述风扇连接,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护罩上; 所述壳体护罩设置在电机壳体上,所述壳体护罩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的空腔结构以及所述空腔结构中的散热槽,构成所述风冷结构产生的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壳体护罩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速旋钮,所述调速旋钮用于调节所述风扇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与所述壳体护罩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的风冷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护罩与电机壳体之间的距离为5_30mm。
【文档编号】H02K5/20GK203774971SQ201420106359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项久鹏, 高少静 申请人:北京超同步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