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风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0039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风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风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伏风机,它包括外壳、光伏组件、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支架、设于外壳内部的直流无刷电机、与直流无刷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叶、电连接于所述光伏组件与直流无刷电机之间的稳压装置,所述支架包括正面能够适于所述光伏组件嵌入的支撑框、设于所述支撑框下端的支脚、适用于所述支脚滑动的弧形滑轨、设于所述支撑框背面中部的转轴、能够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支脚能够沿所述弧形滑轨移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且光能利用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光伏风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风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知的室内或室外排风机方法一般有两种,如下:
[0003]1、由市电作为电源,驱动电机旋转带动风叶进行排风的装置;此种排风装置适用于大部分有市电供给的需要排风气的场合,它具有使用范围广,运行可靠的优点,但它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布线较为繁琐,且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在无电区域则无法使用;
[0004]2、由自然风带动涡轮旋转进行排风的装置;此种排风装置适用于排风要求不高、有自然风的场合,具有不耗电、运行费用低、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但由于风量太小,适用范围狭窄。
[0005]在上述情况下,光伏风机应势而生,光伏风机无需市电、安装方便,且由于工作电压低下,因此,安全可靠,适合大部分需要排引风、通风、降温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电风机,其应用范围广,且光能利用率高。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伏风机,它包括外壳、光伏组件、支撑所述光伏组件的支架、设于外壳内部的直流无刷电机、与直流无刷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叶、电连接于所述光伏组件与直流无刷电机之间的稳压装置,所述支架包括正面能够适于所述光伏组件嵌入的支撑框、设于所述支撑框下端的支脚、适用于所述支脚滑动的弧形滑轨、设于所述支撑框背面中部的转轴、能够带动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支脚能够沿所述弧形滑轨移动的驱动装置。
[0008]有利于实现光伏组件缓慢转动,从而使光伏组件能够始终垂直于太阳光,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光伏组件所接收的光照度,以提高发电量。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弧形滑轨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支脚包括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半径一致的滑槽的支撑盘;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滑槽之间的设有滚珠。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弧形滑轨的两侧设有分别设有导向壁;支撑盘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盘、下盘及设于所述上盘和所述下盘之间能够沿相应所述导向壁滚动的滚轮;所述滑槽设于所述下盘的底面。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转轴上端固设有与所述支撑框转动连接的支撑臂;且所述支撑框背面还转动连接有能够通过销以固定于所述转轴相应位置的定位臂;所述支脚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上盘上端面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的连杆。
[0012]上述设置,使得光伏组件能够针对不同的安装环境,便于调节光伏组件与地面的角度,从而进一步有利于使光伏组件始终垂直太阳光。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定位臂上开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转轴上开有通过所述销连接相应所述定位孔的插孔。[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转轴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外壳内还设有罩住转叶的防虫网。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且由于支架的设置,使光伏组件能更好地接收太阳光,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以利于更稳定地驱动风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实施例中光伏组件与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实施例中弧形滑轨俯视图;
[0020]图4是实施例中弧形滑轨侧面剖视图;
[0021]图5是实施例中支脚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实施例中下盘底面示意图。
[0023]图中,1、外壳,2、防虫网,3、光伏组件,4、转叶,6、直流无刷电机,7、稳压装置,81、支撑框,82、支脚,83、弧形滑轨,84、转轴,85、驱动装置,831、弧形凹槽,8211、滑槽,821、支撑盘,832、滚珠,833、导向壁,8212、上盘,8213、下盘,8214、滚轮,841、支撑臂,844、销,842、定位臂,822、连杆,8421、定位孔,843、插孔,851、锥齿轮一,852、锥齿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6]实施例:如图1-6所不,一种光伏风机,它包括外壳1、光伏组件3、支撑光伏组件3的支架、设于外壳I内部的直流无刷电机6、与直流无刷电机6传动连接的转叶4、电连接于光伏组件3与直流无刷电机6之间的稳压装置7。
[0027]支架包括正面能够适于光伏组件3嵌入的支撑框81、设于支撑框81下端的支脚82、适用于支脚82滑动的弧形滑轨83、设于支撑框81背面中部的转轴84、能够带动转轴84转动以使支脚82能够沿弧形滑轨83移动的驱动装置85 ;驱动装置85可以是电机及减速机;驱动装置85的供电也可来源于光伏组件3,还可以设置一个控制器以调节驱动装置85的转速,以适应不同季节。
[0028]弧形滑轨83上设有弧形凹槽831 ;支脚82包括设有与弧形凹槽831半径一致的滑槽8211的支撑盘821 ;弧形凹槽831与滑槽821之间的设有滚珠832。
[0029]弧形滑轨83的两侧设有分别设有导向壁833 ;支撑盘821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盘8212、下盘8213及设于上盘8212和下盘8213之间能够沿相应导向壁833滚动的滚轮8214 ;滑槽821设于下盘8213的底面。
[0030]转轴84上端固设有与支撑框81转动连接的支撑臂841 ;且支撑框81背面还转动连接有能够通过销844以固定于转轴84相应位置的定位臂842 ;支脚82还包括固定于上盘8212上端面且转动连接于支撑框81的连杆822。
[0031]定位臂842上开有至少两个定位孔8421 ;转轴84上开有通过销844连接相应定位孔8421的插孔843。
[0032]转轴8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 851 ;驱动装置8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锥齿轮一 851啮合的锥齿轮二 852。
[0033]外壳I内还设有罩住转叶4的防虫网2。
【权利要求】
1.一种光伏风机,它包括外壳(I)、光伏组件(3)、支撑所述光伏组件(3)的支架、设于外壳(I)内部的直流无刷电机(6)、与直流无刷电机(6)传动连接的转叶(4)、电连接于所述光伏组件(3)与直流无刷电机(6)之间的稳压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正面能够适于所述光伏组件(3)嵌入的支撑框(81)、设于所述支撑框(81)下端的支脚(82)、适用于所述支脚(82)滑动的弧形滑轨(83)、设于所述支撑框(81)背面中部的转轴(84)、能够带动所述转轴(84)转动以使所述支脚(82)能够沿所述弧形滑轨(83)移动的驱动装置(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轨(83)上设有弧形凹槽(831);所述支脚(82)包括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831)半径一致的滑槽(8211)的支撑盘(821);所述弧形凹槽(831)与所述滑槽(821)之间的设有滚珠(8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轨(83)的两侧设有分别设有导向壁(833);支撑盘(821)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盘(8212)、下盘(8213)及设于所述上盘(8212)和所述下盘(8213)之间能够沿相应所述导向壁(833)滚动的滚轮(8214);所述滑槽(821)设于所述下盘(8213)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4)上端固设有与所述支撑框(81)转动连接的支撑臂(841);且所述支撑框(81)背面还转动连接有能够通过销(844)以固定于所述转轴(84)相应位置的定位臂(842);所述支脚(82)还包括固定于所述上盘(8212)上端面且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81)的连杆(8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臂(842)上开有至少两个定位孔(8421);所述转轴(84)上开有通过所述销(844)连接相应所述定位孔(8421)的插孔(8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4)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851);所述驱动装置(8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锥齿轮一(851)啮合的锥齿轮二(8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内还设有罩住转叶(4)的防虫网(2)。
【文档编号】H02S20/32GK203770172SQ20142018333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6日
【发明者】李诤, 彭飞, 李和根 申请人:安吉永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