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3700阅读:1614来源:国知局
欠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欠压保护电路,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的欠压控制电路和线性电源电路,所述欠压控制电路由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供电电路阈值准确、电路简单,可满足对体积、可靠性要求高的军用模块电源电路的要求。
【专利说明】欠压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欠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多数供电电路,如DC/DC变换器等,都需要欠压保护电路,以对过低的输入 电压进行限制,以防止输入电流过大及变换器工作异常。
[0003] 简单的欠压保护电路可由两个分压电阻和一个三极管构成,但由于三极管工作于 放大区的范围很宽,所以其欠压保护阈值范围也很宽,仅能应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不能满 足欠压保护阈值准确的供电电路的需要。
[0004] 另外,采用比较器构成欠压保护电路虽可精确设置欠压保护阈值,但需要额外的 比较器电路,电路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阈值准确、电路简单的欠 压保护电路。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别 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的欠压控制电路和线性电源电路,所述欠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 DZ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 ;
[0007] 其中,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连接于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三极 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稳压管DZ1的另一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集电 极连接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发射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 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一接地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线性电源电 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欠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同时连 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线性电源电路,另一端与第 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所述接 地端。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线性电源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DZ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 第五电阻R5 ;
[0010] 其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 C1的一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发射极为电 压输出端,基极同时连接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稳压管 DZ2的一极,第二稳压管DZ2的另一极接地。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输入端为直流电压输入端。
[001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第一稳压管DZ1、第 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构成欠压控制电路的 技术手段,从而达到了使供电电路阈值准确、电路简单的技术效果,可满足对体积、可靠性 要求高的军用模块电源电路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电压输入端 的欠压控制电路和线性电源电路,所述欠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阻R1、第 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具体地,所述电压输入端为直流 电压输入端。
[0016] 其中,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连接于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三极 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稳压管DZ1的另一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集电 极连接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发射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 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一接地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线性电源电 路。
[0017]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欠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 端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线性电源电路,另 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 于所述接地端。
[0018] 所述线性电源电路包括第二稳压管DZ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 R5 ;其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 一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发射极为电压输 出端,基极同时连接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稳压管DZ2的 一极,第二稳压管DZ2的另一极接地。
[001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的基本原理如下:利用稳压管需要施加高于其 稳压值,使其齐纳击穿后才有电流通过的特点,控制电源电路的开启或关闭,击穿电压即为 要求保护的欠压阈值。
[0020] 具体地,当电压输入端的输入电压Vin高于阈值Vzl时,第一稳压管DZ1齐纳击 穿,其内有电流通过,其电流Izl=,电阻R1上的压降VRl=Izl XRl=Vin-Vzl ;当第一三极 管Q1的基极电流Ibl=时,第一三极管Q1工作于饱和状态,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被拉 低,工作于截止状态,对供电电路无影响。因而,正常工作情况下,输入电压Vin总是高于第 一稳压管DZ1的击穿电压,所以电源工作正常。
[0021] 当输入电压Vin低于阈值Vzl时,第一稳压管DZ1不会被击穿,其内没有电流通 过,其电流lzl=0,电阻R1上的压降VR1=0,第一三极管Q1工作于截止状态,第二三极管Q2 基极电压升高,其基极电流Ib2=,第二三极管Q2导通,工作于饱和状态,用于供电电路调整 的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被拉低,工作于截止状态,供电电路无输出,达到欠压保护的 目的。
[0022] 在所述线性电源电路中,当Vb点电压不受其它电路影响时,Vb电压等于第一稳压 管DZ1的稳压值,输出电压Vo=Vz2-Vbe。
[0023] 当输入电压Vin高于阈值Vzl时,Vb电压没有变化,电路不受影响正常输出。当 输入电压Vin低于阀值Vzl时,欠压保护电路起作用,Vb电压接近于0V,电源无输出关闭。 达到欠压保护目的,欠压阈值与Vzl相等。
[0024] 因而,第一稳压管DZ1选取不同的稳压值,可以构成不同欠压阈值的欠压保护电 路,其欠压保护阈值即稳压管的稳压值。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最简单的电路实现了阈 值准确、设计灵活的欠压保护电路。
[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欠压保护电路的有益效果归纳如下:
[0026] 1、采用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欠压保护电路构成的DC/DC变换器,其欠压保护阈值 精确,精度取决于齐纳管的击穿电压精度。
[0027] 2、采用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欠压保护电路构成的DC/DC变换器,其欠压保护阈值 设置灵活,采用不同击穿电压的齐纳管可构成不同的欠压保护阈值。
[0028]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简单,以最简单电路、最少器件达到设计要求,适合用于 对体积、可靠性要求高的军用模块电路采用。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已经应用于高性 能磁隔离DC/DC变换器的欠压保护电路设计,该类型DC/DC变换器可由于航天、航空等领 域。
[0029]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的 欠压控制电路和线性电源电路,所述欠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管DZ1、第一电阻R1、第二 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 ; 其中,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连接于电压输入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一三极管 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于第一稳压管DZ1的另一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集电极 连接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发射极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 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一接地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线性电源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 电容C1,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 阻R3的一端及线性电源电路,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 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共同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电源电路包括第二稳 压管DZ2、第三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 ; 其中,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同时连接于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C1 的一端、第一稳压管DZ1的一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发射极为电压 输出端,基极同时连接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稳压管DZ2 的一极,第二稳压管DZ2的另一极接地。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欠压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入端为直流电压输 入端。
【文档编号】H02H7/122GK203895960SQ201420275745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李旋球, 李建辉, 赵勇, 钟成, 黄晓伟 申请人: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