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906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设有充电状态指示灯、切换开关以及一个带盖的电池槽,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USB充电口和USB放电口,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蓄电池、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利用切换开关分别连接USB充电口和电池槽,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USB放电口。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和使用方便,除了通过市电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外,还可以将普通的电池作为电源为电子设备充电,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携带大量电池,满足移动电源在野外的长期使用。
【专利说明】多功能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具体地说是多功能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电源为先使用市电进行充电,充满之后,可以随处移动,由此来给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充电。然而,充电一次之后,使用时间毕竟有限,当放电结束之后,如果找不到市电,移动电源将不能继续使用。也就是说,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电源是依赖市电的,没有市电,移动电源将无法长期使用。这样一来,在野外考察等长时间没有市电的情况下,仅凭一个移动电源显然不足以满足现有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能够将市电和电池转换为充电电源,解决了现有移动电源必须依赖市电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表面设有充电状态指示灯、切换开关以及一个带盖的电池槽,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USB充电口和USB放电口,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蓄电池、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利用切换开关分别连接USB充电口和电池槽,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USB放电口。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切换开关S1、充电状态指示灯、电阻Rl、电阻R2、充电芯片LP4054、电容Cl,切换开关SI的一个动触点连接电池槽,切换开关SI的另一个动触点连接USB充电口的第一引脚,切换开关SI的静触点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四引脚,充电状态指示灯的正极连接切换开关SI的静触点,充电状态指示灯的负极连接电阻Rl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一引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五引脚,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的一端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四引脚,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二引脚接地,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三引脚连接蓄电池。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放电电路包括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l、极性电容C2、电阻R5、电阻R6、电容C3、升压芯片PAM242X、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蓄电池,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USB放电口第二引脚、USB放电口第三引脚和电阻R4 —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的一端分别连接USB放电口第一引脚和蓄电池,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极性电容C2的正极连接蓄电池,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阻R5的一端连接蓄电池,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第六引脚、电阻R6 —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接蓄电池,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感LI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 —端、升压芯片PAM242X第二引脚,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与电容C7并联,电阻R7的一端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第四引脚,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容C5 —端,电容C5另一端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三引脚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二引脚,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四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七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八引脚连接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蓄电池为锂电池。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电量显示电路,所述的电量显示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的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8、稳压芯片TL431CP1、场效应管Q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lI,电阻R8 —端连接锂电池,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芯片TL431CPI阴极、稳压芯片TL431CPI参考极、电容C8 —端,电容C8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TL431CPI阳极接地,二极管D2正极接锂电池,二极管D2负极接电阻R9 —端,电阻R9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场效应管Ql的栅极通过电阻Rll接地,二极管D3正极接锂电池,二极管D3负极结电阻RlO —端,电阻RlO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场效应管Ql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均分别接地;所述的指示电路包括LED1、LED2、LED3、LED4、运算放大器LM324、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LEDl的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一引脚,LEDl负极连接LED2负极,LED2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十四引脚,LED3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八引脚,LED3负极连接LED2负极,LED4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七引脚,LED4负极连接LED3负极,电阻Rl7 —端连接LED4负极,电阻Rl7另一端接地,电阻Rl2一端接锂电池,电阻R12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二引脚、电阻R13 —端,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六引脚、电阻R14 —端,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九引脚、电阻R15—端,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十三引脚、电阻R16—端,电阻R16另一端接地,运放LM324第四引脚接锂电池,运放LM324第i^一引脚接地,运放LM324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十引脚、第十二引脚分别连接稳压芯片TL431CPI的阴极。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过充保护电路,所述的过充保护电路包括保护芯片DWOl、场效应晶体管A08814、电容C9、电阻R18、电阻R19、极性电容C10、电池BTl,电池BTl的正极连接锂电池,电池BTl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lO的正极,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电容C9的一端连接锂电池,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保护芯片DWOl第五引脚、电阻R19 —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lO正极,保护芯片DWOl第四引脚接锂电池,保护芯片DffOl的第一引脚连接场效应晶体管A08814的第四引脚,保护芯片DWOl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l8接地,保护芯片DWOI第三引脚连接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五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的第一引脚和效应晶体管A08814第八引脚连接,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二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三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六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七引脚分别接地。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和使用方便,除了通过市电对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外,还可以将普通的电池作为电源为电子设备充电,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携带大量电池,满足移动电源在野外的长期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主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放电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量显示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过充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16]图1中:1壳体,2充电状态指示灯,3电量指示灯,4切换开关,5电池槽,6电池槽盖,7 USB充电口,8 USB放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上表面设有充电状态指示灯2、四个电量指不灯3、切换开关4以及一个电池槽5,所述的电池槽5上设有电池槽盖6,所述壳体I的一侧设有USB充电口 7和USB放电口 8,所述的壳体I内设有锂电池、过充保护电路、电量显示电路、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利用切换开关分别连接USB充电口和电池槽,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锂电池,所述充放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锂电池,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USB放电口,所述过充保护电路、电量显示电路分别连接到锂电池上。
[0018]如图2所示,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切换开关S1、充电状态指示灯、电阻R1、电阻R2、充电芯片LP4054、电容Cl,切换开关SI的一个动触点连接电池槽,切换开关SI的另一个动触点连接USB充电口的第一引脚,切换开关SI的静触点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四引脚,充电状态指示灯的正极连接切换开关SI的静触点,充电状态指示灯的负极连接电阻Rl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一引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五引脚,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的一端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四引脚,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二引脚接地,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三引脚连接锂电池。
[0019]如图3所示,所述的放电电路包括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电感L1、电容Cl、极性电容C2、电阻R5、电阻R6、电容C3、升压芯片PAM242X、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锂电池,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USB放电口第二引脚、USB放电口第三引脚和电阻R4—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的一端分别连接USB放电口第一引脚和蓄电池,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极性电容C2的正极连接锂电池,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阻R5的一端连接锂电池,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第六引脚、电阻R6 —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接锂电池,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感LI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 —端、升压芯片PAM242X第二引脚,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与电容C7并联,电阻R7的一端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第四引脚,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容C5 —端,电容C5另一端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三引脚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二引脚,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四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七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八引脚连接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
[0020]如图4所示,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电量显示电路,所述的电量显示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的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8、稳压芯片TL431CP1、场效应管Q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8 —端连接锂电池,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芯片TL431CPI阴极、稳压芯片TL431CPI参考极、电容C8 —端,电容C8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TL431CPI阳极接地,二极管D2正极接锂电池,二极管D2负极接电阻R9 —端,电阻R9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场效应管Ql的栅极通过电阻Rll接地,二极管D3正极接锂电池,二极管D3负极结电阻RlO —端,电阻RlO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场效应管Ql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均分别接地;所述的指示电路包括LED1、LED2、LED3、LED4、运算放大器LM324、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LEDl的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一引脚,LEDl负极连接LED2负极,LED2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十四引脚,LED3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八引脚,LED3负极连接LED2负极,LED4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七引脚,LED4负极连接LED3负极,电阻Rl7 —端连接LED4负极,电阻Rl7另一端接地,电阻Rl2一端接锂电池,电阻Rl2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二引脚、电阻R13 —端,电阻Rl3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六引脚、电阻R14 —端,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九引脚、电阻R15—端,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十三引脚、电阻R16—端,电阻R16另一端接地,运放LM324第四引脚接锂电池,运放LM324第i^一引脚接地,运放LM324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十引脚、第十二引脚分别连接稳压芯片TL431CPI的阴极。
[0021]如图5所示,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过充保护电路,所述的过充保护电路包括保护芯片DW01、场效应晶体管A08814、电容C9、电阻R18、电阻R19、极性电容C10、电池BT1,电池BTl的正极连接锂电池,电池BTl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lO的正极,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电容C9的一端连接锂电池,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保护芯片DWOl第五引脚、电阻R19 —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lO正极,保护芯片DWOl第四引脚接锂电池,保护芯片DffOl的第一引脚连接场效应晶体管A08814的第四引脚,保护芯片DWOl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18接地,保护芯片DWOl第三引脚连接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五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的第一引脚和效应晶体管A08814第八引脚连接,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二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三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六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七引脚分别接地。
[0022]需要对移动电源充电时,当切换开关打到图1中的“市电”方位时,图2中切换开关SI的静触点2和动触点I连接,将220V市电通过USB线接到USB充电口,即可实现充电过程;当需要利用电池充电时,先将电池放入电池槽,切换开关打到图1中的“电池”方位,图2中切换开关SI的静触点2和动触点3连接,实现电池对移动电源锂电池的充电。
[0023]移动电源放电时,将电器利用USB线接到USB放电口,即可实现移动电源对电器的充电。
[0024]在两种充电过程中,均需要利用充电电路中的充电芯片对电池或市电进行转换,并通过过充保护电路进行保护,防止锂电池过充。
[0025]在放电过程中,需要放电电路中升压芯片进行升压操作,以满足电器的电压需求。
[0026]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利用电量显示电路实时显示锂电池内的电量,在电量显示电路中,供电电路不仅为指示电路提供2.5V电压,而且还能实现稳压功能,指示电路利用四个LED灯亮灭显示电池的电量,一个LED灯亮表明电池电量为25%,两个LED灯亮表明电池电量为50%,三个LED灯亮表明电池电量为75%,四个LED灯亮表明电池电量为100%。
[0027]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外,其余均为现有技术。
[0028]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表面设有充电状态指示灯、切换开关以及一个带盖的电池槽,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USB充电口和USB放电口,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蓄电池、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利用切换开关分别连接USB充电口和电池槽,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蓄电池,所述放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USB放电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切换开关S1、充电状态指示灯、电阻Rl、电阻R2、充电芯片LP4054、电容Cl,切换开关SI的一个动触点连接电池槽,切换开关SI的另一个动触点连接USB充电口的第一引脚,切换开关SI的静触点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四引脚,充电状态指示灯的正极连接切换开关SI的静触点,充电状态指示灯的负极连接电阻Rl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一引脚,电阻R2的一端连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五引脚,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的一端接充电芯片LP4054的第四引脚,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二引脚接地,充电芯片LP4054的第三引脚连接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电路包括电阻R3、稳压二极管Dl、电感L1、电容Cl、极性电容C2、电阻R5、电阻R6、电容C3、升压芯片PAM242X、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蓄电池,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USB放电口第二引脚、USB放电口第三引脚和电阻R4 —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l的一端分别连接USB放电口第一引脚和蓄电池,电容Cl的另一端接地,极性电容C2的正极连接蓄电池,极性电容C2的负极接地,电阻R5的一端连接蓄电池,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第六引脚、电阻R6 —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Dl的负极接蓄电池,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电感LI的一端,电感LI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 —端、升压芯片PAM242X第二引脚,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6与电容C7并联,电阻R7的一端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第四引脚,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容C5 —端,电容C5另一端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一引脚和第五引脚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三引脚连接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二引脚,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四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七引脚通过电容C3接地,升压芯片PAM242X的第八引脚连接稳压二极管Dl的正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为锂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电量显示电路,所述的电量显示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指示电路,所述的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8、稳压芯片TL431CP1、场效应管Ql、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阻R9、电阻R10、电阻Rl I,电阻R8 —端连接锂电池,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稳压芯片TL431CPI阴极、稳压芯片TL431CPI参考极、电容C8 —端,电容C8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TL431CPI阳极接地,二极管D2正极接锂电池,二极管D2负极接电阻R9 —端,电阻R9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场效应管Ql的栅极通过电阻Rl I接地,二极管D3正极接锂电池,二极管D3负极结电阻RlO—端,电阻RlO另一端接场效应管Ql的栅极,场效应管Ql的漏极和源极、栅极均分别接地;所述的指示电路包括LED1、LED2、LED3、LED4、运算放大器LM324、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LED1的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一引脚,LEDl负极连接LED2负极,LED2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十四引脚,LED3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八引脚,LED3负极连接LED2负极,LED4正极连接运放LM324第七引脚,LED4负极连接LED3负极,电阻R17 —端连接LED4负极,电阻R17另一端接地,电阻R12 —端接锂电池,电阻R12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二引脚、电阻R13 —端,电阻R13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六引脚、电阻R14 —端,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九引脚、电阻R15—端,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运放LM324第十三引脚、电阻R16 —端,电阻R16另一端接地,运放LM324第四引脚接锂电池,运放LM324第十一引脚接地,运放LM324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十引脚、第十二引脚分别连接稳压芯片TL431CPI的阴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过充保护电路,所述的过充保护电路包括保护芯片DWOl、场效应晶体管A08814、电容C9、电阻R18、电阻R19、极性电容C10、电池BT1,电池BTl的正极连接锂电池,电池BTl的负极连接极性电容ClO的正极,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电容C9的一端连接锂电池,电容C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保护芯片DWOl第五引脚、电阻R19 —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极性电容ClO正极,保护芯片DWOl第四引脚接锂电池,保护芯片DWOl的第一引脚连接场效应晶体管A08814的第四引脚,保护芯片DWOI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18接地,保护芯片DWOI第三引脚连接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五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的第一引脚和效应晶体管A08814第八引脚连接,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二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三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六引脚、效应晶体管A08814第七引脚分别接地。
【文档编号】H02J7/00GK204012843SQ20142042623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任宏伟, 王建波, 杨阳 申请人:济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