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0574阅读:1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及其施工系统,包括固定在女儿墙上的底座(2),所述底座上设有不锈钢支撑套管(3),所述支撑套管内依次连接有镀锌元钢(4)、镀锌扁钢(5)、接线端子(6)和引出导线(7);所述不锈钢支撑件为避雷引下线;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上设有不锈钢避雷带(8),所述导线通过引出连接线(7)与所述避雷带上的抱箍(9)连接。本实用新型,突破传统避雷带材料的限制,一举解决了不同材质之间不能焊接的问题,保证了良好的电气通路。并结合运用了计算机设计,将避雷带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完美结合。
【专利说明】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避雷设施,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

【背景技术】
[0002]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和创新,而技术的变革和创新终将成为建筑业发展道路上不可阻挡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避雷设备,尤其提供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尤其适用于除古建筑及坡人屋面的其他建筑工程。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包括固定在女儿墙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不锈钢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内依次设有镀锌元钢、镀锌扁钢、接线端子和引出导线;
[0006]所述不锈钢支撑件为避雷引下线;
[0007]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上设有不锈钢避雷带,所述引出连接线与所述避雷带上的抱箍连接。
[0008]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内为镀锌元钢,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内为镀锌扁钢,所述镀锌元钢与镀锌扁钢焊接;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上端设有出线孔,用于引出避雷引下线的引出连接线;所述引出连接线为软铜导线或镀锡铜编织带,连接所述扁钢与不锈钢管避雷带上的不锈钢抱箍。
[0009]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内镀锌元钢的下端焊接在所述女儿墙内的柱内主筋上;
[0010]所述避雷带为不锈钢管,所述避雷带主体和支撑件分别采用Φ50*2.5πιπι和Φ 32*1.5mm的不锈钢管;所述支撑套管内避雷引下线为Φ 12mm镀锌元钢;上端所述镀锌扁钢为130mm的25*4mm镀锌扁钢,所述在不锈钢管避雷带上靠近支撑处的抱箍为30*3mm不锈钢抱箍;所述软铜导线或镀锡铜编织带为截面积大于50mm2的软铜导线或镀锡铜编织带。
[0011]所述女儿墙和支撑套管的底座上设有装饰罩,使连接处外形美观。
[0012]本实用新型还配合有防雷接地电阻测试仪;
[0013]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在公众的识别,还在避雷引下线的墙体处设有避雷引下线标识牌。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5]1.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的设置突破了传统避雷带材料的限制,采用不锈钢管作为避雷带施工的材料,所述避雷带主体和支撑件分别采用不锈钢管,在避雷引下线处支撑件内设有避雷引下线镀锌元钢,上端焊接镀锌扁钢,支撑件的上端一侧留一出线孔,以引出避雷引下线的引出线,即连接线,在不锈钢管避雷带上靠近支撑处利用不锈钢制作成抱箍,将扁钢与不锈钢管避雷带上的抱箍之间,采用软铜导线或镀锡铜编织带进行连接,一举解决了不同材质之间不能焊接的问题,保证了良好的电气通路。
[0016]2.将建筑安装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完美结合,不锈钢管避雷带具有流畅、耐用、实用、安全、可靠、美观的特点。
[0017]3.本创新设计独特,经久耐用,安全可靠。
[0018]4.技术先进:不锈钢管的管径和壁厚完全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采用不锈钢管作为避雷带的施工材料不仅美观且也可做为上人屋面的扶手。根据建筑物屋面造形,详细区分出避雷带的直管段和弯曲管段、引下线位置和支撑点间距以及伸缩节位置,利用计算机数据计算和图形分析,形成各管段加工方案,将现场加工转移为工厂加工,显著提升了加工精度和安装质量,同时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不受现场作业面的制约和传统材料带来的不利影响,危险作业时段大幅减少,既确保了施工安全,施工工效也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施工工期,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
[0019]5.质量可靠:采用本施工系统工法的屋面避雷带,勾勒出建筑物的屋面造型与屋面相得益彰;由于采用不锈钢管,所以其强度不仅显著增强且美观大气,一般常见外力不会对其造成影响,而且不会锈蚀损坏,保证良好的电气通路,确保了安全,在产品维护方面可以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对于上人屋面,对女儿墙是个很好的点缀,并起到了扶手的作用。
[0020]6.经济合理:采用本实用新型不锈钢管避雷带长久耐用,不易损坏锈蚀,安全可靠;而传统的镀锌元钢的避雷带,使用若干年后,会逐步锈蚀损坏变形,存在安全隐患,需要重新更换,因此,采用不锈钢管做避雷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不锈钢管避雷带与避雷引下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雷带敷设后外观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管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避雷引下线圆钢与扁钢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线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避雷引下线出女儿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7]1-女儿墙,2-底座,3-不锈钢支撑套管,4-避雷引下线镀锌元钢,5-避雷引下线镀锌扁钢,6-接线端子,7-连接线,8-不锈钢管避雷带,9-不锈钢抱箍,10-避雷引下线柱内主筋,11-装饰罩,12-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包括固定在女儿墙I上的底座2,所述底座上设有不锈钢支撑套管3,所述支撑套管内依次设有避雷引下线镀锌元钢4、和镀锌扁钢5,接线端子6和引出导线7,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上设有不锈钢管避雷带8,所述连接导线7通过不锈钢支撑套管3上端的出线孔12引出后与所述不锈钢避雷带8上的不锈钢抱箍9连接。
[0029]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3内的镀锌元钢4下端连接在女儿墙I内的柱内主筋10上;
[0030]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放线定位,预制加工,引下线制作安装,支撑安装,避雷网敷设,引下线与避雷网连接,接地电阻测试,清理、标识。
[0031]本实用新型施工操作要点:
[0032]一、施工准备
[0033]1、熟悉图纸,明确各引下线的位置。
[0034]2、根据建筑物屋面轮廓,绘制不锈钢钢管避雷带排布图,明确直管段和弯曲管段、引下点位置和支撑点间距以及伸缩节位置,提出制作方案。
[0035]二、放线定位
[0036]1、女儿墙支架间距应综合考虑和引下线的位置,做到间距统一均匀,在水平直线部分间距小于1000mm,垂直直线部分间距小于1500?3000mm,弯曲部分为300?500mm,具体间距可根据直线段长度均分来定;再根据女儿墙装饰面的宽度决定避雷带支撑件的位置,确保支撑件在女儿墙的中心线上。
[0037]2、先按确定的间距等分标识每个支撑点间距,然后确定每边两个端点,并在两个端点之间拉一直线,确保支撑件在同一个直线上,最终画出支撑件的位置。
[0038]3、如果建筑物女儿墙贴磁片或包铝扣板,需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支撑点位置与装饰面协调统一,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0039]三、预制加工
[0040]1、支撑制作:米用Φ32Χ 1.5mm的不锈钢管制作,钢管长度控制在150?180mm。将钢管的一端制作出与Φ50不锈钢管连接的三通开叉口,并在三通开叉口面的一侧留出一所述出线孔,以引出所述连接线。将钢管的另一端焊在所述底座上。
[0041]2、抱箍制作:根据避雷引下点的数量,采用240(长)X30(宽)X3(厚)mm的不锈钢材料制作Φ50的Ω型抱箍,在距其二端头20mm处、其宽度的中心线上钻Φ8.5的孔。
[0042]3、连接线制作:采用截面积大于50mm2长度为300mm的软铜导线或镀锡铜编织带,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并涮锡。
[0043]4、弯曲管段加工:根据建筑物屋面造型及避雷带制作方案,制作弯曲管段。
[0044]5、引下线标识牌制作:为了美观,可到标牌厂家订制不锈钢引下线标识牌。
[0045]四、引下线制作安装
[0046]根据引下点的数量,将25*4热镀锌扁钢切成140mm长的和引下点数量相同的直线段,在距任一端头30mm扁钢宽度中心线上钻一个Φ8.5的孔,并处理毛刺,将从引下线引上的Φ 12的镀锌元钢在距女儿墙顶面10mm处切掉,然后将制作好的140mm长的25*4热镀锌扁钢有孔的一端朝上,与Φ 12的镀锌元钢焊接,并保证焊接长度大于7.2mm,双面施焊,确保焊接质量,且做好防腐处理。最后将制作好的连接线的一端与扁钢钻孔的一端用M8*20镀锌螺栓连接好。
[0047]五、支撑安装
[0048]根据原定位点的位置,将支撑件用4棵螺栓固定在女儿墙上,且要保证支撑件的垂直度,最后用不锈钢装饰罩罩在底座上。
[0049]六、避雷网敷设
[0050]1、管段与固定好的支撑件焊接,焊缝饱满无遗漏。直管段每20米增设补偿弯,补偿弯部分宜伸向外侧与直管段成90°夹角以起到美观效果。
[0051]2、抱箍在距引下线位置的支撑件0.2m处固定在直管段上,口朝下。
[0052]七、引下线与避雷网连接
[0053]根据从支撑件出线孔中引出的连接线的长度,将Ω抱箍固定在避雷带上(将避雷带和Ω抱箍的二个接触面清理干净,保证其接触良好可靠),最后将连接线与抱箍采用Μ8 X 50mm不锈钢螺栓连接好,保证其良好的电气通路。
[0054]八、接地电阻测试:避雷带及引下线安装连接完毕后,应用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检测。
[0055]九、清理、标识:避雷网各焊接处需进行打磨抛光,待所有项目施工完毕后交工前,对整个避雷系统进行全面清理,在避雷引下线处贴上标识牌,作引下线的标识。
[0056]具体步骤:
[0057]一、材料和机具设备
[0058]本工法使用的主要材料的规格、技术指标和外观质量要求如下:
[0059]1.Φ50*2.5mm及Φ 32*1.5mm的不锈钢管。钢管壁厚均勻无凹扁现象,检验报告、合格证齐全。
[0060]2.扁钢、电焊条、银粉漆、防锈漆等材料均要求检验报告,合格证齐全。
[0061]二、质量控制
[0062]本工法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图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防雷设计规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防雷与接地装置图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0063]质量控制要求
[0064]1.避雷带应横平竖直,避雷带中心距女儿墙装饰面应为150mm,距女儿墙外边缘不大于150mm。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检查段允许偏差2/1000,段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
[0065]2.女儿墙支架间距应综合考虑和引上线的位置,做到支架间距统一均匀,在水平直线部分间距不大于lm,大屋面与小屋面连接的垂直部分间距不大于1.5m,转弯部分宜为0.4m左右,具体间距可根据直线段长度均分。
[0066]3.避雷带弯曲处不得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管直径的10倍。
[0067]4.接地电阻测试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隐检及测试记录齐全有效。
[0068]5.接地标识应齐全、醒目、美观。
[0069]六、效益分析
[0070]1.不锈钢管避雷带施工工法,其实质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优化施工工艺,与传统的元钢避雷带作法比较,减少管理成本,节约业主后期的维护费用,在长期保证观感的前提下降低避雷带投入的综合成本,施工完毕后可以较长时间保持避雷带的顺直度,并显著延长屋面避雷带的使用年限。
[0071]2.不锈钢管避雷带施工工法与其他屋面避雷带做法比较,具有整体性好、美观、经久耐用等诸多优点,便于采用微机进行预先排布,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工序缩短施工时间,保证工程一次成优,施工方法易于操作,施工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小,提高屋面避雷带的耐久年限。
[0072]3.采用本工法施工,从长远看综合成本低于其他屋面避雷带做法。
[0073]七、试应用实例
[0074]某大厦工程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46496平方米,建筑物总高度64.6米,主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本工程中避雷带共应用不锈钢管360米。不锈钢管避雷带在整个屋面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得到了各级专家的一致认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0075] 通过工程实例应用,本实用新型及其工艺方法具有先进性、经济性、实用性,值得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不锈钢管避雷带,包括固定在女儿墙(I)上的底座(2),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上设有不锈钢支撑套管(3),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3)内依次连接有镀锌元钢(4)、镀锌扁钢(5)、接线端子(6)和引出导线(7);所述不锈钢支撑件为避雷引下线; 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3)上设有不锈钢避雷带(8),所述连接线(7)与所述避雷带(8)上的不锈钢抱箍(9)连接; 所述不锈钢支撑套管(3)内连接的镀锌元钢(4)的下端焊接在所述女儿墙(I)内的柱内主筋(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管避雷带,其特征是:所述不锈钢支撑件套管(3)内(4)为镀锌元钢,所述不锈钢支撑件套管(3)内(5)为镀锌扁钢,所述镀锌元钢(4)与镀锌扁钢(5)焊接;所述不锈钢支撑件套管(3)上端设有出线孔(12),用于引出避雷引下线的引出连接线(7);所述引出连接线(7)为软铜导线或镀锡铜编织带,用以连接所述扁钢(5)与不锈钢管避雷带上的抱箍(9);所述接线端子(6)为镀锡铜接线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锈钢管避雷带,其特征是:所述避雷带为不锈钢管,所述避雷带主体和支撑件分别采用Φ50*2.5πιπι和Φ 32*1.5mm的不锈钢管;所述支撑套管内避雷引下线为Φ12πιπι镀锌元钢,上端所述镀锌扁钢为130mm长的25*4mm镀锌扁钢;在所述不锈钢管避雷带上靠近支撑处的抱箍为240*30*3mm不锈钢制作成Φ50的Ω型抱箍;连接所述扁钢与不锈钢管避雷带上的抱箍之间的连接线为截面积大于50mm2的软铜导线或镀锡铜编织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锈钢管避雷带,其特征是:所述女儿墙和不锈钢支撑套管底座上设有装饰罩(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管避雷带,其特征是:还配合有防雷接地电阻测试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锈钢管避雷带,其特征是:在避雷引下线的墙体处设有避雷引下线标识牌。
【文档编号】H02G13/00GK204089134SQ20142047322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发明者】尹林成, 宦广太, 陈越 申请人:江苏扬安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