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压抑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1864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过压抑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压抑制电路,机载电源输入端VIN与功率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功率三极管发射集为输出电压VOUT,机载电源输入端VIN经限流电阻与功率三极管基极、稳压管的负极同时相连;稳压管的正极接地。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在电源输入端进行过压抑制有效保护了下级电路;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电路的重量、体积和成本;功能稳定、可靠。
【专利说明】过压抑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领域,是一种专门处理机载电子产品电源适应性中过压浪涌和耐尖峰电压问题的电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载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0002]在机载电子产品中,由于机载电源不稳定,经常出现过压浪涌及尖峰电压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同时由于机载产品对重量、体积等方面的要求,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简单且功能可靠的过压保护电路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功能可靠的过压保护电路,以增加机载电子产品对机载电源的适应性。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过压抑制电路,其特征是,机载电源输入端VIN与功率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功率三极管发射集为输出电压VOUT,机载电源输入端VIN经限流电阻与功率三极管基极、稳压管的负极同时相连;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0006]功率三极管基极还经充电电容接地。
[0007]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始终小于稳压管的稳压值。
[0008]过压抑制电路由三极管、稳压管和限流电阻组成,当电压在安全阈值范围内时,稳压管截止,由三极管的开关作用传递电压;当出现过压浪涌或尖峰电压时,稳压管反向导通,此时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输出电压略小于稳压管的稳压值,以达到过压抑制的目的。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0010]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在电源输入端进行过压抑制有效保护了下级电路;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电路的重量、体积和成本;功能稳定、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过压抑制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如图1所示:图中所示是过压抑制电路原理图。图中,VIN为机载电源输入端,机载电源输入端VIN与功率三极管Ql集电极连接,功率三极管Ql发射集为输出电压VOUT,机载电源输入端VIN经电阻Rl与功率三极管Ql基极、稳压管Vl的负极同时相连;稳压管Vl的正极接地GND ;功率三极管Ql基极经电容Cl接地。正常情况,即当电压VIN小于稳压管Vl的稳压值时,功率三极管Ql导通,电压通过功率三极管Ql的发射极输出电压VOUT ;过压抑制状态,即发生过压浪涌或有尖峰电压经过时,稳压管Vl反向导通,功率三极管Ql的基极电压等于稳压管Vl的稳压值,此时,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等于稳压管Vl的稳压值减去功率三极管Ql基极与发射极的压降。所以输出电压VOUT的电压值永远都小于稳压管Vl的稳压值,很好地保护了输出电压VOUT之后的电路。
[001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过压抑制电路,其特征是,机载电源输入端与功率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功率三极管发射集为输出电压,机载电源输入端经限流电阻与功率三极管基极、稳压管的负极同时相连;稳压管的正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抑制电路,其特征是,功率三极管基极还经充电电容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抑制电路,其特征是,输出电压的电压值始终小于稳压管的稳压值。
【文档编号】H02H9/04GK204258286SQ201420746517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日
【发明者】卢灿, 叶结伢, 李超, 仇晨光 申请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